第250頁
「不客氣,如果這樣,以後我們是合作夥伴。小崔是內行人,接下來的程序還得你多參與。你們總之回家自己盤算一下,有多少,參與多少。其餘我從我外公的基金中支出。我可以保證你們不吃虧。」
柳鈞此時全明白了,梁思申心裡記著與他的聊天呢,他激動地道:「梁姐,謝謝你幫我挽救中心,我真不知道怎麼說謝才好,你幾乎是救了我的命。」
宋運輝笑道:「謝什麼呢,研發中心是思申的飯碗,她救自己的飯碗而已。」
梁思申一本正經地道:「我們都是十足的奸商,不過偶爾得給自己粉刷一層信念啊理想啊之類形而上的東西,顯得我們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在座的其他三個成年人都學過毛主席語錄老三篇中的《紀念白求恩》,聽著十足洋氣的梁思申將語錄活學活用,異常有喜感,全部大笑。四個孩子反而不明白了,看著大笑的爸爸媽媽們很是莫名其妙。
飯後,梁思申解釋,她從親朋好友那兒大致了解到政策趨勢了,估計很快就會有最高政策出台。房地產會是重點之一,地方政府將獲得尚方寶劍。這是政策面。另一方面是資本面。目前全世界都用果斷降息來擴大流通,中國與其他國家有一個最大不同是,其他國家的銀行絕大部分是私有,他們忌憚風險,會謹慎放款。但是中國的銀行是國家的,只要國家有窗口指導,他們唯有配合積極寬鬆的貨幣政策,擴大貸款。而且估計很快也有國家投資出台,數目不小。所以可以預見未來市面上不缺資金。擴大貸款加國家投資,完全可以填補民間謹慎投資造成的資金缺口。可在目前百業凋敝的情況下,這些錢可以投向哪兒才能獲利,在出口市場的外需受國外金融危機影響而無法恢復,而內需已經刺激多年也無法興旺,現在更別指望的前提下,巨額資金的流向幾乎是不言而喻了。梁思申說,這是很老套的,格林斯潘以前用來救美國經濟的套路,結果也有先例可循。有政策支持,又有資金支持,所以大家該做的就是跑在政策出台之前,將政策涉及的趕緊拿下,當一回禿鷲。
四個人當場拍板,明天周六不休息了,立刻行動,拿下楊巡嘴裡被迫吐出來的肥肉。
雞蛋挑骨頭地審核報表,逐字逐句修訂合同,沒辦法,因為四個人不信任楊巡,不相信報表的真實,不相信帳目如報表那麼簡單,不相信帳面上除了抵押貸款,沒有其他私人借貸。大伙兒集思廣益,制定一份排除性非常強的合同。
從宋家回來,天已經很晚,可柳鈞與崔冰冰高興得睡不著,將淡淡和小碎花送上床,兩人戴著耳機赤著腳歡歡兒地跳了半天舞,壓抑著嗓門又笑又叫。活了,這下是真的有活路了。
柳鈞的困難暫時見底,可工廠的困難遠未到頭。短暫的快樂之後,面對社會上猜測這回危機將何時復甦,復甦是「L」型、「U」型,還是「V」型,柳鈞則是最擔心他的復甦是「W」型,因為他暫時看不到前路有多少起色,而他還需付多少個月的輪休工資,他還需繼續打價格肉搏戰,他還得投入研發中心。畢竟,他認為地方政府再拉樓市,應該也是起色有限吧,消費能力受限,再高也不會高哪兒去,他能從合作買房地產公司中獲得的利潤,不知夠不夠支持他堅持到製造行業的黎明。他,會不會像錢宏明那樣,也在黎明之前倒下?
即使想著都心寒,柳鈞還是得努力。努力尋找生意。
「四萬億」伴隨「國十條」呼啦啦而來,果然不出梁思申所料。柳鈞感覺周圍所有人都好好研讀了國十條,研讀的目的是判斷對自己有什麼好處。但很多人也問,經濟下滑成這樣,四萬億怎麼拿得出來,會不會只是一句口號,只是一個安撫人心的數字。申華東的爸爸申寶田冷然道:「簡單,印錢。」觀點眾說紛紜,柳鈞決定相信申寶田這個老法師。但是對於「國十條」的第一條,申寶田卻更加冷然地反問:「誰出錢?」
相關行業針對四萬億很快做出反應,柳鈞沒有料錯,工程機械方面首先有了動靜。開始,市場部門接到詢價電話了,開始,業務員的出訪獲得意向回復了。但是只聽打雷不見下雨,全都還在觀望,不敢輕易開工上馬,以免在這種苦寒冬日裡攢下要命的庫存。
這個時候,活著的企業就顯現出了優勢。打電話有人接,來公司看得到機器在轉,工人沒被裁員,首先說明一種實力,說明不需要擔心業務放出去後,傳來對方忽然倒閉的消息。這個時候,誰都小心翼翼,不敢有任何閃失影響利潤。普遍心理是「穩」字當頭。
只是四萬億還停留在紙上,具體投入到哪兒還只是宏圖,因此業界都只能等待,密切關注四萬億的落實,老老實實配合四萬億的步調。等待是一種煎熬,不可知的等待更是一種痛苦,可前路漫漫,立項、報批、審核等等,都需要時間。別無選擇,全都必須在下滑的開工率打壓下繼續等待。
今年,整個2008年,從聞所未聞的凍雨冰災開始,天災人禍接踵而至,一路嚴寒,冷到年底。
這一年,柳鈞失去最好的朋友,卻還晦氣得在年底前出國洽商的時候撞見宿仇楊巡。更令人頭痛的是楊巡見到他就陰魂不散地纏上了他,兩人原來搭乘同一班去往美國的飛機。柳鈞見楊巡絲毫沒有離開他的意思,便清楚此人估計想利用他做一回全程翻譯了,可真做得出來。他看看楊巡攜帶的兩隻巨大行李箱,不懷好意地問:「楊總該不是卷包潛逃吧。家當都帶上了?」
柳鈞此時全明白了,梁思申心裡記著與他的聊天呢,他激動地道:「梁姐,謝謝你幫我挽救中心,我真不知道怎麼說謝才好,你幾乎是救了我的命。」
宋運輝笑道:「謝什麼呢,研發中心是思申的飯碗,她救自己的飯碗而已。」
梁思申一本正經地道:「我們都是十足的奸商,不過偶爾得給自己粉刷一層信念啊理想啊之類形而上的東西,顯得我們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在座的其他三個成年人都學過毛主席語錄老三篇中的《紀念白求恩》,聽著十足洋氣的梁思申將語錄活學活用,異常有喜感,全部大笑。四個孩子反而不明白了,看著大笑的爸爸媽媽們很是莫名其妙。
飯後,梁思申解釋,她從親朋好友那兒大致了解到政策趨勢了,估計很快就會有最高政策出台。房地產會是重點之一,地方政府將獲得尚方寶劍。這是政策面。另一方面是資本面。目前全世界都用果斷降息來擴大流通,中國與其他國家有一個最大不同是,其他國家的銀行絕大部分是私有,他們忌憚風險,會謹慎放款。但是中國的銀行是國家的,只要國家有窗口指導,他們唯有配合積極寬鬆的貨幣政策,擴大貸款。而且估計很快也有國家投資出台,數目不小。所以可以預見未來市面上不缺資金。擴大貸款加國家投資,完全可以填補民間謹慎投資造成的資金缺口。可在目前百業凋敝的情況下,這些錢可以投向哪兒才能獲利,在出口市場的外需受國外金融危機影響而無法恢復,而內需已經刺激多年也無法興旺,現在更別指望的前提下,巨額資金的流向幾乎是不言而喻了。梁思申說,這是很老套的,格林斯潘以前用來救美國經濟的套路,結果也有先例可循。有政策支持,又有資金支持,所以大家該做的就是跑在政策出台之前,將政策涉及的趕緊拿下,當一回禿鷲。
四個人當場拍板,明天周六不休息了,立刻行動,拿下楊巡嘴裡被迫吐出來的肥肉。
雞蛋挑骨頭地審核報表,逐字逐句修訂合同,沒辦法,因為四個人不信任楊巡,不相信報表的真實,不相信帳目如報表那麼簡單,不相信帳面上除了抵押貸款,沒有其他私人借貸。大伙兒集思廣益,制定一份排除性非常強的合同。
從宋家回來,天已經很晚,可柳鈞與崔冰冰高興得睡不著,將淡淡和小碎花送上床,兩人戴著耳機赤著腳歡歡兒地跳了半天舞,壓抑著嗓門又笑又叫。活了,這下是真的有活路了。
柳鈞的困難暫時見底,可工廠的困難遠未到頭。短暫的快樂之後,面對社會上猜測這回危機將何時復甦,復甦是「L」型、「U」型,還是「V」型,柳鈞則是最擔心他的復甦是「W」型,因為他暫時看不到前路有多少起色,而他還需付多少個月的輪休工資,他還需繼續打價格肉搏戰,他還得投入研發中心。畢竟,他認為地方政府再拉樓市,應該也是起色有限吧,消費能力受限,再高也不會高哪兒去,他能從合作買房地產公司中獲得的利潤,不知夠不夠支持他堅持到製造行業的黎明。他,會不會像錢宏明那樣,也在黎明之前倒下?
即使想著都心寒,柳鈞還是得努力。努力尋找生意。
「四萬億」伴隨「國十條」呼啦啦而來,果然不出梁思申所料。柳鈞感覺周圍所有人都好好研讀了國十條,研讀的目的是判斷對自己有什麼好處。但很多人也問,經濟下滑成這樣,四萬億怎麼拿得出來,會不會只是一句口號,只是一個安撫人心的數字。申華東的爸爸申寶田冷然道:「簡單,印錢。」觀點眾說紛紜,柳鈞決定相信申寶田這個老法師。但是對於「國十條」的第一條,申寶田卻更加冷然地反問:「誰出錢?」
相關行業針對四萬億很快做出反應,柳鈞沒有料錯,工程機械方面首先有了動靜。開始,市場部門接到詢價電話了,開始,業務員的出訪獲得意向回復了。但是只聽打雷不見下雨,全都還在觀望,不敢輕易開工上馬,以免在這種苦寒冬日裡攢下要命的庫存。
這個時候,活著的企業就顯現出了優勢。打電話有人接,來公司看得到機器在轉,工人沒被裁員,首先說明一種實力,說明不需要擔心業務放出去後,傳來對方忽然倒閉的消息。這個時候,誰都小心翼翼,不敢有任何閃失影響利潤。普遍心理是「穩」字當頭。
只是四萬億還停留在紙上,具體投入到哪兒還只是宏圖,因此業界都只能等待,密切關注四萬億的落實,老老實實配合四萬億的步調。等待是一種煎熬,不可知的等待更是一種痛苦,可前路漫漫,立項、報批、審核等等,都需要時間。別無選擇,全都必須在下滑的開工率打壓下繼續等待。
今年,整個2008年,從聞所未聞的凍雨冰災開始,天災人禍接踵而至,一路嚴寒,冷到年底。
這一年,柳鈞失去最好的朋友,卻還晦氣得在年底前出國洽商的時候撞見宿仇楊巡。更令人頭痛的是楊巡見到他就陰魂不散地纏上了他,兩人原來搭乘同一班去往美國的飛機。柳鈞見楊巡絲毫沒有離開他的意思,便清楚此人估計想利用他做一回全程翻譯了,可真做得出來。他看看楊巡攜帶的兩隻巨大行李箱,不懷好意地問:「楊總該不是卷包潛逃吧。家當都帶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