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种師道考慮到這支軍隊的戰鬥力較差,紀律鬆弛,沒有把選鋒軍①的重任相畀,而把它交給西軍的著名勇將楊可世。讓他率領全軍精銳的涇原路主力一萬五千人作為選鋒,火速出發。种師中率領所部秦鳳軍,劉延慶率領其餘的環慶軍和鄜廷軍分別作為左、右兩軍,比楊可世晚些出發。种師道自己帶著統帥部和餘下來的涇原軍作為中軍,與姚古交割了防地,也跟著出發。

  种師道考慮到大軍出發後,軍糧、馬秣、兵器、火器、火藥以及其他種種軍需物資的供應與補充,勢必要和朝廷及地方的轉運部門打交道。他策略地委派了童貫的親戚王淵和童貫的愛將辛企宗兩人為護糧將,名為護糧,實際上是要利用他們跟童貫的關係,使全軍的軍需供應得到保證。种師道有時也會打小算盤,他早知道這兩個已經變了質、走了味的軍官一旦當上這分優差,肯定要為自己發點小財,但要與童貫打交道,卻也少不得他們。如能完成任務,保證大軍糧需不匱,即使讓他們發點小財,也無所吝惜了。

  西北軍的指揮系統猶如一輛使用已久的古老的戰車。雖然某些部份陳舊了,發鏽了,或者已經損壞了,它的身骨還是相當結實的。只要略為修補一下,加進潤滑油,它就會骨碌碌地滾動起來。

  大軍出發令下達到各軍區之日,在各級軍官與廣大士兵之間,由於沒有充分了解戰役的積極意義和明確的戰鬥目標,從而引起了種種不可避免的推測和議論,由於出征日期過於匆促,物質和思想上都沒有準備,從而產生了各式各樣的具體困難,發生了不少阻力,有些人還口出怨言;由於某些命令下得不當,有的相互牴觸,有的前後矛盾,從而造成某些人與某些部隊之間的衝突和責難。儘管如此,這支軍隊節制有素的紀律還是把各種消極因素都克服下去。接到命令後,各部隊儘快地做好出征準備,並且一般都能夠按照命令中規定得十分匆促的日程,開始向前線出發。

  已經沉寂了三年之久的八萬大軍,一旦行動起來就好像幾條解了凍的河流,開始是緩慢地,隨後增加了速度,穿過廣闊無垠的西北原野,穿過山區,滾滾不斷地順流東進。

  目前駐屯在京西北路淮寧府(或稱陳州府)周圍地區的那支軍隊——种師道希望它成為北征的先遣隊,在西軍中是一支特殊例外的軍隊。

  這支軍隊在名義上還是屬於西軍統帥部節制,朝廷沒有明文規定把它從西軍的建制中分割開來,但它已另行取得“勝捷軍”的番號,它的給養和軍餉都由樞密院直接關發,在數量、質量、關發日期和其他待遇上都比西軍本部的各軍來得優厚,它的統領劉延慶的長子劉光國和辛興宗的兄弟辛永宗等經常受到樞密院高級官員的邀請,到京師去領受渥惠的賞賜,迥非西軍其他將領所能比擬。

  這支軍隊受到這些與眾不同的待遇,使人看起來,它好像是領樞密院事童貫的一個領養兒子,一個受到乾爸爸特別寵愛的義兒。

  人們或者可以把這些特殊待遇看成為一種“補償”。要說補償,也不無理由,去年春季,童貫、譚稹兩個內監統軍到兩浙地區鎮壓方臘起義,就是以劉延慶統帶的這支軍隊為主力。楊可世、姚平仲、王稟等也受命被調去參加這一戰役,但都沒有像劉延慶那樣賣力。這支軍隊受到農民軍頑強的抵抗,以致在幾個月的戰鬥中,損折了將近三分之一的兵馬,後來在睦州城外青溪幫源洞附近的一場決戰中,它又損折了留下來的三分之二人馬中的半數。在這樣短期中,損失這麼多的人馬,自西軍成軍以來,這還是極罕見的事情。它受到這樣大的損失,理應向上峰取得補償,這似乎已成為官場中一條不成文的法律了。

  但是單就補償一點而論,這支軍隊的長官們手長腳長,不待上峰命令,自己早就取得了。他們每次損折一批人馬,攻陷一座城市以後,就要放手進行一次洗劫,把公私財物,一概囊括進自己的腰包。青溪幫源洞一戰,農民軍英勇抵抗,流盡最後一滴血,農民軍的家屬和附近地區的婦孺老幼也遭到他們的清洗。他們徹底到這樣的程度,把婦女們身體上最後一條布條都“清洗”掉了,然後把裸著的屍體懸掛在樹林問,謊稱她們是自殺的。這樣懸掛著裸屍的樹林綿綿不絕,竟達一百餘里之遙。從人民英勇犧牲的慘重,就可以推知強盜們殺掠姦淫的徹底化。他們損失了大批人馬,卻取償於累累結實的腰包,這對於劉延慶、劉光國、辛永宗以及其他參與這些暴行而僥倖逃脫懲罰的軍官們來說,都沒有遺憾之可言。

  何況他們除了自行取得補償外,還可以取得官方合法化的補償;例如優加物質上的賞賜,准予擴大官兵名額,增加軍餉,給予好聽的軍號,升擢高級軍官等等。為權貴們效勞,一向是一場現買現賣的交易,雙方互不賒欠,而以闊綽著稱的童貫,對於供自己驅使的鷹犬,更加不會虧待,這一點他們倒是可以放心的。

  童貫之所以特別優待這支軍隊,把它視為寵兒,其深心密機,決不僅僅限於給他們以補償。

  原來在朝廷權貴集團中素有軍事實力派之稱的童貫,雖然長期在西軍中以監軍的資格參與對西夏和青唐羌族諸領袖的戰爭,實際上卻是一個有名無實的“監軍”。他發現西軍的首腦們,無論是較早的統帥劉仲武,還是後來的統帥种師道以及有資格與种師道競爭統帥地位的姚古,儘管他們內部之間也有矛盾和鬥爭,對他童貫,都採取了同樣的原則,就是“敬而遠之”,把他當作鬼神,表面上很尊敬他,卻不讓他在實際軍務上沾邊。他們決不利用童貫拉攏他的關係來壓倒競爭的對方。靠攏童貫雖然立刻可以增重天平秤上自己一邊的砝碼。但是違背軍隊傳統的道德觀念。他們如果這樣做了,首先就要喪失自己在軍隊中的聲譽,以後再也無法統率全軍。西軍是一支排外性很強的軍隊,有矛盾也只限於內部,外面的人,如果沒有一點淵源,很難插手進來,即使朝廷派來的大員也不例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