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以,基本上這是一場已經知道結果的選舉,大家選得也都不怎麼認真。很明顯,能看到郝龍斌對於市政議題毫不用心,只想蕭規曹隨,繼續馬英九的政策,所以整天就看著他跟在馬英九身邊呵呵笑,也不見他有什麼明確的政策提出來。謝長廷也差不多,當初他做高雄市長幹得還算有聲有色,但沒做完就北上擔任“行政院長”,這下算進入“中央”掌握大權,可以展現實力和智慧,進入2008年“大選”的入圍名單了,但又不幸與陳水扁意見不合被他玩死,而提早出局。但當個無業游民總不是長遠之計,只好出來競選台北市長,無奈多於主動,所以也不見他能提出多少政見。

  這場選戰中還有宋楚瑜。說實在的,雖然宋楚瑜一直強調“政治生命的最後一戰”、“封刀之作”、“只做一任”等,喊得還是跟以前一樣熱血,但國民黨陣營一直認為他是出來鬧的。話雖如此,卻也不敢小看他的影響力,害怕1994年選票被瓜分的情況重演。

  此外,還有台聯的周玉蔻也參選,志在參加不求當選,希望帶動市議員候選人人氣。而李敖大師也來摻一腳,鬧場的成分居多。台灣的“抗議天王”柯賜海也來湊熱鬧,似乎是跟馬英九有仇一樣,他的競選政見就是“馬英九還我牛!”純粹來搞笑博版面的。

  這次選戰就如預料的,郝龍斌當選了。不過,大家更關心的是謝長廷。民進黨的得票數比起2002年市長選舉時多出很多,一時之間士氣大振。一般認為是他成功與陳水扁切割,使得選票回流的結果,謝長廷雖然落選,反而被視為英雄一樣捧著。最可憐的是宋楚瑜,在2000年“大選”時他在台北市還拿最高票,沒想到這次只拿到悽慘的5萬票而已,只占了總票數的4%,昔日的“政治金童”就如此黯淡地結束了三十幾年的從政生涯。

  後來謝長廷參加2008年的“大選”,敗給了馬英九,現在也退居二線了。政治人物就是這樣嘛!浮浮沉沉。

  2007

  搞軌案:台灣媒體“新聞娛樂化”的極點

  2006-2007年的台灣,與扁家弊案同樣受人矚目的案件還有“搞軌案”,正確來說應該叫“南迴鐵路連續出軌案”以及牽扯出來的案外案。這一系列案件的過程曲折離奇,精彩程度直追偵探小說的內容,可說是台灣近年來難得一見的大奇案。

  早在2004-2006年期間,連接台灣南部屏東到東部台東的南迴鐵路,發生了三次出軌事件。之前提到,台鐵給人的印象一直都不怎麼樣,所以民眾一聽到這種事,大概也都是“又來了”這種有點兒苦笑的反應。但是這幾次出軌,都是鐵路遭破壞,而且出軌地點都在同樣地方,因此案件開始朝蓄意破壞方面調查。

  在第三次出軌時,三節車廂翻覆,造成了一人死亡,而死者是一位越南籍新娘。就那麼剛好,死者就坐在無人的車廂里,又剛好那節車廂翻車,這也引起了檢察官的懷疑,整個案件開始指向蓄意破壞。誰知道不查則已,一查居然發現這三次出軌時,越南籍新娘陳氏紅琛都在列車上。而陳氏又是台鐵員工李雙全的第三任妻子,李又為陳氏投保了六千多萬元的保險金,李之前因股票虧了一大筆錢。這下,所有的懷疑跟輿論都認為李雙全是最大嫌疑人,但沒有證據。

  沒想到千夫所指的幾天後,李雙全突然上吊自殺,留下遺書“自殺以明志”,結果輿論又開始一面倒地指責媒體及警方逼人太甚,導致無辜的人受害。

  但是法醫檢查陳氏的遺體後,發現陳氏身上有不明針孔,一些醫療機構也驗出她體內有不明毒物反應,也就是說,陳氏並不是由於出軌事故死亡的,而是疑似被毒物溶血而死亡。從此,案情更撲朔迷離。

  這下輿論突然又180度轉彎,直指李雙全其實是畏罪自殺,而他的哥哥李泰安是幫凶,李泰安終於被列為殺人案的被告。可是說也奇怪,李泰安及他的父母看起來也完全不緊張,還是一副淡然的樣子,等到要出庭的時候還公開表示“一切配合演出”。

  而在審案過程當中,檢警內部方面也出現了不同的意見,負責此案的法醫突然在法庭中當庭爆料,說此案的檢察官當初要求她將陳氏死因改為“藥物中毒”,但她堅持依專業判斷,陳氏死因是不是中毒還只是“疑似”而已。不同機構的驗屍結果都不同,檢察官要求她改死因只是想要製造出檢方想要的證據而已,她實在無法接受這種證據不足卻自以為是的正義。案情偵辦到此,社會上一片譁然。

  說實在的,這個案件一直都處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拖了很久。除了上面所說的並沒有很明確驗出是哪一種毒物反應外,另外一個重點在於,沒有哪一個人真正有辦法控制讓列車車廂剛好在哪個地點或哪一節出軌翻覆。所以,李泰安一審時被判了無期徒刑,二審時被改判為18年,但這都是靠間接證據判定的結果,一直拖到2009年初,又再度大逆轉,全案因證據不足發回重審。

  光看本案的幾個關鍵詞——越南新娘、鐵道員、偏僻的鄉下鐵道、股票虧錢,這多像松本清張的社會寫實推理小說風格呀!在辦案的那陣子,電子媒體每天有一大部分時間都在做各種猜測及推理。只要李泰安家的樹砍了,就在猜他是不是意圖改運,還找了一堆風水先生煞有介事來解說。或者,李泰安的老爹在偵辦過程當中處之泰然地發表各種言論,記者就猜老人講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老人愛看《三國演義》、《孫子兵法》,媒體就猜他這次又要出什麼計謀幫兒子了,可說是2006年曝光率最高最紅的老頭了。媒體每天還直接冠以“搞軌案第一集”、“搞軌案第二集”,把這案當做連續劇報導,真是把新聞綜藝化到了一個極點。

  都說台灣的媒體亂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新聞綜藝化的結果,因為媒體都要爭收視率及發行量,自然口味越來越重。現在記者這個職業在台灣也越來越給人不好的感覺,甚至冠以“jì者”稱之。有句話前陣子挺流行的:“好好的一個人,幹嗎要去當記者?”就代表著對記者的不屑,這其實也代表了一般民眾對現在媒體亂象的不滿。

  這一年的搞軌案,讓大家越看越撲朔迷離,另一方面,大家也見識到了媒體的亂象及嗜血,讓人無奈地啞然一笑。

  “環保購物袋”風波

  2007年,台灣行銷界、精品界的大事是Anya Hindmarch這個牌子的環保購物袋的推出,並以500元的低價售出,引起了一陣搶購風潮。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行銷操作,電視新聞也一直不斷地直播,成了一個轟動的社會事件。剛好,那陣子我在百貨公司上班,見識到了民眾的瘋狂。

  我一直覺得Anya Hindmarch從來就不是什麼多高級的一線品牌,只不過是這幾年新崛起的牌子而已,但其個人化的設計還算受歡迎。過去在台灣,知名度亦不高,但經過這次事件後,可能全台皆知了。先將這個牌子塑造成好萊塢女名模愛用品,名人效應之後,這個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自然會提升。終於,這個牌子似乎也變成了高貴的品牌,但知名度始終不高。於是,一個陰謀就出現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