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終於有人從里將門打開一道縫探出頭來,我們轟地圍了上去。
“結束了嗎?”幾乎是異口同聲。
“就是要告訴你們家屬知道的,手術不太順利。”
那醫生告訴我們,手術不像預想的那樣容易,原定在三條血管上搭橋,由於父親的血管鈣化得太嚴重,到目前只做成功了一條,有一條根本不敢動,第二條已經截斷但一直做不成功,專家正在想補救的辦法。
看!看!果然叫我們猜對了!那血管已經鈣化得支架都不敢安放了咋還敢截斷搭橋呢?是不是那血管都脆得經不起針了,一紮就會破就像爛布衫一樣不能縫褳了呢?
好幾個人幾乎是一齊這樣問醫生。
那醫生顯然不願意給我們這些醫盲們多說什麼,他的任務大概只是要告知我們做家屬的知道,手術不能按原定時間結束,要我們有個思想準備。
門又死死地關上了。
以下的情況讀者不看也會猜想得到,我們的心都繃得緊緊的,一個個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在手術室門前團團轉,尤其讓我們焦急的是,上午從來沒人支使過我們,而到了下午,僅到距醫院二公里外的血站取血漿就指派我們做家屬的去了三次,參加手術的六七個人一直都沒有工夫吃飯,直到三點半時才見有人送進去一筐子盒飯,同時出來的一個醫生,身上的白大褂從腰際到雙肩至領口都被汗水弄得水濕……
“大夫,手術咋樣?……大夫……”
下午四點一刻,從門縫裡才陸續擠出來兩個醫生模樣的人,我們趕忙圍上前去詢問,一個不理我們徑直走了,一個向我們揮揮手說:好了!馬上就出來了。
又過了將近二十分鐘,手術室門大開,昏迷不醒的父親被推出來了,有高舉著輸液輸血瓶的,有拎著鼓囊囊氧氣袋的,還有一個人彎著腰手拿著一個與父親下身有牽連的呈紅色溶液的玻璃瓶,總之是忽忽啦啦一大群人,有一個護士不斷地朝欲圍到跟前去的我們擺著手拒絕我們接近,我們只能在他們身後亦步亦趨地跟著。父親沒有回他走前的病房,而是被送進了一間特殊的監護室。
特殊的監護室不准我們進去,裡面有專人護理,這是我們在手術單上簽字後商量如何護理時院方就說清楚了的,但我們還是想派代表到父親跟前去看一看。我們小心翼翼地對從我們身邊走過的護士長說了,護士長瞟了一眼特護室說,就別添亂了你們!有什麼不放心的?沒看醫生、專家都還在密切關注著嗎?
我們遭到搶白但也沒有生氣,因為我們發現父親身邊的護士、醫生的確成群,尤其是那個也參與動刀的胡主任和那個北京來的專家,他倆是每隔十來分鐘就要親自來觀察一次,臉上的表情一次比一次焦灼和嚴肅,大概在出手術室快一個小時的時候,我聽到那個專家在離開監護室時對胡主任囑咐說:再過二十分鐘出血量如果還這樣大,就要再次打開!
啊!是止不住出血啊!是還要打開重做二遍啊!我們一下子全被震撼了。
一定是哪裡沒有縫合好!不要是錯動了哪個血管吧?看,那個在地上放著的玻璃瓶子裡紅紅的溶液,就是他們說的從體內滲出的鮮血,它是增加得怪快呀!
每人都根據自己所具備的可憐的一點醫學知識,在判斷父親手術不成功的程度和父親生命的安危,夏更是須臾不肯離開監護室的門縫,眼睛緊緊地盯著那個用膠管子與父親身體相連著的不斷增量的裝血液的玻璃瓶子。
第四十章 事與願違(2)
終於,在距專家與胡主任說可能得重新打開的話還不到二十分鐘的時候,一群白大褂又步履匆匆地把父親推進了手術室。
我看了一下手錶,父親二次進手術室的時間,是下午五點四十分。
此後的每一分鐘,都像有利刃在宰割我們的心。同時,對父親的抱怨、對醫院尤其對胡主任的惱恨的話語也相伴而來。鄒霞可能是出於對父親的愛憐,也可能是為了推卸慫恿父親做手術的責任,竟不斷地破口大罵胡主任不是個東西,聲言老頭子這次要真有個好歹,她非要找他算帳,非告他個狗日的不可!
沒有人接她的話茬,但不少人心中則在說,老頭子若真有個好歹,要毀的第一個就是你這個小娼婦!
在差一刻就要到午夜十二點的時候,父親又被推出來了。……
正如那個胡主任所說,父親他身體總的素質還是不錯的,在經歷了一般人都不可能生還的二次手術折騰以後,父親他還是如期頑強地甦醒了。
第四十一章 無奈的選擇(1)
在術後兩個多月身體本應一天天康復的時候,父親的情況卻一天比一天糟糕。一個月左右時,遵照醫囑已經能夠勉強下地行走鍛鍊,慢慢地父親說他疼得厲害他下不了地了,我把這情況反饋給兄弟姊妹或他們前去看望親自聽父親這樣說時,大家由於對父親的成見而對他說的情況表示懷疑,認為即便心臟血管的“橋”沒如願搭好也不至於時間越長越下不了地,有人私下說父親就是生怕沒人心疼他而總愛把自己的病說得嚴重,為的是讓人時時惦記著他,有人乾脆說還是為了要錢,你想嘛,要是能下地行走生活基本能自理了,咋還有理由叫大家兌錢再多雇保姆咋能幫小老婆養娘家人和讓她多攢錢呢?
“結束了嗎?”幾乎是異口同聲。
“就是要告訴你們家屬知道的,手術不太順利。”
那醫生告訴我們,手術不像預想的那樣容易,原定在三條血管上搭橋,由於父親的血管鈣化得太嚴重,到目前只做成功了一條,有一條根本不敢動,第二條已經截斷但一直做不成功,專家正在想補救的辦法。
看!看!果然叫我們猜對了!那血管已經鈣化得支架都不敢安放了咋還敢截斷搭橋呢?是不是那血管都脆得經不起針了,一紮就會破就像爛布衫一樣不能縫褳了呢?
好幾個人幾乎是一齊這樣問醫生。
那醫生顯然不願意給我們這些醫盲們多說什麼,他的任務大概只是要告知我們做家屬的知道,手術不能按原定時間結束,要我們有個思想準備。
門又死死地關上了。
以下的情況讀者不看也會猜想得到,我們的心都繃得緊緊的,一個個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在手術室門前團團轉,尤其讓我們焦急的是,上午從來沒人支使過我們,而到了下午,僅到距醫院二公里外的血站取血漿就指派我們做家屬的去了三次,參加手術的六七個人一直都沒有工夫吃飯,直到三點半時才見有人送進去一筐子盒飯,同時出來的一個醫生,身上的白大褂從腰際到雙肩至領口都被汗水弄得水濕……
“大夫,手術咋樣?……大夫……”
下午四點一刻,從門縫裡才陸續擠出來兩個醫生模樣的人,我們趕忙圍上前去詢問,一個不理我們徑直走了,一個向我們揮揮手說:好了!馬上就出來了。
又過了將近二十分鐘,手術室門大開,昏迷不醒的父親被推出來了,有高舉著輸液輸血瓶的,有拎著鼓囊囊氧氣袋的,還有一個人彎著腰手拿著一個與父親下身有牽連的呈紅色溶液的玻璃瓶,總之是忽忽啦啦一大群人,有一個護士不斷地朝欲圍到跟前去的我們擺著手拒絕我們接近,我們只能在他們身後亦步亦趨地跟著。父親沒有回他走前的病房,而是被送進了一間特殊的監護室。
特殊的監護室不准我們進去,裡面有專人護理,這是我們在手術單上簽字後商量如何護理時院方就說清楚了的,但我們還是想派代表到父親跟前去看一看。我們小心翼翼地對從我們身邊走過的護士長說了,護士長瞟了一眼特護室說,就別添亂了你們!有什麼不放心的?沒看醫生、專家都還在密切關注著嗎?
我們遭到搶白但也沒有生氣,因為我們發現父親身邊的護士、醫生的確成群,尤其是那個也參與動刀的胡主任和那個北京來的專家,他倆是每隔十來分鐘就要親自來觀察一次,臉上的表情一次比一次焦灼和嚴肅,大概在出手術室快一個小時的時候,我聽到那個專家在離開監護室時對胡主任囑咐說:再過二十分鐘出血量如果還這樣大,就要再次打開!
啊!是止不住出血啊!是還要打開重做二遍啊!我們一下子全被震撼了。
一定是哪裡沒有縫合好!不要是錯動了哪個血管吧?看,那個在地上放著的玻璃瓶子裡紅紅的溶液,就是他們說的從體內滲出的鮮血,它是增加得怪快呀!
每人都根據自己所具備的可憐的一點醫學知識,在判斷父親手術不成功的程度和父親生命的安危,夏更是須臾不肯離開監護室的門縫,眼睛緊緊地盯著那個用膠管子與父親身體相連著的不斷增量的裝血液的玻璃瓶子。
第四十章 事與願違(2)
終於,在距專家與胡主任說可能得重新打開的話還不到二十分鐘的時候,一群白大褂又步履匆匆地把父親推進了手術室。
我看了一下手錶,父親二次進手術室的時間,是下午五點四十分。
此後的每一分鐘,都像有利刃在宰割我們的心。同時,對父親的抱怨、對醫院尤其對胡主任的惱恨的話語也相伴而來。鄒霞可能是出於對父親的愛憐,也可能是為了推卸慫恿父親做手術的責任,竟不斷地破口大罵胡主任不是個東西,聲言老頭子這次要真有個好歹,她非要找他算帳,非告他個狗日的不可!
沒有人接她的話茬,但不少人心中則在說,老頭子若真有個好歹,要毀的第一個就是你這個小娼婦!
在差一刻就要到午夜十二點的時候,父親又被推出來了。……
正如那個胡主任所說,父親他身體總的素質還是不錯的,在經歷了一般人都不可能生還的二次手術折騰以後,父親他還是如期頑強地甦醒了。
第四十一章 無奈的選擇(1)
在術後兩個多月身體本應一天天康復的時候,父親的情況卻一天比一天糟糕。一個月左右時,遵照醫囑已經能夠勉強下地行走鍛鍊,慢慢地父親說他疼得厲害他下不了地了,我把這情況反饋給兄弟姊妹或他們前去看望親自聽父親這樣說時,大家由於對父親的成見而對他說的情況表示懷疑,認為即便心臟血管的“橋”沒如願搭好也不至於時間越長越下不了地,有人私下說父親就是生怕沒人心疼他而總愛把自己的病說得嚴重,為的是讓人時時惦記著他,有人乾脆說還是為了要錢,你想嘛,要是能下地行走生活基本能自理了,咋還有理由叫大家兌錢再多雇保姆咋能幫小老婆養娘家人和讓她多攢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