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他望著武師長半晌說不出話來,很久才悲傷地說:首長,我沒有完成組織交給我的任務,盼春他……
武師長不等他說完,就一把抱住了他:鐵漢,盼春是在我的眼皮底下犧牲的,是我沒有保護好孩子,責任在我啊——
那天,武師長和楊鐵漢一直在喝酒。他們從縣大隊聊到獨立團,從日本人投降又說到解放戰爭,再說到保家衛國的韓戰,最後就又說到了孩子。
武師長舉著酒杯,兩眼含淚地說:鐵漢同志,雖然我生了盼妮和盼春,可我沒有帶過他們一天,是你給了他們第二次生命,孩子是你的。把孩子放在你這裡,我放心。
楊鐵漢顯然喝多了,他搖晃著站了起來:首長,我的任務完成了,今天就把孩子交給你。可惜沒了盼春,我沒有完成好組織交給我的任務,要怪你就怪我吧。一邊說,一邊捶胸頓足。
武師長一口氣喝光了杯中的酒,也流淚了。他按住楊鐵漢用力捶打的雙手,真誠地說:鐵漢、彩鳳,以後咱們就是一家人了。你們辛辛苦苦地把孩子養大成人,我咋能說帶走就帶走呢?孩子還是你們的。你們一家人太不容易了,我不能做摘桃子的事。
兩個人哭哭笑笑地說著。
彩鳳和盼妮也一會兒喜,一會兒悲的。
就在這時,抗生和軍軍推門進來了。兩個孩子已經長成了大小伙子,他們被眼前的情景弄怔住了。
還是盼妮反應過來,走過去,拉住弟弟的手上下打量著:抗生、軍軍,你們長高了,姐都不敢認你們了。
兩個人熱熱地喊了一聲:姐——
接下來,姐弟三人就放聲痛哭起來,既為盼春的離去,也為一家人久別後的重逢。
等一切平靜下來,抗生和軍軍分別從書包里拿出畢業證書,遞到楊鐵漢和彩鳳面前:爸、媽,我們畢業了。
武師長感慨地望著抗生和軍軍,走過來,摸摸這個,又拍拍那個,感嘆道:你們都是革命者的孩子,將來要繼承父輩的遺願啊。高中畢業了?好啊,跟我去當兵吧,為了你們,也為了你們的父母。
抗生和軍軍聽了,兩眼放光地望著武師長。
24.送子參軍
抗生和軍軍做夢都想參軍。自從盼妮和盼春去了朝鮮,兩個孩子的魂兒也像是被帶走了。每次收到盼妮和盼春的信時,兩個人都激動萬分。他們躲在小樹林裡,一遍遍地看著信,他們在信中感受到了朝鮮戰場上的戰火與硝煙。抗生甚至把信封拿到鼻子下聞著,果然,他嗅到了火藥的味道,他興奮地沖軍軍喊:你聞聞,我可都聞到戰火的味道了。
軍軍也把信拿到鼻子下使勁聞著:抗生,我一聞到這味兒渾身就哆嗦。
你那是激動的。抗生擠眉弄眼地看著軍軍。
軍軍一邊讀信,一邊說:盼春哥說,他們在金剛山又打了一次勝仗,殲滅美李部隊幾千人呢。
抗生躺在草地上,抱著頭,一臉嚮往地說:要是咱們現在高中畢業了,也去朝鮮多好啊。
軍軍點點頭:保家衛國,我們也該有份兒。
當時的學校里,支援抗美援朝的熱情一浪高過一浪。抗生和軍軍自然也投身到熱潮中,他們寫慰問信,把自己省下來的零用錢也捐了出去。在這期間,學校曾有幾個孩子,偷偷地扒火車去了東北,還沒有到鴨綠江邊就被發現,送回了學校。那幾個學生受到了老師的批評,卻得到了大批學生的擁戴。他們像對待從前線凱旋的英雄似的,被簇擁在中間。有人問:你們看到鴨綠江了嗎?聽到鴨綠江邊的炮聲了嗎?
那幾個孩子就滿嘴跑著火車,胡說著。
眾人就一臉羨慕的樣子。
在偷上前線的幾個學生中,原本也有抗生和軍軍,可就在兩人扒火車時被楊鐵漢發現,從車站抓了回來。行動沒有得逞,成了兩個人心裡最大的遺憾。無奈的兩個孩子只有等待著,等待高中畢業後,就可以天高任鳥飛了。現在,他們終於等來了這一天,讓他們感到可惜的是,抗美援朝已經結束了。當抗生和軍軍聽到武師長的召喚,他們的理想又一次被點燃了。
武師長走後,楊鐵漢和兩個孩子有了如下對話:
你們真的想去當兵?
兩個孩子異口同聲地回答:爸,我們做夢都想當兵。
看著面前的兩個孩子,楊鐵漢心裡一熱,似乎又看到了自己和魏大河年輕時的影子。他伸出手,把抗生和軍軍拉到自己身邊,半晌才說:參軍就意味著打仗,戰爭就意味著犧牲,懂嗎,孩子?
抗生堅定地說:爸,我不怕。
軍軍也說:我們是軍人的後代,當兵是我們的責任。
孩子的話讓楊鐵漢的眼睛頓時模糊了。
在抗生和軍軍參軍前,楊鐵漢領著他們來到了城南的烈士陵園。陵園裡安靜肅穆,只有風吹過樹葉的嘩嘩聲。楊鐵漢很容易地找到了魏大河的墓碑,他回望著跟在身後的抗生,威嚴地說:跪下。
抗生就跪在了魏大河的墓前。
楊鐵漢走到大河的墓前,拍著那塊石碑:大河啊,咱們的兒子大了,他就要參軍去了。你託付給我的任務,我算是完成了。
說著,他從兜里取出那枚子彈殼,抽出那張發黃變暗的紙條,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就拿出火柴,點燃了紙條。一股火苗跳起來,紙條就成了灰燼。他望著星星點點的散灰,點點頭說:大河,你放心了?!然後,又回過頭,沖跪在地上的抗生說:孩子,這就是你的父親,當年八路軍縣大隊的排長魏大河。孩子,你爹當年就死在我的懷裡,將來你無論走到哪裡,你都要記住,你是烈士的兒子。
武師長不等他說完,就一把抱住了他:鐵漢,盼春是在我的眼皮底下犧牲的,是我沒有保護好孩子,責任在我啊——
那天,武師長和楊鐵漢一直在喝酒。他們從縣大隊聊到獨立團,從日本人投降又說到解放戰爭,再說到保家衛國的韓戰,最後就又說到了孩子。
武師長舉著酒杯,兩眼含淚地說:鐵漢同志,雖然我生了盼妮和盼春,可我沒有帶過他們一天,是你給了他們第二次生命,孩子是你的。把孩子放在你這裡,我放心。
楊鐵漢顯然喝多了,他搖晃著站了起來:首長,我的任務完成了,今天就把孩子交給你。可惜沒了盼春,我沒有完成好組織交給我的任務,要怪你就怪我吧。一邊說,一邊捶胸頓足。
武師長一口氣喝光了杯中的酒,也流淚了。他按住楊鐵漢用力捶打的雙手,真誠地說:鐵漢、彩鳳,以後咱們就是一家人了。你們辛辛苦苦地把孩子養大成人,我咋能說帶走就帶走呢?孩子還是你們的。你們一家人太不容易了,我不能做摘桃子的事。
兩個人哭哭笑笑地說著。
彩鳳和盼妮也一會兒喜,一會兒悲的。
就在這時,抗生和軍軍推門進來了。兩個孩子已經長成了大小伙子,他們被眼前的情景弄怔住了。
還是盼妮反應過來,走過去,拉住弟弟的手上下打量著:抗生、軍軍,你們長高了,姐都不敢認你們了。
兩個人熱熱地喊了一聲:姐——
接下來,姐弟三人就放聲痛哭起來,既為盼春的離去,也為一家人久別後的重逢。
等一切平靜下來,抗生和軍軍分別從書包里拿出畢業證書,遞到楊鐵漢和彩鳳面前:爸、媽,我們畢業了。
武師長感慨地望著抗生和軍軍,走過來,摸摸這個,又拍拍那個,感嘆道:你們都是革命者的孩子,將來要繼承父輩的遺願啊。高中畢業了?好啊,跟我去當兵吧,為了你們,也為了你們的父母。
抗生和軍軍聽了,兩眼放光地望著武師長。
24.送子參軍
抗生和軍軍做夢都想參軍。自從盼妮和盼春去了朝鮮,兩個孩子的魂兒也像是被帶走了。每次收到盼妮和盼春的信時,兩個人都激動萬分。他們躲在小樹林裡,一遍遍地看著信,他們在信中感受到了朝鮮戰場上的戰火與硝煙。抗生甚至把信封拿到鼻子下聞著,果然,他嗅到了火藥的味道,他興奮地沖軍軍喊:你聞聞,我可都聞到戰火的味道了。
軍軍也把信拿到鼻子下使勁聞著:抗生,我一聞到這味兒渾身就哆嗦。
你那是激動的。抗生擠眉弄眼地看著軍軍。
軍軍一邊讀信,一邊說:盼春哥說,他們在金剛山又打了一次勝仗,殲滅美李部隊幾千人呢。
抗生躺在草地上,抱著頭,一臉嚮往地說:要是咱們現在高中畢業了,也去朝鮮多好啊。
軍軍點點頭:保家衛國,我們也該有份兒。
當時的學校里,支援抗美援朝的熱情一浪高過一浪。抗生和軍軍自然也投身到熱潮中,他們寫慰問信,把自己省下來的零用錢也捐了出去。在這期間,學校曾有幾個孩子,偷偷地扒火車去了東北,還沒有到鴨綠江邊就被發現,送回了學校。那幾個學生受到了老師的批評,卻得到了大批學生的擁戴。他們像對待從前線凱旋的英雄似的,被簇擁在中間。有人問:你們看到鴨綠江了嗎?聽到鴨綠江邊的炮聲了嗎?
那幾個孩子就滿嘴跑著火車,胡說著。
眾人就一臉羨慕的樣子。
在偷上前線的幾個學生中,原本也有抗生和軍軍,可就在兩人扒火車時被楊鐵漢發現,從車站抓了回來。行動沒有得逞,成了兩個人心裡最大的遺憾。無奈的兩個孩子只有等待著,等待高中畢業後,就可以天高任鳥飛了。現在,他們終於等來了這一天,讓他們感到可惜的是,抗美援朝已經結束了。當抗生和軍軍聽到武師長的召喚,他們的理想又一次被點燃了。
武師長走後,楊鐵漢和兩個孩子有了如下對話:
你們真的想去當兵?
兩個孩子異口同聲地回答:爸,我們做夢都想當兵。
看著面前的兩個孩子,楊鐵漢心裡一熱,似乎又看到了自己和魏大河年輕時的影子。他伸出手,把抗生和軍軍拉到自己身邊,半晌才說:參軍就意味著打仗,戰爭就意味著犧牲,懂嗎,孩子?
抗生堅定地說:爸,我不怕。
軍軍也說:我們是軍人的後代,當兵是我們的責任。
孩子的話讓楊鐵漢的眼睛頓時模糊了。
在抗生和軍軍參軍前,楊鐵漢領著他們來到了城南的烈士陵園。陵園裡安靜肅穆,只有風吹過樹葉的嘩嘩聲。楊鐵漢很容易地找到了魏大河的墓碑,他回望著跟在身後的抗生,威嚴地說:跪下。
抗生就跪在了魏大河的墓前。
楊鐵漢走到大河的墓前,拍著那塊石碑:大河啊,咱們的兒子大了,他就要參軍去了。你託付給我的任務,我算是完成了。
說著,他從兜里取出那枚子彈殼,抽出那張發黃變暗的紙條,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就拿出火柴,點燃了紙條。一股火苗跳起來,紙條就成了灰燼。他望著星星點點的散灰,點點頭說:大河,你放心了?!然後,又回過頭,沖跪在地上的抗生說:孩子,這就是你的父親,當年八路軍縣大隊的排長魏大河。孩子,你爹當年就死在我的懷裡,將來你無論走到哪裡,你都要記住,你是烈士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