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全文:

  (花是植物界最美麗的部分,它靠著美麗和嬌艷,點綴著我們的生活。許多詩人在歌頌鮮花的同時,他們還把花比做自己的夫人。白居易就曾在孤獨、寂寞的時候,把鮮花當成自己的夫人。

  宋代的文人林逋也曾把梅花當成夫人,把仙鶴當成兒子,以寄託對親人的思念。

  那麼,到了蒲松齡這裡,他是怎樣把美麗的花仙子幻化成為世間男子真實的夫人呢?山東大學馬瑞芳教授將為您“說聊齋”。)

  蒲松齡除了狐狸精和鬼魂的故事之外,他還寫了很多妖精的故事。他在大自然、生靈和人的互相關係上,做了很多的文章。我們說他是叫做“做巧文章、巧做文章”。現實生活當中,很多事情咱們都是司空見慣的,而蒲松齡拿來做文章。比如說,我們平時抬頭能夠看到、低頭能夠看到、隨處可以看到的鮮花。

  蒲松齡就寫了好幾篇人花相戀的故事。真可以說是古今中外,絕無僅有。咱中國古代作家詩詞寫花的很多,劉禹錫寫牡丹花:“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楊萬里寫荷花:“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秦觀寫“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有的詩人喜歡用花比美人。像李白,他獻給唐明皇的《清平調。他把楊玉環比作“一枝紅艷露凝香”的牡丹花,說是“名花傾國兩相歡”。而唐明皇自己對楊玉環認識更貼切,他把楊玉環叫“解語花”,就是會說話的花。可惜的是,李白、唐明皇他都不寫志怪小說。有一個話本小說,叫《灌園叟晚逢仙女》,就是大家可能知道的秋翁遇仙記。寫的是一個養花的老漢和花仙子的關係,這當然不是人花之戀。

  所以前人人花之戀的小說少得可憐。但是我們幸虧有蒲松齡,他是有史以來第一個系統地、多方位地描寫花妖的作家,也是寫得最精彩的作家。

  (蒲松齡之所以在志怪小說中描寫這些花妖變成的美女,聊齋的評論家認為這是蒲松齡所作的白日夢。他的這種夢主要是表達窮秀才的那種一廂情願的幻想。蒲松齡把自己對愛情觀的認識,假託“幻境”表現出來。所以,他在小說里描寫了許多人間男子與花妖相戀的故事。那麼在這些故事當中,蒲松齡是怎樣體現自己的愛情觀呢?

  咱們先看一個疑心生暗鬼的愛情悲劇:《葛巾》。愛情生活最寶貴的是什麼?是美麗?是富有?是信誓旦旦?是狂熱的迷戀?都不是。

  愛情生活當中,婚姻生活當中,最重要的是相互信任,是相愛不疑。這就是《葛巾》這個小說給我們的很重要的啟示。《葛巾》寫的是牡丹花,牡丹花是富貴之花,雍容華貴,國色天香,艷冠群芳。葛巾是紫色的牡丹。中國有兩個牡丹之鄉:一個是我們山東曹州,現在叫荷澤;一個是河南洛陽。“洛陽牡丹甲天下”,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蒲松齡在這個故事裡面,他創造這樣一個理論:他說,洛陽的牡丹其實是洛陽人常大用,從山東曹州把牡丹花神帶回家的結果。這當然是調侃。《葛巾》這個故事裡面,寫的洛陽人常大用,他非常愛牡丹,所謂“癖好牡丹”,就是痴迷。他喜歡到什麼程度呢?他在天氣很冷的時候,他就在山東曹州痴痴地等待牡丹花開。

  他寫了一百首“懷花詩”。含苞欲放的牡丹出現了,他的錢也花光了。他就把自己春天要穿的衣服送到當鋪里,繼續等牡丹花開。他對牡丹的這樣的痴情,就感動了牡丹花神。她就變幻成一個“宮裝艷絕”的少女出來跟他相見。

  所謂“宮裝艷絕”,就是穿著象宮廷裡面的那些婦女穿的衣裳;“艷絕”,就是美麗到了極點了。常大用一看,這麼漂亮的一個姑娘,立即魂就掉了。小說裡面寫的是:“長跪於地”,撲通一聲就跪到地上,然後說:“娘子必是神仙”。接著,他就害相思病了。他害了相思病憔悴得馬上就要死掉了。

  這個時候,陪伴葛巾的老太太,叫做“桑姥”,來了。手裡面端著一碗湯,對常大用說:“吾家葛巾娘子,手合鴆湯,其速飲!”我們家的葛巾娘子親自給你調了一碗毒藥,快喝了它吧。

  常大用說:“仆與娘子,夙無怨嫌,既為娘子手調,何至賜死?與其相思而病,不如仰藥而死!”我和葛巾娘子無冤無仇,為什麼她要給我毒藥吃呢?既然這個藥是葛巾娘子親手調製的,我與其害相思病而死,不如乾脆把它喝了。端起來一飲而盡。這一碗藥氣香冷的所謂的“鴆湯”,所謂的“毒藥”,原來是葛巾用牡丹的精髓提煉出來治病的。常大用喝了以後,“肺鬲寬舒”,立即病就好了。

  這花神是多麼的溫柔體貼。常大用感受到葛巾身上那種無與倫比的女性的魅力。他發現葛巾“異香竟體”,就是整個身體布滿了一種特殊的香味。

  他覺得葛巾“指膚軟膩,使人骨節慾酥”,

  把葛巾軟得象沒有骨頭一樣的小手,握在自己的手裡面,自己的骨節都酥了。他擁抱葛巾,感覺是“纖腰盈掬,吹氣如蘭”,那苗條的細腰,兩隻手就能對握;而呼出的氣息,帶著蘭花的香味。到了兩個人幽會的時候,常大用感受到葛巾是:“玉肌乍露,熱香四流,微抱之間,覺鼻息汗熏,無氣不馥”。常大用軟玉溫香抱滿懷。這是感受到的美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