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江部長,我不知道昨晚伍進是不是和孫總他們一起喝酒了。”我說“昨天我只幫孫總訂了個包間,有哪些人出席我不太清楚,昨晚上我有課,沒有去。”

  江岸是個聰明人,看出了我的意思,於是很快在不經意中岔開了話題,問起我現在自學的是什麼課程、課程難不難,需不需要他幫忙,等等。

  對於公司內部的這種是非漩渦,秘書應該是躲得越遠越好。秘書在處理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時,最好保持適當的沉默,不要熱衷於打聽公司里的“內幕”消息,即使自己知道一些內情也不要談論。在遇到各種人際是非時裝些“糊塗”,避開人際里的爭執,遠離是是非非;這樣不至於被各種是非“漩渦”所吞沒。

  在一個公司內部,人事關係是最為複雜又最為敏感的關係。作為秘書,如果你摻和進去,即使你保持不偏不倚,憑良心發表自己的看法或辦事,也有可能被人曲解,肯定會有人說你是在替某某說話,你跟某某是一幫的……事情會更加複雜。因為事實上,確實有一些秘書就是利用這種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拉幫結夥,私仇公報,混水摸魚。所以,一般的領導,都討厭自己的秘書捲入公司內部的人事糾紛,免得給自己幫倒忙,添亂子。

  下班的時候,我替孟姐給姜總送文件,姜總問我連續記錄幾天吃不吃力,累不累之後,突然又問我:

  “小於,這幾天你在會上聽了那麼多人的意見,你認為派江岸還是派伍進,誰去美國更適合一些?”

  我幾乎嚇了一跳。姜總問我這麼大的問題,不是開玩笑吧?

  “姜總,你問我這麼大問題,會把我嚇出病來的。”我用開玩笑的口吻說。真希望姜總是在跟我開玩笑,離這類敏感話題的距離遠一些。

  “旁觀者清嘛。”看來姜總是認真的。

  雖然孫總主張派伍進去,但公正地說,江岸和伍進都合適,憑他倆的能力、經驗和外語水平,當一個分公司的經理應該是沒有問題,有區別的是他們兩個辦事風格有些不同。

  不過,經姜總這麼一問,我記起上個星期出納小田在吃飯時,對我說起的一件事。小田

  說有一天江岸報了一個三千多元的餐費單,上面寫著是請GG公司的人吃飯,但看單據上面的日期和飯店的名稱,小田敢肯定他是請他的老婆孩子,因為那天晚上小田正好也在那家餐廳吃飯,而且看見了他們一家人。

  當小田說這事時我沒太在意,一是發生這種事情在公司不是頭一次,肯定也不會是最後一次,用不著我大驚小怪;二是孫總也不分管財務,這事跟我的工作八竿子打不著;即使孫總分管財務,也與我的工作沒有什麼直接聯繫。

  但這件事現在該不該告訴姜總呢?當然,如果我不說,我沒有任何責任,也沒得罪誰,要是江岸知道了還會領我一份情,將來有什麼事求江岸幫忙,他肯定會給我幫忙的;相反,如果我說了,我就有可能得罪江岸,甚至有可能在公司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落一個“長舌婦”的榮譽稱號;不僅江岸,甚至其他一些部門的人,不僅不會在工作給我協助,甚至反而會給我設置一些障礙,對我進行刁難。有許多秘書經常吃虧,他們吃虧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他們缺乏能力,或者是工作不努力,而是因為他們知道得太多,並且說得太多,從而讓領導和同事反感,把她當成搬弄是非的長舌婦。由於陷入了這種人際是非的漩渦,最終無法自拔。

  但是,現在我必須把我知道的情況告訴姜總,因為公司的利益永遠高於個人的利益!這是作為職業秘書,必須遵守的最起碼準則。在一般情況下,秘書是不應捲入公司內部的各種是非漩渦,但是在關係到公司未來一些重大決策的時候,秘書應該毫無保留地把自己收集到的信息,提供給領導。如果說這是打“小報告”,那麼,作為秘書,該打“小報告”的時候,就必須打“小報告”,否則,就是瀆職!

  “姜總,講老實話,我認為他們兩人誰去都合適,因為他們兩人的能力是大家公認的。不過,我想起一件事來,覺得在這個時候有必要向您匯報。”

  “什麼事?”姜總問。

  我把小田告訴我的說給了姜總聽。姜總聽我匯報的時候,臉上沒有任何表情;我看他杯里沒水了,馬上給他斟滿。

  “小於,你注意到沒有,今天討論派誰去美國的問題時,我一直沒有發言。”姜總喝了口水說,“就我個人而言,我是主張派伍進去的,你知道為什麼嗎?”

  “為什麼?”我小聲地問。

  “就是因為伍進在TQ儀項目上的失敗。伍進的責任心本來就非常強,加上這次失敗,他的危機感很重。我看中的就是他這種危機感。”

  不愧是總經理,眼光就是獨到。

  “這次到美國去設立分公司,不是平常的商務談判,談成了大家都好,談不成就說對方條件太苛刻,個人沒有責任。這次這個分公司,只能成功,不許失敗,否則,我就沒辦法向公司董事會交待。這次設這個分公司,面臨的困難還是很多的,伍進受到過挫折,他的心理承受能力肯定會比江岸強一些,所以,派他去更有把握一些。”

  姜總不愧是姜總,站得高,看得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