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
“走吧,再不回家,你媽媽要念了。”
蔡智全喚走蔡頭,蔡頭依依不捨看著朋友。王知遠揮了揮手,蔡頭也揮揮手,蔡智全帶走蔡頭,載著他離開永平鎮。
夜裡,柯師成施展觀陰術,帶王知遠抵達城隍府。他牽著王知遠的手,到來錄司登記鬼籍。隨後,柯師成將王知遠交給吳吏,問吳吏:“秦吏呢?”
“還在休病假。”
吳吏看了看王知遠,蹲下身問他:
“王知遠,你是舊鬼,很快就會安排去投胎,會幫你找個好人家。”
“謝謝鬼差大哥。”
王知遠雖然覺得吳吏有點可怕,還是禮貌地回答。
接著,吳吏他摸了摸王知遠的頭,嘴角居然露出一絲微笑,雖然很不明顯。
柯師成和吳吏合作過多次任務,他還是第一次看到吳吏微笑,雖然他自己也是個不拘言笑的人。
看著吳吏將王知遠帶走,柯師成返回陰陽道,焚燒符籙,回到人間。
夜晚,柯師成開著車,在前往白水鎮的路上。半道他接到何清的電話,將車停在安全地帶,接聽電話。何清問他是不是去接委託了?因為柯師成沒有及時回復何清的信息,何清猜測他在忙。
“幫紫清真人的徒弟找一個人。”
“紫清真人?哦,就是那位送靈藥救茶樹的人吧。”
“是他。”
“那找到要找的人了嗎?”
“應該是找到了。”
自從離開清水庵,柯師成就沒有接到向絳的電話。
“我午時和她分開,我過去永平鎮,帶王家那小鬼去陰間錄鬼籍。”
“師成,你真棒,不愧我這麼喜歡你。”
何清一通表白,他實在覺得王知遠孤零一個人,太可憐了。
柯師成低笑,他有點想念何清,雖然兩人分開沒多久。
“我在開車,回去再和你聊。”
“好,師成,我等你電話。”
何清樂呵呵掛掉電話,他趴在床上,身邊跟著小黃。
柯師成繼續開車,夜路小鎮的道上無人,一路星光相伴。
車進入白水鎮,柯師成剛停好車,就又接到一通電話,是向絳打來。
“柯道友,我找到了蘇寶真。”
“哦。”
這在柯師成的意料中,如果向絳沒在清水庵找到蘇寶真,應該早早就聯繫他了。
“但是有點古怪。”
向絳頓了頓,才繼續說:
“她看起來只有十六七歲。”
第65章
清水庵是鷓鴣鎮的一座尼姑庵, 位於鷓鴣山上, 就在半山腰。鷓鴣山只是一座小山丘,山下民居, 山上一座尼姑庵。尼姑們生活清貧, 需要自己種菜。
向絳找到清水庵時, 清水住持接待向絳,這是一位老尼姑, 老態龍鍾, 雙眼卻明亮有神。向絳看她第一眼,就低身行禮, 詢問她庵中有沒有一位尼姑俗名:蘇寶真。
“你找她有什麼事?”
清水主持臉上沒看到表情變化, 話語慢悠悠。
“我是紫清真人的徒弟, 名喚向絳,師父與蘇寶真在七十年前有約,今日派我來找她有要緊事。”
向絳生活雖然單純,但是她見過一些有道行的人, 她直覺這位老尼姑不簡單, 於是老老實實將話語托出。
“庵堂中並沒有什麼蘇寶真, 施主找錯地方。”
清水住持說得冷漠,向絳覺察到她眼角的一道寒光。
“住持知道去哪裡找她嗎?”
“你遠到而來,先到庵里歇一歇,你是羅浮山黃虛觀過來的吧?”
“是的,住持認識我師父嗎?”
向絳揣摩著,畢竟庵中除去她們, 有兩位尼姑在,會不會是不方便說?
“紫清真人大名鼎鼎,認識。”
清水住持由一位小尼姑攙扶著,帶向絳前去她的齋房。
“聽香,你到廚房,叫清融煮碗齋飯送來。”
“是。”
小尼姑離開。
終於,齋房裡只剩清水住持和向絳兩人。
“施主聽誰說蘇寶珍在我庵里?”
老尼姑這才慢悠悠問向絳事,她顯然很謹慎。
“是渚村的翁婆告訴我。”
“我庵里有位渚村來的尼姑,一會清融過來,你可以問問她。”
“多謝清水住持。”
向絳總覺得清水住持似乎在隱瞞什麼,不過等清融送齋飯過來,問問她也好。
“紫清真人,近來好嗎?”
老尼姑用的是話家常的口吻。
“師父還好,不過已經很少出現在弟子們的面前了。”
“真人已經是半仙,大概凡塵的人們,也沒有什麼話語好說。”
“清水住持見過我師父嗎?”
“說來還真是有一面之緣,算一算,在七十年前。”
老尼姑說時微微笑著,聽得向絳心中一驚,七十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麼?
“敢問清水住持,當時是在羅浮山見到我師父嗎?”
“小姑娘不老實,你是想問我,你師父來過閩地鷓鴣鎮嗎?”
“是的。”
向絳臉皮薄,漲紅臉。
“你去過渚村,覺得那個地方怎樣?”
“那個村子和四周的村子都不同,渚村婦人們頭上纏花圍簪花,穿著大袖衣,就好像……”
向絳停頓著,想找一個貼切的詞語。
“就好像旁邊的村子都進入現代了,渚村人還活在古代。”
老尼姑點了點頭,她贊同向絳的話。
“七十年前,渚村水災,我跟隨師父過去幫溺死的村民超度,在那裡,遇到過紫清真人。”
老尼姑終於告訴向絳,她是在哪裡見過她師父。
“人的壽命很神奇,我那時見到的紫清真人,他有四五十歲吧。”
向絳瞪大了眼睛,但是她沒說什麼。
她不是紫清真人的親傳弟子,所以跟師父的接觸很少,道觀里的人,不會去討論師父的年歲。
“住持,我將齋飯送來了。”
門外傳來一個年輕女子的聲音。
“清融,進來吧。”
清融推開門,端著齋飯進來,她立即就留意到向絳的存在,她像似感應到了什麼,憂鬱地看著向絳。
“清融,這人是紫清真人的徒弟,說是要找蘇寶真。”
清融點點頭,她端詳向絳。
向絳也看著她,這個叫清融的尼姑,帶髮修行,年紀看起來只有十六七歲,長得很清秀,很眼熟,她長了一張跟民國照片中蘇寶真一樣的臉,不同的是照片裡的蘇寶真是黑白的,而眼前這人彩色並且鮮明,就站在眼前。
兩人對視許久,向絳臉上的驚訝擴大,終於,清融緩緩說:
“蘇寶真是我的俗名。”
車窗外的殘陽似血,照在蘇寶真靠著窗戶的半身上,她側身望著道路上的街道和汽車,對外面的事物保有好奇心。
向絳坐在她身邊,偷偷觀察她,向絳覺得自己遇到了這一生最不可思議的事情。不過她在觀中聽過很多奇聞異事,雖然她無法一一去證實,往時也只當是故事去聽。
七十年的歲月,沒有在蘇寶真的肉體上留下痕跡,她依舊年少靚麗,永葆青春,她是怎麼做到呢?
向絳覺得直接開口去問太冒失,向絳覺得師父一定很清楚,蘇寶真為什麼不會衰老。
在道觀里,向絳是位俗家弟子,甚至沒有一個道號,向絳是棄嬰。
她剛成年,在回歸社會及成為一位女道姑之間,她還需要做一個選擇。或許是因為自己在師門裡屬於比較特殊,才被派下山來執行這個任務。
在前往白水鎮的仙茶觀之前,向絳避開所有人,打了一通電話給柯師成。柯師成聽她驚慌失措的話語,建議向絳將蘇寶真帶來仙茶觀。
“我來過這裡。”
車開進鄉鎮,道路兩旁都是農田和水池,還有遠處黛綠的山。蘇寶真露出恍然地表情,認出以往到過的地方,她顯然很開心。
“以前嗎?”
“很久以前。”
蘇寶真的臉龐,望向窗外,霞光將她的臉龐照得特別柔美。突然,她指著前方一座山,幽幽說:
“鳳儀山。”
向絳想她果然來過這裡,她難道認識林師公?要不自己說要帶她到清水鎮的仙茶觀,她為什麼滿口答應呢?
“你去過仙茶觀嗎?”
“去過,心池道人……”
蘇寶真想起了一個人物,一個當年英俊挺拔,白衣飄飄的道士,還有他身後蔥翠的一株茶樹。
蔡智全喚走蔡頭,蔡頭依依不捨看著朋友。王知遠揮了揮手,蔡頭也揮揮手,蔡智全帶走蔡頭,載著他離開永平鎮。
夜裡,柯師成施展觀陰術,帶王知遠抵達城隍府。他牽著王知遠的手,到來錄司登記鬼籍。隨後,柯師成將王知遠交給吳吏,問吳吏:“秦吏呢?”
“還在休病假。”
吳吏看了看王知遠,蹲下身問他:
“王知遠,你是舊鬼,很快就會安排去投胎,會幫你找個好人家。”
“謝謝鬼差大哥。”
王知遠雖然覺得吳吏有點可怕,還是禮貌地回答。
接著,吳吏他摸了摸王知遠的頭,嘴角居然露出一絲微笑,雖然很不明顯。
柯師成和吳吏合作過多次任務,他還是第一次看到吳吏微笑,雖然他自己也是個不拘言笑的人。
看著吳吏將王知遠帶走,柯師成返回陰陽道,焚燒符籙,回到人間。
夜晚,柯師成開著車,在前往白水鎮的路上。半道他接到何清的電話,將車停在安全地帶,接聽電話。何清問他是不是去接委託了?因為柯師成沒有及時回復何清的信息,何清猜測他在忙。
“幫紫清真人的徒弟找一個人。”
“紫清真人?哦,就是那位送靈藥救茶樹的人吧。”
“是他。”
“那找到要找的人了嗎?”
“應該是找到了。”
自從離開清水庵,柯師成就沒有接到向絳的電話。
“我午時和她分開,我過去永平鎮,帶王家那小鬼去陰間錄鬼籍。”
“師成,你真棒,不愧我這麼喜歡你。”
何清一通表白,他實在覺得王知遠孤零一個人,太可憐了。
柯師成低笑,他有點想念何清,雖然兩人分開沒多久。
“我在開車,回去再和你聊。”
“好,師成,我等你電話。”
何清樂呵呵掛掉電話,他趴在床上,身邊跟著小黃。
柯師成繼續開車,夜路小鎮的道上無人,一路星光相伴。
車進入白水鎮,柯師成剛停好車,就又接到一通電話,是向絳打來。
“柯道友,我找到了蘇寶真。”
“哦。”
這在柯師成的意料中,如果向絳沒在清水庵找到蘇寶真,應該早早就聯繫他了。
“但是有點古怪。”
向絳頓了頓,才繼續說:
“她看起來只有十六七歲。”
第65章
清水庵是鷓鴣鎮的一座尼姑庵, 位於鷓鴣山上, 就在半山腰。鷓鴣山只是一座小山丘,山下民居, 山上一座尼姑庵。尼姑們生活清貧, 需要自己種菜。
向絳找到清水庵時, 清水住持接待向絳,這是一位老尼姑, 老態龍鍾, 雙眼卻明亮有神。向絳看她第一眼,就低身行禮, 詢問她庵中有沒有一位尼姑俗名:蘇寶真。
“你找她有什麼事?”
清水主持臉上沒看到表情變化, 話語慢悠悠。
“我是紫清真人的徒弟, 名喚向絳,師父與蘇寶真在七十年前有約,今日派我來找她有要緊事。”
向絳生活雖然單純,但是她見過一些有道行的人, 她直覺這位老尼姑不簡單, 於是老老實實將話語托出。
“庵堂中並沒有什麼蘇寶真, 施主找錯地方。”
清水住持說得冷漠,向絳覺察到她眼角的一道寒光。
“住持知道去哪裡找她嗎?”
“你遠到而來,先到庵里歇一歇,你是羅浮山黃虛觀過來的吧?”
“是的,住持認識我師父嗎?”
向絳揣摩著,畢竟庵中除去她們, 有兩位尼姑在,會不會是不方便說?
“紫清真人大名鼎鼎,認識。”
清水住持由一位小尼姑攙扶著,帶向絳前去她的齋房。
“聽香,你到廚房,叫清融煮碗齋飯送來。”
“是。”
小尼姑離開。
終於,齋房裡只剩清水住持和向絳兩人。
“施主聽誰說蘇寶珍在我庵里?”
老尼姑這才慢悠悠問向絳事,她顯然很謹慎。
“是渚村的翁婆告訴我。”
“我庵里有位渚村來的尼姑,一會清融過來,你可以問問她。”
“多謝清水住持。”
向絳總覺得清水住持似乎在隱瞞什麼,不過等清融送齋飯過來,問問她也好。
“紫清真人,近來好嗎?”
老尼姑用的是話家常的口吻。
“師父還好,不過已經很少出現在弟子們的面前了。”
“真人已經是半仙,大概凡塵的人們,也沒有什麼話語好說。”
“清水住持見過我師父嗎?”
“說來還真是有一面之緣,算一算,在七十年前。”
老尼姑說時微微笑著,聽得向絳心中一驚,七十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麼?
“敢問清水住持,當時是在羅浮山見到我師父嗎?”
“小姑娘不老實,你是想問我,你師父來過閩地鷓鴣鎮嗎?”
“是的。”
向絳臉皮薄,漲紅臉。
“你去過渚村,覺得那個地方怎樣?”
“那個村子和四周的村子都不同,渚村婦人們頭上纏花圍簪花,穿著大袖衣,就好像……”
向絳停頓著,想找一個貼切的詞語。
“就好像旁邊的村子都進入現代了,渚村人還活在古代。”
老尼姑點了點頭,她贊同向絳的話。
“七十年前,渚村水災,我跟隨師父過去幫溺死的村民超度,在那裡,遇到過紫清真人。”
老尼姑終於告訴向絳,她是在哪裡見過她師父。
“人的壽命很神奇,我那時見到的紫清真人,他有四五十歲吧。”
向絳瞪大了眼睛,但是她沒說什麼。
她不是紫清真人的親傳弟子,所以跟師父的接觸很少,道觀里的人,不會去討論師父的年歲。
“住持,我將齋飯送來了。”
門外傳來一個年輕女子的聲音。
“清融,進來吧。”
清融推開門,端著齋飯進來,她立即就留意到向絳的存在,她像似感應到了什麼,憂鬱地看著向絳。
“清融,這人是紫清真人的徒弟,說是要找蘇寶真。”
清融點點頭,她端詳向絳。
向絳也看著她,這個叫清融的尼姑,帶髮修行,年紀看起來只有十六七歲,長得很清秀,很眼熟,她長了一張跟民國照片中蘇寶真一樣的臉,不同的是照片裡的蘇寶真是黑白的,而眼前這人彩色並且鮮明,就站在眼前。
兩人對視許久,向絳臉上的驚訝擴大,終於,清融緩緩說:
“蘇寶真是我的俗名。”
車窗外的殘陽似血,照在蘇寶真靠著窗戶的半身上,她側身望著道路上的街道和汽車,對外面的事物保有好奇心。
向絳坐在她身邊,偷偷觀察她,向絳覺得自己遇到了這一生最不可思議的事情。不過她在觀中聽過很多奇聞異事,雖然她無法一一去證實,往時也只當是故事去聽。
七十年的歲月,沒有在蘇寶真的肉體上留下痕跡,她依舊年少靚麗,永葆青春,她是怎麼做到呢?
向絳覺得直接開口去問太冒失,向絳覺得師父一定很清楚,蘇寶真為什麼不會衰老。
在道觀里,向絳是位俗家弟子,甚至沒有一個道號,向絳是棄嬰。
她剛成年,在回歸社會及成為一位女道姑之間,她還需要做一個選擇。或許是因為自己在師門裡屬於比較特殊,才被派下山來執行這個任務。
在前往白水鎮的仙茶觀之前,向絳避開所有人,打了一通電話給柯師成。柯師成聽她驚慌失措的話語,建議向絳將蘇寶真帶來仙茶觀。
“我來過這裡。”
車開進鄉鎮,道路兩旁都是農田和水池,還有遠處黛綠的山。蘇寶真露出恍然地表情,認出以往到過的地方,她顯然很開心。
“以前嗎?”
“很久以前。”
蘇寶真的臉龐,望向窗外,霞光將她的臉龐照得特別柔美。突然,她指著前方一座山,幽幽說:
“鳳儀山。”
向絳想她果然來過這裡,她難道認識林師公?要不自己說要帶她到清水鎮的仙茶觀,她為什麼滿口答應呢?
“你去過仙茶觀嗎?”
“去過,心池道人……”
蘇寶真想起了一個人物,一個當年英俊挺拔,白衣飄飄的道士,還有他身後蔥翠的一株茶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