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柯師成知道埔村以蚵殼屋出名, 然而村民翻建房屋後, 村中的蚵殼屋沒剩幾座,應該不難找。柯師成需要的,只是問一下當地人,蘇北莊蚵殼屋怎麼走。

  村口的村民不少, 村口有一座菜市場, 非常熱鬧。柯師成問一位賣蚵的老婦人, 老婦人指了個方向,是一條狹窄的巷子,說從那裡過去。

  柯師成道聲謝,留意到老婦螺髻上的花圍,那是素馨花編織的花圍,髮髻上還斜插著兩支紫紅薔薇, 柯師成覺得有幾分新奇。渚村的老婦都會簪花,並且梳著螺髻,有著當地獨有的民俗特色。

  沿著石板行進,柯師成走進窄巷裡,老婦人告訴他蘇北莊蚵殼屋就在巷子的盡頭。遠遠地,柯師成看到了一堵蚵殼牆,有些年代,蚵殼被風雨沖洗的灰白。

  柯師成想大概就是那裡,他加快腳步,踏進長滿雜糙,荒蕪的前院。這棟民房,門上貼的對聯還比較新,像是有主之屋,但是看不到現今有人活動居住的痕跡。

  向絳就站在院子裡,站在一個倒塌的石桌前。她很年輕,之前在通話里,柯師成就已經從聲音猜測她很年輕,柯師成以為是位十七八歲的女性,此時看到本人,才意識到年紀可能和何清差不多。

  向絳穿著普通人的衣服,不是道服打扮,這也省去麻煩,到處引人注目。

  “你是林師公的徒弟嗎?”

  向絳見到柯師成顯得很驚訝,從電話里,她以為柯師成是個高冷比她年紀大很多的人,親眼看到,才發現居然是位年輕高挑的帥哥。

  “是,我們通過電話。”

  “我不會當地的語言,所以,想請你幫我詢問村民。”

  林師公所謂的向絳遇到麻煩,難道是指語言不通?

  不過當地村民雖然普通話說不標準,但並不是不能說,除非是年紀很大的老人。

  “可以。”

  柯師成同意,他看在紫清真人出靈藥復活仙茶樹的份上,他樂意幫忙。

  “我要找一個人,就是她。”

  向絳將手機遞給柯師成,手機里有張照片,並且有名字。照片黑白,從人物服飾上看,有點年頭。照片裡是一位秀美的少女,約莫十六七歲,這位少女頭上梳著螺髻,戴著茉莉花花圍。照片上的名字,寫著:蘇寶真。

  “這是什麼時候的照片?”

  “四十年代。”

  “……”

  毫無疑問,這位女子極可能已經去世,如果還活著也該是位將八九十歲的老人。

  “為什麼找她?”

  柯師成來前就知道任務可能沒那麼簡單,否則師父也不會將他喊來幫忙。

  “說來話長,我師父和她有個約定,七十年後幫她了結一樁心事。至於是什麼約定,我也不清楚。我找到她,就可以跟我師父交差了。”

  向絳聲音和長相都挺甜美,很難想像她是位修道之人,過著常人看來乏味無趣的生活。

  “她本來住在這棟房子?”

  柯師成抬頭看著蚵殼屋,這棟蚵殼屋的主人也姓蘇。

  “是的,我按老照片找到,可是裡邊沒人住,不知道她家人搬去哪裡?”

  “問過附近的村民嗎?”

  “問過,但是很奇怪,他們說不知道。”

  向絳在柯師成來之前,就詢問過附近的村民,村民似乎諱莫如深,一個個擺手說不知道,而且還很快就離開。

  “對聯是今年新貼,這屋子還沒被廢棄。”

  柯師成將向絳手機里的照片,傳到自己的手機。

  “是呀,所以她親人的後代,應該還在這個村子裡住著吧?”

  向絳原本覺得不難找,但是這裡人生地不熟,她又是一位外地人,到人家村子裡打探,可能村民有所顧慮,不肯告訴她實話。

  “到前面那戶人家問問。”

  柯師成看到前方的一棟民宅,兩位老阿婆在門前撬海蚵,當地人把海蠣叫:蚵。這裡是漁村,出產的海蚵很受歡迎。

  “阿婆,我們找村裡的一個人,想問問你們認識嗎?”

  柯師成走過去,禮貌詢問,他用的是當地語言。

  “年輕人,要問什麼?”

  “你們村子裡有一位蘇寶真嗎?她以前就住在蘇北莊蚵殼屋。”

  兩個阿婆面面相覷,用警惕地眼神看著柯師成和他身後的向絳。

  “是要幹麼?記者嗎?”

  “記者”一詞,阿婆還特意用普通話說。

  “不是,我們不是記著,我們是來找人。”

  向絳怕對方警惕不說,趕緊申辯。

  “阿婆,你們認識她嗎?”

  柯師成將手機遞到其中一位阿婆跟前,手機屏幕上顯示蘇寶真的照片。

  “我老花眼,看不清。”

  其中一個阿婆擺手,這位阿婆頭插著一柄綠色的長簪,挺特別。

  “我看看。”

  另一位阿婆將脖子上掛的老花眼鏡拿起,夾在鼻樑上,她仔細將蘇寶真的照片端詳。

  “蘇家人都不住村里,搬走很多年了。”

  綠簪阿婆邊撬海蚵邊說話,她那動作相當地熟練。

  “蘇北莊家的對聯是誰貼的?”

  “在村里還有親戚。”

  “阿婆能跟我講下他親戚住哪嗎?”

  柯師成耐心地詢問,他壓低身體,很恭敬。

  “阿朝家,在海邊,從這條石路下去一直走,路上問下人就知道了。”

  綠簪阿婆也是知無不言,畢竟柯道長特別禮貌。

  這時候,一直在看手機的老花鏡阿婆,突然“啊”地一聲,把綠簪阿婆嚇了一跳,說著:“你這是怎麼了?”

  “拿走……太嚇人了。”

  老花鏡阿婆把手機還給柯師成,手還在一直抖著。

  “阿婆,你認識她嗎?”

  “不認識,我也才六十五,她這是去世的人,看著嚇人。”

  也不知道老花鏡阿婆在照片上到底看到了什麼,只見她匆匆摘下眼睛,繼續手裡的活。

  柯師成告別兩位老人家,跟向絳翻譯阿婆們的話,帶著向絳朝海邊走去。

  “要不我們找村里長壽的老人問問?”

  向絳走在路上,不時四處張望。

  “先去阿朝家。”

  柯師成聞到了海潮的氣息,離海已經很近。

  向絳看著柯師成在前面快步行走,她邁開步子跟上,她覺得這位柯道長對阿婆們明明很有禮貌,待她則有點清冷,也許是自己想多。

  兩人在村路行走,走過一條陡峭的村路,終於來到海邊。

  海邊的情景出乎向絳的意料,一大群電台記者在採訪漁民,還有不少圍觀的村民和幾個遊客模樣的人。

  向絳詢問其中一位遊客,這裡出了什麼事。遊客興奮說:“你不知道嗎?昨天網到一隻怪魚,有六米長。”

  柯師成湊過身去,見到記者在採訪幾位漁民。柯師成從記者和漁民的交談中得知,這些漁夫不是當事人,他們只是跟當事人一樣,從事捕魚行業。

  “請問,阿朝家在哪?”

  柯師成詢問圍觀的村民,他問的是一位抱著嬰兒的年輕婦人。

  “你找阿朝嗎?他就在那裡。”

  婦人指著正接受採訪的一位漁民,這位漁民三十多歲,渾身黝黑,非常強壯。

  柯師成和向絳待在海灘,等待採訪結束。

  從周邊人的議論,柯師成已經知道昨日捕到怪魚的大致情況,並且還通過搜索當地新聞,見到那隻怪魚的真面目,長得很獵奇,像條帶魚按上四肢。

  魚撈上來還活著,所以似乎是給送到市里去做研究。

  不過這些記者一窩蜂湧到漁村里來,也屬於奇怪之事,一條怪魚而已,大概是最近沒有什麼奪眼球的新聞。

  柯師成看到阿朝結束採訪,朝海堤方向要走去,他跟上,向絳看到柯師成離開,她也跟上。

  “阿朝。”

  柯師成在對方登上海堤石階時,將他喊住。

  阿朝瞪著柯師成,疑惑問:“我認識你嗎?”

  “你好,阿朝,我們找一個人。七十年前住在蘇北莊蚵殼屋裡,她叫蘇寶真。我們聽說你是蘇北莊的親戚?你認識她嗎?”

  向絳跟阿朝說著話,阿朝用心聽著,不過他臉上的狐疑表情加深,他說:

  “到底是要幹麼,蘇北莊那都八九十年前的事情,現在才找來。”

  “麻煩你幫忙看下,我這裡有她照片。”

  向絳將照片拿給阿朝看,阿朝看了一眼,連忙揮手:“不認識。”

  “誰會認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