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真的嗎?”她抬起頭,臉上猶有淚珠,卻是期盼地問:“你真覺得好吃?”

  “嗯。”他點頭,手指幫她擦淚,笑著說:“往後我的娘子要是天天做這麽好吃的東西,我就有福了。”

  “沈姑娘……她會做嗎?”

  那對眼如霧如夢,雙頰紅通通,有一般誘人香氣,還不懂嗎?他瞧著,心中長長地嘆息,微笑問:“你說誰?”

  “就是你的——”話忽然截斷,有人在外頭敲門,然後是推門而入的聲響。

  “瑤光啊!還沒睡?房裡怎麽了,娘怎麼聽到你在同誰說話?”

  鍾氏步了進來,走到床邊撩開床帷,見女兒一臉睡眼惺忪,“咦”地一聲。

  “娘,這麼晚了,怎麼還沒歇息?您找瑤光有事?”

  “沒事沒事,路過,順便進來瞧瞧。唉,我這耳朵愈來愈糟了,近來總聽到一些奇怪聲音。乖女兒睡吧,娘吵了你了。”她喃喃自語,持著燈又要離開。

  “瑤光送您回房。”她起身,又被娘壓回床。

  “不用,外衫都脫下了,睡吧。娘會替你把門關好。”

  是的,她外衫都脫下,略微緊張地躺著,直到聽見關門聲,她微微一動想要爬起,身子便碰到被窩裡頭另一個身軀,來不及慌,腰讓人摟了過去。

  “我娘……我娘她、她離開了……”她納納地說,臉蛋好紅,一直泛到耳垂。

  “我知道。”他靜靜地說,氣息拂過她的頰,撩動幾根髮絲。

  兩人同枕一個枕頭,雖是無語,兩顆心卻相互激盪著,眼光在彼此的面容上穿梭端詳,在對方的眼瞳中看見了自己。許久許久——

  “我不娶沈家小姐。”他緩緩的、清晰無比地道出。

  瑤光方寸猛跳,身子輕輕顫抖,感覺他將自己摟得更緊一些了。

  “為什麼?”

  “她不會做好吃的糕點等我。”

  瑤光合上眼,眼淚由睫毛間流了出來,她終於明白這患得患失的情感為何;終於懂得他眼中的光芒,她想他永遠這般抱住她,不要理別家的姑娘。

  然後,她睜開眼眸,透亮而溫柔,緩緩的、清晰無比地道:“我不嫁常家公子。”

  他笑,“為什麽?”

  瑤光不回答,只是將頭靠在他的心窩,雙臂環抱住他。

  這兩年發生了好多事,對陶、鍾兩家來說,真是個多事之秋。

  樹大招風,官場上人生百態,再如何正大光明,總有人瞧不順眼,總愛在皇帝耳邊進讒言,而皇上不一定是聖上!他一樣是人,有人性的猜忌懷疑。

  因此,陶鍾兩家便這樣不明不白的被牽連至一連串的貪污、行賄、鬻官,甚至是謀反的陰謀中。

  這兩年好亂,大紅宅和大綠宅里的人各個心情低靡,兩邊的老太爺和老爺全遭拘禁,等待事實查證,但人人心裡頭都清楚,事實是等不到了,就怕等到的是“秋決”或是“斬立決”兩個答案。

  然後是一個少年,他年僅十八,卻憑著超凡的智慧和沉穩的氣勢主持了兩家,為兩邊所受的污衊和羞辱向皇帝上書。正是陶府孫少爺。

  又然後,無人知道發生什麼事,一日醒來,京畿大街小巷傳單滿天飛舞,連在路旁攤子唱碗豆腐花,也會被三、四張傳單飛來裹住臉,教人不去注意也難。

  傳單上,正是那幾個進讒言的官員歷年來干下的苟且歹事,寫得詳盡無比,還能佐證,傳單邊分上中下三版,像官場現形紀,鬧得街頭百姓們追著傳單跑,要是少漏了一段,還懂得趕上茶坊,因那裡已有說書客將三版分成二十章節,加油添醋,講得口沫橫飛,說陶府如何忠義、說鍾府如何清廉,說那些污害他人的官員如何男盜女猖、不知廉恥、趨紅踝黑、望風梯榮,將聖上捏在手心裡把玩,做了影子皇帝。

  又再然後,人言可畏,光是說話,就能把人逼死。

  那幾名官員遭了罷免,抄家,流放充軍。而原在牢里的人放了出來,消息傳遍京城,當天,不少民眾夾道迎接,大放鞭炮,熱烈鼓掌。茶坊中再加開十個章節,講述當今皇上如何聖明,不聽讒言,聖斷天明,是不世出的天之驕子。

  總之,事情都過去了。大紅宅和大綠宅的爭執也都過去了。陶豆公和鐘太保公還三不五時便聚在一起談論時事政務,也常聽到兩個各持己見爭論不休,但學過教訓,由鬼門關走回的人到底是不同了,爭該爭的,爭不過,就別爭了。

  今天又是個特別的日子。

  44 :陶家老太爺精神鑠鑠地來到長孫書房中。

  “爺爺,找孫兒有事?”他正想去爬牆找一個姑娘。

  “寶鈴好孫兒,爺爺想知道的事,你偷偷說,我不會說出去的。”

  “什麽事啊?”他無辜地眨眼,雖然心中萬分清楚。

  “就是那件事啊,你是怎麼拿到有關那些官員干下齷齪勾當的證據?”

  “爺爺,”他擰著眉,狀似十分為難,“聖上要我絕不可說出。而且孫兒在他面前對天起誓,若說出讓第三者知道,會家破人亡、遭天誅地減。”

  “喔喔……喔,這樣子啊。”他捋了捋鬍鬚,有些落寞,“唉唉,那就算了。沒事啦。”正轉身要走,眼角卻瞥見桌面上成疊的字墨,登時,兩隻老眼瞪得大大的,抖著音問:“寶鈴好孫兒,這、這書法,這些字是誰寫的?”怎麼這麽像,那是數十年前的記憶了,他還在陶家村,每天夜裡小河流過,那個愛穿白衫的哥哥就來教他習字讀書,還有一位美麗的好姊姊,能有今日,也是他們給予的啟發。而這筆感、這字跡,明明就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