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倒錯的死角》的結構是由酒精中毒的翻譯家大沢英男的手記,年輕的獨身女性清水真弓的日記,以及由作者記述的竊盜犯曾根新吉之行動等二種不同的視點構成,作者在這二種不同視點交互出現的空間設定謎團,讀者如果用心仔細閱讀的話,自然可看破作者的詭計。這種在作品結構上設定謎團的推理小說,稱為“敘述推理小說”。

  折原一屬於多產作家,之後不斷發表敘述推理小說,在口本確立了敘述推理小說的領域。

  一九九五田獲得第四十八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賞的五十萬字巨篇《沉默的教室》也是敘述推理小說。青葉丘中學三年人班的氣氛充滿惡意,級任老師稱為“沉默的教室”,.不知是誰,不斷發行恐怖新聞,指定訴卿的對象,加以殘酷的欺負、凌辱。二十年後,開催同學會的廣告刊登於報上後,誓言要報復的人之大量殺人計劃藍圖秘密地漸漸成形。作者以敘述的多重構造設定謎團,讓贊者拍案驚奇。

  《疑惑》是寫長久下來累積許多壓力的家庭主婦之疑惑。

  《趁屍體尚未變冷前》作者蘆邊拓,本名小皁造介。一九五八年五月二十二出生於大阪市。同志社大學法學部畢業後,在読売新聞社大阪本社當校閱。中學生時代已是科幻與推理小說迷。一九八六年以《異類五種》獲得第二屆幻想文學新人賞之佳作賞。一九九〇年以《殺人喜劇之13人》獲得第一屆貼川哲也賞而登龍文壇。

  《殺人喜劇之13人》是住在大學生宿舍的十三個迷你雜誌的同仁,一個個地被以不同的方法殺害,大學生偵探森江春策收集證據做推理的解謎推理小說。

  之後,蘆邊拓也以森江春策為解謎者,寫了一系列的推理小說。而這些連作的特徵是森江春策會隨著時間成長。(很多推理小說里的系列偵探都不會老、保持一定的年齡。)如在《殺人喜劇之鳥人傳說》等短篇里是新聞記者;在《殺人喜劇的XY》、《地底獸國的殺人》等長篇是律師。

  美國評論家,把狹義推理小說定位為“自我完結”的小說。意思是故事本身要完整,起承轉結要分明,讀完後須不讓讀者對事件留卜疑問。如以戀愛或人際關係為主題的小說,是記述人生片段的故事,隨時可撰寫續篇,但推理小說即不能為已經解決的事件寫續篇。

  蘆邊拓因年輕時代就是推理小說迷,所以他的作品結構準備得相當周到,很多作品採取二重構造,第一部是記述事件的發生經過,第二部是偵探根據此記述去推理、解謎。這可說是蘆邊作品的第二特徵。

  《趁屍體尚未變冷前》是一篇破解“不在場證明”的解謎推理小說。

  《偽裝之家》作者二階堂黎人,本名大西克己。一九五九年七月十九日出生於東京都。中央大學理工學部畢業。當作家之前是當過漫畫大師手塚治虫迷俱樂部會長的漫畫迷。

  一九九〇年以《吸血之家》獲得第一屆站川哲也賞之佳作賞。一九九二年發表第二長篇《地獄的奇術師》而登龍推理文壇。

  這兩部長篇的偵探是才色兼備的大學生二階堂蘭子,故事記述者是與作家同姓同名的二階堂黎人,是蘭子的表兄。由這樣的偵探塑像就不難想像這兩長篇的本質了。沒錯,這是二次大戰後由橫溝正史確立的解謎推理小說的世界——故事背後充滿了恐怖、傳奇、浪漫的氣氛,以現今時點來說,是古色古香的推理小說。

  自從一九五七年,松本清張領導的社會派推理小說成為推理小說主流後,這類推理小說急速消失,直至一九八一年島田庄司發表《占星術殺人事件》前可說沒人過問。這部長篇雖然受到很多評論家的惡評,卻獲得部分讀者的熱烈支持。

  雖然如此,卻沒有追隨者出現,成不了氣候只好孤軍奮鬥。到了一九八七年綾辻行人發表《十角館的殺人》之後形勢才逆轉,解謎推理小說的第三黃金時代才來臨。

  上述的《占星術殺人事件》和《十角館的殺人》都是延襲橫溝正史的創作形式。之後出現了一群年輕的追隨者,如歌野晶午、法月綸太郎、我孫子武丸、麻耶雄嵩、司凍季等,他們的作品都經由島田庄司推薦,從“講談社小說”叢書出版。因此評論家把這群繼承橫溝正史路線的作家稱為“講談社小說叢書派”,以與東京創元社派(或日常之謎派)相比較。

  二階堂黎人的作品,雖然獲得姑川哲也賞之佳作賞(但沒有從東京創元社出版),以其作品風格來說,是屬於講談社小說叢書派風格。

  二階堂蘭子系列另有《聖歐斯勒修道院的慘劇》、《惡靈公寓》、《百合迷宮》、《玫瑰迷宮》等。

  《偽裝之家》也是二階堂蘭子為主角的解謎推理小說。

  《被追》作者貫井德郎,一九六八年二十五口出生於東京都。早稻田大學畢業後在商社上班。一九九三年《慟哭》人圍第四屆鯰川哲也賞而登龍推理文壇。

  《慟哭》也是結構很特殊的敘述推理小說。故事分為兩部分進行:以捜查幼兒連續殺人事件的警官小說部分和漸漸沉溺於新宗教之男性的內心歷程部分。兩件不同事件最後合而為一,而呈現出意外的收場。

  貫井德郎另有一部與《慟哭》同樣屬於敘述推理的巨著,全書約六十萬字的《修羅結束時》。故事的主軸是寫一個失去記億的青年尋找自己的過去,但故事的記述分為作者記述的第三人稱部分和青年自我記述的第一人稱部份。而這兩本書的最大特徵是,雖然是解謎推理小說,卻沒有解謎的偵探登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