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顧大海震道:“你是說,我們兩個步行穿越墳場?”
寧遠點點頭道:“這是最快的辦法了。
顧大海正自躊躇,忽然臉色一變道:“寧遠,你的金剛結上怎麼會有血?”
寧遠低頭一看,金剛結上血跡點點,連金黃的絲穗都染紅了。他想了想道:“大概是我替你包紮時染上的。”
顧大海吃了一驚,再看自己,垂在胸前的金剛結和星月菩提念珠都染了血跡。他頓時道:“這下糟了。金剛結和菩提念珠是最純潔的寶器,不能沾染血污。一旦染血,就失去法力了。”
寧遠心裡不禁一沉。還沒抵達綠竹岡,鎮鬼寶器就壞了兩件。再看顧大海,他臉色惶急,眉心的黑痕更是觸目驚心。寧遠想了想,作出了一個決定。他道:“顧老師,你傷勢很重,不能再行動了。你打電話給蕭山市警方,然後留在車裡等待救援。我一個人去綠竹岡。”
顧大海一震,看了他半晌,忽然道:“你以為我害怕了?”
寧遠忙道:“不....”
顧大海揮手打斷他的話道:“我顧大海研究神秘文化多年,考察過中國從西南到東北各地的喪葬習俗,更寫過多部喪葬史的專著,難道我還會害怕眼前這些墳堆嗎?更何況我們還有這個。”他轉身提過了后座的棕色小皮箱,拍了拍箱子道:“別忘了我們還有金剛界蔓荼羅!”
寧遠見他去意甚堅,再看他的眉心黑痕,正自躊躇,忽然腦海中閃過一句老話:死生有命。於是微微一笑道:“顧老師,那我們下車吧。”
兩人各提一個手電筒下了車,向竹林走去。此刻夜霧更濃了,如乳白色的水流,漸漸地由遠而近,由淡至濃,遮掩得竹林里累累疊疊的墳堆若隱若現,詭秘可怖。夜,靜得一絲蟲聲都聽不見,只是緩緩地滲出無邊的寒意。
寧遠在前,顧大海在後。他們小心翼翼地繞開一座座墳堆,泥濘的土地和濕漉漉的竹葉很快讓他們渾身盡濕。但也顧不上了。兩人一言不發,憋足勁穿越這片墳場。走了半個多小時後,迎面一陣夜風吹來,竹葉颯颯,雨滴亂飛。還夾雜著嘩嘩的流水之聲。寧遠用手電筒向前照去。只見密密的竹林後,隱約出現一條蜿蜒的小徑斜斜向上。小徑只有一尺寬,許久都沒有人走過了,小徑兩旁的亂草比膝蓋還高。寧遠再往上照。此刻烏雲漸散,皓月吐輝,月光和手電筒的光芒,同時照出小徑的後面,是一座黑黝黝的小山岡。
寧遠拿出那張地圖看了看道:“顧老師,前面應該就是綠竹岡了。”
顧大海早已累得直喘,但很顯然不想繼續留在竹林里。忙道:“我們快點走。”
兩人加快步伐,終於走出了竹林,來到山岡的腳下。這裡地勢稍見開闊,夜風陣陣,也不那麼悶熱了。寧遠正待走向山岡,卻遠遠望見山岡右側一條河流的遠處,竟飄來了成千上百點熒熒之火。昏黑的曠野中,朦朧的月色下,這些幽幽閃爍的火光,照得整條河面波光粼粼,煞是壯觀,煞是詭異。
“難道是螢火蟲?”寧遠長期生活在城市裡,很少見到這種奇景。但是隨著火光的漸漸飄近,他看清了,不是螢火蟲,而是蠟燭的火焰。河面上漂來數百艘僅有一尺長的竹蔑小船。每隻小船里都點一盞蠟燭。許多燭火已被風雨吹滅了。但仍有不少火光閃耀。火光、煙氣、夜霧交織在波光粼粼的河上,仿佛要把人帶入一個恍惚迷幻的超現實世界。
顧大海忽道:“我怎麼忘了?陽曆8月15日就是陰曆七月半。”他看了看手錶道:“現在是晚上9點,再過三小時,鬼門就要開了!”
寧遠奇道:“鬼門開?”
顧大海道:“陰曆七月半是中國傳統的鬼節,也叫做‘盂蘭節’或‘放燈節’相傳到了這一天,鬼門關會打開,所有沉淪在地獄裡受苦受難的鬼魂都會涌到陽間來,尋覓投胎的機會。為了替這些鬼魂指路,也為了避免鬼魂騷擾家人,人們習慣去郊外,在各條河流里放燈。讓燈火隨著河水漂向四處。指引那些孤魂野鬼隨著燈火,前去投胎。這些燈稱之為‘普渡燈’”
顧大海說話的時候,河流遠處,飄來了越來越多的小竹船,每艘竹船上都粘著一支蠟燭。星星點點的普渡燈火,照耀得大半條河面波光耀金,迷離若夢。
寧遠望著這輝煌而詭異的場景,手掌心裡卻暗暗捏了把汗。在他們身後,是成百上千的亂墳堆。在他們面前,卻是傳說中鬧鬼的綠竹岡。他們正處在一片鬼蜮世界,被數不清的亡魂所包圍。而再過三個小時,鬼門關卻要開啟,群鬼就要甦醒。他們卻要進入綠竹岡,去尋找也許變成殭屍的章小華......
眼下,他和顧大海所仗恃的武器,除了一把手槍,就只有一卷防禦性的金剛界蔓荼羅。而且他們兩人的眉心,都難以置信地撞出了黑色淤痕。出現了‘眉心有黑氣,即陽壽將盡”的死亡預兆。
寧遠雖不信邪,可是想到他們所處的形勢,也不由伸手入褲袋,再一次握緊了手槍。“膽大心細,小心謹慎。這才是護身的法寶。”寧遠想起了老上級刑偵總隊大隊長黃振的話,心裡稍定。作為一名職業刑警,他實在不該被亂七八糟的雜念所困擾。接下來他要做的,就是直上綠竹岡,找到章誠實和那孩子,徹底揭開籠罩在這件事上的層層詭異迷紗,把一切搞清楚。
寧遠點點頭道:“這是最快的辦法了。
顧大海正自躊躇,忽然臉色一變道:“寧遠,你的金剛結上怎麼會有血?”
寧遠低頭一看,金剛結上血跡點點,連金黃的絲穗都染紅了。他想了想道:“大概是我替你包紮時染上的。”
顧大海吃了一驚,再看自己,垂在胸前的金剛結和星月菩提念珠都染了血跡。他頓時道:“這下糟了。金剛結和菩提念珠是最純潔的寶器,不能沾染血污。一旦染血,就失去法力了。”
寧遠心裡不禁一沉。還沒抵達綠竹岡,鎮鬼寶器就壞了兩件。再看顧大海,他臉色惶急,眉心的黑痕更是觸目驚心。寧遠想了想,作出了一個決定。他道:“顧老師,你傷勢很重,不能再行動了。你打電話給蕭山市警方,然後留在車裡等待救援。我一個人去綠竹岡。”
顧大海一震,看了他半晌,忽然道:“你以為我害怕了?”
寧遠忙道:“不....”
顧大海揮手打斷他的話道:“我顧大海研究神秘文化多年,考察過中國從西南到東北各地的喪葬習俗,更寫過多部喪葬史的專著,難道我還會害怕眼前這些墳堆嗎?更何況我們還有這個。”他轉身提過了后座的棕色小皮箱,拍了拍箱子道:“別忘了我們還有金剛界蔓荼羅!”
寧遠見他去意甚堅,再看他的眉心黑痕,正自躊躇,忽然腦海中閃過一句老話:死生有命。於是微微一笑道:“顧老師,那我們下車吧。”
兩人各提一個手電筒下了車,向竹林走去。此刻夜霧更濃了,如乳白色的水流,漸漸地由遠而近,由淡至濃,遮掩得竹林里累累疊疊的墳堆若隱若現,詭秘可怖。夜,靜得一絲蟲聲都聽不見,只是緩緩地滲出無邊的寒意。
寧遠在前,顧大海在後。他們小心翼翼地繞開一座座墳堆,泥濘的土地和濕漉漉的竹葉很快讓他們渾身盡濕。但也顧不上了。兩人一言不發,憋足勁穿越這片墳場。走了半個多小時後,迎面一陣夜風吹來,竹葉颯颯,雨滴亂飛。還夾雜著嘩嘩的流水之聲。寧遠用手電筒向前照去。只見密密的竹林後,隱約出現一條蜿蜒的小徑斜斜向上。小徑只有一尺寬,許久都沒有人走過了,小徑兩旁的亂草比膝蓋還高。寧遠再往上照。此刻烏雲漸散,皓月吐輝,月光和手電筒的光芒,同時照出小徑的後面,是一座黑黝黝的小山岡。
寧遠拿出那張地圖看了看道:“顧老師,前面應該就是綠竹岡了。”
顧大海早已累得直喘,但很顯然不想繼續留在竹林里。忙道:“我們快點走。”
兩人加快步伐,終於走出了竹林,來到山岡的腳下。這裡地勢稍見開闊,夜風陣陣,也不那麼悶熱了。寧遠正待走向山岡,卻遠遠望見山岡右側一條河流的遠處,竟飄來了成千上百點熒熒之火。昏黑的曠野中,朦朧的月色下,這些幽幽閃爍的火光,照得整條河面波光粼粼,煞是壯觀,煞是詭異。
“難道是螢火蟲?”寧遠長期生活在城市裡,很少見到這種奇景。但是隨著火光的漸漸飄近,他看清了,不是螢火蟲,而是蠟燭的火焰。河面上漂來數百艘僅有一尺長的竹蔑小船。每隻小船里都點一盞蠟燭。許多燭火已被風雨吹滅了。但仍有不少火光閃耀。火光、煙氣、夜霧交織在波光粼粼的河上,仿佛要把人帶入一個恍惚迷幻的超現實世界。
顧大海忽道:“我怎麼忘了?陽曆8月15日就是陰曆七月半。”他看了看手錶道:“現在是晚上9點,再過三小時,鬼門就要開了!”
寧遠奇道:“鬼門開?”
顧大海道:“陰曆七月半是中國傳統的鬼節,也叫做‘盂蘭節’或‘放燈節’相傳到了這一天,鬼門關會打開,所有沉淪在地獄裡受苦受難的鬼魂都會涌到陽間來,尋覓投胎的機會。為了替這些鬼魂指路,也為了避免鬼魂騷擾家人,人們習慣去郊外,在各條河流里放燈。讓燈火隨著河水漂向四處。指引那些孤魂野鬼隨著燈火,前去投胎。這些燈稱之為‘普渡燈’”
顧大海說話的時候,河流遠處,飄來了越來越多的小竹船,每艘竹船上都粘著一支蠟燭。星星點點的普渡燈火,照耀得大半條河面波光耀金,迷離若夢。
寧遠望著這輝煌而詭異的場景,手掌心裡卻暗暗捏了把汗。在他們身後,是成百上千的亂墳堆。在他們面前,卻是傳說中鬧鬼的綠竹岡。他們正處在一片鬼蜮世界,被數不清的亡魂所包圍。而再過三個小時,鬼門關卻要開啟,群鬼就要甦醒。他們卻要進入綠竹岡,去尋找也許變成殭屍的章小華......
眼下,他和顧大海所仗恃的武器,除了一把手槍,就只有一卷防禦性的金剛界蔓荼羅。而且他們兩人的眉心,都難以置信地撞出了黑色淤痕。出現了‘眉心有黑氣,即陽壽將盡”的死亡預兆。
寧遠雖不信邪,可是想到他們所處的形勢,也不由伸手入褲袋,再一次握緊了手槍。“膽大心細,小心謹慎。這才是護身的法寶。”寧遠想起了老上級刑偵總隊大隊長黃振的話,心裡稍定。作為一名職業刑警,他實在不該被亂七八糟的雜念所困擾。接下來他要做的,就是直上綠竹岡,找到章誠實和那孩子,徹底揭開籠罩在這件事上的層層詭異迷紗,把一切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