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從這時候開始,張福海已經確認,姚虹橋就是盜墓賊,他同時還確認,關景儒一行三人來找姚虹橋,一定有一筆很大的買賣。

  現在,同志們終於明白,從姚虹橋身上聞出墓室和棺槨味道來的不是張東旭,而是張東旭的父親張福海。

  “張福海,你的兒子是什麼時候攪合到這個案子裡面來的呢?”

  “唉,這都怨我,是我把他帶進火坑的。我有罪,我糊塗,我財迷心竅。”

  “說。”

  “那天傍晚回到家,我就把姚虹橋和關老大的事情跟東旭說了。人一旦沾上一個‘財’字,那他就不是自己了,我沒有想到東旭比我還上心,他立馬跑到豆腐坊去了。天黑要黑沒黑的時候,關老大一行三人果然到豆腐坊打聽姚虹橋家的住處。而我——”

  “你怎麼了?”

  “我親眼看見關老大他們三個走進了姚家的院門。”

  “你親眼看見,你當時在什麼地方?”

  “我在姚虹橋家的院牆外面。這以後,姚虹橋的老婆隔三差四跑到東旭的豆腐坊去買豆腐,而且一買就是三斤多,關鍵是關老大一行三人自從住進姚家以後,除了晚上,白天是從來不出屋子的。這時候,如果再看不出他們想幹什麼,那就是傻子了。”

  “依你看,關老大一行三人是自己找上門來的,還是姚虹橋招呼他們來的呢?”

  “我看是姚虹橋招呼他們來的,那天晚上,關老大敲開姚虹橋家院門以後,三個人一頭扎進了屋子裡,什麼話都沒有說。”

  張福海的判斷應該是對的。雙方什麼話都沒有說,這說明他們心照不宣,姚虹橋對三個人的到來是有心理準備的。只有達到一定的默契度以後,才不需要語言的表達。

  “那麼,讓啞巴張福清把關老大等三人的信息告訴我們,也是你的注意囉?”

  “這是東旭的主意,他先斬後奏,事後才跟我說,事後,他也有點後悔,偷雞不成蝕把米,弄巧成拙。這是一步臭棋。”

  “把管立秋的爺爺幹過盜墓營生的信息告訴我們,也是張東旭的主意嗎?”

  “這步棋走的更臭,我兒子什麼都好,就是心裏面裝不下事情,我再三叮囑他,什麼事情都不要做就行了,可他就是愛耍小聰明。”

  這叫以靜制動,或者叫以不變應萬變。

  “張東旭這樣做的動機是什麼,他當時怎麼跟你說的呢?”

  第一百八十二章 福海認出贓物

  “他說等你們查無頭緒的時候,就會跟前兩個人一樣,不了了之。他讓張福清把關老大他們來找姚虹橋的事情告訴你們,這,我不怪他,你們後來不是在兩座古墓裡面找到關老大他們的屍體了嗎?他千不該萬不該,讓張福清遞話,把管家的事情告訴你們,結果惹火燒身,如果沒有管家這條線,你們是查不到我們父子倆的頭上來的。”

  “未必,我實話跟你們說了吧!即使張東旭不指使張福清跟我們講,也會有其他人跟我們講,在啞巴把管家的事情告訴我們的同時,辜大爺向我們透露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情況:在一九七零年的春天,就是關老大三人遇害之後,辜大爺曾經在鳳凰嶺上多次遇到管立秋,所以,就是啞巴張福清不向我們提供管家的情況,我們也會順著這根藤一直摸下去。”

  “這是天意啊!我本以為,你們查到管立秋的頭上,就會結案了,沒有想到你們仍不肯罷休。”

  “這叫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張福海端起茶杯,一口氣將茶杯裡面的水全喝光了。他的嘴唇已經起皮子了,嘴角處已經開裂。

  馬子騰拎起水瓶,又給張福海到倒了一杯水,審訊剛開了一個小頭,李雲帆在弄清楚一些細枝末節的問題之後,審訊將進入到最重要的階段。

  “我問你,管立秋第二次到鄒家去送聘禮的時候,是你陪管立秋去的嗎?”

  “是的。”

  “你看到了管立秋送給鄒勝美的三件金首飾?”

  “是的。”

  “你認出了那三件金首飾了?”

  “是的。”

  “贓物到手以後,你們對贓物進行了清點?”

  “是的。”

  “你兒子張東旭認出來了嗎?”

  “他沒有認出來。”

  張東旭在這裡撒了謊,張福海認出三件金首飾的可能性比較大,因為他曾經幹過挖墳掘墓的勾當,而張東旭初涉此道,不可能一下子記得那麼多的東西。”

  “可我們在審訊你兒子的時候,他好像知道這件事情。”

  “這是我後來跟他說的。在管立秋結婚的那一天,我讓東旭仔細看看鄒勝美身上的金首飾,他這才看出來,回到家以後,他把另外一個耳環和手鐲拿出來看了看,這才明白是怎麼一會事情。”

  “你當時是怎麼想的。”

  “我當時就有一種不好的預感,當我知道啞巴把管家的事情告訴你們以後,我就感到大事不妙了。”

  “張東旭是怎麼想的呢?”

  “他讓我不要擔心,有管立秋在前面擋著,就沒有我們什麼事情了。他說只要你們找到管立秋,他就是渾身長嘴,也說不清楚了。不曾想,管立秋不但死不認帳,還把你們的注意力轉移到我們父子倆的身上來了。我們更沒有想到,你們竟然相信了他的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