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家應該能夠明白,劉彭兩家在村中的關係就像山中的兩頭老虎一樣,總是互相傾軋對方的勢力,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兩位大小姐,彭英枝與劉春江,她們二人的關係肯定是水火不容的了。我想當年的楊孜然也正是利用了這樣的一層關係才會這麼容易地對兩‘頭家’的女兒頻頻得手。

  “劉春江的女兒劉詩彩被人殺害,而從小就與自己誓不兩立的死對頭——彭英枝,她的女兒李艾禧卻還活得好好的,更令劉春江不能忍受的是,當她看到李艾禧在劉詩彩的喪禮上勾引楊頂勝那一幕時,就像看到了彭英枝在向自己炫耀一般。雖然劉春江和彭英枝二人已是分隔多年,但從小就養成的心態,是永遠烙在心中的。

  “當時的她妒火中燒,恨不得把李艾禧給殺了一解心頭之恨。所以她在喪禮過後,就下定決心要殺掉李艾禧。當時她以為殺害自己親生女兒的是江楚,不光是她,我們當時的所有人都這麼以為。而且她也聽別人說過江楚利用鉛筆寫留言條把劉詩彩引到荒林。

  “至此她決定如法炮製,也找來鉛筆並用楊頂勝的名義給李艾禧寫留言條,從而把她引誘到伯公宮後。這樣做有個好處,當警察偵查時可以把懷疑的對象推到江楚頭上。但是她沒有看到過劉詩彩收到的留言條,並不知道裡面的字跡如何,所以只能儘量寫得彎彎扭扭的。但是她卻不知道,楊夫人假借江楚名義寫的那一張留言條筆勁很大,而她自己寫的這一張卻筆法太飄,兩張留言條的字跡是完全不同的。

  “當她準備在伯公宮後殺害李艾禧時,卻被李艾禧發現了。兩人扭打了起來,劉春江手上戴著的玉鐲就是在二人扭打時被抓落的,並碎成了幾塊。而當警察拿著碎玉塊找到她時,她只能說是在十七日時就被偷了,這又給案件的調查增加了誤導。

  “這也怪我沒有早點發現,如果我有仔細對比過兩張留言條的話,這個案子就不會拖這麼久。”

  這時的劉春江,徹底是瘋了,不斷地抓著劉正葉,不斷地說著自相矛盾的話:“不是的,不是的,我不想殺她的。但是,那賤貨就該死,我恨不得把她殺了……賤貨,賤貨……不要啊,不要抓我啊……”

  或許劉春江是忍了許久了吧,剛才還好好的人,當真相被揭露了之後,已然崩潰了。可見殺人給她帶來的心理壓力是多麼的巨大!

  見她這般模樣,劉正葉一臉的茫然,不知該怎麼辦。

  鍾將文繼續說道:

  “這兩件案子之間並沒有聯繫。楊夫人殺劉詩彩是為了保護十五年前的秘密。而劉春江女士殺害李艾禧則是出於她內心的妒嫉。如果沒有發生李艾禧一案,那在我們發現江楚屍體時,我們就會很簡單地把懷疑的對象轉向楊夫人。因為楊夫人有時間殺害江楚,也有時間殺害劉詩彩。但就是沒有時間殺害李艾禧。但也就是這一突發命案,讓我的推理進入到‘兩件命案的兇手是同一個人’這樣一個誤區里。這樣也很自然地將劉春江女士的嫌疑排除在外。而遺留在現場的玉鐲,原本是很有力的線索,也被我們丟在一旁,就像‘一葉障目’一樣。

  “兩件完全獨立的命案,就這樣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並在無形中為兩名兇手提供辯護。而讓它們結合在一起的,則是我們推理上的盲點。”

  ☆、尾聲

  鍾將文對整個案件的徹底解讀讓人感到了淋漓暢快,但一聽他講完,所有人都是背脊一涼,太詭異了,太不可思議了,想不到令人感到如此恐怖的殺人兇手,只是兩個被過去的仇恨,被自己的妒嫉所驅使的弱質女子。她們的殺人動機,實在是過於陰鬱了。

  全場氣氛是一陣靜默,除了劉春江在一旁不斷地抽搐著,還有楊頂勝的喃喃自語:“母親,你快說啊,你快說啊,這一切都不是真的,這一切都不是真的啊!”相比其他人,楊頂勝這時已是崩潰了,整個人跟劉春江一樣,近似瘋狂。

  許久,楊氏才慢慢地回道:“阿勝啊,阿媽對不起你啊。鍾先生所說的一切,全是真的,全是真的……”

  她頓了頓,嘆了口氣,說道:“這是真的,所有的一切就像鍾先生所說的那樣,全是真的。我就是殺害楊孜然,江楚,劉詩彩三人真正的兇手,我的手上沾染著這三個人的鮮血……”

  “我想你們可能會問:有必要嗎?當年如果你不把自己的丈夫給殺害了,也就沒有今天所發生的這一切了。不光是你們會這麼問,我也是時常會這樣問自己,十五年來我不斷地問自己:為什麼我要殺了他,為什麼呢?為什麼呢?我真的是後悔啊,真的是後悔啊!如果當初我沒有一氣之下把他殺了,也就沒有了今天的慘劇了!我真的是後悔啊!說真的,我是對不起詩彩這姑娘的!她真的是位好姑娘!不僅人長得漂亮,而且心地還很善良。若不是,若不是他的種,我又怎麼忍心下得了手呢。但是,真的是世事難料啊,這樣的姑娘,竟跟自己的兒子相戀,還要結婚。呸,這天理不容的事,竟然降落在自己兒子身上,但我又不能把真相說出來。我想,這可能就是老天給我的報應吧,只是這報應沒有落在我頭上,卻落到了阿勝的頭上,真是苦了這孩子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