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話說回來,范.達因的主張,是企圖在仍置身於黎明期混沌里的新興領域中,呈現出完成品,這並非不容懷疑的神諭。考量到英美領域後來都走進死胡同的這項事實,筆者的主張豈不是顯得很自然並且有其必要嗎?透過這種原本的構想,亞洲的本格推理可以不必步上英美領域衰退的後塵。

  然而,這項提案有種略微局限於表面的傾向,對於本格推理創作既有的定型作品,往往被誤以為是一種副領域的試行方案,而在華文世界的本格創作中,也開始出現大量採用模組群的手法。

  此外,也有人誤以為二十一世紀本格單純只是科幻創作,或是將活用腦科學視為終極目標。如果是這樣,筆者覺得愈來愈值得擔憂了,恐怕在亞洲也阻止不了這種文藝領域衰退的現象。

  不論是“近代自然主義”文學、“科幻”文學,還是“本格推理”,都是十九世紀的科學革命衝擊產下的嬰兒。不論哪一種文藝,若沒有科學與其新思潮的抬頭,都不可能誕生。但這三種文藝,其各自追求的目標都大不相同。

  “自然主義”是達爾文進化論督促那些過去宗教強加於人的道德觀進行部分修正,引導出對人類這種動物的自然姿態描寫。“科幻”則著眼於科學引出的嶄新未來社會的樣貌和新思想、光明未來的戀愛和冒險,以及高效率殺戮的未來戰爭、徹底監控和貧困的黑暗世界,再加上出人意表的各種科學道具,全部陳列在讀者面前。

  “本格推理”始終著眼於“邏輯推理”,對象主要是刑事罪犯。以走在時代尖端的科學見解做為應證的輔助線,這是基本。本格不論想靠近哪個領域,都不會揚棄邏輯推理。

  【金車.島田庄司推理小說獎】這次同樣也有優秀的挑戰作品登場,但我前面所提到的不安,也有助長的趨勢。今後我也會很仔細的加以說明,同樣出現在日本的不安構造,以及二十一世紀本格所追求的目標,並期望能在不會迷航的領域中持續前進。

  。

  今年的這部作品,讓選評者熱切期望能有華文轉日文的高速翻譯機登場。這部作品在故事展開的過程中,展現了許多魔術,讓在場觀看魔術的人們見識到奇幻風景?,而且在演出戲劇的同時,來到後段開始解說謎團,二度讓人大感驚奇。儘管擁有這樣的特殊結構,但作者描述的故事梗概,以及魔術手法的說明文,即便請了懂中文的選評者對其所理解的內容做詳細口頭說明,還是無法完全理解魔術手法。

  作品愈是傳達出像傑作般的氣息,愈會給人焦急難耐的感覺,要是今後仍持續這種傾向,恐怕會對大量使用物理性詭計的作品產生不利的影響。如果全部改換成日文,我或許就能有更進一步的理解,而難以理解的部分,也應該能從周邊發現看穿謎題的材料才對。

  這部作品如同總論所描述,是依序提出多個推理模組,並用數學來加以分析、解說,成功的用宏大的格局讓整體呈現出充滿幻想的推理風景。不過這部作品令人喜歡之處,在於魔術劇本身雖然讓人覺得有點似曾相識,但這不是隨便借用之前的例子,而是全都出自作者的原創。在閱讀這部作品的過程中可以確定,這一點應該能做為一部作品得到高度評價的前提。

  作品中的風景充滿畫面感,這本身也極具魅力,而且當中導入的數學理論,為作品添加一種高級感,這點也值得嘉許。

  三到四種事件,是三到四種堪稱氣勢宏大且大膽的魔術替代品,兇手只要有經驗和膽識,就很有可能成功。而搬出數學來說明現象,也讓人感覺很新奇、品味不凡。

  冬天受大雪支配的北歐法羅群島,其中的米基內斯島上某棟建築內,發現一具奇怪的屍體。屍體是女性,沒有頭,而建築外只有前來的發現者留下的腳印。此人死後並未降雪。因此,拿走女子頭顱的兇手,勢必會在建築周圍的雪地上留下腳印,但卻遍尋不著。

  作者有數學方面的專業知識,他說數學和推理之間有很高的親和性。那麼,就數學的見解來看,要如何解釋這不可思議的命案現場呢?

  把頭部帶離命案現場的方法出乎讀者意料之外,很難找到類似的舊有案例,而利用數學公式說服大家這種方法的有效性,此手法也頗具魅力。

  接著又是另一個魔術手法殺人。以酒吧為舞台,十九個人各自與身旁的兩人手勾手,圍成一個大圓,而這群人還和身邊的人用圍巾綁住彼此的手臂。第二十人就在這個圓圈當中。這時突然停電,待重新亮燈後,位於中間的第二十人已遭殺害。

  然而,用圓圈圍住這名被害者的那十九人,在亮燈之後,手臂一樣與隔壁的人緊緊綁在一起,所以不可能下手殺人^S!是很明確的魔術表演形態,但是對手法的解說很有說服力,讓人認同,覺得或許確實有這個可能。如果有人在一旁扯後腿,質疑“世上哪有人會用這種方法殺人”、“要是犧牲者的抵抗時間拉長怎麼辦”、“提議要安排這種特殊情況的人肯定就是兇手”,那就太不識趣了。

  不過,讓人從窗外的樹叢間目擊有個像幽靈的東西飄過的方法,以及讓另一個人看見無頭幽靈四處徘徊的魔術原理,光憑大綱和插圖的解說,還是無法理解。這讓人深切覺得,如果整部作品可以全變成日文就好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