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
“……‘吃屎吧’?還真是偏激的筆名啊!是在惡搞、還是——”
“內容也挺惡搞的,總之請你先看看。哦!對了、對了,還有一點要補充說明的。奈津代從犯案的幾個月前開始,就一直為騷擾電話所困。”
“騷擾電話——?”
“是無聲電話,拿起話筒後只聽得到呼吸聲,掛掉了又會再度打來,而且是每三十分鐘打一次。說來這也是常見的模式,但奈津代一個人住,覺得害怕,就把電話停了。”
“哦……”
千曉沒問這件事又代表什麼含義,姑且拿起了中越遞過來的推理小說創作雜誌,開始閱讀上頭的作品。作品以戲劇形式呈現,共有七個女人被殺,並被割下頭顱;第一個被害者的頭顱放到第二個被害者的身體旁,第二個被害者的頭顱則被放到第三個被害人的身邊,以此類推,往後遞延。標題的‘輪遞’二字,應該就是這個意思吧!這七個人被殺後,帶著第七個頭顱的男嫌疑人自殺,整個案子看似落幕;然而真相卻出乎意外……這便是整個故事的梗概。
內容的確很惡搞,該說太假呢?或是太過極端?被害人竟在幕間出來打招呼,讓人摸不清作者究竟有無真正撰寫作品之意。再說,為何不用小說形式而寫成戲劇?這點也讓人十分好奇。
“——這本創作雜誌,”中越看準了千曉讀完作品的時機,又在懷中添了新酒。“其實是在奈津代房裡發現的。”
“也就是說……”千曉半信半疑地倚在座位上。“奈津代將這部‘輪遞殺人案’里的殺人方法照本宣科地執行了?你的意思是這樣嗎?中越先生。”
“到也不是照本宣科,不過意思差不多,是將推理劇中的第五號至第七號被害人——薰谷志保、藤原綾、殿岡櫻直接代換為真田奈津代、穗積陽子及土居淑子來執行。”
“那劇中的橫井讓二又是代換成誰?”
“別無他人了吧——松浦雄一。”
“這麼說來,奈津代原先是打算將自己和那兩個女人殺害後,再讓松浦雄一背所有黑鍋……?”
“我想應該是。如何?匠先生,你怎麼想?”
“的確……”千曉像是在撿選詞語一般,喝了兩、三口酒之後才說道:“是有許多共通點;不論是被剪短的頭髮,寫有其在、石女等文字的字條,以及牙科助理的存在……”
“我忘了說,”中越似乎當真忘得一乾二淨,不好意思地抓了抓腦袋。“奈津代公寓廁所里的抽水馬桶里,有包塑膠袋裝的彈珠沉在裡頭。”
“彈珠……咦?”千曉本以為自己是猛然探出身子,沒想到卻成了扭扭捏捏的緩慢動作;看來自己開始醉了。“這麼說來……不是真的鑽石?”
“對,是彈珠。”
“怎麼可能?”
“哦?”千曉的反應似乎正如中越所預期,只見他興高彩烈地問道:“為什麼你認為不可能?”
“因為……因為,假如奈津代真要實行‘輪遞殺人’至少她本人要相信那是真正的鑽石啊!不然怎麼會動起實行‘輪遞殺人’的念頭?”
“沒錯,”中越用力點頭,“你說得對。”
“但奈津代的確試圖實行‘輪遞殺人’,至少她實行了一半;這代表她認為那是真正的鑽石,而不是彈珠。換句話說,有人誤導奈津代認定那是真鑽石……”
“對,正是如此,所匠先生所說的一般。那個人會是誰呢?”
“沒別的可能了——松浦雄一。”
“原來如此。假如事情的發展與推理的內容完全一致的話,要奈津代保管彈珠的,確實只有松浦雄一了;少了他對鑽石的執著,交換頭顱的手法就無法成立——”
“事實上,手法完全沒成立。雄一既沒割下奈津代的頭顱,也沒帶著頭顱到陽子的公寓去,更沒被字條所騙而帶走淑子的頭顱。”
“這是為什麼?”
“看來所有的劇本似乎都是雄一寫下的。使用紀須磨愈這種低俗筆名的作者,八成就是松浦雄一吧!他利用奈津代自我陶醉的單純性格——”
“他的目的是什麼?”
“殺害土居淑子……”
“殺害土居淑子?為什麼?”
“因為她殺害了雄一的母親——松浦康江。”
“土居淑子她……?”中越相當驚愕,拿下了眼鏡凝視千曉。看來他似乎不是為了松浦康江是死於土居淑子之手而吃驚,而是因為千曉知道此事而訝異。
那是之前千曉的朋友保彥來訪時談起的一件案子:兇手銬住第一號犧牲者並加以分屍,對第二號犧牲者也打算如法炮製之際,卻因她的男友出現,是以只殺了男友便逃之夭夭——在這件案子中,一個叫植田的男人被當成兇手,而土居淑子則是僥倖撿回一命的第二號犧牲者;但千曉對於案件的真相卻有截然不同的見解。
“內容也挺惡搞的,總之請你先看看。哦!對了、對了,還有一點要補充說明的。奈津代從犯案的幾個月前開始,就一直為騷擾電話所困。”
“騷擾電話——?”
“是無聲電話,拿起話筒後只聽得到呼吸聲,掛掉了又會再度打來,而且是每三十分鐘打一次。說來這也是常見的模式,但奈津代一個人住,覺得害怕,就把電話停了。”
“哦……”
千曉沒問這件事又代表什麼含義,姑且拿起了中越遞過來的推理小說創作雜誌,開始閱讀上頭的作品。作品以戲劇形式呈現,共有七個女人被殺,並被割下頭顱;第一個被害者的頭顱放到第二個被害者的身體旁,第二個被害者的頭顱則被放到第三個被害人的身邊,以此類推,往後遞延。標題的‘輪遞’二字,應該就是這個意思吧!這七個人被殺後,帶著第七個頭顱的男嫌疑人自殺,整個案子看似落幕;然而真相卻出乎意外……這便是整個故事的梗概。
內容的確很惡搞,該說太假呢?或是太過極端?被害人竟在幕間出來打招呼,讓人摸不清作者究竟有無真正撰寫作品之意。再說,為何不用小說形式而寫成戲劇?這點也讓人十分好奇。
“——這本創作雜誌,”中越看準了千曉讀完作品的時機,又在懷中添了新酒。“其實是在奈津代房裡發現的。”
“也就是說……”千曉半信半疑地倚在座位上。“奈津代將這部‘輪遞殺人案’里的殺人方法照本宣科地執行了?你的意思是這樣嗎?中越先生。”
“到也不是照本宣科,不過意思差不多,是將推理劇中的第五號至第七號被害人——薰谷志保、藤原綾、殿岡櫻直接代換為真田奈津代、穗積陽子及土居淑子來執行。”
“那劇中的橫井讓二又是代換成誰?”
“別無他人了吧——松浦雄一。”
“這麼說來,奈津代原先是打算將自己和那兩個女人殺害後,再讓松浦雄一背所有黑鍋……?”
“我想應該是。如何?匠先生,你怎麼想?”
“的確……”千曉像是在撿選詞語一般,喝了兩、三口酒之後才說道:“是有許多共通點;不論是被剪短的頭髮,寫有其在、石女等文字的字條,以及牙科助理的存在……”
“我忘了說,”中越似乎當真忘得一乾二淨,不好意思地抓了抓腦袋。“奈津代公寓廁所里的抽水馬桶里,有包塑膠袋裝的彈珠沉在裡頭。”
“彈珠……咦?”千曉本以為自己是猛然探出身子,沒想到卻成了扭扭捏捏的緩慢動作;看來自己開始醉了。“這麼說來……不是真的鑽石?”
“對,是彈珠。”
“怎麼可能?”
“哦?”千曉的反應似乎正如中越所預期,只見他興高彩烈地問道:“為什麼你認為不可能?”
“因為……因為,假如奈津代真要實行‘輪遞殺人’至少她本人要相信那是真正的鑽石啊!不然怎麼會動起實行‘輪遞殺人’的念頭?”
“沒錯,”中越用力點頭,“你說得對。”
“但奈津代的確試圖實行‘輪遞殺人’,至少她實行了一半;這代表她認為那是真正的鑽石,而不是彈珠。換句話說,有人誤導奈津代認定那是真鑽石……”
“對,正是如此,所匠先生所說的一般。那個人會是誰呢?”
“沒別的可能了——松浦雄一。”
“原來如此。假如事情的發展與推理的內容完全一致的話,要奈津代保管彈珠的,確實只有松浦雄一了;少了他對鑽石的執著,交換頭顱的手法就無法成立——”
“事實上,手法完全沒成立。雄一既沒割下奈津代的頭顱,也沒帶著頭顱到陽子的公寓去,更沒被字條所騙而帶走淑子的頭顱。”
“這是為什麼?”
“看來所有的劇本似乎都是雄一寫下的。使用紀須磨愈這種低俗筆名的作者,八成就是松浦雄一吧!他利用奈津代自我陶醉的單純性格——”
“他的目的是什麼?”
“殺害土居淑子……”
“殺害土居淑子?為什麼?”
“因為她殺害了雄一的母親——松浦康江。”
“土居淑子她……?”中越相當驚愕,拿下了眼鏡凝視千曉。看來他似乎不是為了松浦康江是死於土居淑子之手而吃驚,而是因為千曉知道此事而訝異。
那是之前千曉的朋友保彥來訪時談起的一件案子:兇手銬住第一號犧牲者並加以分屍,對第二號犧牲者也打算如法炮製之際,卻因她的男友出現,是以只殺了男友便逃之夭夭——在這件案子中,一個叫植田的男人被當成兇手,而土居淑子則是僥倖撿回一命的第二號犧牲者;但千曉對於案件的真相卻有截然不同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