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事情的起因是劉湘與她新交的一個朋友聊天,說起了各自的家庭.她說她並非父母親生,是領養的.雖然他們沒有對她不好,但自從知道這件事後,心裡總是幻想著與生身父母一起生活的情景.可以想像,她描述時一定表情堪憐.

  和她要好的那女生,偏偏流著稀有的熱血,很有幾分俠義心腸,同時也莽撞不計後果.雖然這是人家的心事,她應該為她保密,可是,她既然已經知道了,難道就冷眼旁觀?不管說出去會怎麼樣,總得為好友做點什麼吧?

  於是,她衝到教研室,把這件事轉告班主任,希望她能多關照她.那老師恰好是個新來的,還沒背會"分數等於一切"的公式,覺得學生的心理健康很是件大事,就叫來當事人,想和她談談.據說,當時劉湘站在辦公桌旁一言不發,一隻眼睛忽然湧出淚水,都沒有划過面頰,直接滴在一摞作業本上,隨後立刻跑出去.這個據說,是據我妹妹說,當然她也是聽來的.我不知道具體是不是這樣,反正謠傳一向比現實更驚心動魄.

  再往後是家長會.老師自然在會上旁敲側擊.她媽媽感覺到不對,會後留下和老師單談.所有事一說開,雙方都吃驚不小:從來沒有一個孩子,會拿這種事情開玩笑!

  第二天當然是點名批評,全校譁然.小琳很為她不平:

  "她只是……只是想體會一下那樣的感覺,我相信她說的時候,真的以為自己是個孤兒.你明白嗎?"

  我明白,可是別人不理解.老師對她青眼變白眼,那好友也沉浸在受騙的怒火中無法自拔,其他同學更是築起防線,與她保持距離.在一個說話沒任何人相信的地方,畢竟是呆不下去的.那個學期一結束她就轉學了,之後只和小琳通過一次電話.

  電話放下後,我問了聲"她怎麼樣".妹妹臉色發青,帶著假笑,語氣尖酸地遷怒:

  "沒……事……她過得很好呢.就是她父母多了一句口頭禪:有本事找你親爹媽去!"

  下一次得到她的消息是在電視上.

  她中考成績優異,考取了市重點學校,是全國頂級王牌大學的附屬高中.該大學校慶,聚集了許多媒體.慶祝,聯歡會,節目五花八門,她們中學也派樂隊和話劇團登台獻藝.後者的表演反響熱烈,而劇中主角正是她.台下回歸母校的校友中,恰好有一位當紅的藝術評論家……幾種因素一湊合,結果就是她一舉成名,被高度評價為"極有前途的表演人材".一時間關於她的報導鋪天蓋地,就連以前讓她深受其害的那件事都作為軼聞廣為傳頌.還有消息說某名導演對她讚賞有加,根據她頗具古典美的相貌,準備請她在新近的一部古裝連續劇中擔任一個角色.

  我們也挺高興,以為她以後會一帆風順了.可是,人什麼時候最容易遇到不幸?答案是:在已經看到幸福的時候.

  這股熱潮剛平息沒一個月,她的名字再次遍布各大報紙,內容也更轟動.某立交橋下發生一起車禍,趕去處理的工作人員在那輛與橋墩親密異常的車中發現了她.她滿臉是血地趴在方向盤上,被立即送往醫院搶救.車廂中瀰漫著酒味,還找到一個破碎的酒瓶子.

  光是這些,就已經可以有些想法,結論似乎非常明顯而且唯一.但是,現場並不止這些.從報社的朋友那裡打聽來的小道消息說:前排車座的背後有血跡,這說明有個坐在後排的人受了傷,也就是說,碰撞當時車裡還有其他人;而且事故車是屬於出租汽車公司的,她就算會開車,人家又怎麼會讓她開?

  諸多疑點,我這種沒什麼偵探頭腦的人都看出來了,按理說不能武斷定論.可惜,以事實為依據是警方的原則,媒體只負責往最聳人聽聞的方向渲染.

  最初是花邊新聞,題目取得觸目驚心:未出成就先墮落--未來之星酗酒駕車釀慘禍!後來則以"新星的隕落"為題目,探討起"德"與"才"的關係,引經據典,還上升到教育的高度,通過"我們應該對下一代的哪些素質做出要求"的調查,針對當代中國教育體制的弊病,和如何進行素質教育改革的問題,提出了合理性建議.

  如此三個月後,真相姍姍來遲.警方逮捕了在逃的出租司機,他交待說:

  出事前一天,和老婆鬧了點彆扭,慪氣慪得覺都沒睡好.那天活又特別多,忙了一天,到晚上,特別累了,但氣沒消,不想回家,就買了瓶酒,準備找個哥們喝兩盅,順便在人家家將就一宿.正開著,那姑娘打我的車.本來不想拉活兒了,後來一想,反正順路,送上門的錢幹嘛不掙呀.也賴她,就顧著坐車,那麼安靜,也不和我說句話提提神,我這眼皮就往一塊湊合……等到下一次睜眼,車已經撞了.我一下就醒了,看看自己,倒沒怎麼樣,就是擦破點皮.又趕緊下車,開門一看,她腦袋貼在前車背上,好像暈了.把她抱出來,就著路燈一看,滿臉是血.我當時都懵了:殺了人了,怎麼辦呀?正好這時候聞見酒味,知道是那瓶子打了.我一琢磨:這要是讓人抓著,肯定說我酒後駕車,過失殺人,要蹲監獄呀!我嚇得把她扔在駕駛座上,沒命地跑了……

  這個消息又轟轟烈烈地傳揚開來.搞宣傳的始終不甘寂寞,沒有因自知理虧而收斂,又開始為原來貶斥的人鳴不平.有些人躥出來義憤填膺,討論"我們該如何對待新人".一時眾說紛紜,最後分為"給他們寬鬆的發展環境"和"嚴格苛刻的教育才是真愛"兩派,在報紙的版面上展開論戰.雖然是個人就知道,最終結果一定是"相輔相成","視情況而定","一個'度'的問題",不會對現實產生任何實際影響,可這並不妨礙他們樂此不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