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香月玄太郎是一名白手起家致富、名古屋屈指可數的資產家。有人贊他是有話直說的正人君子,也有人眨他是泯滅良心的拜金主義者,評價兩極。他個性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會把怒氣憋在肚子裡,不論對方是誰,一定毫不留情地飆罵。可話雖如此,他罵的對象不外乎,因為工作單位不同就汲汲撇清責任的警察,以及沒盡到應盡本分的不老實傢伙。作風宛如獨裁的暴君,放在他個人身上卻又合情合理。七十歲的玄太郎縱然因腦中風而下半身不遂,必須依賴輪椅行動,但口出惡言及氣性暴烈這點仍未改變。
推理小說的世界中,有一種被稱為安樂椅偵探類型的名偵探。他們不必親赴犯罪現場-完全僅憑別人提供的情報來推理真相。不躺在安樂椅上但依賴輪椅的玄太郎,一定也是這類型的偵探吧……,如果你這麼想就大錯特錯了。他都是在介護士綴喜美智子的陪同下,親自進出犯罪現場辦案的。雖是一介平民百姓,但憑著和警界高層的關係,玄太郎仍能大搖大擺出入現場。
那麼,他偵破的都是哪方面的案件呢?首先,〈要介護偵探的冒險〉〔收錄於「別冊寶島一七一一『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大獎STORIES」,二〇一〇年十二月)是處理玄太郎的房客、一名建築師死於非命的案件。死因為絞殺,現場呈密閉空間。發生命案的房子成為人人避諱的對象,周圍的建地也因買家不出手而價格崩盤。於是,無論如何一個月內給我破案!——玄太郎如此命令警察幹部。不過,畢竟他不是個會把事情全部交給靠不住的警察的人。他與美智子連袂前往現場,開始調查命案。
故事中主要的密室詭計構思,其實早有人寫過了,不過,如此綿密地設計出這個詭計發生的可能性,甚且還要拆穿不在場證明,顯然這種種要素的組合,才是作者富原創性的發想。以本格派推理作家而言,本篇堪稱是中山七里才華洋溢的傑作。
「要介護偵探的生還」〔收錄於「別冊寶島一七四九『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大獎作家全新創作,二〇一一年五月〕,以時序來說,應是本書的第一篇才對。向來身體硬朗的玄太郎病倒了,不但下半身不遂,而且兩手手指和言語中樞都留下後遺症。他在綴喜美智子的介護下開始進行復健。不過,得知玄太郎病情、愛在股東大會上敲詐鬧事的溝呂木,處心積慮想把玄太郎從董事長席座上拉下台……。
〈要介護偵探的冒險〉是以物理性的詭計為主,這篇雖然與之不同,卻仍算是可以享受本格推理小說醍醐味的傑作。究竟到什麼時候才會發生事件?故事會讓讀者起這種困惑,但,在超乎意料的時機點被暴露出來的奸計嚇I跳,也是事實。先前讀到的光明正面的內容,在一瞬間逆轉成灰暗負面。讀者不妨好好享受這種衝擊。
〈要介護偵探的賽跑〉〔收錄於「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二〇一一年版」,二〇一〇年十二月〕,描寫玄太郎挑戰小區中的老人遭襲擊事件。警方不認真辦案的德性讓玄太郎火大,於是自己駕駛輪椅在小區附近徘徊,企圖以自身為誘餌引歹徒出現,可隨後發現這個辦法無效後,玄太郎即利用小學的運動會出奇招。這個點子究竟如何跟破案扯上關係是閱讀的重點,但事件的真相納入不久前轟動一時的社會問題,更是期待讀者注目的焦點。作為本格派推理小說,作者在精心布局的事件背景中,對社會問題的矛盾投注真摯的目光-這點可說是貫穿全書的底蘊。
前三篇作品都是事件發生後,玄太郎才一頭栽進去辦案,但〈要介護偵探與四個署名〉(全新創作〕是玄太郎從一開始就被卷進事件中的。玄太郎和美智子一起到銀行辦事,竟然被闖進銀行的強盜四人組擄為人質。然而無視對方是武裝的強盜,玄太郎的毒舌依然炮火全開。另方面,正因為這四名強盜稱得上是智慧犯,他們利用計劃停電期間做案,不為分行的現金,而是鎖定金額更龐大的目標,於是雙方之間激出的火花四射。本篇的懸疑色彩濃厚,巧妙鋪陳的伏筆最後精彩地收束於意外的結局,這點也是作者才有的匠心獨具。
〈要介護偵探的冒險〉的結尾,正好連結到最後一篇〈要介護偵探最後的問候〉〔全新創作)的開始。玄太郎對想成為他房客的鋼琴師岬洋介進行面試,直覺岬雖然年紀輕卻是個不凡的人物。就在那時候,傳出玄太郎的舊識、政治人物金丸公望在自家被殺害的消息。死因是中毒,但不可思議的是死者回到家後並未吃任何東西。公望的興趣是鑑賞唱片,玄太郎認為命案應該和這個興趣相關,於是請岬協助調查。
前四篇都是以美智子的立場來書寫,但這篇不同,大部分是以玄太郎的視點來進行,他在回顧自己的一生時,意外地吐露寂寞的獨白。如果之前讀過《再見,德布西》,知道他和家人,以及美智子之後的命運,應會增添幾許落寞感吧。不過,想到《再見,德布西》里真正擔任偵探角色的岬洋介,不禁覺得這是一則名偵探世代交替的故事了。玄太郎在最後一個事件中被嚴重的自我懷疑所縛——自己多年來的生活態度和信念難道錯了嗎?不過,很幸運地,他及時遇見了理解自己的人,同時也是具有偵探資質的繼承人岬洋介這位青年才俊,相信他一定是心滿意足地退場離去。
總之,這五則短篇皆非泛泛之作,每一篇都是水平以上的推理小說,成果相當驚人亮眼。許多作家長於寫長篇,拙於寫短篇〔或者剛好相反但中山七里目前已充分證明出,無論長篇短篇他都是實力派的作家。而且,由「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大獎歷屆得獎者所投稿的極短篇集《十分鐘推理小說》(二〇一二年)中,作者也以僅僅七頁的短篇〈最後的嫌疑犯〉,展現他結局大逆轉的妙技。由此看來,不論多長或多短的小說,他都能適切地發揮自如,可說已經確立了能夠演出意外性的全方位作家地位。作為最愛給讀者驚奇、最擅長結局大逆轉的推理小說作家,祝福中山七里更廣為人知、廣受大家喜愛。
推理小說的世界中,有一種被稱為安樂椅偵探類型的名偵探。他們不必親赴犯罪現場-完全僅憑別人提供的情報來推理真相。不躺在安樂椅上但依賴輪椅的玄太郎,一定也是這類型的偵探吧……,如果你這麼想就大錯特錯了。他都是在介護士綴喜美智子的陪同下,親自進出犯罪現場辦案的。雖是一介平民百姓,但憑著和警界高層的關係,玄太郎仍能大搖大擺出入現場。
那麼,他偵破的都是哪方面的案件呢?首先,〈要介護偵探的冒險〉〔收錄於「別冊寶島一七一一『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大獎STORIES」,二〇一〇年十二月)是處理玄太郎的房客、一名建築師死於非命的案件。死因為絞殺,現場呈密閉空間。發生命案的房子成為人人避諱的對象,周圍的建地也因買家不出手而價格崩盤。於是,無論如何一個月內給我破案!——玄太郎如此命令警察幹部。不過,畢竟他不是個會把事情全部交給靠不住的警察的人。他與美智子連袂前往現場,開始調查命案。
故事中主要的密室詭計構思,其實早有人寫過了,不過,如此綿密地設計出這個詭計發生的可能性,甚且還要拆穿不在場證明,顯然這種種要素的組合,才是作者富原創性的發想。以本格派推理作家而言,本篇堪稱是中山七里才華洋溢的傑作。
「要介護偵探的生還」〔收錄於「別冊寶島一七四九『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大獎作家全新創作,二〇一一年五月〕,以時序來說,應是本書的第一篇才對。向來身體硬朗的玄太郎病倒了,不但下半身不遂,而且兩手手指和言語中樞都留下後遺症。他在綴喜美智子的介護下開始進行復健。不過,得知玄太郎病情、愛在股東大會上敲詐鬧事的溝呂木,處心積慮想把玄太郎從董事長席座上拉下台……。
〈要介護偵探的冒險〉是以物理性的詭計為主,這篇雖然與之不同,卻仍算是可以享受本格推理小說醍醐味的傑作。究竟到什麼時候才會發生事件?故事會讓讀者起這種困惑,但,在超乎意料的時機點被暴露出來的奸計嚇I跳,也是事實。先前讀到的光明正面的內容,在一瞬間逆轉成灰暗負面。讀者不妨好好享受這種衝擊。
〈要介護偵探的賽跑〉〔收錄於「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二〇一一年版」,二〇一〇年十二月〕,描寫玄太郎挑戰小區中的老人遭襲擊事件。警方不認真辦案的德性讓玄太郎火大,於是自己駕駛輪椅在小區附近徘徊,企圖以自身為誘餌引歹徒出現,可隨後發現這個辦法無效後,玄太郎即利用小學的運動會出奇招。這個點子究竟如何跟破案扯上關係是閱讀的重點,但事件的真相納入不久前轟動一時的社會問題,更是期待讀者注目的焦點。作為本格派推理小說,作者在精心布局的事件背景中,對社會問題的矛盾投注真摯的目光-這點可說是貫穿全書的底蘊。
前三篇作品都是事件發生後,玄太郎才一頭栽進去辦案,但〈要介護偵探與四個署名〉(全新創作〕是玄太郎從一開始就被卷進事件中的。玄太郎和美智子一起到銀行辦事,竟然被闖進銀行的強盜四人組擄為人質。然而無視對方是武裝的強盜,玄太郎的毒舌依然炮火全開。另方面,正因為這四名強盜稱得上是智慧犯,他們利用計劃停電期間做案,不為分行的現金,而是鎖定金額更龐大的目標,於是雙方之間激出的火花四射。本篇的懸疑色彩濃厚,巧妙鋪陳的伏筆最後精彩地收束於意外的結局,這點也是作者才有的匠心獨具。
〈要介護偵探的冒險〉的結尾,正好連結到最後一篇〈要介護偵探最後的問候〉〔全新創作)的開始。玄太郎對想成為他房客的鋼琴師岬洋介進行面試,直覺岬雖然年紀輕卻是個不凡的人物。就在那時候,傳出玄太郎的舊識、政治人物金丸公望在自家被殺害的消息。死因是中毒,但不可思議的是死者回到家後並未吃任何東西。公望的興趣是鑑賞唱片,玄太郎認為命案應該和這個興趣相關,於是請岬協助調查。
前四篇都是以美智子的立場來書寫,但這篇不同,大部分是以玄太郎的視點來進行,他在回顧自己的一生時,意外地吐露寂寞的獨白。如果之前讀過《再見,德布西》,知道他和家人,以及美智子之後的命運,應會增添幾許落寞感吧。不過,想到《再見,德布西》里真正擔任偵探角色的岬洋介,不禁覺得這是一則名偵探世代交替的故事了。玄太郎在最後一個事件中被嚴重的自我懷疑所縛——自己多年來的生活態度和信念難道錯了嗎?不過,很幸運地,他及時遇見了理解自己的人,同時也是具有偵探資質的繼承人岬洋介這位青年才俊,相信他一定是心滿意足地退場離去。
總之,這五則短篇皆非泛泛之作,每一篇都是水平以上的推理小說,成果相當驚人亮眼。許多作家長於寫長篇,拙於寫短篇〔或者剛好相反但中山七里目前已充分證明出,無論長篇短篇他都是實力派的作家。而且,由「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大獎歷屆得獎者所投稿的極短篇集《十分鐘推理小說》(二〇一二年)中,作者也以僅僅七頁的短篇〈最後的嫌疑犯〉,展現他結局大逆轉的妙技。由此看來,不論多長或多短的小說,他都能適切地發揮自如,可說已經確立了能夠演出意外性的全方位作家地位。作為最愛給讀者驚奇、最擅長結局大逆轉的推理小說作家,祝福中山七里更廣為人知、廣受大家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