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會議主持B院長說:“情況就如小A介紹的,大家先看看X光片再討論吧。”

  腦科副主任C教授推了推眼睛,將俯在照片上的身體重新坐直,用肯定的口吻說:“我認為是顱內寄生蟲。你們看,這個陰影很像囊蟲結節鈣化影,它不像一般的腫瘤,病灶是一整塊,它像一條細繩纏繞著,似乎還打了個結;再有,短短几天,病灶能發生這麼大的位移,說明了什麼?”C教授把目光投向眾人,尋求他們的支持和肯定。

  在座的眾人微微點頭,腦科主任D教授補充性發言:“先進行抗體試驗及血清抗原試驗吧,顱內壓測試也要做;另外,小A詢問一下病人和家屬,是否有吃未烤熟的螃蟹、魚蝦,尤其是青蛙的經歷。如果食用的這些食物沒有熟透,其中的囊蟲抵抗力很強,很難被殺死,隨之進入人體後,在小腸脫囊而出,在人體內到處穿行並長大。長大的成蟲可以穿透腸壁進入腹腔、肝臟、脊髓,甚至大腦,然後“定居”並產卵。”

  ***************************************************************************

  5月25日,腦科主任D教授的辦公桌上出現了雷振亞的最新報告:抗體試驗及血清抗原試驗結果均為陽性,顱內壓增高,病人沒有生食習慣……申請做開顱手術,請批覆。

  D教授毫不猶豫地快速簽寫了“同意手術”字樣,想了想,又在旁邊加了一條批註:請副主任C教授做技術性指導。

  第十三章 尾聲

  公元2009年5月28日,陰,有小雨,A市軍醫大學附屬醫院。

  隨著手術室門楣上的紅燈的熄滅,躺在輪床上的雷振亞被推了出來,等候在外的雷爸、雷媽和傑子一擁而上……

  推床的護士拉下憋氣的口罩,深吸一口不帶消毒水味道的新鮮空氣,須彌,又長長的呼出這口氣,整個人這才稍微輕鬆了些。這個手術的時間實在太長,整整做了五個半小時,搞得她腿腳酸軟,疲憊得要命,現在終於解脫了。她望著一雙雙焦急、關切的眼神,真實自然的露出一個親切的微笑:“手術很成功,你們就放心吧,再住院觀察幾天差不多就可以出院了。”

  手術室里,主刀醫師小A還戴著口罩,被汗水濕透的手術服也沒來得及更換,他盯著托盤裡的那堆黑乎乎的東西發呆,眼前依然浮現著打開雷振亞顱骨那驚人的一幕:腦組織水腫嚴重,表面呈灰白色。在進入皮層下4公分處發現病變組織,在切除它時竟發現幾條正在遊動的寄生蟲,長度約有10公分。由於蟲體漆黑,所以在紅白相間的顱內特別顯眼。

  C教授皺著眉頭建議:“用一根直徑為2毫米的側方開口活檢針插入腦皮層下,對病灶準確定位後,將注射器插入,看能不能把寄生蟲吸出。”

  寄生蟲就像壁虎的尾巴,一不小心就斷了,這給手術帶來了很大難度,護士不停地給主刀醫生擦著汗水。三個多小時過去了,一條、兩條……總共吸出6條怪蟲。活蟲剛“出顱”時,還在蠕動,約有1毫米粗細,蟲的頭部呈圓錐形,沒有眼睛和嘴巴,身體則是一節一節的,每節都有很多蟲卵。

  醫院雖然曾接治過一些囊尾蚴、肺吸蟲、原尾蚴、腦囊蟲的病例,但過去發現的一般也就一條,最多的是3條,像這樣量大、體長,並且長在頭部的還是首例。裂頭蚴一般是乳白色,而這次的怪蟲通體漆黑,大家都不敢肯定又是裂頭蚴在“作怪”,於是小A和C教授出了手術室,進了另一間小屋,決定將怪蟲切片送到y大學寄生蟲研究所驗證……

  ***************************************************************************

  6月3日,y大學寄生蟲研究所驗證報告:這是曼氏裂頭蚴的新型變種,不但體色發生了改變,生存環境也發生了變異。當成蟲產卵之後,不再喜歡溫暖潮濕的環境,這時往往需要遷徙尋找新的宿主,而此時也就是這種新型變種曼氏裂頭蚴危險最大的時刻,往往給寄主帶來無法想像的危害。

  後來,當雷振亞看了這份報告,心中頓時明白了詭異血印和怪音的來由。

  *****************************************************************************

  6月5日,吳巧貞的妹妹吳巧慧,代表全家來看望正在休養中的雷振亞。從吳巧慧的口中,雷振亞知道了吳巧貞得怪病的整個經歷。

  2007年9月,吳巧貞和一群朋友去郊遊,因為天氣炎熱,在一條小溪中洗了臉和手腳,回來之後就得了一種怕光的怪病。

  最初,醫生發現她的皮膚有點異樣,懷疑她得了黃疸,用一種可改變膽紅素的特殊光對她進行照射,可沒想到吳巧貞的病情更加惡化。後來醫生發現,吳巧貞的皮膚對光十分敏感,膽紅素治療光已經嚴重燒傷了她的皮膚。同時,吳巧貞的尿液顏色也變得非常紅,顯得極不尋常。

  經過專家會診,懷疑吳巧貞患上了一種罕見的先天性紅血球卟啉症(至今未確診)。這是一種代謝異常疾病,患者體內亞鐵血紅素生成機制紊亂,導致患者體內積聚出一種對光敏感的化學物質(醫學上稱為“卟啉”),使患者骨骼和尿液顏色變成紅色,而患者的牙齒也會變成黑褐色或紫色。

  為了找到吳巧貞的病因,她的父母順著那天郊遊的小溪尋找,沒想到上游居然有一家化工廠。官司打了2年,至今未果,而吳巧貞此後只能在黑暗中生活,因為太陽光紫外線和家中普通的燈光都會對她帶來傷害,導致她全身起水泡,引發感染。如果吳巧貞的血色素含量過低,那麼她還必須接受輸血,就像西方傳說中的吸血鬼一樣。這導致吳巧貞極度痛苦和孤獨,於是通過網絡,她認識了雷振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