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三章惡作劇開出網絡誹謗案(2)

  娟子激動得淚如雨下。

  就這樣,在被騷擾電話和簡訊折磨了許久之後,娟子走進了派出所,遞上了在這家網站發布的黃色留言和兩個IP位址。她懇求民警:“幫我查查是誰發布了這兩條留言,幫我洗清這不白之冤。”

  無冤無仇,青年白領這般毀譽為哪般

  警方接到報案後立即進行了偵查,通過先進的刑事網絡偵察技術,警方很快鎖定由娟子提供的兩個IP位址的具體位置,它們均出於某大廈的一個單元房內。通過調查得知,這個單元房是一家公司的員工宿舍,裡面住了3個女孩。

  辦案民警立即分別傳喚3名女孩。3名女孩卻矢口否認登錄過什麼“應召女郎網站”,而且她們也不認識娟子。3個女孩的陳述能互相印證,經過調查3個女孩沒有撒謊。那麼,誰還有可能使用3個女孩宿舍里的電腦,並登錄了這家網站呢?3個女孩稱,她們的宿舍平時很少有外人來,即使有外人來,她們也都在場。如果有人動這台電腦,登陸這家黃色網站,她們肯定知道。只是3中人一個叫小潔的女孩子,最近交了一個名叫趙小強男朋友經常來這裡找小潔,不知他動沒動過這台電腦。不過,憑直覺,趙小強不像是做這種事的人。

  民警意識到這是一個重要線索,當即決定傳喚嫌疑人趙小強。

  正如3個女孩講述的那樣,趙小強確實不像是做這種事的人。這個28歲的男青年畢業於名牌大學,給人的感覺文質彬彬,和小潔在同一家公司供職,有著出色的工作業績,平時的表現也很正派,儼然沒有時下不良青年的那種流氣。正因為這一點,小潔和趙小強由同事慢慢發展成戀人。別說小潔,陌生人看了外表斯文談吐不俗的趙小強,都不會相信他會幹出在網上留言詆毀他人的事來。然而,令所有人不敢相信的是,當辦案民警訊問趙小強有沒在網上發布由娟子提供的兩條信息時,趙小強竟然很痛快地滿口承認,說那兩條留言就是自己發布的。不僅如此,在發布這兩條留言前,他還曾經在某著名網站的一個叫“美麗相逢”的聊天室里留過不只一條類似的留言,也留有娟子的手機號碼,而且兩個號碼都留下過。

  關於這個趙小強,娟子對他的記憶也很模糊。5年前,他們是一個公司的同事。那時,趙小強剛大學畢業,曾在娟子所在的公司工作過一段時間。在娟子的記憶里,她很少和這個年青人交往,在一起說話都不超過20句,工作上也很少往來,甚至都不知道這個文質彬彬的青年叫什麼名字。如果不是因為這件事,娟子也許不會記得曾經有一個叫趙小強的同事,更不要說得罪他。令娟子和辦案民警不解的是,和娟子沒有任何芥蒂的趙小強,為什麼要在網上詆毀娟子呢?他又是怎麼知道娟子的手機號碼的?這中間究竟發了哪些鮮為人知的內幕呢?

  原來,5年前趙小強當時所在的公司打算給公司員工配備一批手機。因為趙小強是年青人,對手機這類時尚玩藝兒門兒清,所以公司派趙小強和另外一名員工去買。當時趙小強共購得20多部手機,分給各個員工的手機號都是隨機的,因為娟子工作成績突出,負責公司的重要業務,公司給娟子配備了兩部手機,而且2個號碼相連,這2個號碼又和趙小強的手機號碼挨著,所以趙小強記得特別清楚。加之,娟子是業務經理,長得又氣質不凡,在年少的趙小強眼裡,娟子就是自己今後擇偶的標準。雖然沒過多長時間,趙小強就離開了娟子所在的公司,但娟子姐與眾不同的氣質在他的腦海里卻總也揮之不去。

  離開公司後,趙小強過得並不如意,像時下的好多青年一樣,5年中,他像挑一件可心的衣服那樣,不停地從這家公司換到那家公司。幾經輾轉,趙小強終於應聘到了現在的這家公司,得到了不錯的職位,並且很快熟悉了工作,收入也明顯提高。趙小強非常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工作非常賣力,也取得了不錯的業績,沒多長時間,就得到公司老闆的賞識。然而,趙小強也越來越感到來自周圍同事的競爭壓力,時常有一種莫名的煩躁在心中不安地悸動著。為了排遣工作上的壓力,趙小強和好多公司白領一樣,選擇了網絡這一虛擬世界,他喜歡在網上和陌生人山南海北地聊。公司附近就有網吧,一有空兒,他就去網吧和人聊天。他最常去的是某網站的一個叫“美麗相逢”的聊天室。在聊天室里的網頁上,他看到很多人在上面留著很刺激的留言還有電話號碼。趙小強覺得這些人純粹在搞笑,鬼才在意這些信息。於是他也產生了搞笑的衝動。於是,他想到了娟子,很快模仿別人的舉動,在聊天室里留下了娟子的名字和手機號碼……

  也許是聊天室里留言的人太多,也許正如趙小強想的那樣,沒有人會認為這些留言是真的。他的這次搞笑,沒有引起他人的注意。這無疑像個誘餌似的誘惑著趙小強繼續尋求刺激的欲望。直到2005年6月的一天,他來到小潔的宿舍,在空無一人的宿舍里等待小潔的煎熬中,無意登錄到那個名叫“應召女郎”網站,看到很多關於一夜情的留言時,青春年少的他,尋求新鮮、刺激的欲望再一次被激起。於是,他又一次想到了曾經的同事娟子,於是就在網上編發了上述留言。

  直到東窗事發,趙小強才感到事態的嚴重。他對辦案民警說:“我沒想到問題會這麼嚴重,我以為網絡是虛幻的,出於好奇,搞惡作劇而已。不會有人當真的,何況我也沒留下娟子姐的真名實姓,我沒想到真有人會給她打電話。”但就是他這個輕率的惡作劇,釀成國內首例網絡誹謗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