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明白了!”許嘉琪驚醒道,“趙心童照片之所以感覺到奇怪,是因為她的笑容很刻意,而且你們看她的眼神,總是帶著一些憂鬱!讓人感覺到很彆扭!”

  第427章 穩准狠的犯罪

  的確很彆扭,也正是因為這種憂鬱,其實透出了趙心童的某些人格特質。

  “你懷疑趙心童有犯罪可能?”許嘉琪道。

  我點點頭:“所以我才說,我們現在不能一早就判定,趙心童是受害者。更具目前我們總結趙心童的信息,還有我們了解的一些情況來看,我懷疑趙心童是抑鬱性人格,並且有嚴重的自我心理補償。這種人是極有可能產生即時犯罪的!”

  小高好奇道:“可是惡鬼吃人,從犯罪過程來看,絕對不屬於即時犯罪!如果歸納到犯罪,這是一個計劃很周詳的長時犯罪!”

  “一碼歸一碼,我說過趙心童有犯罪可能,但是我沒說,她的即時犯罪就是發生在惡鬼吃人這件事情上!現在,我們需要梳理的是,如何解釋當天晚上發生的吃人事件!”

  在犯罪分析中,我們需要把各種可能性擺出來,而一個常識是,沒有確定的事情,是不能作為定論加入犯罪分析的,比如,這一次,因為趙心童沒有確定死亡,在加上我的判斷,趙心童有犯罪可能,所以,我不會在分析中把趙心童判定為死亡,而蕭珊卻不同,她已經屍檢確定死亡,這兩者,我們要區別對待!

  既然一開始我們就分析過,可能出現了兩個蕭珊,那我們就從兩個蕭珊開始分析最可能出現的情況!

  我們假設作案者A先假扮張珂藍,利用張珂藍自殺事件造成的恐慌,在因為燭光和夜色,讓人產生自發的恐懼和聯想。眾人沒有看清,以為就是惡鬼。作案者A故意將大殿裡的蕭珊咬死後,接著她逃跑了。可是我們已經分析過,作案者是利用臉譜模糊大家視線的。假設作案者A可以利用張珂藍的臉譜製造恐慌和聯想,她為什麼不能在利用其他人的臉譜呢?

  “哥你的意思是說,作案者又用了蕭珊的臉譜去吃掉趙心童,可是你也說了,那時候燈光很正常,看見的僧人目光有神,應該沒有看錯,除非真的是以假亂真的面具,否則說不過去了!”

  “如果在這裡吃掉趙心童的人,是一個和蕭珊長得很像的一個替身呢,嘉琦,別忘了,我們已經接觸過不止一次,作案者利用整容技術混淆視聽的!”

  的確,和面具臉譜相比,整容技術的突飛猛進,更是讓人在辨別上產生誤區!

  這一說,許嘉琪猛然醒悟:“我明白了,哥你的意思是說,一個長得非常像蕭珊的作案者A,先帶著張珂藍的面具,在大殿咬死了蕭珊,接著,跑出去,摘掉了面具,露出了她極為像蕭珊的外表,然後吃掉了趙心童。因為她的面容本來就很像,不需要面具,所以,當時的僧人是沒看錯的。還有,你說過,趙心童沒確定死亡,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假設,當時在廂房內的趙心童,可以配合作案者掩飾犯罪現場!”

  “是的,趙心童屍體從頭到尾沒找到,只是發現了血跡,可是,血跡是最容易造假的。如果趙心童配合掩飾現場,那她一早就開始儲存自己的血液,到時候直接將血液弄在地上,製造吃人假象,而她自己則和作案者A快速的消失在現場。因為當時場面極為混亂,在加上是深夜,這裡比較偏僻,這兩人是很容易躲藏的!接著,警方因為夜晚無法勘察現場,所以自當暫時保護現場。而再加上在場的僧人要為亡者超度。警方也會尊重寺院的意見,畢竟是在這裡死了人,要尊重信仰習俗。而這個時候,趙心童和作案者A完全又可以接著夜色,混入放置屍體的地點。別忘了,這時候我們假設趙心童是沒死的,所以,她完全可以用自己的樣子出現。製造更大的恐慌。利用大家的恐慌心理,在當時製造更多幻想和未知。而同時,那個長的像蕭珊的作案者,也趁機混入那裡,對蕭珊的屍體做一些特別的處理!“

  吃人和**的案件,我們已經接觸多了,對於變態人格來說,在當時一瞬間做出極端殘忍行為,是非常常見的。她們可以利用各種手段,造成蕭珊屍體被吃過的假象,最後,再利用原先趙心童對大家造成的恐慌,那個作案者A跑出來,帶走大家的視線!

  “我知道了,難怪說最後先出現的是趙心童,而跑掉的卻是蕭珊。是因為趙心童一開始是個幌子,給作案者吸引關注。而等作案者完成屍體處理後,這兩人又反過來了。作案者作為一個幌子,掩護趙心童逃跑,同時在利用夜色,作案者也逃跑了。”

  “是的,所以我們有理由懷疑。這根本不是什麼惡鬼吃人案件,而是一個長得像蕭珊的人,和趙心童一起合夥製造的特殊案件。在大殿裡,真正殺死蕭珊的作案者,才是這個案件的核心,而趙心童,是最佳女配角。”

  接著大殿昏暗的燈光,作案者可以利用各種手段將蕭珊殺死,同時演繹自己在吃人。

  小高馬上道:“對了,你這一說的確倒是符合情況。當時因為時間太晚,地點偏僻,所以法醫不能及時趕到。最先蕭珊在大殿被咬死的時候,是沒進行屍檢的。只是在將蕭珊屍體擺到那裡進行誦經超度的時候,有人的確看見過蕭珊的身上好像有巨大的血口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