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順娘卻推辭了,說自己還是在做菜和做買賣上比較在行,要是讓她提供一些民生經濟上的意見她不勝榮幸。

  趙曙聽了就讓順娘做些菜來吃吃看,順娘就給他做了一桌子拿手菜,吃完之後,趙曙果真認定順娘所言不虛。那個時候,之前的趙宗實已經被改名趙曙,被冊為皇子,也就是儲君了。他就打定主意,等他繼位之後就讓順娘去三司為官,若是可能的話以後要是能做計相就好了。

  陸全因為引薦了順娘,趙宗實對他的信任也就更多。

  時間一晃就進入了嘉佑八年四月,趙曙在曹皇后和宰相韓琦的支持下登上帝位。

  他登上帝位之後便讓陸全去了御史台做了侍御史,別看侍御史只是個從六品官,但卻可以聞風彈人。再加上陸全跟在趙曙身邊多年,是他的親信,皇帝派他去做侍御史顯然是為了監控百官,隨時上彈章,彈劾那些對他不忠之臣,又或者貪贓枉法之徒。

  陸全一做了侍御史,就上了好幾道彈章,彈劾朝中大臣,其中就有彈劾護國軍節度使兼同知樞密使楊義勛的彈章。

  第150章

  陸全上彈章彈劾的這些人裡頭, 楊義勛來頭最大,但陸全對他的彈劾收集的證據也最全。

  自從兩年多前他決定要為順娘出氣,報復梁世瑞,扳倒作為他後台的岳父楊義勛後,這兩年多他可沒少花心思收集楊義勛貪賄的證據。

  這些證據呈現在皇帝跟前的結果就是楊義勛被罷官免職, 籍沒家產, 驅逐回原籍居住。

  皇帝還是考慮到他是先皇寵臣, 曾經對社稷有功, 沒有在他身上用刑,只是罷了他的官和抄家而已。

  但是對他的優待,可不適用於他的兒女們。

  楊義勛因為在先皇在時,一貫的跋扈貪酷, 他的兩個兒子顯然也作為了他的幫凶, 幫著他聚斂財富, 打壓異己,大肆貪墨,所以他們被杖責並刺配千里外的牢城, 妻女發賣為婢,兒子發賣為奴。

  至於梁三郎這個楊義勛的女婿,還加上一條, 容留竊賊在他名下的礦中挖炭,以及倚仗著岳父的權勢欺行霸市。數罪併罰,被判死刑,秋後問斬。楊德儀作為他的妻子, 也被牽連,發賣為官婢,兒子因為年紀還小,逃過一劫,被楊義勛兩口子帶回老家養育。

  自從梁三郎被判死刑,柯氏受不住打擊病倒了,沒有撐到去刑場送兒子一程,就病逝了。

  梁二娘把老娘的靈柩送回了老家安葬後,這才返回汴梁城,在弟弟梁三郎被押赴刑場問斬時,去囚車經過的路邊送他一程,端上一碗好酒給他喝,讓他喝了好上路,並叫他記住,下輩子投胎為人要老老實實做人。還有就是他還有什麼遺言沒有,要是有的話就快說,她這個當大姐的一定會幫他實現心愿。

  梁三郎喝了酒,只說了一句,自己連累了姐姐,若是有來世,他如果還做梁二娘的弟弟,一定聽他的話。

  說完這個,他就讓獄卒推動囚車去刑場赴死。

  梁二娘流著淚目送囚禁著弟弟的囚車走遠,覺得周圍雖然人潮洶湧,可自己卻是那麼孤單。

  她自怨自艾,不該進城追求自己的愛情,否則也不會僅僅在進城幾年之後,自己的老娘和弟弟就相繼離自己而去。回去之後,她就病倒了,豆腐店一連好多天都關門。

  就在梁三郎被斬首後,梁二娘病倒時,喜家卻是歡歡喜喜從楊柳鎮搬家進城,去順娘早就買下並裝飾一新的大宅里居住。

  在楊柳鎮住著的兩年多,喜家人,特別是順娘和謝二娘可沒有少遭受胡杏花的白眼。

  胡杏花在跟梁三郎和離之後,就叫工匠來把她爹娘原先的屋子給拆了,重新修了二進的大宅子起來,又在附近買了一百多畝好地,在僱農裡頭挑了一個高大老實的漢子做贅婿。跟這個男子成親之後,杏花又生了個孩子,是個女兒。這下子她兒女雙全了,常常牽著兒子抱著女兒,後面跟著她那個老實官人,一家人搖搖擺擺地到謝家肉鋪來買肉,順便呲噠一下順娘和謝二娘,炫富似地一買就是十斤肉。

  為了刺一下她,吳氏就問她聽說了梁三郎在城裡吃了官司,秋後問斬的事情麼,問她到時候要不要一起去看熱鬧。

  胡杏花聽了臉色有一瞬間的難看,不過,很快她就說梁三郎那是活該,他做了那麼多無恥的事情,自己早就曉得他沒有好下場的。

  吳氏當然贊同胡杏花的說法,並且加上了一句:“這人善妒不害人也沒事,可若是嫉妒別人,喪心病狂做害人損人的事情,老天爺看著呢,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而已。”

  胡杏花訕訕地說正是如此,接著讓老實官人提著肉,自己牽著兒子抱著女兒轉身回家了。

  在梁三郎被斬首的當晚,胡杏花悄悄地去後院僻靜的地方給他燒了紙,說自己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給他燒紙,畢竟她愛過他,希望他來世做個好人,最好做一個其貌不揚的好人……

  梁三郎被斬首示眾了,劉氏還讓謝二娘和齊氏多做了兩個菜慶賀此事,她說這是蒼天有眼,讓作惡的梁三郎遭到報應。沒想到他當初叫人誣告順娘說順娘跟劫匪勾結,包庇劫匪,如今他也犯在這件事上頭。

  說起他的這條罪行,順娘是有疑惑的,她覺得梁三郎怕是也被牽連了。

  因為鶴山那些煤礦裡頭,挖礦的僱工來自於各個地方,一個審核不准,就容易讓曾經的劫匪成為挖礦的僱工。偏偏朝廷對京城附近的盜賊用的是重典,梁三郎又因為岳父楊義勛的倒台,那些審案的官員們就對他重判,讓他被判死刑。只是順娘莫名想起了當初跟陸全見面時,陸全說的想不想讓梁三郎倒霉的話,陸全當時還說讓她別管,反正他有法子。順娘真懷疑那在梁三郎的煤礦里挖礦的所謂的盜賊僱工,是陸全的手筆。

  隔日,她跟陸全相見,問起此事的時候,陸全卻是正色告訴順娘,他根本沒有做出這樣的安排。

  作為當今官家信任的侍御史,像梁三郎那種小角色根本用不著他出手,他要做的事情是替皇帝監察百官,讓吏治清廉而已。所以,他今天來見順娘,是告訴順娘他不再入伙宋家石炭店,從今以後,順娘跟宋玉姐五五分帳就好,至於她們各自要拿出多少來做慈善也是她們自己的事情。另外,就是他建議在楊家倒台之後,宋家石炭店就去把原先梁三郎手上的那些石炭店的石炭合同拿過來,那樣的話,順娘和宋玉姐可以大大賺上一筆錢。

  順娘呢,卻有別的考慮,她說:“拿過來可以,然而我們只做三年,三年之後我建議把這石炭收歸朝廷管理,就像鹽茶酒一樣。”

  陸全聽了就夸順娘精明,一句話可以概括:“功成身退天之道。”

  順娘笑:“你說得對,三年,我跟宋娘子做這七十二家石炭店賺的錢也夠了,賺錢無止境,欲望無止境,我不想陷在那個無止境的怪圈裡面。你呢,你如今做官了,你打算做到哪一步?”

  陸全也笑,道:“這就要全看齊娘子了,若是她願意嫁我,我就為她做個好人,外放做個地方官,生兒育女,賞花品茗,終此一生。若是她不願,那麼我就要做到宰輔,權傾天下,才肯罷休。”

  順娘“哦”了一聲,說自己願天下多一個為民請命,為國盡忠的宰輔,而不是一個閒閒的地方官。不管是哪種,她有一個建議,一定要當今皇帝保重身體,還有就是不要急於親政,不要跟曹太后做對。她要陸全提醒皇帝,比起曹太后,皇帝年輕得多,完全可以等,曹太后終究會比皇帝先走一步。當初宰相韓琦和曹太后輔佐皇帝登位,不妨讓他們繼續替他操持政事,自己保養好身體,多踢踢蹴鞠,多去騎馬打獵,這就需要陸全這個親信來勸導皇帝這麼做了。

  陸全就問順娘是不是提前知道了些什麼。

  順娘告訴他,反正記住自己說的,讓皇帝放寬心,保養身體,做一個享樂重視運動的人,堅持十年八年的大有好處。

  這裡頭真實的歷史,順娘當然不會對陸全說,那就是宋英宗本來身體不好,繼位之後,跟曹太后和韓琦爭權,失敗了,僅僅在位四年就一命嗚呼了。

  陸全如果想要富貴長久,想要做宰輔,當然是要想辦法儘量延長皇帝的壽命。

  她要陸全切切記住自己今天告訴他的話,並且去儘量實行。

  陸全拍著胸脯保證了,順娘才跟他分開,各自回家。

  數日之後,陸全上喜家來藉口拜訪順娘,實際則是來見齊氏的。

  齊氏之前已經聽順娘說過陸全要來見自己,她覺得這麼多年了,也該跟他好好談一談了。

  兩人對面坐著,齊氏說自己並不討厭陸全,然而對他卻喜歡不起來,她希望陸全忘了自己,以後另外找人成親,她這輩子會呆在喜家,哪裡也不去。

  陸全問她是不是另外有喜歡的人,所以才這麼固執。

  齊氏默了默,搖頭,說自己心裡除了兩個孩子,再沒有別人了。

  陸全不死心,要齊氏賭咒發誓這輩子都不會跟任何人在一起,不然他不會放棄。

  齊氏果真發誓了,陸全盯著她看了好久,最後黯然離去。

  陸全走了,齊氏也癱了,她想這是不是說要跟梁二娘徹底了斷了呢?

  兩年多前,喜家被梁三郎所害傾家蕩產,回到楊柳鎮居住後,她跟梁二娘這兩年多隻見過幾面,都是在逢年過節,喜家人去城裡逛瓦子,或者說買衣裳什麼的,她才會有藉口去見梁二娘。所有的喜家人,都因為梁三郎,不喜歡梁二娘。梁二娘在去楊柳鎮見過一次齊氏,受到喜家人還有謝家人的冷淡之後就再也沒有去見過齊氏。

  這兩年多見得少,齊氏覺得自己跟梁二娘之間的感情迅速地冷淡下來。

  到底心裡還是牽掛著梁二娘,在見過陸全之後,齊氏就去南城安平街的梁家豆腐店見梁二娘,她想即便不能跟梁二娘一起,但兩人還能做個閨中好友也行,那樣也沒有違背在陸全跟前許下的誓言。

  可是到了地方,才發現梁家豆腐店門口掛起了出租此店的木牌,她問了房東,才知道梁二娘帶著女兒秀兒還有那個幫工申氏在三日前已經搬走了,還留了一封信給自己。

  齊氏拆開信看了,信裡面告訴她,梁二娘覺得自己是個罪人,為了一己之私,害了她弟弟還有老娘。梁二娘還說,她已經很累了,不想再呆在汴梁城,這個城她不喜歡,她要去一個山清水秀的小地方過些安靜的日子,度過餘生。若是有緣的話,兩人還會相見,若是無緣,那麼就各自安好,就是對彼此的告慰了。

  看了梁二娘的信,齊氏的心揪痛不已,她想,其實真正自私的那個人是自己,若是自己大膽一點兒,或許梁二娘就不會離開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