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從八寶山公墓下到山腳時,橙子回望那快要消失在薄霧中的山頭,仿佛已經是兩個世界。

  此後,她把自己與母親有關的記憶壓抑成碎片,但隱痛中又攜有暖意的感覺總在她靈魂深處交織、糾纏,一不小心就碎裂滿地。

  她把自己和母親的合照通通加洗一遍,從兒時到成年,並在錢包里放上一張,看到這張舊照片,那些被時光分離出的人和事又再次聚攏,但她知道對故人而言,她只能懷念,深深的深深的懷念。

  她記得父親還未開公司,搬進別墅前在胡同的四合院裡,是她過得最快樂的日子,每年的尾春,母親便將她自己最愛的梔子花放置花瓶中,那種溫情而樸素的花香立即瀰漫整個房間,現在聞到它就會想起母親。她也記得小時候她時常與母親站在陽台的窗往外看,目光落至遠處的房和近處的樹梢,她們一起感慨柳樹不知覺中已發新芽,春天就要到來,母親卻未等到今年春天。

  過往種種猶如風中塵埃捲起了紙片、沙塵……在記憶中自動積澱、分層,心中湧起不可遏制的懷念,一切的一切都那麼真實的發生,然後又一切消失不見……

  這些,曾橙橙一個人的時候,不想去想,但又由不得她。她只能將這無奈化作一聲嘆息,把她說給父親的話說給自己聽,“所謂命運,就是說這一出人間戲劇需要各種各樣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隨意調換,也不能決定去留的長短”……

  經歷過“死”後會對“生”更加敏感,會讓人更加懂得珍惜,因為生活永遠是,也僅僅是我們現在正在經歷的這一刻。既要看到、體會、領略世上的一切美好,又懂得珍惜你已擁有的,會給予不強求,才是幸福的秘訣。因為,一切均是未知,也不可預知,除了死亡是絕對的。我們都懼怕痛苦,但痛苦可以使人堅強,而且,沒有人不經歷。

  葬禮後回家那晚,曾橙橙閉口不言,她只是將母親的遺像放在鋼琴前的櫃架上,換上莊重的黑色禮裙,一遍又一遍的瘋狂演奏,蕭曉聽不大懂,但每首都好長好悲傷的感覺。後來才知道那是拉威爾的《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馬勒的《第六交響曲》《悲嘆之歌》……她知道橙子是在以這種方式宣洩、紀念、悼亡,沒人去打擾她,大家在那悲戚、陰鬱、心酸、沉寂而又動人、真摯的琴聲中為曾母默哀。也是那天,蕭曉第一次聽曾橙橙彈鋼琴,心裡已是崇拜到五體投地。

  回到c市那天,細雨濛濛,街上行人寥落,兩旁店鋪中的顧客也已稀疏,她們的心緒尚不能從那悲情中走出,便覺雨中的街燈,樹影,緩行的車輛都有些淒涼和落寞了……

  曾橙橙開始出現失眠、多夢、憂鬱的症狀,她不可遏制的思念自己的母親,從未思考過“生死”這個終極命題的她,不得不正視這個問題了。從前她以為這些都是別人家才會發生的事,自己的父母是長命百歲的。只是,人生有太多的“沒想到”……

  母親最後走時的那幕景象揮之不去,她每晚一閉眼時就會想起,難過、害怕蜂擁而至,纏繞不息,感覺像是被誰掐住了脖子,透不過氣來。無力感擠壓在胸口,最後變成抽泣和失聲痛哭。蕭曉唯一能做的就是抱她入懷,安撫勸慰她,畢竟這種事只能自己慢慢消化、接受,旁人再努力理解也絕非當事人本身。

  有好幾次曾橙橙因為心中惦念,開車的時候聽到某首歌或者看到某處景,就陷進無限的回憶中而錯過路口,在二環路上繞圈圈,繞進一個陌生地方,繞到找不著回家的路……

  這之後,她們也會偶爾發生爭執或意見不統一,但兩人都想到,有什麼大不了的事可以超越生死的呢?珍惜眼前才是順應天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去應對人生,我的方式不屬於她,她的方式也不屬於我,大家都在追尋各自的命中注定,因此,沒有什麼可爭吵的,彼此的尊重和寬容能抵禦一切麻木與分歧……

  時間最是無情,它不管你的處境,總是不緊不慢,一分一秒的流逝。人人都會說,“別傷心,時間會撫平一切”,倒不如說這是利用人的記憶缺陷。原來我們什麼都戰勝不了,諸如多舛的命運和頑強的回憶。我們只能用“故意不再想起”來慢慢消解疼痛……

  自曾母去世後,蕭曉的母親就時常去她們的兩居室,幫忙打掃衛生或是做飯,她打從心眼裡已經把曾橙橙當做自己的第二個女兒了。春天的腳步已悄然走進,又到了外出踏春的時節,她給兩個女兒建議周末去c市附近的x古鎮郊遊散心。人的身體一直動著、忙著,心就沒空四處游弋、胡思亂想。她剛和蕭曉父親離婚,沒多久又遇到蕭曉的外婆去世,那陣子她就是用這種辦法熬過來的。她太了解曾橙橙的心情了。

  三人一大早到了x鎮,古街道上已經是人山人海了,當地的百姓除了種莊稼就是做些不須太多資本的小營生,賣土特產、特色小吃、牽馬匹供遊人騎照,還有出售新鮮採摘的花朵做成的一個個漂亮的花環,紅紅粉粉的甚是好看。小女孩們往往對這個毫無抵抗力,見了幾乎都是不買不走的陣仗。

  蕭曉自然是要買來戴的,她們到了一個老嫗的攤位前詢問價格,不貴,成年人的五塊,蕭曉的母親一邊挑花環一邊與那婆婆閒聊,得知對方已然84歲高齡了,曾橙橙莫名失神,她拿出100元遞給那婆婆,並說不用找了,老婆婆還在愕然,她已拉上蕭曉母女倆頭也不回的走了……

  原來,那老嫗正好大曾母24歲,她們是一個屬相的,曾橙橙想到如果自己的母親能活這麼長該有多好,同時,她又悔恨自己當年沒有一直陪伴在母親身邊而選擇負氣離家,沒有盡到女兒的孝心。由此,百感交集……

  走一路看一路,三人漸覺疲乏,路過一家茶室,古樸的裝修和古鎮相得益彰,門口屏風上的字畫引起了橙子的注意,因為她以前考過茶藝師,所以對於茶道是熟諳於心的。一首七碗茶的典故,出自盧仝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就憑老闆打出這麼風雅的GG,應該是懂得茶中情趣的人,好歹也得進去吃一杯茶,解解乏,發發呆,沉澱自己的心事。現如今喝茶也成了吃快餐,甚至成了打麻將的代名詞,哪有幾人願意駐足領略這其中的玄妙。

  她們三人看技師慢慢淨了手,細細沏了茶,令令斟上一盞,繼而釅釅喝上三道,頓覺清慡許多。橙子與老闆相談甚歡,聊了茶具茶葉茶詩,一時興起,留下聯繫方式。老闆還贈與明前茶給她們品嘗,那茶,芽如嫩玉,色如曙光,吹氣如蘭,沁人心脾,難怪,有人說“一春心事在新茶”……

  古鎮上有店面的商家賣的些個物件跟麗江古城的如出一轍,顯然是商品經濟社會作祟的縮影,頂多夠看看熱鬧、消遣罷了。三人糙糙走出街尾,吃過晚飯,返回c市了……

  作者有話要說:

  ☆、形婚

  作為c市x行行長,礙於社會傳統的壓力,蕭曉的父親決定要蕭曉形婚。他找到二人約談,道出了自己的想法和緣由,只要辦一場婚禮就行,別的不用演。橙子當然會尊重父女二人的意見。

  要求明確後,她們便開始在朋友間打聽、在網上的互助婚姻群里查找。有很多東西,只是沒有機會接觸,你眼裡的世界僅僅是你所了解的世界的樣子,然後,你就以為世界是這樣的。通過查詢,她倆發現互助的除了女同男同,還有跨性別、酷兒(不認同出生性別)、以及無性戀者、還有那些可憐的男性性功能障礙者。但是,共同點就是,大家都必須在主流社會裡像只變色龍一樣,偽裝自己,只在同類中曝露原型,而且,還得小心翼翼。他們當中不乏成功人士,行業中的佼佼者,學霸,甚至政要。因為,他們隨時淮備著,在可能出櫃的那天證明給自己的親人,自己不是妖怪,自己生活的很好。

  兩周後,一個網名“瘋一樣的男子”符合條件,看過彼此照片後,他們約在星巴克見面。此人真名周嵇,正宗理工男,智商爆表,關鍵還很會打扮,長相中規中矩,但配上精緻打理的髮型,一副無邊框眼鏡,整個就是高帥,富不富倒不知道。走進後一股香奈兒力度男士香水的味道若隱若現,也許,周嵇是想表達他微微與眾不同的氣質吧。還好,他沒去真結婚禍害直女,別人還以為一不留神撿到男神了,結果卻肯定是悽慘加悲劇……

  周嵇說他自己是0.5偏1(男男裡面的男的)看起來不娘炮的那類,跟男朋友在一起快五年了,父親曾是部隊高官,家裡人只是沒捅破這層紙,態度是暗許的,自己用了近八年的時間努力抗爭,被動出櫃,第一次被父親用皮帶打的皮開肉綻,第二次還是打,第三次痛哭流涕的勸他,第四次威脅他不改過來就吃安眠藥自殺……曾橙橙想,原來每個獲得相對自由的人,他們背後的故事都是蜿蜒曲折,驚心動魄的。周嵇說自己在科研所工作,婚宴得擺給同事和親戚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