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頁
這麼一跪就是兩個時辰,眼看著天黑了,葉太醫趁蕭韶君不注意,一掌擊在她的後頸……
天昭十年,六月十五,溫王突然駕崩,享年二十九歲。王宮向天下發出昭告,引起天下譁然,天下百姓紛紛披麻戴孝,為一代梟雄明君年紀輕輕的逝世隕落感到惋惜。
整座王宮掛滿了白布,這幾日天氣沉沉也壓抑著眾人,宮裡來去匆匆之人皆是穿白衣帶白帽,無人敢大聲喧譁,甚至無人敢開口說話,生怕吵到了先王的安歇。
一聲尖叫打破沉寂,昏睡兩日的王后娘娘眨眼的功夫不在床榻,阿屬從朝陽殿衝出來:“王后娘娘!快來人啊!王后娘娘不見了!”
朝陽殿眾人慌亂成一團,紛紛出宮尋找,唯恐王后娘娘想不開出什麼意外。宮中有侍女提醒:“奴婢看到王后娘娘往靈堂去了!”
不遠處佇立的女子聽到了,轉身快步向靈堂走去。她一身素白衣衫在眾人里不怎麼起眼,也就沒人注意到她的特別。她來到靈堂,看到一群大男人坐地上抹眼淚,滯了滯腳步,抬頭看了看相隔十年再次掛滿白布的靈堂,她走到台階之下。
“旬殷。”
聽到熟悉的聲音,旬殷坐在台階急忙抬頭看她,眼淚吧嗒的掉,“顧姑娘……王上她……”
“我知道。”顧雙凰拍了拍旬殷的肩膀,“王后娘娘呢?”
旬殷抹了抹眼睛,“王后娘娘在裡面不肯出來……誰勸也沒用,顧姑娘去看看吧……”
“旬殷,你還記得王上交代給你的旨意麼?”
“記得,我記得……”
“好,不要忘了。”
落下話,顧雙凰踏上台階,跨入陰冷幽深的靈堂。眾人見到她的到來紛紛上前讓她勸王后娘娘,顧雙凰沒說話,讓葉太醫把眾人請出去,只留下了葉太醫一個人。
顧雙凰來到棺體旁邊,看到蕭韶君伏在溫世昭身上,隱忍的眼淚終於忍不住涌了出來。蕭韶君臉頰貼在溫世昭的胸膛上,一隻手與溫世昭的十指相扣,蕭韶君嘴唇輕動著,好像無聲念著什麼。身下這人閉著眼睛一動不動,無法再回應她。
到底應了那句生死冤家,顧雙凰看著躺在棺體的她們,從衣袖掏出一枚寒冷之物放入溫世昭口舌中,當指尖觸摸到的皮膚是柔軟的還有著一絲餘溫,不由得顫了顫眉心。
顧雙凰探著溫世昭脖頸的脈搏卻又毫無波動,已然是沒了跡象。她苦笑一聲,撫上蕭韶君的臉,怎麼喚蕭韶君也不睜開眼睛,嘴唇不停動著念叨著什麼,她不得已彎下腰靠近她的唇邊,這下勉強聽清了,蕭韶君來來回回重複說著一句話:“把我也葬了,把我也葬了……”
葉太醫見顧雙凰遲遲未有動手的意思,紅著一雙眼睛,咬著牙走過來壓低聲音:“顧姑娘,王后娘娘這樣沒了活著的念想,事不宜遲,我們只能按王上的旨意去做了。”
顧雙凰站著等了許久,企圖多留給她們最後的相處時間。葉太醫又催促了幾次,旬殷也進來催促了,顧雙凰這才含淚點了點頭。
天昭十年,六月十八日,擺放靈堂的先王遺體不翼而飛。
無人看到先王從靈堂走出來,也無人發現任何線索,先王遺體悄無聲息憑空消失。消息流露出來之後,再次引起天下譁然,有傳言先王是天上的紫薇星下凡,在凡間統一天下造福百姓,功德圓滿飛升天界了,所以才未曾留下半點痕跡。
真相到底如何,史冊留白,民間數年議論紛紛。而再次醒來面對如此結果的蕭韶君也不知道,她只知道她成了溫國的皇太后……
第104章 晉江獨家首發81
許多年前, 蕭國司天監的何監正彌留之際窺得天機留下寥寥數語, 水無聲, 日月當空, 皿天全方,合起來正是一個“溫”字。
指的就是君臨天下之人。
何監正所言實實虛虛, 至今分辨不出到底準確與否。因統一天下之人確實姓溫,她叫溫世昭。溫世昭統一三國卻未向天下稱帝, 而是她的長皇子溫懷泓代父登上皇位。
何監正只預言出一個不明不白的溫字,此天下之主到底是何人不得而知。也許是結束分裂數百年統一天下的溫世昭, 也可能是當今登上皇位的溫懷泓,更有可能是當年的“溫懷王府”里與溫世昭相會的蕭韶君。天下之主究竟是姓溫之人, 還是身在“溫懷王府”之人已經不重要了。
溫懷泓雖為皇上, 尚且年幼不能妥善處理朝務,經由先王遺旨與眾臣力薦,蕭太后開始垂簾聽政, 她的威信與地位日益加深,成為天下名副其實的最高掌權者。她攝政時期遵循先王的勤勉為民, 使得溫國越發繁榮昌盛, 天下民心所向。
若那些故人們在世看到這一幕不知作何感想, 溫世昭八年滅蕭齊統一天下,到頭來竟是亡蕭的公主成了最後的勝利者。而此番預言隨故人們逝去,這世上只有一個人知道,那便是溫國的皇太后蕭韶君。
春夏秋冬,四季輪了又輪。
五年一晃而過。
永寧寺位於溫國南邊, 被譽為民間第一寺,寺內座座廟宇建築鱗次櫛比,規模宏大。來燒香拜佛許下的願十分靈驗,天下百姓絡繹不絕,永寧寺香火旺盛。便在此佛門靜地,眾多席地而坐的僧人當中,有個僧人趁師兄弟打禪偷偷溜走,來到廟宇後院的梨樹下,睡在了悠揚鐘聲。
天昭十年,六月十五,溫王突然駕崩,享年二十九歲。王宮向天下發出昭告,引起天下譁然,天下百姓紛紛披麻戴孝,為一代梟雄明君年紀輕輕的逝世隕落感到惋惜。
整座王宮掛滿了白布,這幾日天氣沉沉也壓抑著眾人,宮裡來去匆匆之人皆是穿白衣帶白帽,無人敢大聲喧譁,甚至無人敢開口說話,生怕吵到了先王的安歇。
一聲尖叫打破沉寂,昏睡兩日的王后娘娘眨眼的功夫不在床榻,阿屬從朝陽殿衝出來:“王后娘娘!快來人啊!王后娘娘不見了!”
朝陽殿眾人慌亂成一團,紛紛出宮尋找,唯恐王后娘娘想不開出什麼意外。宮中有侍女提醒:“奴婢看到王后娘娘往靈堂去了!”
不遠處佇立的女子聽到了,轉身快步向靈堂走去。她一身素白衣衫在眾人里不怎麼起眼,也就沒人注意到她的特別。她來到靈堂,看到一群大男人坐地上抹眼淚,滯了滯腳步,抬頭看了看相隔十年再次掛滿白布的靈堂,她走到台階之下。
“旬殷。”
聽到熟悉的聲音,旬殷坐在台階急忙抬頭看她,眼淚吧嗒的掉,“顧姑娘……王上她……”
“我知道。”顧雙凰拍了拍旬殷的肩膀,“王后娘娘呢?”
旬殷抹了抹眼睛,“王后娘娘在裡面不肯出來……誰勸也沒用,顧姑娘去看看吧……”
“旬殷,你還記得王上交代給你的旨意麼?”
“記得,我記得……”
“好,不要忘了。”
落下話,顧雙凰踏上台階,跨入陰冷幽深的靈堂。眾人見到她的到來紛紛上前讓她勸王后娘娘,顧雙凰沒說話,讓葉太醫把眾人請出去,只留下了葉太醫一個人。
顧雙凰來到棺體旁邊,看到蕭韶君伏在溫世昭身上,隱忍的眼淚終於忍不住涌了出來。蕭韶君臉頰貼在溫世昭的胸膛上,一隻手與溫世昭的十指相扣,蕭韶君嘴唇輕動著,好像無聲念著什麼。身下這人閉著眼睛一動不動,無法再回應她。
到底應了那句生死冤家,顧雙凰看著躺在棺體的她們,從衣袖掏出一枚寒冷之物放入溫世昭口舌中,當指尖觸摸到的皮膚是柔軟的還有著一絲餘溫,不由得顫了顫眉心。
顧雙凰探著溫世昭脖頸的脈搏卻又毫無波動,已然是沒了跡象。她苦笑一聲,撫上蕭韶君的臉,怎麼喚蕭韶君也不睜開眼睛,嘴唇不停動著念叨著什麼,她不得已彎下腰靠近她的唇邊,這下勉強聽清了,蕭韶君來來回回重複說著一句話:“把我也葬了,把我也葬了……”
葉太醫見顧雙凰遲遲未有動手的意思,紅著一雙眼睛,咬著牙走過來壓低聲音:“顧姑娘,王后娘娘這樣沒了活著的念想,事不宜遲,我們只能按王上的旨意去做了。”
顧雙凰站著等了許久,企圖多留給她們最後的相處時間。葉太醫又催促了幾次,旬殷也進來催促了,顧雙凰這才含淚點了點頭。
天昭十年,六月十八日,擺放靈堂的先王遺體不翼而飛。
無人看到先王從靈堂走出來,也無人發現任何線索,先王遺體悄無聲息憑空消失。消息流露出來之後,再次引起天下譁然,有傳言先王是天上的紫薇星下凡,在凡間統一天下造福百姓,功德圓滿飛升天界了,所以才未曾留下半點痕跡。
真相到底如何,史冊留白,民間數年議論紛紛。而再次醒來面對如此結果的蕭韶君也不知道,她只知道她成了溫國的皇太后……
第104章 晉江獨家首發81
許多年前, 蕭國司天監的何監正彌留之際窺得天機留下寥寥數語, 水無聲, 日月當空, 皿天全方,合起來正是一個“溫”字。
指的就是君臨天下之人。
何監正所言實實虛虛, 至今分辨不出到底準確與否。因統一天下之人確實姓溫,她叫溫世昭。溫世昭統一三國卻未向天下稱帝, 而是她的長皇子溫懷泓代父登上皇位。
何監正只預言出一個不明不白的溫字,此天下之主到底是何人不得而知。也許是結束分裂數百年統一天下的溫世昭, 也可能是當今登上皇位的溫懷泓,更有可能是當年的“溫懷王府”里與溫世昭相會的蕭韶君。天下之主究竟是姓溫之人, 還是身在“溫懷王府”之人已經不重要了。
溫懷泓雖為皇上, 尚且年幼不能妥善處理朝務,經由先王遺旨與眾臣力薦,蕭太后開始垂簾聽政, 她的威信與地位日益加深,成為天下名副其實的最高掌權者。她攝政時期遵循先王的勤勉為民, 使得溫國越發繁榮昌盛, 天下民心所向。
若那些故人們在世看到這一幕不知作何感想, 溫世昭八年滅蕭齊統一天下,到頭來竟是亡蕭的公主成了最後的勝利者。而此番預言隨故人們逝去,這世上只有一個人知道,那便是溫國的皇太后蕭韶君。
春夏秋冬,四季輪了又輪。
五年一晃而過。
永寧寺位於溫國南邊, 被譽為民間第一寺,寺內座座廟宇建築鱗次櫛比,規模宏大。來燒香拜佛許下的願十分靈驗,天下百姓絡繹不絕,永寧寺香火旺盛。便在此佛門靜地,眾多席地而坐的僧人當中,有個僧人趁師兄弟打禪偷偷溜走,來到廟宇後院的梨樹下,睡在了悠揚鐘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