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而常昱則在幫他打下手的同時,還去幫忙製作蜂窩煤的爐子。
兩人在共同努力下,終於將蜂窩煤製作出來,雖然一開始不及後世的那般好燒,卻也比煤粉強了不少。
他們將蜂窩煤和爐子拿給沈百里和裴清雲,兩人都紛紛叫好。而且實驗證明,如此方法比煤塊還要省料。
煤炭是朝廷控制的,私採煤炭是會受到重罰的。染上煤炭之事很容易出岔子,而他們也不貪這點利潤,所以又將蜂窩煤的製作方法免費提供給朝廷。朝廷又是一通獎賞,令不管是沈裴兩家還是常喜樂常昱桃源村都得到了實惠。
而他們之所以把這法子貢獻出去,當然也不是那麼純好心,因為燒蜂窩煤得用爐子,他們打算以此入手。如此又不涉及敏感之物,還能跟朝廷賣個好,又能藉此大賺一筆,何樂而不為。
“爐子賣得不錯?”常喜樂道。
因為蜂窩煤也不過是剛推行,所以一開始大家還是比較陌生的,爐子起初的銷售起初也就比較一般。
“要不是我提前準備,都要不夠賣了!不過就這工坊還得加班加點,否則就趕不及了。”沈百里開心道,“你說你這腦子簡直就是可以產銀子的,隨便一動,那銀子就噼里啪啦從天上掉下來了。”
常喜樂只是笑笑,並未言語。
沈百里奉承的話也點到為止,沒說幾句話就開始嚷著要吃東西。
雖說府里的廚子收益比桃源村最好的廚子手藝要好得多,可不知為何就是做不出桃源村出的屬於他們這裡的吃食,就是沒有那個味道。並沒有多精緻,但是能夠讓人吃得特別的痛快,吃得特別的多,這大概就是農家菜的魅力。
一到夏日裴清雲的胃口就不太好,整個人會變得頗為消瘦,沈百里沒到這個時候,只要不出海就會領著他到桃源村避暑一段時日,養得白白胖胖的再回去。
同樣的,高元也是如此。只是秦鍾是朝廷命官,沒有那麼自由時間,所以每次他只能陪伴幾日就得急匆匆離開。
高元現在又已經把桃源村當做第二個家,秦鍾若不在府里他就會來到這裡。在城裡一個人太過孤單,還是這裡讓他覺得神清氣慡。
高元和秦鍾現在依然沒有成親,是高元覺得他們若是真心喜歡對方,那不過這麼一道程序也無所謂。可若他們正式成婚,他就沒法子在外頭這般自在。秦鐘的父親如今為南瓜府的太守,位高權重,家裡規矩極多。雖然不會苛待,到底在深宅大院裡住著無法像在外頭一個人一般。
秦鍾也知道他還是喜靜,可若真與他成婚,有很多時候就身不由己了。所以也就默認了這樣子的關係,不過經常會領著高元進到家裡,與家人齊聚一堂,表明他的身份,以示對他的尊重。
秦鍾如今年紀已經不小了,雖然如此行為實在有些另類,可秦家人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見秦鍾老老實實的過日子也就不再逼迫他什麼。至於子孫,秦家不愁沒有接班人,就由這個兒子任性。
常家人見沈百里和裴清雲過來,早就開始為他們準備吃食,說這話沒多久,就上了一堆他們喜歡的吃食。
風和日麗,他們就坐在小院子的涼亭里,品著美食,看著風景,吹著徐徐涼風,那叫個愜意自在。
“這麼說下個月你不去了?”沈百里道。
“再等幾年吧,我現在還是沒法適應坐船。”
沈百里也知道他這情況也知道,其實一開始就不是很指望,便是道:“海上航行更加顛簸,你會更暈,再等一些時日真的適應了再說也更好。之前我也是這個意見,如今你自己想明白最好不過。
你若想出去瞧瞧,也不是沒有法子,你可以跟著商隊從旱路走,只是時間更長,而且更加波折而已。過兩年海運這邊我們把人手帶出來了,以後還是會走旱路,清雲每次在海上也總是不太適應,我不想讓他太折騰。”
之前兩人一直海上行走也是沒有法子,因為他們最是熟悉航線以及那邊的情況。而讓沈百里自己出行,裴清雲寧可難受也要跟著。海上航行非常的危險,他不想在後頭擔心受怕,即便出事也想要兩個人在一起。
所以這幾年他們一直在培養接替的人,只要等那些人出師,他們就不必走海上之路。
常喜樂眼睛一亮,“當真?那敢情好,到時候咱們可以一塊兒結伴了。”
近距離旅遊的話他與常昱同行還是很愉快的事,可若是遠行卻還是人多更好,能與熟悉的人結伴而行那最好不過,旅途之中也沒有那麼無聊。
沈百里笑道:“我才得樂一把,有虎爺在也不擔憂會出事了。”
自從皇帝給他們兩人賜名號之後,不少人都聞風而來。不少人都想要拜在兩人名下求學,也有想要挑戰常昱的,想要知道是否真的有傳言那般厲害,若是能得勝還能揚名立萬。
來的人實在太多,常喜樂不想打擾他們的安寧,因此專門做了規定。
若是想要求學者,不管是想要拜在誰的門下,務必在每年四月份的時候前來進行相關的考試。若是通過,亦可在拜他們為師,否則就自請離去。而想要挑戰常昱的,則放在五月份。且一開始並不是常昱什麼阿貓阿狗都可以與他比的,也是要經過測試。測試多半就是舉重射箭等,若連最低標準都過不了更別提和常昱比武。且過了第一次測試還不成,還得有第二次測試,那就是跟保安隊的人較量,若能勝出才能有機會與常昱比武。
不少人在保安隊那裡就敗退了,結果倒是引來更多的人拜師學藝。
常昱和常喜樂都並不介意收徒,多培養些人才自己也有成就感,將自己所會傳承下去也是證明自己存在過。只是收徒標準很高,最重要一點就是人品必須要好。
否則教出了敗類,不管是學文學武,破壞力都會非常的大。
“之前派到商隊的那幾個人表現如何?”常喜樂問道。
常昱訓練出不少武藝高明之人,他們有些人雖然不想離家從軍,也想靠一身武藝掙錢。這裡頭不僅僅是桃源村的人,還有外村人和外來人,常喜樂就把他們介紹給沈裴兩家的商隊去做護衛。如此一來一年走一兩次就能掙到一年嚼用,又不用老在外頭待著。
“都很不錯,你們這有多少我們都給你安排。”沈百里肯定道。
常喜樂點了點頭,“如此便好……”
這時候槐子的五歲的兒子小坤沖了進來,“叔公叔公!姑姑生了!”
常喜樂一愣,猛的從石凳上站了起來,“啥?咋之前沒聽到動靜,不是說還得等好幾天嗎?”
小坤說的姑姑就是杏兒,杏兒雖然訂婚得比較早,可直到二十歲才成婚的。沒嫁多久就懷了孕,可算讓曹二嫂舒了一口氣。杏兒性子野,曹二嫂就擔心她平時傷到了,會生不出孩子。
雖然即便生不出也不會如何,杏兒也吃不了虧,可曹二嫂這種傳統女性肯定還是覺得有孩子更圓滿。
杏兒的預產期也就是這幾天,早上的時候她還過來給大家請安,也沒見有動靜,怎麼說生就生了。
小坤道:“我也不知道,是剛才姑爹家那邊來人說的,太奶奶就讓我過來跟你說,大人們都跑過去了。”
常喜樂也怕出事,連忙趕往跑到杏兒的夫家。畢竟按理說第一胎沒有那麼快的,別是因為出了閃失。
而到了那聽到母子平安,生了個大胖小子,常喜樂這才舒了一口氣。只是這家裡都忙成一團了,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孩子會這麼快出來。又是燒水端水的,忙得團團轉。所幸之前衣服什麼都已經收拾好,否則更亂。
“怎麼突然就生了?”常喜樂問道。
杏兒的丈夫和婆婆以及曹二嫂都進到產房裡去了,所以是由杏兒公公回答。
“她剛才吃午飯說是要休息一下,睡了大概小半個時辰吧,我還在院子裡編竹筐子就聽到屋子裡好像有動靜,就叫她婆婆去瞧瞧,結果剛進去沒多久孩子就給生了……你說我也是當了好幾個娃兒的爹,長這麼大就沒見過生孩子這麼容易的!本來也是好事,畢竟生得快免了遭罪,就是弄得有些手忙腳亂的。”
杏兒公公是個厚道的,見家裡亂成一團也十分羞赧。這種亂成一團的還是比較少見的,因為大多都有時間去準備。
而在場不少都是有經驗的,要麼是自己生要麼是自家媳婦生,再不濟也是圍觀過知道咋回事的,畢竟這裡的婦人都是在家裡生的孩子,一聽這話都紛紛叫奇。
“這就是運道啊!我就說杏兒是個大福的,你看她連生個孩子都這麼容易。她娘當初還老是犯愁,瞧瞧,現在不僅自個幹得好,嫁得也好生孩子都那麼容易!”
大家聽這話都紛紛贊同起來。
而沒有多久裡頭的人終於出來了,曹二嫂懷裡抱著個包裹好的孩子,杏兒公公美滋滋的看了一眼就讓曹二嫂報到常喜樂和常昱的面前。
在桃源村人眼裡,最有福分的莫過於常喜樂和常昱兩人,孩子剛出生就得兩個人的抱,以後肯定大富大貴。
常喜樂現在已經抱出了經驗,因為不管村里誰家生孩子他都要過去的,他將孩子抱過來,見孩子臉上還泛著紅,眼睛又大又圓又黑。
“這孩子可真精神,以後是個有福氣的。”
新生總是令人感到喜悅,因為他代表了傳承和未來。
大家聽到這話都非常高興,常喜樂給起了個大名,就又給抱進去了。畢竟外頭人多,新生兒抵抗力差,一開始得避著人群。
常喜樂回去的時候笑容依然掛在臉上,陽光透過樹葉落在身上,有山風吹著不見炎熱只覺舒暢。
望著一派祥和的桃源村,看著無邊的美景,心曠神怡。
“今天還真是個好日子。”
常昱認真的望著他的眼睛,肯定道:“以後每一天都會是好日子。”
常喜樂朝著他笑了笑,兩人攜手結伴而行。腳踩在鄉間蜿蜒的路上,心裡無比的踏實。
【全文完】
作者有話要說:
吼吼吼,終於完結了!謝謝大家一路支持!
這個文的初衷是想要放鬆心情,寫個世外桃源YY一下,所以基本沒有什麼糾葛。如果大家看了有一種舒心的感覺,那就達到了我的目的。
這個文依然參考了不少資料,並不像之前有的讀者說我是童年回憶,其實我都沒下過地,噗。
很多金手指都是翻看資料的,雖然依然不怎麼體現出來,- -~~不過我還是要公布一下書目,→_→好歹花了這麼多錢不是。
《織錦》《中國染織》《中國古代紡織和印染》《中國農業科技史》《中國古代農具》《農業聖經》《天工開物》《手藝中國》《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國日常生活》《全息自然農法實踐》《中國二十四朝農業發展大記事》以及百度和知網上的一些報刊、論文等。
這麼多書依然不代表我文裡頭的言論就是正確的,因為都沒有仔細閱讀,都非常片面,而沒有系統的去研究過。
兩人在共同努力下,終於將蜂窩煤製作出來,雖然一開始不及後世的那般好燒,卻也比煤粉強了不少。
他們將蜂窩煤和爐子拿給沈百里和裴清雲,兩人都紛紛叫好。而且實驗證明,如此方法比煤塊還要省料。
煤炭是朝廷控制的,私採煤炭是會受到重罰的。染上煤炭之事很容易出岔子,而他們也不貪這點利潤,所以又將蜂窩煤的製作方法免費提供給朝廷。朝廷又是一通獎賞,令不管是沈裴兩家還是常喜樂常昱桃源村都得到了實惠。
而他們之所以把這法子貢獻出去,當然也不是那麼純好心,因為燒蜂窩煤得用爐子,他們打算以此入手。如此又不涉及敏感之物,還能跟朝廷賣個好,又能藉此大賺一筆,何樂而不為。
“爐子賣得不錯?”常喜樂道。
因為蜂窩煤也不過是剛推行,所以一開始大家還是比較陌生的,爐子起初的銷售起初也就比較一般。
“要不是我提前準備,都要不夠賣了!不過就這工坊還得加班加點,否則就趕不及了。”沈百里開心道,“你說你這腦子簡直就是可以產銀子的,隨便一動,那銀子就噼里啪啦從天上掉下來了。”
常喜樂只是笑笑,並未言語。
沈百里奉承的話也點到為止,沒說幾句話就開始嚷著要吃東西。
雖說府里的廚子收益比桃源村最好的廚子手藝要好得多,可不知為何就是做不出桃源村出的屬於他們這裡的吃食,就是沒有那個味道。並沒有多精緻,但是能夠讓人吃得特別的痛快,吃得特別的多,這大概就是農家菜的魅力。
一到夏日裴清雲的胃口就不太好,整個人會變得頗為消瘦,沈百里沒到這個時候,只要不出海就會領著他到桃源村避暑一段時日,養得白白胖胖的再回去。
同樣的,高元也是如此。只是秦鍾是朝廷命官,沒有那麼自由時間,所以每次他只能陪伴幾日就得急匆匆離開。
高元現在又已經把桃源村當做第二個家,秦鍾若不在府里他就會來到這裡。在城裡一個人太過孤單,還是這裡讓他覺得神清氣慡。
高元和秦鍾現在依然沒有成親,是高元覺得他們若是真心喜歡對方,那不過這麼一道程序也無所謂。可若他們正式成婚,他就沒法子在外頭這般自在。秦鐘的父親如今為南瓜府的太守,位高權重,家裡規矩極多。雖然不會苛待,到底在深宅大院裡住著無法像在外頭一個人一般。
秦鍾也知道他還是喜靜,可若真與他成婚,有很多時候就身不由己了。所以也就默認了這樣子的關係,不過經常會領著高元進到家裡,與家人齊聚一堂,表明他的身份,以示對他的尊重。
秦鍾如今年紀已經不小了,雖然如此行為實在有些另類,可秦家人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見秦鍾老老實實的過日子也就不再逼迫他什麼。至於子孫,秦家不愁沒有接班人,就由這個兒子任性。
常家人見沈百里和裴清雲過來,早就開始為他們準備吃食,說這話沒多久,就上了一堆他們喜歡的吃食。
風和日麗,他們就坐在小院子的涼亭里,品著美食,看著風景,吹著徐徐涼風,那叫個愜意自在。
“這麼說下個月你不去了?”沈百里道。
“再等幾年吧,我現在還是沒法適應坐船。”
沈百里也知道他這情況也知道,其實一開始就不是很指望,便是道:“海上航行更加顛簸,你會更暈,再等一些時日真的適應了再說也更好。之前我也是這個意見,如今你自己想明白最好不過。
你若想出去瞧瞧,也不是沒有法子,你可以跟著商隊從旱路走,只是時間更長,而且更加波折而已。過兩年海運這邊我們把人手帶出來了,以後還是會走旱路,清雲每次在海上也總是不太適應,我不想讓他太折騰。”
之前兩人一直海上行走也是沒有法子,因為他們最是熟悉航線以及那邊的情況。而讓沈百里自己出行,裴清雲寧可難受也要跟著。海上航行非常的危險,他不想在後頭擔心受怕,即便出事也想要兩個人在一起。
所以這幾年他們一直在培養接替的人,只要等那些人出師,他們就不必走海上之路。
常喜樂眼睛一亮,“當真?那敢情好,到時候咱們可以一塊兒結伴了。”
近距離旅遊的話他與常昱同行還是很愉快的事,可若是遠行卻還是人多更好,能與熟悉的人結伴而行那最好不過,旅途之中也沒有那麼無聊。
沈百里笑道:“我才得樂一把,有虎爺在也不擔憂會出事了。”
自從皇帝給他們兩人賜名號之後,不少人都聞風而來。不少人都想要拜在兩人名下求學,也有想要挑戰常昱的,想要知道是否真的有傳言那般厲害,若是能得勝還能揚名立萬。
來的人實在太多,常喜樂不想打擾他們的安寧,因此專門做了規定。
若是想要求學者,不管是想要拜在誰的門下,務必在每年四月份的時候前來進行相關的考試。若是通過,亦可在拜他們為師,否則就自請離去。而想要挑戰常昱的,則放在五月份。且一開始並不是常昱什麼阿貓阿狗都可以與他比的,也是要經過測試。測試多半就是舉重射箭等,若連最低標準都過不了更別提和常昱比武。且過了第一次測試還不成,還得有第二次測試,那就是跟保安隊的人較量,若能勝出才能有機會與常昱比武。
不少人在保安隊那裡就敗退了,結果倒是引來更多的人拜師學藝。
常昱和常喜樂都並不介意收徒,多培養些人才自己也有成就感,將自己所會傳承下去也是證明自己存在過。只是收徒標準很高,最重要一點就是人品必須要好。
否則教出了敗類,不管是學文學武,破壞力都會非常的大。
“之前派到商隊的那幾個人表現如何?”常喜樂問道。
常昱訓練出不少武藝高明之人,他們有些人雖然不想離家從軍,也想靠一身武藝掙錢。這裡頭不僅僅是桃源村的人,還有外村人和外來人,常喜樂就把他們介紹給沈裴兩家的商隊去做護衛。如此一來一年走一兩次就能掙到一年嚼用,又不用老在外頭待著。
“都很不錯,你們這有多少我們都給你安排。”沈百里肯定道。
常喜樂點了點頭,“如此便好……”
這時候槐子的五歲的兒子小坤沖了進來,“叔公叔公!姑姑生了!”
常喜樂一愣,猛的從石凳上站了起來,“啥?咋之前沒聽到動靜,不是說還得等好幾天嗎?”
小坤說的姑姑就是杏兒,杏兒雖然訂婚得比較早,可直到二十歲才成婚的。沒嫁多久就懷了孕,可算讓曹二嫂舒了一口氣。杏兒性子野,曹二嫂就擔心她平時傷到了,會生不出孩子。
雖然即便生不出也不會如何,杏兒也吃不了虧,可曹二嫂這種傳統女性肯定還是覺得有孩子更圓滿。
杏兒的預產期也就是這幾天,早上的時候她還過來給大家請安,也沒見有動靜,怎麼說生就生了。
小坤道:“我也不知道,是剛才姑爹家那邊來人說的,太奶奶就讓我過來跟你說,大人們都跑過去了。”
常喜樂也怕出事,連忙趕往跑到杏兒的夫家。畢竟按理說第一胎沒有那麼快的,別是因為出了閃失。
而到了那聽到母子平安,生了個大胖小子,常喜樂這才舒了一口氣。只是這家裡都忙成一團了,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孩子會這麼快出來。又是燒水端水的,忙得團團轉。所幸之前衣服什麼都已經收拾好,否則更亂。
“怎麼突然就生了?”常喜樂問道。
杏兒的丈夫和婆婆以及曹二嫂都進到產房裡去了,所以是由杏兒公公回答。
“她剛才吃午飯說是要休息一下,睡了大概小半個時辰吧,我還在院子裡編竹筐子就聽到屋子裡好像有動靜,就叫她婆婆去瞧瞧,結果剛進去沒多久孩子就給生了……你說我也是當了好幾個娃兒的爹,長這麼大就沒見過生孩子這麼容易的!本來也是好事,畢竟生得快免了遭罪,就是弄得有些手忙腳亂的。”
杏兒公公是個厚道的,見家裡亂成一團也十分羞赧。這種亂成一團的還是比較少見的,因為大多都有時間去準備。
而在場不少都是有經驗的,要麼是自己生要麼是自家媳婦生,再不濟也是圍觀過知道咋回事的,畢竟這裡的婦人都是在家裡生的孩子,一聽這話都紛紛叫奇。
“這就是運道啊!我就說杏兒是個大福的,你看她連生個孩子都這麼容易。她娘當初還老是犯愁,瞧瞧,現在不僅自個幹得好,嫁得也好生孩子都那麼容易!”
大家聽這話都紛紛贊同起來。
而沒有多久裡頭的人終於出來了,曹二嫂懷裡抱著個包裹好的孩子,杏兒公公美滋滋的看了一眼就讓曹二嫂報到常喜樂和常昱的面前。
在桃源村人眼裡,最有福分的莫過於常喜樂和常昱兩人,孩子剛出生就得兩個人的抱,以後肯定大富大貴。
常喜樂現在已經抱出了經驗,因為不管村里誰家生孩子他都要過去的,他將孩子抱過來,見孩子臉上還泛著紅,眼睛又大又圓又黑。
“這孩子可真精神,以後是個有福氣的。”
新生總是令人感到喜悅,因為他代表了傳承和未來。
大家聽到這話都非常高興,常喜樂給起了個大名,就又給抱進去了。畢竟外頭人多,新生兒抵抗力差,一開始得避著人群。
常喜樂回去的時候笑容依然掛在臉上,陽光透過樹葉落在身上,有山風吹著不見炎熱只覺舒暢。
望著一派祥和的桃源村,看著無邊的美景,心曠神怡。
“今天還真是個好日子。”
常昱認真的望著他的眼睛,肯定道:“以後每一天都會是好日子。”
常喜樂朝著他笑了笑,兩人攜手結伴而行。腳踩在鄉間蜿蜒的路上,心裡無比的踏實。
【全文完】
作者有話要說:
吼吼吼,終於完結了!謝謝大家一路支持!
這個文的初衷是想要放鬆心情,寫個世外桃源YY一下,所以基本沒有什麼糾葛。如果大家看了有一種舒心的感覺,那就達到了我的目的。
這個文依然參考了不少資料,並不像之前有的讀者說我是童年回憶,其實我都沒下過地,噗。
很多金手指都是翻看資料的,雖然依然不怎麼體現出來,- -~~不過我還是要公布一下書目,→_→好歹花了這麼多錢不是。
《織錦》《中國染織》《中國古代紡織和印染》《中國農業科技史》《中國古代農具》《農業聖經》《天工開物》《手藝中國》《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國日常生活》《全息自然農法實踐》《中國二十四朝農業發展大記事》以及百度和知網上的一些報刊、論文等。
這麼多書依然不代表我文裡頭的言論就是正確的,因為都沒有仔細閱讀,都非常片面,而沒有系統的去研究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