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漫天的大雨,就像當初兩人在雨夜的相見一樣,也是那晚上,唐且盡刺了曲相生第一劍。
“呵……呵......你父親,他活該、活該……他殺了我全家…….他,咳、咳!”曲相生的喉嚨一陣腥澀,鮮血從她的口中湧出來,她抬頭望向唐且盡,眼神里沒有以往的溫柔、調笑,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厭惡、憎恨。
唐且盡撇過頭不去看曲相生的眼睛:“我父親絕對不是你說的那種人。”
“不是,好,咳咳,”曲相生的情緒一下子就激動起來,失控地嘶吼著,“你以為他真的是個……好人,你這個…..瞎子!你他媽的,瞎了眼!”
曲相生此刻就像變了個人,她永遠也無法接受有人替當初一個血洗曲府的殺人兇手辯論,她死死撐著一口氣,想要問唐且儘是瞎了眼還是他的父親偽裝的太好,以至於多年來,唐且盡都認為自己的父親是無辜的,不是一個雙手沾滿了八十多條人命鮮血的殺人犯。
但曲相生的眼前已經開始模糊不清,她覺得眼皮越來越沉重,身體越來越冷,雙手指縫流出的鮮血也變得越來越少,好像有人在溫柔呼喚她:“相生,生生……”
“母親?”
傾盆大雨下,徒留呆呆站在原地的唐且盡,還有躺在地上早已沒了氣息的曲相生。
唐且盡不知道自己臉上的雨水是不是混有自己的淚水,她拿起劍,離開了延國邊境。
若雨停後有人路過,看見地上曲相生的屍體會怎麼想呢?
大抵會說:又是一個被巫蠱師害死的無辜之人吧。
而在唐且盡心中,父親還是那個偉岸又不苟言笑的男人。因為母親不曾向她訴苦,父親也永遠要保持自己一家之主的形象。
在唐且盡更小的時候,開武館的父親曾在飯桌上偶然說起,自己想去做生意,一向順從的母親自然是表示了贊同,而年少不知事的唐且盡更沒有把這當一回事。
或許是唐父並沒有這方面的天賦或運氣,所有的錢都賠了,他一向自命不凡,如何能接受命運和他開的這種玩笑。多番交談無果,他索性自己親自動手,上門血洗了曲家,也就是與他做生意的那家人。
那段時間的唐父外出過一段時間,唐且盡問起來,母親總是閃爍其詞。其實她又何嘗不知道自己丈夫是個怎樣的人,一喝醉酒便要打人,自己這麼多年挨過多少打,已經數不清了。可誰讓自己懦弱呢,她知道自己的丈夫殺了人,卻不敢說,不敢問,日日被良心折磨,日夜難眠,食不知味。
終於,唐父死了,她大哭,但內心有的卻是激動與欣喜,是一種報復的快感。可那種愧疚感、負罪感,依舊如蛛絲一般死死纏繞著她,一點一點在勒緊她的脖子,直到最後,蛛絲成了解不開扯不斷的結,她也選擇了自縊。
只留下小小的唐且盡,將一切的恐懼仇恨歸於殺了自己父親的女人,在之後的十年裡,執著尋找。
☆、無人與我立黃昏
如果唐母在死之前多和唐且盡說一句話,告訴她所有的真相,或許唐且盡和曲相生也不會如今日這般。
可惜世事難料,縱是人人聽而懼之的“骨羅剎”和“江湖第一的殺手”,又如何逃得過“天道”,如何斬斷與“情”之一字的糾葛。
曲相生永遠留在了那個雨夜,再也不會回來了。
曲相生死後第三年,江湖大亂,傳聞中的“疑夢驚琴宮”再度出現,無數武林風雲人物出手,只為奪“相悲琴”。得此琴者,得三界,亂天下,可使死人復活,可窺活人今生。然“疑夢驚琴宮”的宮主彈奏“相悲琴”擊退萬人,只帶走了一名黃衣年輕女子。自此之後,“疑夢驚琴宮”再未現世,真正成了傳聞。
江湖又恢復了平靜,只當那次大亂是一場過眼雲煙。
茶館的說書人也有了新的故事:“據說那曾經惹得江湖動盪不安,叫多少武林風雲人物出手的“疑夢驚琴宮”宮主啊,是上萬年前隕落的天道!而她當年自墮仙身,竟然是為了個女人!”
說書人的故事,從來都是半真半假,誰又會全信呢。
“骨羅剎”和“江湖第一殺手”已經成為了過去,現在人們更愛聽“疑夢驚琴宮宮主”和“黃衣女子”的故事。
唐且儘自然也知道這場大亂,那時候,她遠遠看到奏響“相悲琴”的“疑夢驚琴宮”宮主,臉上的白玉面具頃刻間碎裂,居然就是那天,在和曲相生去往延國路上擊傷自己的女人。而她帶走的“黃衣女子”,就是被稱為“明黃”的女子。
兩人轉眼間就消失在眾人面前,並帶走了“相悲琴”,也叫唐且盡失去了最後一絲希望。
“可使死人復活……”唐且盡又灌下一口酒,她伸手摩挲著身後墓碑上的字,“吾…….妻……相……生…….”
如何判斷自己愛不愛一個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失去。
曲相生死後的三年裡,唐且盡曾遊歷四方,看遍河山,但依舊難以放下,很多時候,她早就忘了到底是不肯放過自己,還是不肯放過曲相生。如果是後者,那曲相生早就死了,有什麼放不下的。
“呵……呵......你父親,他活該、活該……他殺了我全家…….他,咳、咳!”曲相生的喉嚨一陣腥澀,鮮血從她的口中湧出來,她抬頭望向唐且盡,眼神里沒有以往的溫柔、調笑,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厭惡、憎恨。
唐且盡撇過頭不去看曲相生的眼睛:“我父親絕對不是你說的那種人。”
“不是,好,咳咳,”曲相生的情緒一下子就激動起來,失控地嘶吼著,“你以為他真的是個……好人,你這個…..瞎子!你他媽的,瞎了眼!”
曲相生此刻就像變了個人,她永遠也無法接受有人替當初一個血洗曲府的殺人兇手辯論,她死死撐著一口氣,想要問唐且儘是瞎了眼還是他的父親偽裝的太好,以至於多年來,唐且盡都認為自己的父親是無辜的,不是一個雙手沾滿了八十多條人命鮮血的殺人犯。
但曲相生的眼前已經開始模糊不清,她覺得眼皮越來越沉重,身體越來越冷,雙手指縫流出的鮮血也變得越來越少,好像有人在溫柔呼喚她:“相生,生生……”
“母親?”
傾盆大雨下,徒留呆呆站在原地的唐且盡,還有躺在地上早已沒了氣息的曲相生。
唐且盡不知道自己臉上的雨水是不是混有自己的淚水,她拿起劍,離開了延國邊境。
若雨停後有人路過,看見地上曲相生的屍體會怎麼想呢?
大抵會說:又是一個被巫蠱師害死的無辜之人吧。
而在唐且盡心中,父親還是那個偉岸又不苟言笑的男人。因為母親不曾向她訴苦,父親也永遠要保持自己一家之主的形象。
在唐且盡更小的時候,開武館的父親曾在飯桌上偶然說起,自己想去做生意,一向順從的母親自然是表示了贊同,而年少不知事的唐且盡更沒有把這當一回事。
或許是唐父並沒有這方面的天賦或運氣,所有的錢都賠了,他一向自命不凡,如何能接受命運和他開的這種玩笑。多番交談無果,他索性自己親自動手,上門血洗了曲家,也就是與他做生意的那家人。
那段時間的唐父外出過一段時間,唐且盡問起來,母親總是閃爍其詞。其實她又何嘗不知道自己丈夫是個怎樣的人,一喝醉酒便要打人,自己這麼多年挨過多少打,已經數不清了。可誰讓自己懦弱呢,她知道自己的丈夫殺了人,卻不敢說,不敢問,日日被良心折磨,日夜難眠,食不知味。
終於,唐父死了,她大哭,但內心有的卻是激動與欣喜,是一種報復的快感。可那種愧疚感、負罪感,依舊如蛛絲一般死死纏繞著她,一點一點在勒緊她的脖子,直到最後,蛛絲成了解不開扯不斷的結,她也選擇了自縊。
只留下小小的唐且盡,將一切的恐懼仇恨歸於殺了自己父親的女人,在之後的十年裡,執著尋找。
☆、無人與我立黃昏
如果唐母在死之前多和唐且盡說一句話,告訴她所有的真相,或許唐且盡和曲相生也不會如今日這般。
可惜世事難料,縱是人人聽而懼之的“骨羅剎”和“江湖第一的殺手”,又如何逃得過“天道”,如何斬斷與“情”之一字的糾葛。
曲相生永遠留在了那個雨夜,再也不會回來了。
曲相生死後第三年,江湖大亂,傳聞中的“疑夢驚琴宮”再度出現,無數武林風雲人物出手,只為奪“相悲琴”。得此琴者,得三界,亂天下,可使死人復活,可窺活人今生。然“疑夢驚琴宮”的宮主彈奏“相悲琴”擊退萬人,只帶走了一名黃衣年輕女子。自此之後,“疑夢驚琴宮”再未現世,真正成了傳聞。
江湖又恢復了平靜,只當那次大亂是一場過眼雲煙。
茶館的說書人也有了新的故事:“據說那曾經惹得江湖動盪不安,叫多少武林風雲人物出手的“疑夢驚琴宮”宮主啊,是上萬年前隕落的天道!而她當年自墮仙身,竟然是為了個女人!”
說書人的故事,從來都是半真半假,誰又會全信呢。
“骨羅剎”和“江湖第一殺手”已經成為了過去,現在人們更愛聽“疑夢驚琴宮宮主”和“黃衣女子”的故事。
唐且儘自然也知道這場大亂,那時候,她遠遠看到奏響“相悲琴”的“疑夢驚琴宮”宮主,臉上的白玉面具頃刻間碎裂,居然就是那天,在和曲相生去往延國路上擊傷自己的女人。而她帶走的“黃衣女子”,就是被稱為“明黃”的女子。
兩人轉眼間就消失在眾人面前,並帶走了“相悲琴”,也叫唐且盡失去了最後一絲希望。
“可使死人復活……”唐且盡又灌下一口酒,她伸手摩挲著身後墓碑上的字,“吾…….妻……相……生…….”
如何判斷自己愛不愛一個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失去。
曲相生死後的三年裡,唐且盡曾遊歷四方,看遍河山,但依舊難以放下,很多時候,她早就忘了到底是不肯放過自己,還是不肯放過曲相生。如果是後者,那曲相生早就死了,有什麼放不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