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可能性至少不是零吧!”
“真是危言聳聽!”紗世子加強語氣反問:“你心有什麼證據?”
“這話正是真正罪犯的慣用腔調呀!”鹿谷表現得有點畏縮似地聳了聳肩膀,“我拿不出任何證據來。”
“既然如此……”
“但是,要知道,我這話僅僅是指幕後操縱,這一假設來說的!”
紗世子滿臉疑雲閉住了嘴。鹿谷繼續說道,“我想說的是真相併不是‘幕後操縱’!我已掌握了證據,也就是所有的殺人案都是您親手乾的!”
“關於那三天裡在‘舊館’發生的事件,江南君作了詳細說明,我聽後覺得有幾個疑點。他說明的情況總體說來就是罪犯可能是由季彌,因為他的精神病表現了這一點,似乎是可以用這種解釋來了結一切。
但是,一旦將事件從開始到結束的整個過程重新加以組合、分析,總覺得有些不盡合理之處。小小的疑點積少成多,便使人產生一種無法調和的格格不入之感。這就是我的感覺。我搞不清這究竟是怎麼回事,為此而大傷腦筋。結果搞得我過去的尼古丁中毒現象再度復發。”
鹿谷輕輕地苦笑了一下,歪著嘴說,“我先把這些疑點列舉出來看看吧!”
接著,他講道:“第一,罪犯為什麼要把鐘錶當作兇器?而且,為什麼要在作案之後,把‘舊館’內還在運轉的所有鐘錶全都毀掉呢?這也是同類性質的疑點。當然可以解釋說因為罪犯即由季彌討厭鐘錶。然而這是事情的真相嗎?
第二,罪犯為什麼要在塑膠桶的飲用水中投放安眠藥?
如果按照一般想法來回答則是為了在‘舊館’內行動方便;為了製造作案機會。但是我總覺得如此有計畫的作法,像由季彌那樣的少年似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還有殺害攝影師內海篤志的理由也一樣,是同他的能力不相稱的,他認為內海已把自己的形像拍攝下來,為處理底片而把內海殺掉。雖然可以認為這是殺死內海的動機,但問題是那底片的沖洗是要在很晚以後,亦即在罪行被發現,警察來搜查之後的事。那麼由季彌具有這種保全自己的高度智慧嗎?
另一方面,罪犯故意留下一些表明犯罪動機的紙條,上面寫著‘是你們殺死的!’由季彌還把說明自己是兇手的許多物證隨便丟在屋裡,最後竟以那種方式自殺身死。從這些舉動可以看出,他具有隻要能達到目的而不訐後果的思想。既杲如此,他又有什麼必要處理日後會危及自身安全的底片為理由,便將和復仇毫無關係的攝影師殺死呢?”
鹿谷以犀利的目光盯視著再次垂下臉的紗世子,滔滔不絕地講下去。
“再一個疑點,為什麼殺人犯在殺死渡邊涼介和樫早紀子之後,要去敲新見梢的門呢?這一行動實在難以解釋。
比如,可以設想地誤以為有一個復仇對象在這個屋裡,然而接著又產生一個問題,既然是這樣,他為什麼要特意去敲門呃?在當時情況下,誰都沒有為防範不測而把門鎖上。偷偷潛入室內,那是易如反掌的事。實際上早紀子就是躺在床上睡覺時遭到襲擊,還沒有來得及反抗就被殺害了。
而且,在那裡的大廳牆上,張貼著瓜生所畫的‘舊館’平面圖,上面有房間分配表,寫著誰住在哪個房間。罪犯有充分的機會見到這張房間分配圖。由此可知罪犯明知那是新見梢的寢室卻又去敲門,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我的疑問還沒有完。
為什麼罪犯在‘鐘擺軒’襲擊江南時,只將他打昏過去而沒有置其於死地呢?
是由於其良心起了作用,儘量不想去殺害那些與本來目的無關的人嗎?罪犯是否注意到,被殺的瓜生君手中緊握的永遠和由季彌兩個人的合影照片,分明是代表他的暗示?如果注意到了,他就很容易設想到目睹這一事實的江南君,也和內海所拍的底片一樣均能對自己構成威脅。那麼罪犯是知道這一事實而沒有殺他呢?還是由於不知道才沒有殺死他?
把失去知覺的江南君關進洗臉間又是為什麼呢?把裡邊的照明用具全都破壞掉,也是令人不解之處。
最後還有一個疑點,罪犯為什麼把小早川茂郎和瓜生民佐男、河原崎潤一、內海篤志等四人的屍體運出‘舊館’,埋到森林去呢?
當然可以理解為這是由季彌的一種復仇辦法,即把他們推進洞穴里,讓他們和永遠一樣。可是,既然如此,為什麼把渡邊涼介和樫早紀子的屍體留在原處未動呢?
雖然可以考慮是因為時間不足或者體力支持不住等,可是把本來是復仇目標的兩個人甩在後面,而把和復仇目的毫無關係的小早川和內海先搬走,這一行動不能不令人費解。我認為罪犯是否顛倒了先後順序。”
鹿谷說到這兒停了一會兒,觀察對方的反應。紗世子一動未動地說道,“然後又怎樣了呢?”她用一種近似嘆息的聲調催促鹿谷講下去。
“我以上列舉的是關於兇手罪行本身的疑點,另外,在看來似乎與案件無直接關係的方面,我也有幾個疑點。
比如,為什麼在進入‘舊館’之前,大家必須按照光明寺美琴的要求一律穿上和她一樣的‘靈袍’?屬於半地下式建築,沒有窗戶的‘舊館’是怎樣—種結構?還有這座鐘塔傷的巨型鐘盤為什麼沒有指針?另外三十一日夜間,我和福西應邀來訪時,在連接門廳的走廊上聽到的一種奇怪的聲音,這也令我生疑。
“真是危言聳聽!”紗世子加強語氣反問:“你心有什麼證據?”
“這話正是真正罪犯的慣用腔調呀!”鹿谷表現得有點畏縮似地聳了聳肩膀,“我拿不出任何證據來。”
“既然如此……”
“但是,要知道,我這話僅僅是指幕後操縱,這一假設來說的!”
紗世子滿臉疑雲閉住了嘴。鹿谷繼續說道,“我想說的是真相併不是‘幕後操縱’!我已掌握了證據,也就是所有的殺人案都是您親手乾的!”
“關於那三天裡在‘舊館’發生的事件,江南君作了詳細說明,我聽後覺得有幾個疑點。他說明的情況總體說來就是罪犯可能是由季彌,因為他的精神病表現了這一點,似乎是可以用這種解釋來了結一切。
但是,一旦將事件從開始到結束的整個過程重新加以組合、分析,總覺得有些不盡合理之處。小小的疑點積少成多,便使人產生一種無法調和的格格不入之感。這就是我的感覺。我搞不清這究竟是怎麼回事,為此而大傷腦筋。結果搞得我過去的尼古丁中毒現象再度復發。”
鹿谷輕輕地苦笑了一下,歪著嘴說,“我先把這些疑點列舉出來看看吧!”
接著,他講道:“第一,罪犯為什麼要把鐘錶當作兇器?而且,為什麼要在作案之後,把‘舊館’內還在運轉的所有鐘錶全都毀掉呢?這也是同類性質的疑點。當然可以解釋說因為罪犯即由季彌討厭鐘錶。然而這是事情的真相嗎?
第二,罪犯為什麼要在塑膠桶的飲用水中投放安眠藥?
如果按照一般想法來回答則是為了在‘舊館’內行動方便;為了製造作案機會。但是我總覺得如此有計畫的作法,像由季彌那樣的少年似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還有殺害攝影師內海篤志的理由也一樣,是同他的能力不相稱的,他認為內海已把自己的形像拍攝下來,為處理底片而把內海殺掉。雖然可以認為這是殺死內海的動機,但問題是那底片的沖洗是要在很晚以後,亦即在罪行被發現,警察來搜查之後的事。那麼由季彌具有這種保全自己的高度智慧嗎?
另一方面,罪犯故意留下一些表明犯罪動機的紙條,上面寫著‘是你們殺死的!’由季彌還把說明自己是兇手的許多物證隨便丟在屋裡,最後竟以那種方式自殺身死。從這些舉動可以看出,他具有隻要能達到目的而不訐後果的思想。既杲如此,他又有什麼必要處理日後會危及自身安全的底片為理由,便將和復仇毫無關係的攝影師殺死呢?”
鹿谷以犀利的目光盯視著再次垂下臉的紗世子,滔滔不絕地講下去。
“再一個疑點,為什麼殺人犯在殺死渡邊涼介和樫早紀子之後,要去敲新見梢的門呢?這一行動實在難以解釋。
比如,可以設想地誤以為有一個復仇對象在這個屋裡,然而接著又產生一個問題,既然是這樣,他為什麼要特意去敲門呃?在當時情況下,誰都沒有為防範不測而把門鎖上。偷偷潛入室內,那是易如反掌的事。實際上早紀子就是躺在床上睡覺時遭到襲擊,還沒有來得及反抗就被殺害了。
而且,在那裡的大廳牆上,張貼著瓜生所畫的‘舊館’平面圖,上面有房間分配表,寫著誰住在哪個房間。罪犯有充分的機會見到這張房間分配圖。由此可知罪犯明知那是新見梢的寢室卻又去敲門,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我的疑問還沒有完。
為什麼罪犯在‘鐘擺軒’襲擊江南時,只將他打昏過去而沒有置其於死地呢?
是由於其良心起了作用,儘量不想去殺害那些與本來目的無關的人嗎?罪犯是否注意到,被殺的瓜生君手中緊握的永遠和由季彌兩個人的合影照片,分明是代表他的暗示?如果注意到了,他就很容易設想到目睹這一事實的江南君,也和內海所拍的底片一樣均能對自己構成威脅。那麼罪犯是知道這一事實而沒有殺他呢?還是由於不知道才沒有殺死他?
把失去知覺的江南君關進洗臉間又是為什麼呢?把裡邊的照明用具全都破壞掉,也是令人不解之處。
最後還有一個疑點,罪犯為什麼把小早川茂郎和瓜生民佐男、河原崎潤一、內海篤志等四人的屍體運出‘舊館’,埋到森林去呢?
當然可以理解為這是由季彌的一種復仇辦法,即把他們推進洞穴里,讓他們和永遠一樣。可是,既然如此,為什麼把渡邊涼介和樫早紀子的屍體留在原處未動呢?
雖然可以考慮是因為時間不足或者體力支持不住等,可是把本來是復仇目標的兩個人甩在後面,而把和復仇目的毫無關係的小早川和內海先搬走,這一行動不能不令人費解。我認為罪犯是否顛倒了先後順序。”
鹿谷說到這兒停了一會兒,觀察對方的反應。紗世子一動未動地說道,“然後又怎樣了呢?”她用一種近似嘆息的聲調催促鹿谷講下去。
“我以上列舉的是關於兇手罪行本身的疑點,另外,在看來似乎與案件無直接關係的方面,我也有幾個疑點。
比如,為什麼在進入‘舊館’之前,大家必須按照光明寺美琴的要求一律穿上和她一樣的‘靈袍’?屬於半地下式建築,沒有窗戶的‘舊館’是怎樣—種結構?還有這座鐘塔傷的巨型鐘盤為什麼沒有指針?另外三十一日夜間,我和福西應邀來訪時,在連接門廳的走廊上聽到的一種奇怪的聲音,這也令我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