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綾兒無事,讓太皇太后擔心了。”這小可憐的模樣,連站在一旁的衛子夫都不忍去看,心裡安一些吐槽便好,太皇太后更是心疼的緊,趕忙讓她去休息休息,別傷了身。
劉綾離去,不過幾日,她父女二人便一同來辭行。劉徹當然沒有攔著的道理,大手一揮便准了他們離去。可衛子夫知道,這般無疑是放虎歸山。他們本就來刺探宮中情況,順便聯絡線人,如今目的達成順利離開,加上劉綾受的那些罪,記仇的心越發的膨脹。雖說歷史上倒也沒有他們成功的描述,可誰知道是否會有別的意外發生呢?
和平陽膩歪時間總是過的飛快,幾日相處,便又是一陣分離。那日午後,平陽走後,衛子夫便日常來尋東方朔學習。說是學習,不過是想詢問淮南王那些事。
“如今皇上也准了他們回到封地,可這無異於放虎歸山,那些兵不就是被他們秘密訓練著麼,這一回,看來準備生事了。”衛子夫最近對政治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明顯高了,可她也不過想護住自己心愛之人,劉徹在,平陽便在,至少比那什勞子劉綾要好的多。
東方朔的心思她怎麼也猜不透,也不想著強求了。知道此人對自己也沒有惡意,身份什麼的也總有一天會清楚,也夠了。
“子夫不慌,淮南王那一行的造反必然是無法避免的,那是歷史,也不是我們能輕易更改的,攔不住也無法直接摧毀。我派了十一、十二暗中追蹤,甚至最好能插入內線,那才有利於我們對其的剿滅。倒是你,該去和衛青稍微漏嘴了,讓他有些緊迫感。否則,淮南王突如其來的攻擊,必然會讓人措手不及。及早的準備,裡應外合,真正將他們斬於馬下。至少,平陽不用再為此多射一箭。”
野史上說,淮南王突然造反,漢武帝劉徹反應不及,城門損失慘重。長公主平陽與其一同守住城門,卻被淮南王先鋒射中一箭,自此落下病根,身體每況日下。
衛子夫自是最擔心平陽,那一箭,無論如何不願她受。算算日程,淮南王再多幾日便回了封地,那反動之事也是隨時的了。有些緊張,又有些焦躁不安。
於是衛子夫還是偷偷尋了衛青,暗搓搓地說了一些什麼,繞老繞去不過是關於淮南王。衛青也好奇,她怎麼會有這麼多消息。
“我整日呆在太皇太后宮中,自然聽到一些小道,我還是想你早些預備,到時候沒準一舉成名,便是最好的立功的表現。”衛子夫說是為了弟弟的前程準備,實際也不過是個幌子,真實的目的也只有她自己知道。衛青一聽,不疑有他,自己也算有些官銜,便遣了信任之人追尋淮南王的動作。
大約花了十日的時間,淮南王一行才回到封地。幾人果然沒耽擱,對自己在京中所見所聞進行匯總,決定半月後開始進攻。將軍古服按照自己既定的節奏,沒一會便溜達到了城外幾里,眼尖的才能看到那一個隱蔽的洞口,用草絮遮著。古服界碑地觀望了四周,才迅速地走進去。身後明顯跟了兩人,看了看彼此,連忙遁走,像是準備向誰匯報了吧。
古服走進去了之後,熟練地打開封鎖的那道門,踏過台階,才聽見傳來生硬的叫喊聲,像是士兵訓練時發出的那種聲音。他也不急,悠悠地走著,順便看看他們訓練的情況。這是淮南王的兵,號稱五萬精兵,誰知道這些兵竟然藏在城外的地下。古服一邊看著,一邊叫停了他們。
“半月後,我們便要進攻長安!這是我們最後的機會,要麼王,要麼死!”
“好!好!好!”
振作一氣的樣子真是有些震撼人心,不得不說,淮南王的兵,真是訓練的相當好,帶了氣勢和勇氣,似乎只等最後那一戰。
半月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可戒備的人心永遠在等候。這幾日,東方朔一直在接收十一他們的消息,也算是對淮南王的內部情況有了不少的了解。這一路上,他們若要進攻,需要經過的縣城算算也不過十餘,若是拼了,幾日便可到達。東方朔在等信號,造反的信號,衛子夫也在等。
果不其然,三日後,消息來了。
淮南王造反,率十萬兵,如今已奪下四個縣城,甚至有長驅直入的跡象。衛青的消息也到了,主動請纓對付淮南王,帶了他準備已久的御林軍。
衛青的攻擊力從來不會被質疑,尤其是衛子夫,她相信歷史上那般被銘記的衛青對付這樣一個淮南王也不是什麼問題。於是勝戰的戰報不斷傳來,只是這淮南王的兵實在有夠堅持,受了傷,上了藥,第二日又重新上戰場,他們像是只願死在戰場上,不願有任何一絲的安逸等待。
古服也有些慌了,十萬帶出去的兵,如今剩下不到三萬,他也向淮南王立過生死狀,不滅劉徹,寧死。白日裡那些爭鬥也讓他看清,衛青這御林軍其實更狠,而這都城本就是易守難攻之地,死傷的數量不斷增加。最後一搏,大概是得夜襲了。
這晚,古服著著盔甲,按住身旁那柄劍,做著最後的準備。暗了暗心,走出帳,向整齊列隊的士兵繼續喊話“最後一搏!直攻都城!”
淮南王的將軍古服,帶著剩下的堪堪三萬兵,準備在今夜,做最後的戰役。郡主劉綾也來踐行,他們都明白,這一次真的要分出勝負了,而古服這般堅毅的表情和謀劃,讓她心裡自信了許多。
“將軍,若此役成,綾願為將軍妻,共享盛世。”劉綾的承諾也像著催化,古服本就一心愛著劉綾,這話一出,內心的激盪和誓死不回更強了。
“臣,謹記!”
淮南王的軍隊,暗夜中向都城走去。惶惶中,看得到高掛的將旗。
第20章 二十
這一晚的天氣暗的讓人害怕,沉沉的一片籠罩著,發不出一些別的顏色。像是整個被墨浸濕的夜晚,連聲響都失了音。
古服的軍隊就掩蓋在夜色下,匆匆的一群,卻並不怎麼顯眼,都是黑黑的一群,混雜在一起。衛青今夜似乎也在等著,等古服的偷襲。他不敢保證,可太皇太后那位東方先生告訴他,今夜必有一搏。他說的那麼篤定,有種不得不信的衝動。於是他著著盔甲,暗中觀察著。
今夜總不太平,劉徹也來了。他本在平陽府看望許久不見的皇姐,可這沉重的天氣壓得人舒服不起來,心裡悶悶的總怕是會發生些什麼。打算別了平陽公主後,逕自來城牆處看看。可沒想到平陽呆不住了,非要一起來看,給其名曰身處高位又怎能只受到庇佑。劉徹說不過她,只好應了,又將自己的親兵挪給她,命他們必須護住平陽公主周全。
“臣衛青拜見陛下,平陽公主。臣甲冑在身,恕不能行全禮。”衛青倒是畢恭畢敬一副老實人的模樣,甚至看不出任何別的成分。
劉徹虛扶住他,自然也沒讓他多禮,慰問一番後便走向城牆。淮南王的軍絲毫不肯罷休,遭苦的也無非諸多百姓。且不論傷亡,可傷害的存在不可否認的。劉徹擔憂的表情散不去,平陽臉上的表情也不太好,凝重的可怕,繼續詢問著城內的情況,以及敵情。
劉綾離去,不過幾日,她父女二人便一同來辭行。劉徹當然沒有攔著的道理,大手一揮便准了他們離去。可衛子夫知道,這般無疑是放虎歸山。他們本就來刺探宮中情況,順便聯絡線人,如今目的達成順利離開,加上劉綾受的那些罪,記仇的心越發的膨脹。雖說歷史上倒也沒有他們成功的描述,可誰知道是否會有別的意外發生呢?
和平陽膩歪時間總是過的飛快,幾日相處,便又是一陣分離。那日午後,平陽走後,衛子夫便日常來尋東方朔學習。說是學習,不過是想詢問淮南王那些事。
“如今皇上也准了他們回到封地,可這無異於放虎歸山,那些兵不就是被他們秘密訓練著麼,這一回,看來準備生事了。”衛子夫最近對政治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明顯高了,可她也不過想護住自己心愛之人,劉徹在,平陽便在,至少比那什勞子劉綾要好的多。
東方朔的心思她怎麼也猜不透,也不想著強求了。知道此人對自己也沒有惡意,身份什麼的也總有一天會清楚,也夠了。
“子夫不慌,淮南王那一行的造反必然是無法避免的,那是歷史,也不是我們能輕易更改的,攔不住也無法直接摧毀。我派了十一、十二暗中追蹤,甚至最好能插入內線,那才有利於我們對其的剿滅。倒是你,該去和衛青稍微漏嘴了,讓他有些緊迫感。否則,淮南王突如其來的攻擊,必然會讓人措手不及。及早的準備,裡應外合,真正將他們斬於馬下。至少,平陽不用再為此多射一箭。”
野史上說,淮南王突然造反,漢武帝劉徹反應不及,城門損失慘重。長公主平陽與其一同守住城門,卻被淮南王先鋒射中一箭,自此落下病根,身體每況日下。
衛子夫自是最擔心平陽,那一箭,無論如何不願她受。算算日程,淮南王再多幾日便回了封地,那反動之事也是隨時的了。有些緊張,又有些焦躁不安。
於是衛子夫還是偷偷尋了衛青,暗搓搓地說了一些什麼,繞老繞去不過是關於淮南王。衛青也好奇,她怎麼會有這麼多消息。
“我整日呆在太皇太后宮中,自然聽到一些小道,我還是想你早些預備,到時候沒準一舉成名,便是最好的立功的表現。”衛子夫說是為了弟弟的前程準備,實際也不過是個幌子,真實的目的也只有她自己知道。衛青一聽,不疑有他,自己也算有些官銜,便遣了信任之人追尋淮南王的動作。
大約花了十日的時間,淮南王一行才回到封地。幾人果然沒耽擱,對自己在京中所見所聞進行匯總,決定半月後開始進攻。將軍古服按照自己既定的節奏,沒一會便溜達到了城外幾里,眼尖的才能看到那一個隱蔽的洞口,用草絮遮著。古服界碑地觀望了四周,才迅速地走進去。身後明顯跟了兩人,看了看彼此,連忙遁走,像是準備向誰匯報了吧。
古服走進去了之後,熟練地打開封鎖的那道門,踏過台階,才聽見傳來生硬的叫喊聲,像是士兵訓練時發出的那種聲音。他也不急,悠悠地走著,順便看看他們訓練的情況。這是淮南王的兵,號稱五萬精兵,誰知道這些兵竟然藏在城外的地下。古服一邊看著,一邊叫停了他們。
“半月後,我們便要進攻長安!這是我們最後的機會,要麼王,要麼死!”
“好!好!好!”
振作一氣的樣子真是有些震撼人心,不得不說,淮南王的兵,真是訓練的相當好,帶了氣勢和勇氣,似乎只等最後那一戰。
半月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可戒備的人心永遠在等候。這幾日,東方朔一直在接收十一他們的消息,也算是對淮南王的內部情況有了不少的了解。這一路上,他們若要進攻,需要經過的縣城算算也不過十餘,若是拼了,幾日便可到達。東方朔在等信號,造反的信號,衛子夫也在等。
果不其然,三日後,消息來了。
淮南王造反,率十萬兵,如今已奪下四個縣城,甚至有長驅直入的跡象。衛青的消息也到了,主動請纓對付淮南王,帶了他準備已久的御林軍。
衛青的攻擊力從來不會被質疑,尤其是衛子夫,她相信歷史上那般被銘記的衛青對付這樣一個淮南王也不是什麼問題。於是勝戰的戰報不斷傳來,只是這淮南王的兵實在有夠堅持,受了傷,上了藥,第二日又重新上戰場,他們像是只願死在戰場上,不願有任何一絲的安逸等待。
古服也有些慌了,十萬帶出去的兵,如今剩下不到三萬,他也向淮南王立過生死狀,不滅劉徹,寧死。白日裡那些爭鬥也讓他看清,衛青這御林軍其實更狠,而這都城本就是易守難攻之地,死傷的數量不斷增加。最後一搏,大概是得夜襲了。
這晚,古服著著盔甲,按住身旁那柄劍,做著最後的準備。暗了暗心,走出帳,向整齊列隊的士兵繼續喊話“最後一搏!直攻都城!”
淮南王的將軍古服,帶著剩下的堪堪三萬兵,準備在今夜,做最後的戰役。郡主劉綾也來踐行,他們都明白,這一次真的要分出勝負了,而古服這般堅毅的表情和謀劃,讓她心裡自信了許多。
“將軍,若此役成,綾願為將軍妻,共享盛世。”劉綾的承諾也像著催化,古服本就一心愛著劉綾,這話一出,內心的激盪和誓死不回更強了。
“臣,謹記!”
淮南王的軍隊,暗夜中向都城走去。惶惶中,看得到高掛的將旗。
第20章 二十
這一晚的天氣暗的讓人害怕,沉沉的一片籠罩著,發不出一些別的顏色。像是整個被墨浸濕的夜晚,連聲響都失了音。
古服的軍隊就掩蓋在夜色下,匆匆的一群,卻並不怎麼顯眼,都是黑黑的一群,混雜在一起。衛青今夜似乎也在等著,等古服的偷襲。他不敢保證,可太皇太后那位東方先生告訴他,今夜必有一搏。他說的那麼篤定,有種不得不信的衝動。於是他著著盔甲,暗中觀察著。
今夜總不太平,劉徹也來了。他本在平陽府看望許久不見的皇姐,可這沉重的天氣壓得人舒服不起來,心裡悶悶的總怕是會發生些什麼。打算別了平陽公主後,逕自來城牆處看看。可沒想到平陽呆不住了,非要一起來看,給其名曰身處高位又怎能只受到庇佑。劉徹說不過她,只好應了,又將自己的親兵挪給她,命他們必須護住平陽公主周全。
“臣衛青拜見陛下,平陽公主。臣甲冑在身,恕不能行全禮。”衛青倒是畢恭畢敬一副老實人的模樣,甚至看不出任何別的成分。
劉徹虛扶住他,自然也沒讓他多禮,慰問一番後便走向城牆。淮南王的軍絲毫不肯罷休,遭苦的也無非諸多百姓。且不論傷亡,可傷害的存在不可否認的。劉徹擔憂的表情散不去,平陽臉上的表情也不太好,凝重的可怕,繼續詢問著城內的情況,以及敵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