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柏蘭特很生氣,他非常生氣。他承認了。他覺得自己沒有做錯。”

  亞瑟長長嘆了口氣,沉痛地閉上眼睛,無力地說:“我一直記得他那暴跳如雷的模樣,他對我說:‘我們相愛對你來說就是那麼可恥的事嗎?就那麼見不得光嗎?我沒有大肆宣揚,可當別人問起來時連承認的勇氣都沒有嗎?我沒有犯罪,為什麼要撒謊?為什麼不敢承認?我沒有錯,錯的是那些偏見和歧視的人。’”

  “他太……太純粹了。他沒有說錯,是我不好。”

  “我們吵了一架,他在情急之下,拿了刀子想要傷害自己,我把他攔下來,但還是劃了一道傷口。我給他包紮。我說要帶他一起再去求校長,把保送名額要回來,他扇了我一耳光,讓我走,我就走了。”

  “後來……我回了家,柏蘭特電話給我,說晚上11點在學校等我,他想離開,讓我一起和他一起走。”

  “我當時就覺得他的精神狀態不對,我自然是打算去找他的。”

  “但是凱西把我們戀愛的事告訴了我的父母,他們把我關起來,我心急如焚,夜裡偷偷把窗戶撬開以後從三樓逃出去,去找他。”

  “那天晚上沒有星星,也沒有月亮,路特別的黑。”

  “我應當在路邊偷一輛自行車的,而不是跑著去,如果我能再快一點,或許就能把他救下來了。”

  “都是我的錯。”

  “是我殺死了他。”

  核對了多方證詞,還有許多目擊證人的證詞。

  法醫鑑證了他當時的照片,從屍斑上並沒有他被人推下樓的痕跡。

  這起案子最初因議員艾倫的競選而起,最後證實他在這場兇殺案中確實是清白無辜的,沒有人是直接推柏蘭特跳下樓的兇手,在法律上所有涉案人員都是清白的。

  看似是謀殺,仔細地查了一圈,居然真的只是自殺。

  是戀人的退縮、朋友的背叛、同學的欺凌、父親的痛恨和師長以及其他世上的其他人的厭惡,讓他最後只能選擇縱身一躍,結束了自己短短十八年的年輕生命。

  不管他如何懂事早熟,他才十八歲,還是個沒長大的孩子呢,他沒錯什麼,只是太倔強了。

  亞瑟無法想像,在哪個漆黑的夜晚,遍體鱗傷的柏蘭特究竟有多麼絕望,他大概是覺得,世上沒有能讓他活下去的地方了,除了死以外,沒有其餘選擇。

  這起案子再次結案,依然是以自殺為結尾。

  報紙上報導了這起案件中艾倫議員在其中的作用,他曾經欺凌貧困的同學還歧視同性戀者,轉頭卻裝好人,他無法回應確鑿的事實。他在群眾心中的信任值大大下降,支持率大不如前,不出意外,肯定是要敗選了。

  當然,克勞倫斯·霍爾也並未能如願贖罪。

  他被放走了,即便他如何覺得自己有罪,在法律上,他就是不應該被逮捕的。

  克勞倫斯問亞瑟:“我知道你們那裡存著柏蘭特死時戴著的手錶,既然現在結案了,他爸爸估計不會來領遺物,那這隻表我可以領走嗎?”

  這是符合流程的,克勞倫斯是柏蘭特的戀人,他有資格領走柏蘭特的遺物。

  克勞倫斯把舊的表摘下來,換上了柏蘭特的手錶。

  他經過這一場波折,重新回到學校,繼續著平靜而普通的教書生活。以前年少時,他記得柏蘭特曾經和自己說過,柏蘭特的夢想是將來當上文學系的教授。

  所以他才選擇進入了文學系,柏蘭特看上去陽光堅強,其實是個心思非常敏感純粹的男孩子。

  一個月後。

  下課後,克勞倫斯聽到外面似乎有什麼動靜,他走到欄杆邊,往下望去。

  看到一群男生舉著標語在搞活動。

  前兩年,愛滋病在美國男同性戀群體中爆發,社會群眾對同性戀者的偏見愈深,政府對此毫無作為,有一群男人建立了同志維權機構爭取權益,慢慢有越來越多的人站了出來。

  克勞倫斯看到那一張張年輕的像在發光般的面龐,一眼望去,可真像十八歲的柏蘭特,他想,要是柏蘭特還在的話,一定會去加入這群孩子的吧。

  這時,一個學生經過,他看到克勞倫斯手上的手錶,好心地提心:“教授,你的手錶壞了。不拿去修嗎?”

  克勞倫斯低頭看了一眼手錶,是壞了,壞得很厲害,時針分鐘秒針都不走了,就停在0點6分27秒上,外面的玻璃也摔出一道蛛網般的裂痕,乍一看,頗像一朵玫瑰。

  克勞倫斯對學生微微笑了下,溫柔地說:“謝謝了,我知道。”

  這是柏蘭特留給他的唯一的東西。

  他們算是什麼呢?說是愛人,可是在柏蘭特去世以後,他連去參加柏蘭特的葬禮的資格都沒有,他被柏蘭特的爸爸趕了出來。

  那天下著雨,他站在遠處,沒有撐傘,看著柏蘭特的棺木下葬,直到所有的人都走了,他才失魂落魄地回了家。

  回去以後發了三天燒。

  克勞倫斯望著樓下那些勇敢的男孩子們,輕輕地撫上手錶,指腹摩挲著裂痕。

  他笑起來,仿佛看見了當年的自己和柏蘭特。

  那年夏天的科學競賽,他終於以一分之差贏過了柏蘭特,柏蘭特不服氣,說下次要贏回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