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米羅又大笑起來。這時他才發現,這場對話中,他完全忘了自己含混不清的聲音。她能聽懂他說的每一個字,從來沒說過“什麼?我沒聽清”。其他人客氣禮貌得讓人惱火的那些話她一次都沒說過。她不需要作出任何特別努力就能明白他的意思。

  “我想了解一切,”米羅說,“想知道一切知識,掌握事物的本質。”

  “這個計劃真是太棒了。”她說,“寫求職信時別忘了加上這兩句。”

  安德發現,奧爾扎多駕駛飄行車比他高明。這孩子的景深視覺比正常人好得多,而且,他只要把眼睛與車載控制電腦聯在一起,駕駛過程幾乎就是全自動的。安德盡可以把所有精力都用於四面觀察上。

  勘探飛行開始時,四面的景物顯得很單調。無盡的草原,大群大群的卡布拉,遠處不時出現一座森林。當然,他們從不接近那些森林,不想引起居住在森林裡的豬仔們的注意。他們有任務,為蟲族女王尋找一個理想的家,距離森林和豬仔太近不合適。

  今天他們朝西去,這是魯特的森林的另一邊。他們沿著一條小河飛行,直到它注入一大片水域,一排排碎浪沖刷著岸邊。安德嘗了嘗水,鹹的。海洋。

  奧爾拉多讓車載終端顯示出盧西塔尼亞這一地區的地圖,指出兩人現在的方位、魯特的森林,以及最近的其他居住著豬仔的森林。這個地點不錯。安德的腦海中傳來蟲族女王的贊同。近海,水源充足,陽光燦爛。

  他們溯河而上,掠過水而飛行數百米,來到一道緩堤上。“有地方停車嗎?”安德問。

  奧爾拉多找到了一處地方,離山丘五十米左右。他們沿著河岸走著,葦叢漸漸讓位給爬根草。當然,盧西塔尼亞上每條河都是這樣。

  埃拉獲准接觸娜溫妮阿的文件,開始研究這個課題後沒費什麼力氣就確定了基因模式:蘆葦與吸蠅共生,爬根草則與水蛇是一對兒,至於無盡的卡匹姆草則用含著豐富花粉的穗擦過雌性卡布托的肚子,使它們產下下一代用糞便給卡匹姆草施肥的動物。卡匹姆草的根部則是盤纏的特羅佩加藤,埃拉證明其基因與欣加多拉鳥相同。這種鳥在地面築巢,使用的建築材料正是特羅佩加藤。同樣的基因對子在森林中也隨處可見:瑪西歐斯蟲從梅爾多納藤的種籽里孵化,長大後又產下梅爾多納種籽。一種名為普拉多的小昆蟲則與森林中葉片閃閃發亮的灌木叢是一家。最重要的是豬仔和樹,分別居於當地動植物王國的頂層,卻融合成為同一種生命。

  清單上就這麼多,這就是生活在盧西塔尼亞地表的所有動物、植物。水裡還有許多其他種類的動植物。但總的來說,德斯科拉達讓盧西塔尼亞變成了一個單調的世界。

  但即使這麼單調,也具有一種特別的美。地形起伏變化,與其他世界沒什麼區別:河流、山丘、山脈、荒漠、海洋、島嶼。地形變化的合奏中,間雜著小塊森林的卡匹姆草原便是永恆的背景聲。眼睛逐漸習慣了這裡地表的高低起伏,四散分布的岩石、峭壁、凹地,還有陽光下亮晶晶涌動的水波。盧西塔尼亞和特隆海姆一樣,是少有的幾個只有一種調門的世界,不像大多數世界充分展現出無窮無盡的變化。但特隆海姆變化較少的原因是它幾乎不適於人類居住,其地表溫度只能勉強維持生命。盧西塔尼亞則不同,它的溫度和土壤條件熱情邀請播種耕耘者的犁鏵、採礦者的十字鎬、泥水匠的瓦刀。把生命帶到這裡來吧。它呼喚著。

  安德不知道,他愛上這個世界,原因便是它和他自己荒蕪的生命是如此相似。他的童年被別人無情地剝奪了,規模雖然較小,但殘酷程度卻絲毫不亞於這裡的德斯科拉達病毒。但生命仍在頑強地堅持著,從夾縫中掙扎求生。小個子們以三種生命形式頂住了德斯科拉達,安德·維京則熬過了戰鬥學校,挺過了長年的孤獨。這個世界天造地設與他相配,在他身邊走在爬根草地上的男孩就像他的兒子,他覺得自己仿佛從他的嬰兒時代起就認識他了。我知道這是什麼滋味,被一道高牆把自己與整個世界隔開,奧爾拉多。我已經讓這堵牆倒塌了,你可以自南地走在這片土地上,飲用大地上的清泉,從土地上得到安慰,收穫愛。

  河岸漸漸形成台地,從台地到河邊大約十幾米距離。土壤的濕度正好,既可以挖掘,又不用擔心挖出的洞穴會垮塌。蟲族女王是穴居型的生命,安德感到一種挖掘的渴望,於是他掘了起來,奧爾拉多在身邊幫忙。

  土壤很容易便挖開了,洞穴的頂蓋很結實,不會塌陷。

  (對,就是這裡。)就這麼決定了。

  “就是這兒。”安德大聲說。

  奧爾拉多咧開嘴笑了。安德其實是在跟簡說話,也聽到了她的回答。

  “娜溫妮阿認為他們成功了,測試結果全部呈陰性。在克隆出來的蟲人細胞中加入新抗體之後,德斯科拉達病毒沒有發作。埃拉認為她培育出來的雛菊能夠自然產生抗體。如果當真可行的話,你只需要到處撒下雛菊的種子,蟲人只需要吸吮花汁就能讓德斯科拉達無計可施。”

  她的語氣很活躍,卻只談正事,不開玩笑.一點玩笑都沒有。

  “好。”安德說,他覺得很嫉妒——簡跟米羅說話肯定不是這樣,調笑、取樂、開心,跟從前與安德說話時一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