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又有四名結拜兄弟在不遠處喝酒談天,見到這一幕紛紛大笑。

  另一屋中走出一雙夫婦,駐足觀看片刻,便搖頭微笑離開。

  草木間,竄過一隻狐狸,口中叼著一隻誰家的雞,溜進林子去了。

  吵鬧聲中,老道猶有熟悉之感,但片刻後,又如斯陌生。

  犬吠了一聲,有人在他身後叫他。

  “師傅,您又晃神了?”

  他回頭,見一十二三歲的少年身著道士裝扮,身側跟著一條白色細犬。

  道童身後,拖著他的影子,那影子與常人沒什麼不同,又黑又長。

  他晃了晃腦袋,道:“沒什麼,戩兒,我們走吧,在這村里也住了不少時日,該走了……”

  “這一回,又是要到哪裡去?”少年問。

  “要到哪裡去?”老道被這問題問住,“這個嘛,哪裡都可以,我們修道之人……”

  “哈哈,修道……”路邊一個醉漢聞此笑道,“修道修道……可這世上誰修成了道?神仙妖怪,都是些演義的故事罷了,算不得真。”

  “師傅……”道童扯扯老道的衣角,或許是在提醒他不要和醉漢一般見識。

  “唉,我們走吧。”他牽起那個少年,不再提什麼修道的話了。

  出了村,道童又問他:“師傅,我們要去哪裡?”

  他們眼前,近處稻田剛冒新苗,遠處青山重巒疊嶂,天邊一道長雲,盤踞山邊,形貌如龍。

  “尋龍,”他脫口而處,“尋那燭龍之火,尋那長明不熄之光,還有……還有……”

  有個名字,將到嘴邊,可是偏偏記不起來了。

  他低頭,看一眼他徒兒,那雙黑黑亮亮的眸子裡,滿是憧憬與希望。

  “走吧!”他終於下定了決心,帶著道童穿過遍布牛糞的鄉間小道,向那山巒而去。

  “去尋燭龍之火嗎?”他徒弟好奇道。

  “不,去找個道觀常駐,咱不走啦!”

  “您不是要修道麼?”

  “道在心中,而我們,生在俗世中,就得過得像個人!”

  “師傅,這可是第一次,您說的話我能聽懂了。”

  “臭小子,你揶揄我?”

  “徒兒哪兒敢……不過,您剛才神色有異,是真沒事兒麼?”

  “沒有沒有!你師傅我……不過是今天總覺著,身邊好似少了個人……”

  “少個人?誰啊……”

  ——是誰呢。

  ——誰也不是。

  一老一少,身影漸遠,那條雲帶,順風而行。

  天邊亮起一陣若有若無的長吟,或在此時這執念終找到了真正的歸宿,無憾,無悔……

  猶如一個故事,行到尾終,卻譜下另一個句首:

  燭火寂滅,乾坤倒逆。

  萬物從始,天地開玄!

  (全文完)

  後記

  好像我喜歡的文我都愛寫個後記。不過這篇文我寫的很痛苦,並不是我喜歡的。然而,我也寫了這麼個後記。

  應該說,最初寫這篇文的動機是因為某篇大名鼎鼎的虐文,我上學時看的,到現在還是某種如陰影一樣的東西盤踞在我心裡。我相信很多人也是如此,只是有的人甘願順服,所以我能見到的每篇寶蓮燈同人幾乎都脫不開那篇文的影子,楊戩出場就是杵在那裡被沉香砍……

  臥槽,楊戩是傻逼麼樂意整天被人砍!砍完再虐,虐完再拼回來?!作為正常人,我是對此拒絕的。

  我相信人性黑暗,但所謂的黑暗不是這個樣子。一個虐字,就是黑暗了麼?全世界的人莫名其妙對一個人仇恨到那個地步,而那個人也就這麼甘願被人仇恨被人凌遲——這不是黑暗,而是個傻瓜陷入一群神經病中去了。

  有一句話當講不當講:一味的黑暗與一味的光明,都是相同的不切實際。

  所以我自己寫了,自娛自樂,申榜一次後太累就處於一直默默寫的狀態。我無所謂被人看不看,別人看到了要來罵我……其實也無所謂啦,我寫我的故事,管不了別人的嘴。或許你們心中的楊戩不是我所寫出來的樣子的,很抱歉,我盡力了。

  而且,嘿嘿嘿,反正也寫完了。罵不罵也就無所謂了。

  楊戩以凡人之軀復活,歷史被重置,滿清沒入關,漢人的天下還是屬於漢人。

  可能有人不能接受這個結局,但就如文中角色的抉擇:是當一個無知無覺的愚人,還是當一個背負蒼生的智者?

  可見——

  猴子灑脫,選擇自我離棄世間,應了名中悟空二字。

  楊戩為情所困,三界與三妹,一桿天秤怎麼也放不平,乾脆最終還是從了私心。

  楊蟬呢,是個隨性自私的人,她無所謂蒼生,但最終,她為蒼生而戰,而死。並且臨死還要拖天庭下水,從此世間沒有神佛,凡人紛爭,就讓凡人自己了斷因果!她的目的達到——值了。

  很顯然,我要寫的,不是一個人的受虐,也不是誰和誰的愛恨糾葛。而是這樣的一個選擇,同時這個選擇,也交給觀眾,換做是你,你怎麼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