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再說就算說出來,四爺又能如何?難道能為了未發生的事情殺了他這個兒子不成?

  敏寧不說,四爺也能夠算出來,除了安佳氏以外,他也只有四個兒子。

  弘昀肯定是要排除的,至於弘時依照他那親近老八的那副樣子,他也不可能挑選他繼承皇位,四爺並將目光放到了兩個小兒子身上。

  一個是出自鈕鈷祿氏的弘曆,一個是出自耿氏的弘晝。

  最後四爺將眼神放到了弘曆身上,若是讓他選的話,他肯定優先挑選出自滿族大姓的皇子。

  再加上安佳氏透露過這個皇子被皇考教養過幾日,眼睛裡看到的都是皇考後期的繁榮,那麼按照年紀弘時就不可能,那麼只能還是懵懵懂懂的弘曆才會受到皇考影響。

  四爺雖然心目中有了人選,卻不會隨意誣賴人,他打算在旁擊側敲一番。若真是弘曆的話……

  就算真的是弘曆他又能如何?眼下的弘曆還只是一個少年,他難道還能因為未發生的事情遷怒到他身上?

  四爺仿佛有些明白安佳氏為何不肯說?說出來又能如何,既然改變不了,還不如不說。

  敏寧離開了萬字殿,剛一回到杏花春館,就得到弘暻在等她的消息。

  敏寧聽了之後神情不由一頓,換了身衣服之後才跟人交代,“讓他進來吧。”

  “兒子見過額娘。”弘暻一進門之後就跪地請安。

  敏寧路過了他面前開口說,“起來吧,找我有何事。”

  弘暻一臉急切道:“兒子,聽說您去見汗阿瑪了,額娘,汗阿瑪還好嗎?”

  敏寧坐在座位上,宮女奉上了茶,她接過來剛想喝,就聽到他這番話之後,將茶杯猛然放在了桌子上,發出一聲響之後,她一臉不悅道:“你在窺伺我的蹤跡?”

  弘暻嚇得連忙跪下說,“兒子不敢,兒子方才過來時,您不在,便問了杏花春館的人。”

  敏寧掃了一旁的宮女,宮女收到眼色之後當即退下去詢問到底是誰泄露了皇貴妃的蹤跡著,這種泄露主子蹤跡向皇子獻媚的人肯定是不留的。

  弘暻沒有留意到宮女的動靜,而是跪在地上,兩眼帶著緊張的神色看著敏寧,“額娘,兒子已經一年多未見汗阿瑪了,十分擔憂他的身體。不知道汗阿瑪體內的丹毒排出來沒有?”

  敏寧重新端起了茶杯,吹了吹杯里的茶葉,喝了一口,才說,“不枉你汗阿瑪疼你一場。”但其他幾個皇子根本就不敢到她面前為四爺求情,大概覺得她會迫害他們一樣。

  弘暻聽到額娘話語裡的鬆動,不由心神一動,試探著問,“額娘,兒子能去看望汗阿瑪嗎?”

  敏寧低下頭,看著跪在地上的兒子,他眼神裡帶著期盼。

  敏寧原本還有一些失望,可是又想到君主立憲制之後不需要一個太過霸道的繼承人,便覺得這樣也不錯。

  “你去吧,帶著太醫、不,是醫學院的大夫,過去一同給你汗阿瑪看看,太醫實在是太無能了。”

  弘暻聽了大喜當即向敏寧磕頭,“謝謝額娘!”

  弘暻一臉神采飛揚的出了杏花春館,先前出去的宮女則走到了敏寧小聲的說了一句話。

  敏寧點了點頭,“將人送到內務府,讓內務府的人將其遣送回原籍。”

  這種小事她沒必要管,想到《□□總綱》還在四爺手中,敏寧打算再等一等,回頭去詢問一下四爺有什麼離譜的地方?

  四爺做個皇帝自然知道,怎麼能夠讓□□約束皇帝的行為,又不會讓皇帝成為一個傀儡。

  她又不是真的傻將權力拱手讓人,說到底她這個君主立憲制是結合了大清的國情,皇帝仍然是國家的領導人,可是卻收到法律的制裁。

  這個制裁也只是在皇帝昏庸無能的時候限制他的行為,不是說消減皇帝的權力。

  中國可跟其西方國家不一樣,中國講究的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不管是誰都有興趣嘗試一下那個高高再上的位置。

  若是皇帝而權力不能夠受到保障,敏寧可以肯定用不了幾年就有那野心家會登場,想要推翻大清朝,甚至有可能延續之前的制度。

  至於她所說的君主立憲制,大清朝都沒有了,別人怎麼可能還會遵循她設定的規則?

  她所建立的君主立憲制,兵權是直接掌握在皇帝手中,只要掌握著兵力,就算受到了法律的制約又如何,皇帝仍然是高高在上的。

  敏寧開始將秘書全都召集起來,然後一個個分派任務,去指導該如何挑選下議院代表人,以及打輿論戰,普及即將開始的第一屆議會。

  大家都是在摸索當中,無論是她,還是大清的各界人士。

  形成一個新的秩序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敏寧知道這件事情比天還要難,但是不去做的話就永遠沒辦法完成。

  開議會,也是想得到整個大清上下的支持,到時候會推行朝廷改制,自然就需要這些人幫助。

  畢竟有了這些地頭蛇維持安寧,地方才能夠平安轉制。

  否則很容易在轉制過程中出現騷動,甚至會有拎不清的人登高呼喊著推翻大清。

  不要懷疑忙中出亂,最有可能出這種事情。

  現在可不是□□那個時候,那時候整個國家只有□□一個聲音,旁人自然不能夠改變。

  然而現在呢,讀書人是是被她給整治過,可是四爺頒布幾項旨意,使得原來磨練那些讀書人成了一件虎頭蛇尾的事情。

  敏寧有百分百的把握,這些人沒有得到教訓,大概朝廷一出格,這些人還會罵,罵的比上一回還會更凶。她十分理解這些人的心理,並不是說讀書人全都不是好的,可總有一部分讀書人喜歡鬧騰,大概覺得只有鬧騰了才能夠顯擺出他的與眾不同來。

  弘暻離開了杏花春館,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去家醫學院善於調養身體的大夫給請了過來。

  眼下醫學院內的大夫雲集,背後有人撐著腰,大夫的地位也有所提升,越來越多的學醫,再加上大清醫館的規範,醫院一座又一座的建設,已經形成了每個省必有一家大醫院。

  聽說就連民間的大夫想要行醫,必須得去各個省的醫院考試,只有通過才會給予行醫許可證。

  民間府衙會突擊那些行醫之人,凡是無證的人員,全都當成假冒大夫逮捕起來。

  市場規範了起來,庸醫越來越少,百姓也更喜歡到擁有行醫許可證的醫館去看病。

  不過,最喜歡的還是醫院,在醫院裡有太多藏龍臥虎的大夫,一些民間不能夠治療的病症,往往在這裡可以得到安心診治。

  可惜的是,醫院裡住院會太貴,沒有一定家財根本就住不起。

  弘暻這個念頭也只是在腦海里轉了一下,他有心在全國範圍內鋪開醫院,可是這些都屬於額娘的產業,就算想要大面積鋪開,也得得到額娘的同意。

  弘暻沒有等大夫,就直接去了萬字殿,畢竟從醫院將大夫請過來,最起碼也得兩個小時。

  所以他先來到了萬字殿,大概是得到了額娘的指示,這一次萬字殿的守衛並沒有攔著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