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我知道,我總有一天會壓抑不住這份日益累積的感情向他告白的。但在那天到來之前,我只能拼命忍著,維持著往日的相處方式不變。
第四章
其實花京院明白,人類是受不了孤獨的動物。
人需要朋友。
——真正的朋友是怎樣的呢?
花京院想像過無數次。從很小的時候,一直成長到高中,明明沒有朋友,他卻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對這個問題的思考,也一直沒有放棄過期待。
他想,朋友應該是可以一起去旅行的人。在火車上看著窗外無垠的曠野和廣袤的天空,聽對方講無聊的笑話,然後笑著表示真無聊。
朋友還應該是平時分享喜怒哀樂,危急時可以託付性命的人。彼此有著獨特的默契和相同的信念。
朋友不問出身,不問年齡,只看胸襟和彼此的志趣是否相投。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很難保持好,太近了會扎人,太遠了會傷人。
朋友不會過分干涉決定和私事,不會說很多浮於表面的社交辭令,但會為了對方直面困難,義不容辭千里奔忙。
在十七歲之前,花京院會有意識忽略這些對朋友的期待。
因為按照這些標準來看,他沒有朋友。
風間幸對他來說是不同的。很難用一個詞概括。幼馴染也好,同學也好,親人也好,好像都不準確。從七歲那年認識開始,他對她的定位就很模糊。
她總是自顧自來找他說話,那些善意和溫柔過於純粹,讓人難以拒絕。於是她就一直陪在他身邊,和他一起走過春夏秋冬,一同長大。
習慣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他習慣了孤獨,也習慣了風間幸。
習慣她在身邊嘰嘰喳喳說起學校里有趣的八卦,習慣她抱著書包來找他一起寫作業。
風間幸是個很好的女孩。她總是會對他露出溫暖的笑容,會在季節變化時關心他的身體,會每年認認真真挑選送他的禮物。
但她是個需要保護和照顧的女孩子,也無法真的看見他的“綠之法皇”,無法滿足他心中對朋友的期許。
冷漠而孤傲的花京院,直到遇見承太郎他們,心中熄滅已久的火焰才真正被再度點燃了。
——如果你我看到的世界是相同的,那我們應該會成為朋友吧?
那個夜晚,花京院躺在空條家的榻榻米上,望著天花板,不斷回想起白天的種種畫面。
在醫務室的激烈戰鬥,以及為了幫他拔除迪奧種在頭顱中“肉芽”,承太郎受到的傷,血順著他的手指滴落,以及那張沉穩平靜的、看不出任何疼痛和不情願的面容。好像幾秒鐘之前為了救他而命懸一線跟本不算什麼。
空條承太郎和自己一樣,都擁有著那個叫做替身的存在。
他的白金之星,自己的綠之法皇,是同樣的存在——這個認知在胸腔里產生了一種奇妙的感受,仿佛心臟處的血管在隱隱發燙。
花京院思考了很久。
他想起了在埃及時那段令人恐懼的噩夢般的記憶,想起了自己過往十七年的種種孤獨,也想起了年少的自己對“朋友”這個詞的美好期許。
窗外萬籟俱寂,只有蟬聲仄仄。
他本可以就此離去,回歸波瀾不驚的平靜日常生活中,但第二天,他還是跨過了那道門檻,走進了門內,詢問了承太郎的母親霍莉的病因。
在提出加入他們遠赴埃及刺殺迪奧的行程時,花京院什麼都沒想,又像是什麼都考慮周全了。
就好像有一種冷靜的瘋狂靜靜燃燒在胸腔里、靈魂里。
他想,自己好像從小就好像是個叛逆的孩子。無論是不肯交朋友,還是今日選擇以離家出走的方式斷絕自己的後路和怯懦之心,都顯得那麼任性和不理智。
但他就是這麼做了。
當被問及原因時,他也只是雲淡風輕地隨口答道:“因為你讓我醒了過來,僅此而已。”
但沒有人知道,這是他為了友情而大膽邁出的第一步。
他加入了這場充滿驚險的旅程,從日本到埃及。空條承太郎、喬瑟夫、阿布德爾,再加上後來的波魯那列夫,以及伊奇。五人一狗。他們並肩作戰,沿途看過無數風景。花京院覺得,那些風景遠比從前在雜誌上看到的照片要美麗得多。
不知何時開始,友情已經根植於他的心中。在他眼裡,這短短五十天的經歷如此精彩,如此波瀾壯闊,遠遠勝過此前十七年的時光。
*******************
儘管出發之前就做足了心理準備,但這趟旅程的顛簸坎坷程度還是超出了他們的想像。
從在飛機上遭遇“灰塔”墜機開始,他們就不斷遭遇到暗殺和阻擊。迪奧的部下和雇來的殺手給他們製造了層出不窮的麻煩。
花京院還記得,和“灰塔”的戰鬥,是擺脫“肉芽”控制後他的第一次戰鬥。
恐懼嗎?
不,面對驚險的狀況,他意外自己竟擁有自己都為之驚訝的冷靜、洞察力和集中力。就連受傷之後,傷口處傳來的疼痛都能給他帶來腎上腺素飆升的刺激感。行走在危險邊緣的每一秒都讓人頭皮發麻,雞皮疙瘩起了一身。
呼吸加快,心跳不止,瞳孔放大。好不誇張地說,那種戰鬥之後的暢快感,沖淡了身體上的疲憊,讓他第一次有了一種活著的感覺。
第四章
其實花京院明白,人類是受不了孤獨的動物。
人需要朋友。
——真正的朋友是怎樣的呢?
花京院想像過無數次。從很小的時候,一直成長到高中,明明沒有朋友,他卻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對這個問題的思考,也一直沒有放棄過期待。
他想,朋友應該是可以一起去旅行的人。在火車上看著窗外無垠的曠野和廣袤的天空,聽對方講無聊的笑話,然後笑著表示真無聊。
朋友還應該是平時分享喜怒哀樂,危急時可以託付性命的人。彼此有著獨特的默契和相同的信念。
朋友不問出身,不問年齡,只看胸襟和彼此的志趣是否相投。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很難保持好,太近了會扎人,太遠了會傷人。
朋友不會過分干涉決定和私事,不會說很多浮於表面的社交辭令,但會為了對方直面困難,義不容辭千里奔忙。
在十七歲之前,花京院會有意識忽略這些對朋友的期待。
因為按照這些標準來看,他沒有朋友。
風間幸對他來說是不同的。很難用一個詞概括。幼馴染也好,同學也好,親人也好,好像都不準確。從七歲那年認識開始,他對她的定位就很模糊。
她總是自顧自來找他說話,那些善意和溫柔過於純粹,讓人難以拒絕。於是她就一直陪在他身邊,和他一起走過春夏秋冬,一同長大。
習慣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他習慣了孤獨,也習慣了風間幸。
習慣她在身邊嘰嘰喳喳說起學校里有趣的八卦,習慣她抱著書包來找他一起寫作業。
風間幸是個很好的女孩。她總是會對他露出溫暖的笑容,會在季節變化時關心他的身體,會每年認認真真挑選送他的禮物。
但她是個需要保護和照顧的女孩子,也無法真的看見他的“綠之法皇”,無法滿足他心中對朋友的期許。
冷漠而孤傲的花京院,直到遇見承太郎他們,心中熄滅已久的火焰才真正被再度點燃了。
——如果你我看到的世界是相同的,那我們應該會成為朋友吧?
那個夜晚,花京院躺在空條家的榻榻米上,望著天花板,不斷回想起白天的種種畫面。
在醫務室的激烈戰鬥,以及為了幫他拔除迪奧種在頭顱中“肉芽”,承太郎受到的傷,血順著他的手指滴落,以及那張沉穩平靜的、看不出任何疼痛和不情願的面容。好像幾秒鐘之前為了救他而命懸一線跟本不算什麼。
空條承太郎和自己一樣,都擁有著那個叫做替身的存在。
他的白金之星,自己的綠之法皇,是同樣的存在——這個認知在胸腔里產生了一種奇妙的感受,仿佛心臟處的血管在隱隱發燙。
花京院思考了很久。
他想起了在埃及時那段令人恐懼的噩夢般的記憶,想起了自己過往十七年的種種孤獨,也想起了年少的自己對“朋友”這個詞的美好期許。
窗外萬籟俱寂,只有蟬聲仄仄。
他本可以就此離去,回歸波瀾不驚的平靜日常生活中,但第二天,他還是跨過了那道門檻,走進了門內,詢問了承太郎的母親霍莉的病因。
在提出加入他們遠赴埃及刺殺迪奧的行程時,花京院什麼都沒想,又像是什麼都考慮周全了。
就好像有一種冷靜的瘋狂靜靜燃燒在胸腔里、靈魂里。
他想,自己好像從小就好像是個叛逆的孩子。無論是不肯交朋友,還是今日選擇以離家出走的方式斷絕自己的後路和怯懦之心,都顯得那麼任性和不理智。
但他就是這麼做了。
當被問及原因時,他也只是雲淡風輕地隨口答道:“因為你讓我醒了過來,僅此而已。”
但沒有人知道,這是他為了友情而大膽邁出的第一步。
他加入了這場充滿驚險的旅程,從日本到埃及。空條承太郎、喬瑟夫、阿布德爾,再加上後來的波魯那列夫,以及伊奇。五人一狗。他們並肩作戰,沿途看過無數風景。花京院覺得,那些風景遠比從前在雜誌上看到的照片要美麗得多。
不知何時開始,友情已經根植於他的心中。在他眼裡,這短短五十天的經歷如此精彩,如此波瀾壯闊,遠遠勝過此前十七年的時光。
*******************
儘管出發之前就做足了心理準備,但這趟旅程的顛簸坎坷程度還是超出了他們的想像。
從在飛機上遭遇“灰塔”墜機開始,他們就不斷遭遇到暗殺和阻擊。迪奧的部下和雇來的殺手給他們製造了層出不窮的麻煩。
花京院還記得,和“灰塔”的戰鬥,是擺脫“肉芽”控制後他的第一次戰鬥。
恐懼嗎?
不,面對驚險的狀況,他意外自己竟擁有自己都為之驚訝的冷靜、洞察力和集中力。就連受傷之後,傷口處傳來的疼痛都能給他帶來腎上腺素飆升的刺激感。行走在危險邊緣的每一秒都讓人頭皮發麻,雞皮疙瘩起了一身。
呼吸加快,心跳不止,瞳孔放大。好不誇張地說,那種戰鬥之後的暢快感,沖淡了身體上的疲憊,讓他第一次有了一種活著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