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註:①莫爾斯電碼:以美國發明家莫爾斯(1791—1872)命名的電碼。】
《天煞:獨立日峰火》作者:[美] 迪安·德爾文 等
第二十章
總統開始檢閱臨行前的部隊,眼前的場面真可謂慘不忍睹。這好像是一群烏合之眾,個個垂頭喪氣,目光黯然。總統走進一排排飛機之間長長的通道,不時地停下來,說句鼓勵話,或檢查一下飛機,仿若當年喬治·華盛頓檢閱饑寒交迫的軍隊一樣。他走到一位飛行員身邊,那人盤腿坐在地上,正向上帝禱告。在另一個角落,總統看見一位結實的小伙子穿了條牛仔褲,赤裸著上身,哭得泣不成聲;他從錢包里拿出所有的照片,整齊地擺在地上,然後擦乾淚水,將照片一張一張地貼在他那架老式P-51戰鬥機側面。原來這些是他的親人們的遺照,他們全在大爆炸中遇難了。觸景生情,總統也想起自己失去的妻子,忍不住暗暗落淚。
總統走出飛機庫,來到露天機場,登上敞篷吉普車,拿起電喇叭。
“早晨好!”總統的聲音在顫抖。飛機庫里的飛行員們迅速從各自的飛機背後走出來,聚集在一排F-15附近的開闊地。總統轉身眺望夜空,東方即將破曉,蓬頭垢面的難民們正朝著一道道飛機庫大門走過來。好幾分鐘。他默默地凝視著聽眾們一張張期待的臉,不知道說啥才好。
“不到1個小時後,你們100多人即將飛上藍天,去抗擊宇宙空前強大的敵人。世界各地的飛行員也將加入戰鬥的行列,攻擊侵略她球的另外35艘飛船。這將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一次空戰。”總統稍作停頓,清理思路。
“人類,”他重複一遍,讓這個詞懸在空中,“今天,這個詞對我們所有人來說,具有了全新的涵義。這場對我們地球野蠻的不宣而戰從反面證實了我們人類的共同利益,它使我們從全新的角度審視共同生活在這個地球上意味著什麼。它向我們顯示了,人類中間的恩恩怨怨是多麼微不足道,人類的共同命運壓倒一切。這次侵略改變了歷史的進程,重新確立了人的定義。從今天起,誰也無法忘記:世界各民族是多麼需要相互依存,休戚與共。”總統愈說愈激昂,話語潮水般湧出。
“碰巧今天是7月4日,美利堅的獨立日。也許,又是命運的安排,這個日子將標誌著一場爭取自由的偉大戰鬥開始。我們將為人類的生存權利而戰鬥。”
總統的聲音愈加洪亮,字字句句都充滿了生命的力度。
“再過一個小時,我們就要開赴戰場,與異常強大的陌生敵人搏鬥。我不敢盲目表示樂觀,保證我們會勝利,但這是一場值得血灑疆場的戰鬥。你們是真正的愛人類者,願意拋頭顱,灑熱血,保衛人類自己的家園。讓我們共同高呼:無論是贏還是輸,我們都決不會悄然無聲地遁入黑夜。我們決不會坐以待斃,我們要為地球的獨立而戰鬥到最後一個人,流盡最後一滴血。”
總統話音剛落,人群里就爆發出震天動地的怒吼。他跳下吉普車,穿過沸騰的人群,朝那排F-15戰鬥機走去。格瑞將軍看見總統同米特徹爾少校和“空軍1號”機長伯恩翰姆交談了幾句,機長就將他的飛行服和頭盔遞給了這位三軍統帥。將軍急忙推開人群,沖了過去。
“湯姆·惠特莫爾,”將軍氣喘吁吁地問,“你究竟想幹什麼?”
總統一面穿上飛行服,一面觀察一架F-15。他對老朋友莞爾一笑:“我本來就是飛行員,我屬於藍天。”他戴上頭盔,補充道:“我不能讓人民去送死,自己卻躲在地下室里。”
“想一想,如果人們得知美國總統陣亡,那會意味著什麼?”
“將軍,這可能是我們最後的機會了。如果我回不來,那麼明天有沒有總統都無關緊要了。”
康妮、嘉絲敏和其他人坐在小小的觀察室里的玻璃窗前,觀察室前面是停放那艘外星殲擊船的巨大鋼筋混凝土倉庫。總工程師按了幾個按紐,頓時偌大的倉庫隆隆地顫抖,頭頂一台老式電動馬達飛速旋轉,一大片混凝土屋頂開始展開,接著又展開一大片屋頂,為飛船開闢了一條通道。屋頂巨洞與一個傾斜的巨大井筒相連,井筒通向屋外的天空。井簡直徑大約100英尺,讓飛船從中通過,其空間綽綽有餘,然而,井筒的設計師壓根兒沒有想到飛船要攜帶一顆顆核炸彈通過。
地面的大門也打開了,總工程師便通知斯蒂文,可以起飛了,斯蒂文點了點頭,吩咐鬆開鋼夾。
“這很重要,”斯蒂文遞給戴維一支雪茄,“保存好。這是我們凱旋歸來時的慶祝方式,但要等到自由女神歌唱時我們才點燃它。”他忽然瞧見戴維膝蓋上放著一個嘔吐包。
“我得承認,”戴維邊說邊系安全帶,“我怕坐飛機。”
鋼夾全部鬆開了,飛船懸在空中,稍微搖晃一陣,當升到12英尺高時,便穩如磐石,靜止不動。一對白色的操縱杆,狀若蜘蛛腿,從儀錶盤自動展開,伸展到飛行員操作方便的位置。
遵循印在儀錶盤上的指南,斯蒂文將飛船升高與出口筒井對齊。接著,他小心翼翼地將飛船頭部對準筒井,輕輕地前推控制杆,操縱飛船緩緩地擦著屋頂通過筒井,為系在飛船下面的核彈頭留出足夠的空間。飛船慢騰騰地穿過隧道後,斯蒂文往前猛推控制杆。伴隨著一聲轟鳴,飛船箭一般地射出地下筒井,直衝夜空。此時,東方剛剛開始破曉。
《天煞:獨立日峰火》作者:[美] 迪安·德爾文 等
第二十章
總統開始檢閱臨行前的部隊,眼前的場面真可謂慘不忍睹。這好像是一群烏合之眾,個個垂頭喪氣,目光黯然。總統走進一排排飛機之間長長的通道,不時地停下來,說句鼓勵話,或檢查一下飛機,仿若當年喬治·華盛頓檢閱饑寒交迫的軍隊一樣。他走到一位飛行員身邊,那人盤腿坐在地上,正向上帝禱告。在另一個角落,總統看見一位結實的小伙子穿了條牛仔褲,赤裸著上身,哭得泣不成聲;他從錢包里拿出所有的照片,整齊地擺在地上,然後擦乾淚水,將照片一張一張地貼在他那架老式P-51戰鬥機側面。原來這些是他的親人們的遺照,他們全在大爆炸中遇難了。觸景生情,總統也想起自己失去的妻子,忍不住暗暗落淚。
總統走出飛機庫,來到露天機場,登上敞篷吉普車,拿起電喇叭。
“早晨好!”總統的聲音在顫抖。飛機庫里的飛行員們迅速從各自的飛機背後走出來,聚集在一排F-15附近的開闊地。總統轉身眺望夜空,東方即將破曉,蓬頭垢面的難民們正朝著一道道飛機庫大門走過來。好幾分鐘。他默默地凝視著聽眾們一張張期待的臉,不知道說啥才好。
“不到1個小時後,你們100多人即將飛上藍天,去抗擊宇宙空前強大的敵人。世界各地的飛行員也將加入戰鬥的行列,攻擊侵略她球的另外35艘飛船。這將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一次空戰。”總統稍作停頓,清理思路。
“人類,”他重複一遍,讓這個詞懸在空中,“今天,這個詞對我們所有人來說,具有了全新的涵義。這場對我們地球野蠻的不宣而戰從反面證實了我們人類的共同利益,它使我們從全新的角度審視共同生活在這個地球上意味著什麼。它向我們顯示了,人類中間的恩恩怨怨是多麼微不足道,人類的共同命運壓倒一切。這次侵略改變了歷史的進程,重新確立了人的定義。從今天起,誰也無法忘記:世界各民族是多麼需要相互依存,休戚與共。”總統愈說愈激昂,話語潮水般湧出。
“碰巧今天是7月4日,美利堅的獨立日。也許,又是命運的安排,這個日子將標誌著一場爭取自由的偉大戰鬥開始。我們將為人類的生存權利而戰鬥。”
總統的聲音愈加洪亮,字字句句都充滿了生命的力度。
“再過一個小時,我們就要開赴戰場,與異常強大的陌生敵人搏鬥。我不敢盲目表示樂觀,保證我們會勝利,但這是一場值得血灑疆場的戰鬥。你們是真正的愛人類者,願意拋頭顱,灑熱血,保衛人類自己的家園。讓我們共同高呼:無論是贏還是輸,我們都決不會悄然無聲地遁入黑夜。我們決不會坐以待斃,我們要為地球的獨立而戰鬥到最後一個人,流盡最後一滴血。”
總統話音剛落,人群里就爆發出震天動地的怒吼。他跳下吉普車,穿過沸騰的人群,朝那排F-15戰鬥機走去。格瑞將軍看見總統同米特徹爾少校和“空軍1號”機長伯恩翰姆交談了幾句,機長就將他的飛行服和頭盔遞給了這位三軍統帥。將軍急忙推開人群,沖了過去。
“湯姆·惠特莫爾,”將軍氣喘吁吁地問,“你究竟想幹什麼?”
總統一面穿上飛行服,一面觀察一架F-15。他對老朋友莞爾一笑:“我本來就是飛行員,我屬於藍天。”他戴上頭盔,補充道:“我不能讓人民去送死,自己卻躲在地下室里。”
“想一想,如果人們得知美國總統陣亡,那會意味著什麼?”
“將軍,這可能是我們最後的機會了。如果我回不來,那麼明天有沒有總統都無關緊要了。”
康妮、嘉絲敏和其他人坐在小小的觀察室里的玻璃窗前,觀察室前面是停放那艘外星殲擊船的巨大鋼筋混凝土倉庫。總工程師按了幾個按紐,頓時偌大的倉庫隆隆地顫抖,頭頂一台老式電動馬達飛速旋轉,一大片混凝土屋頂開始展開,接著又展開一大片屋頂,為飛船開闢了一條通道。屋頂巨洞與一個傾斜的巨大井筒相連,井筒通向屋外的天空。井簡直徑大約100英尺,讓飛船從中通過,其空間綽綽有餘,然而,井筒的設計師壓根兒沒有想到飛船要攜帶一顆顆核炸彈通過。
地面的大門也打開了,總工程師便通知斯蒂文,可以起飛了,斯蒂文點了點頭,吩咐鬆開鋼夾。
“這很重要,”斯蒂文遞給戴維一支雪茄,“保存好。這是我們凱旋歸來時的慶祝方式,但要等到自由女神歌唱時我們才點燃它。”他忽然瞧見戴維膝蓋上放著一個嘔吐包。
“我得承認,”戴維邊說邊系安全帶,“我怕坐飛機。”
鋼夾全部鬆開了,飛船懸在空中,稍微搖晃一陣,當升到12英尺高時,便穩如磐石,靜止不動。一對白色的操縱杆,狀若蜘蛛腿,從儀錶盤自動展開,伸展到飛行員操作方便的位置。
遵循印在儀錶盤上的指南,斯蒂文將飛船升高與出口筒井對齊。接著,他小心翼翼地將飛船頭部對準筒井,輕輕地前推控制杆,操縱飛船緩緩地擦著屋頂通過筒井,為系在飛船下面的核彈頭留出足夠的空間。飛船慢騰騰地穿過隧道後,斯蒂文往前猛推控制杆。伴隨著一聲轟鳴,飛船箭一般地射出地下筒井,直衝夜空。此時,東方剛剛開始破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