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
慕儀笑:“好啊。”拉著他的手放到自己小腹上,“不過都這麼久了,你還沒跟我們的孩子打過招呼。說點什麼吧。”
姬騫被動地撫上她的小腹,那裡還很平坦,可他想到他們的孩子就孕育在裡面,手就控制不住地顫抖。
“你要好好的,不要折騰你娘親。等你出來了,爹爹帶你去逛上元燈會,送你最漂亮的花燈。你一定會喜歡的。”
慕儀挑眉:“上元燈會,我們還要去逛麼?”
姬騫吻上她的眉心,聲音溫柔而堅定:“去。以後每年都去。”
(正文完)
十年生死兩茫茫(上)
作者有話要說:
這個番外的時間點在《凰訣》正文完結處的二十年後,慕儀去世十周年……虐姬騫,慎入……_(:з」∠)_
乾德二十六年深秋,太子姬瑀巡視白河河道三月之後,終於回到了闊別已久的煜都。
來不及稍加休整,他便入了宮。
皇宮裡還是舊日光景,除了樹木的枝葉變得更加濃密,別的與他走時比起來並無什麼變化。
皇帝正在午睡。楊宏德在大正宮外迎了他,小聲道:“陛下今兒剛發了一頓火,脾氣不好,一會兒殿下可得小心回話。”
他點點頭,“多謝大人提醒。”
“殿下客氣了。”楊宏德道,“齊王殿下不在宮中,臣等遇到陛下發怒都不知如何是好,還好如今您回來了。是臣要多謝殿下才是。”
他聞言忍不住蹙眉,“都已經九月了,二弟還沒回來?”
“陛下半月前已派人去找了,但齊王的脾性您也知道,這會兒還不知在哪處好山好水逍遙呢!”楊宏德嘆口氣,“不過今年非同尋常,齊王他再不羈,也定是要回來一趟的。”
姬瑀沉默片刻,苦笑一聲,“說的沒錯。”
楊宏德一見他的樣子就知道自己觸到了他的傷處,正思考如何補救補救,卻聽到宮人過來傳話,“太子殿下,陛下已經醒了。聽說您回來了,請您進去。”
姬瑀點點頭,“孤知道了。”
皇帝在正殿見的姬瑀,他進去之後便稽首拜倒,朗聲道:“兒臣參見父皇,父皇大安!”
等了一會兒,才聽到皇帝淡淡的聲音,“可。”
他站起來,皇帝又指了指一旁的墊子,“坐。”
待他跪坐好、宮人再奉上茶之後,皇帝方平靜問道:“此番去白河,差事辦得如何了?”
“回父皇,兒臣幸不辱命,已經白河沿岸兩百多個城鎮還有村莊都走了一遍,具體情況已寫在奏疏之內。”姬瑀鄭重道。
皇帝隨手拿起手邊一本厚厚的奏疏,掃了幾眼,又放了回去,“行,朕回頭會看。”見姬瑀沉默不語,又道,“不過你這趟差辦得倒是利索,朕本以為你要十月份才能回來。”
姬瑀抿唇,“兒臣想早點趕回來。”
皇帝靜靜地看了他一會兒,哂笑一聲,“你倒比你弟弟有心。”
姬瑀辯解道:“二弟他不是不記掛著母后,他只是……”
“夠了。”皇帝淡淡打斷他,“朕還要見諸位大臣,你先回吧。”
姬瑀知道自己無意中說錯了話,不敢再辯,行了禮便退下了。
看到長子離去,姬騫終於鬆開了緊握的右手,長長地吐出一口氣。
每次聽到別人提起那個人,他就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回回都要將手攥到發白。久而久之,滿朝上下、宮內宮外都知道了,陛下思念貞淑皇后,聽不得她的名字。
貞淑靜惠皇后。
這是她自己給自己想的諡號。
那一年她病重,到了無法起身的地步。他整日整日地待在椒房殿,陪她說話,給她念書,哄著她多吃一點東西。
有天晚上,她睡不著覺,便窩在他懷中絮絮低語。說到興起的時候,她眨著大眼睛,笑意吟吟,“你說,我給自己想個封號叫‘靜惠’,別人會不會覺得我在騙人啊?”
他額上的青筋一跳,還必須強迫自己若無其事地笑問:“你是皇后,又不是妃嬪,哪裡需要什麼封號?”
她眼珠子一轉,“現在不需要,以後就會需要了嘛!”
他終於按捺不住,嚴厲斥道:“溫慕儀,你胡言亂語些什麼!”
見他一臉怒色,她無辜地眨眨眼睛,討好地湊上去,“別生氣別生氣,就是開個玩笑嘛!我的意思是,現在不需要,等過個五六十年,就需要了啊!”
他怒氣未消,口氣十分惡劣,“五六十年後的事情五六十年後再想,現在沒那功夫!”
“可是,我怕我忘了呀!”她蹙眉,可憐巴巴的樣子,“你也知道我現在記性越來越不好,要是不自己提前想好,回頭禮部還不知給我謅出些什麼東西來。我不要。我要自己決定。”
他看出她戲謔的神情中隱藏的三分認真,雖然不悅卻也忍不住困惑,不懂她為何會在這種事情上這般堅持。
“那你……想叫什麼?”他強迫自己問出這個問題。
見他願意接過話頭,她展顏一笑,“我剛剛已經說了,靜惠!”
他上上下下地打量她一圈,沒好氣道:“看不出來你哪裡靜了。”
她聳聳鼻子,一臉得意,“不像最好,我就是要欺騙一把廣大群眾。以後大家就會看著史書跟人說,靜惠皇后是如何的溫柔高貴,她夫君又是何其有幸……”
他被她的振振有詞給弄得窘住,無奈地拍拍她的額頭,“大晚上的精神這麼好,也不見你白日和孩子們多說點話。”
她這段日子總是這樣,白天會窩在床上睡覺,好幾次阿瑀和阿琰過來,都只能坐在榻邊看她沉睡的樣子。
慕儀聞言笑笑,沒有說什麼。
三個月後的深夜,她縮在他的懷中,眼神迷茫地看著窗外。這是十月底,煜都的第一場雪還沒落下,她有些遺憾道:“本來還以為能過完今年的生辰。”
他握住她的右手,努力控制住自己聲音里的顫抖,“怎麼過不完?一定能夠過完的。很快,再有半個月就是你的生辰了。我們不是說好了今年要給你辦得熱鬧一些嗎?阿儀……”
她打斷了他的語無倫次,口氣平淡道:“四哥哥,阿儀走了之後,你不要太難過。”
他握著她的右手猛地用力,“不,你答應過,說不會離開我的。你說你是我的新婦子,我們要一生一世在一起……”語氣倉皇,“那年在下汀江邊,你跟我說的話都忘了嗎?”
她想起十年前,她撐著一把四十八骨的紫竹傘,在細雨濛濛的睢江邊向他許諾,會永遠陪在他身邊。
那時候她是真的以為自己可以做到。
她以為當他們放下心中的固執之後,就不會再有別的事情拆散他們。然而他們都忘了,這世上還有一種比人事更難違抗的東西,便是天意。
無常的天意。
她在多年的殫精竭慮中消耗了心血,生阿琰的時候又難產,之後身子就一直很虛弱。他為了替她調理,廣羅天下的珍奇藥材,卻最終只是給彼此多留了十年的時間。
他們還是不得不分開。
不過,這樣也好。
溫氏的結局越來越近,她早早走了,就不用面對那一天。提前到地下去陪伴阿母,免得她見到父親時傷心難過。
“你騙了我那麼多次,我就騙了你幾次,算起來還是我虧了。”她笑,“不過我大度,就不和你計較了。”
“阿儀……”
“照顧好我們的孩子。”她輕輕道,“阿瑀少年老成,很是穩重,我不擔心。但是阿琰……我們的阿琰……他性子古怪,不喜歡被人管頭管腳,你得多費點心思。”
他想說阿琰性子古怪還不是隨了她,但話至嘴邊才發現自己已經顫抖到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來。
“四哥哥,其實一路走到今天,我已經很開心了。從我九歲那年的上元節開始,我就一直以為我們這輩子只能那樣,互相算計、永無寧日。我沒想到我們還可以有這樣快樂的十年,更沒有想到我們會有阿琰。”她微笑,是真正心滿意足的笑容,“老天已經待我們不薄了。所以,你不願責怪任何人,好不好?”
見他沒有說話,她反手握住他的手掌,十指交扣。他攥著她冷玉一般的手指,只覺得涼得讓她心驚。
“還記得我們小時候有一次說好了一起去折梅花嗎?那天我先去了,在園子裡等了好久你才來。我當時很生氣,質問你為什麼遲到。你跟我說,你有重要的事情要做,所以耽擱了。其實你明明是很耐心在跟我解釋,可我聽完卻更生氣了,還撂下話來,說下回再遇到這樣的情況,絕對不會再等你。”慕儀微笑,“所以,如今你就想像成我先去摘了梅花,而你還有事情沒做完,不能和我一起。不過你放心,這一回我會乖乖地等在那裡,哪兒也不去……”
姬騫被動地撫上她的小腹,那裡還很平坦,可他想到他們的孩子就孕育在裡面,手就控制不住地顫抖。
“你要好好的,不要折騰你娘親。等你出來了,爹爹帶你去逛上元燈會,送你最漂亮的花燈。你一定會喜歡的。”
慕儀挑眉:“上元燈會,我們還要去逛麼?”
姬騫吻上她的眉心,聲音溫柔而堅定:“去。以後每年都去。”
(正文完)
十年生死兩茫茫(上)
作者有話要說:
這個番外的時間點在《凰訣》正文完結處的二十年後,慕儀去世十周年……虐姬騫,慎入……_(:з」∠)_
乾德二十六年深秋,太子姬瑀巡視白河河道三月之後,終於回到了闊別已久的煜都。
來不及稍加休整,他便入了宮。
皇宮裡還是舊日光景,除了樹木的枝葉變得更加濃密,別的與他走時比起來並無什麼變化。
皇帝正在午睡。楊宏德在大正宮外迎了他,小聲道:“陛下今兒剛發了一頓火,脾氣不好,一會兒殿下可得小心回話。”
他點點頭,“多謝大人提醒。”
“殿下客氣了。”楊宏德道,“齊王殿下不在宮中,臣等遇到陛下發怒都不知如何是好,還好如今您回來了。是臣要多謝殿下才是。”
他聞言忍不住蹙眉,“都已經九月了,二弟還沒回來?”
“陛下半月前已派人去找了,但齊王的脾性您也知道,這會兒還不知在哪處好山好水逍遙呢!”楊宏德嘆口氣,“不過今年非同尋常,齊王他再不羈,也定是要回來一趟的。”
姬瑀沉默片刻,苦笑一聲,“說的沒錯。”
楊宏德一見他的樣子就知道自己觸到了他的傷處,正思考如何補救補救,卻聽到宮人過來傳話,“太子殿下,陛下已經醒了。聽說您回來了,請您進去。”
姬瑀點點頭,“孤知道了。”
皇帝在正殿見的姬瑀,他進去之後便稽首拜倒,朗聲道:“兒臣參見父皇,父皇大安!”
等了一會兒,才聽到皇帝淡淡的聲音,“可。”
他站起來,皇帝又指了指一旁的墊子,“坐。”
待他跪坐好、宮人再奉上茶之後,皇帝方平靜問道:“此番去白河,差事辦得如何了?”
“回父皇,兒臣幸不辱命,已經白河沿岸兩百多個城鎮還有村莊都走了一遍,具體情況已寫在奏疏之內。”姬瑀鄭重道。
皇帝隨手拿起手邊一本厚厚的奏疏,掃了幾眼,又放了回去,“行,朕回頭會看。”見姬瑀沉默不語,又道,“不過你這趟差辦得倒是利索,朕本以為你要十月份才能回來。”
姬瑀抿唇,“兒臣想早點趕回來。”
皇帝靜靜地看了他一會兒,哂笑一聲,“你倒比你弟弟有心。”
姬瑀辯解道:“二弟他不是不記掛著母后,他只是……”
“夠了。”皇帝淡淡打斷他,“朕還要見諸位大臣,你先回吧。”
姬瑀知道自己無意中說錯了話,不敢再辯,行了禮便退下了。
看到長子離去,姬騫終於鬆開了緊握的右手,長長地吐出一口氣。
每次聽到別人提起那個人,他就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回回都要將手攥到發白。久而久之,滿朝上下、宮內宮外都知道了,陛下思念貞淑皇后,聽不得她的名字。
貞淑靜惠皇后。
這是她自己給自己想的諡號。
那一年她病重,到了無法起身的地步。他整日整日地待在椒房殿,陪她說話,給她念書,哄著她多吃一點東西。
有天晚上,她睡不著覺,便窩在他懷中絮絮低語。說到興起的時候,她眨著大眼睛,笑意吟吟,“你說,我給自己想個封號叫‘靜惠’,別人會不會覺得我在騙人啊?”
他額上的青筋一跳,還必須強迫自己若無其事地笑問:“你是皇后,又不是妃嬪,哪裡需要什麼封號?”
她眼珠子一轉,“現在不需要,以後就會需要了嘛!”
他終於按捺不住,嚴厲斥道:“溫慕儀,你胡言亂語些什麼!”
見他一臉怒色,她無辜地眨眨眼睛,討好地湊上去,“別生氣別生氣,就是開個玩笑嘛!我的意思是,現在不需要,等過個五六十年,就需要了啊!”
他怒氣未消,口氣十分惡劣,“五六十年後的事情五六十年後再想,現在沒那功夫!”
“可是,我怕我忘了呀!”她蹙眉,可憐巴巴的樣子,“你也知道我現在記性越來越不好,要是不自己提前想好,回頭禮部還不知給我謅出些什麼東西來。我不要。我要自己決定。”
他看出她戲謔的神情中隱藏的三分認真,雖然不悅卻也忍不住困惑,不懂她為何會在這種事情上這般堅持。
“那你……想叫什麼?”他強迫自己問出這個問題。
見他願意接過話頭,她展顏一笑,“我剛剛已經說了,靜惠!”
他上上下下地打量她一圈,沒好氣道:“看不出來你哪裡靜了。”
她聳聳鼻子,一臉得意,“不像最好,我就是要欺騙一把廣大群眾。以後大家就會看著史書跟人說,靜惠皇后是如何的溫柔高貴,她夫君又是何其有幸……”
他被她的振振有詞給弄得窘住,無奈地拍拍她的額頭,“大晚上的精神這麼好,也不見你白日和孩子們多說點話。”
她這段日子總是這樣,白天會窩在床上睡覺,好幾次阿瑀和阿琰過來,都只能坐在榻邊看她沉睡的樣子。
慕儀聞言笑笑,沒有說什麼。
三個月後的深夜,她縮在他的懷中,眼神迷茫地看著窗外。這是十月底,煜都的第一場雪還沒落下,她有些遺憾道:“本來還以為能過完今年的生辰。”
他握住她的右手,努力控制住自己聲音里的顫抖,“怎麼過不完?一定能夠過完的。很快,再有半個月就是你的生辰了。我們不是說好了今年要給你辦得熱鬧一些嗎?阿儀……”
她打斷了他的語無倫次,口氣平淡道:“四哥哥,阿儀走了之後,你不要太難過。”
他握著她的右手猛地用力,“不,你答應過,說不會離開我的。你說你是我的新婦子,我們要一生一世在一起……”語氣倉皇,“那年在下汀江邊,你跟我說的話都忘了嗎?”
她想起十年前,她撐著一把四十八骨的紫竹傘,在細雨濛濛的睢江邊向他許諾,會永遠陪在他身邊。
那時候她是真的以為自己可以做到。
她以為當他們放下心中的固執之後,就不會再有別的事情拆散他們。然而他們都忘了,這世上還有一種比人事更難違抗的東西,便是天意。
無常的天意。
她在多年的殫精竭慮中消耗了心血,生阿琰的時候又難產,之後身子就一直很虛弱。他為了替她調理,廣羅天下的珍奇藥材,卻最終只是給彼此多留了十年的時間。
他們還是不得不分開。
不過,這樣也好。
溫氏的結局越來越近,她早早走了,就不用面對那一天。提前到地下去陪伴阿母,免得她見到父親時傷心難過。
“你騙了我那麼多次,我就騙了你幾次,算起來還是我虧了。”她笑,“不過我大度,就不和你計較了。”
“阿儀……”
“照顧好我們的孩子。”她輕輕道,“阿瑀少年老成,很是穩重,我不擔心。但是阿琰……我們的阿琰……他性子古怪,不喜歡被人管頭管腳,你得多費點心思。”
他想說阿琰性子古怪還不是隨了她,但話至嘴邊才發現自己已經顫抖到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來。
“四哥哥,其實一路走到今天,我已經很開心了。從我九歲那年的上元節開始,我就一直以為我們這輩子只能那樣,互相算計、永無寧日。我沒想到我們還可以有這樣快樂的十年,更沒有想到我們會有阿琰。”她微笑,是真正心滿意足的笑容,“老天已經待我們不薄了。所以,你不願責怪任何人,好不好?”
見他沒有說話,她反手握住他的手掌,十指交扣。他攥著她冷玉一般的手指,只覺得涼得讓她心驚。
“還記得我們小時候有一次說好了一起去折梅花嗎?那天我先去了,在園子裡等了好久你才來。我當時很生氣,質問你為什麼遲到。你跟我說,你有重要的事情要做,所以耽擱了。其實你明明是很耐心在跟我解釋,可我聽完卻更生氣了,還撂下話來,說下回再遇到這樣的情況,絕對不會再等你。”慕儀微笑,“所以,如今你就想像成我先去摘了梅花,而你還有事情沒做完,不能和我一起。不過你放心,這一回我會乖乖地等在那裡,哪兒也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