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好了,別硬撐了,讓我扶你回去吧。”沈念伸出手想扶他,卻被一掌打落。

  少年縮著身子,警戒地說道:“你別想借著扶我回去,探知到我的住處。我不吃你這一套。”

  沈念笑了笑,說道:“原來你也知道自己的身份特殊,剛才還自報家門,難道不怕為人所害嗎?而且,你才說了要湧泉相報。我救了你,這就是你報恩的方式?”

  少年臉上一紅,弱弱地“哼”了一聲,說道:“我,我之前是對那個大個子說的,又沒有對你說。而且,你自己主動來幫我,我可沒有求你。”

  “好了,是我多管閒事了,行嗎?天快黑了,再不走就伸手不見五指了。”沈念用手扶著少年的胳膊,不顧他的反對向前走去。

  到了少年住的地方,沈念才明白他不願意自己送其回來的原因。那兒不能用房子來形容,只是一些粗糙的磚頭和稻草胡亂搭做的破屋。但是,她卻在那兒遇到了一個熟人——李諾。

  原來,他就是聞達口中的“李大叔”。不過,他並沒有餓暈倒,只是臉上有些枯黃,應該是很久沒有吃飽飯了。

  “你很意外?”李諾似笑非笑地看著沈念,說道。

  沈念點了點頭,說道:“我沒有想到,你竟然與國主的遺孤有關係。但是,那日你在刑場上那一番話,我至今猶記得。”

  ——“皇位是爭來的,誰有能力誰就做皇帝。”

  ——“國主難道就只能是他聞氏一家的子孫嗎?”

  李諾能說出這樣大逆不道的話,卻又與國主聞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如何不叫人吃驚,又如何不叫人好奇?他的心裡,到底如何看待沈念殺聞經的事。

  “這沒有什麼好奇怪的。我是太子的師傅,他的父君死了,我必須照顧他。不過,我依舊覺得,你做的事沒有錯。”李諾理了理衣裳,臉上儘是風輕雲淡的笑容。

  沈念看了一眼熟睡的少年,說道:“他知道自己的殺父仇人是誰嗎?”

  李諾說道:“他不知道。之前,他一直住在萬安寺中,只知道自己的父君被人殺了。”

  怪不得在皇宮中時沒有見到他,原來一直住在寺廟裡。如果他知道殺父仇人此刻就站在身邊,不知會有怎樣的感覺。

  沈念嘆了口氣,說道:“那你準備什麼時候告訴他?”

  李諾神秘莫測地一笑,說道:“這就要看沈姑娘了。”

  第四十六章

  李諾和聞達所住的地方名叫“有望村”,那一片居住的大多是流離失所的人們。戰亂毀了他們的家,卻又使這些素不相識的人聚集在了一起。沈念時常拿著米和肉去看他們,慢慢地,大家都熟絡了起來。

  “姜大嬸,大門已經做好了,你看看怎麼樣?還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沈念用手指了指低下的木板門,這是她請城裡的工匠趕工出來的。到處都在打仗,到處都是斷壁殘垣,木匠和石工都變成了人們爭相追逐的對象。

  “謝謝你,沈姑娘,能有個大門就行。”姜大嬸看了一眼自己的茅草屋,大門是用稻草編成的,別說抵禦惡人,就連擋風都難。

  沈念淺淺一笑,說道:“不用客氣,我幫你把門裝上。”她和木匠葛三一起安好了大門,簡陋的茅草屋終於有了一點“家”的感覺。

  姜大嬸望著這個嶄新的大門,笑得合不攏嘴,臉上露出了幸福的表情。過了好一會兒,她像是終於想起了什麼,說道:“沈姑娘,葛大哥,你們今天一定要留下來吃飯,我煮了豬腳湯”

  葛三擺了擺手,說道:“不了不了,我還要趕回去。現在木工的活兒太多太繁瑣,我怕那些小崽子們忙不過來。”

  沈念也說道:“我今天還要去李大哥家,就不留下了。”

  姜大嬸用手攏了攏鬢角的頭髮,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說道:“你們倆幫了我這麼大的忙,你說也不留下來吃頓飯,我太過意不去了。”

  沈念注意到姜大嬸的手很是蠟黃,頭髮也是枯黃乾燥。姜大嬸家的糧食都稀缺,他們又怎麼好意思留下來吃飯呢?沈念想了想,說道:“姜大嬸,我們今天確實都有事,我們改天再來。”

  “好吧,既然你們有事,那我就不留你們了。你們拿個番薯吃,今年的番薯特別甜。”姜大嬸舀水洗了洗手,從火爐里拿出了兩個滾燙的番薯。番薯生得頭兒尖尖、肚兒肥肥,一看就是又香又甜。

  沈念和葛三互看了一眼,伸手接過了姜大嬸的番薯。

  回去的路上,他們路過了許多茅草屋,大多都破敗不堪,勉強能夠遮風擋雨。一旦大雨傾盆,必然是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

  葛三一邊剝著番薯皮,一邊望著四周的茅草屋說道:“沈姑娘,我要不是今天親眼來看,真是不敢相信還有這樣惡劣的情況。這些茅草搭成的屋子哪裡能給人住!”

  沈念望著周圍的茅草屋發呆,說道:“葛大叔,我也是來了這兒之後,才知道這場戰禍帶給他們的災難。‘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無論何時,最苦的永遠是這些普通的百姓。”

  她以為伏屍百萬就是戰爭最大的殘酷,卻沒想到老百姓因此流離失所才是更大的殘忍。她不禁想問,殺聞經、亂超綱真的錯到如此地步了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