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王政君大喜過望,連連告佛,“佛祖保佑啊,不枉哀家這些年四處上香祈禱。班恬這些年終於是有了好消息,果然沒令哀家失望。”
“是啊,前些日子,太后勸陛下多去別的妃嬪處,陛下起先也沒照著做,婕妤不知從哪聽了消息,日日勸著陛下去別的夫人那裡,這下,自己就懷上了呢!奴婢就說班婕妤人好善良,老天爺定不會虧待她的。”
香蓮久居深宮,基本上看人是真好心還是假好心,一眼就能看出來。這些年,她對班婕妤的確是很有好感。
“嗯,”王政君笑著連連點頭,“恬兒這孩子,真是難得一見的善解人意,溫柔可人,這次不能再出任何差錯了,命太醫日日在玉堂殿候著,班恬的食物用藥都要萬般小心!恬兒這些年專寵後宮,背後還不知多少人等著她出事呢,這些腌臢事,哀家見過不少了。”
“是,太后放心,奴婢定會好好叮囑玉堂殿的人。”
“不行,哀家還是不能放心,”王政君思索半晌,從班恬的飲食到出行,甚至考慮到了皇帝在班恬有孕期間留宿玉堂殿的各種危險問題,最後一拍案道,“不如效仿當年,讓班婕妤搬來長樂宮吧,哀家日日看著,定出不了差錯。”
“啊?”
最後班恬與皇帝還是拗不過王政君的再三要求,搬到了長樂宮的永寧殿,安心養胎。
永寧殿奢華富麗不說,因為再過不久就進入冬季,王政君特意仿照溫室殿在永寧殿的牆壁上鋪上花粉末,不僅香氣宜人,且到了冬季還有保溫取暖的作用。
劉驁是與班恬一起來的,兩人依偎著輕易濃濃,王政君看著也高興,只問班恬道,“這樣裝飾你覺得可好?若是缺什麼少什麼,儘管與母后說,母后立時添置。”
班恬只覺得受寵若驚,連連道,“兒媳覺得很好,母后費心了。”
“你肚子懷著哀家的小皇孫,哀家做什麼都覺得開心。”
“母后想的真是周到,兒子都沒這樣的待遇呢!”
劉驁轉著幽黑的眼眸,想了想道,“只是,恬兒有孕,以前的馬車難免顛簸,不能再坐。不如改用人力抗之,再做的更大一點,這樣就可以與朕坐在一起,出行也方便許多。”
王政君細細想著,雖然從古至今並無嬪妃甚至皇后與皇帝同坐一輛輦車,只是與時俱進,如今班恬有孕,無需計較太多,她覺得可行,正欲點頭應下,只聽班恬板著臉道,“陛下,不可。”
“為何不可?”皇帝轉頭溫柔的看她。
班恬一板一眼,認真道,“自古聖賢之君只有名臣在側,沒有女子在側之理。只有夏、商、周三代的末主夏桀、商紂、周幽王,才有寵幸的妃子在側,最後都落到家破國亡的境地,我如果和陛下同車出進,就跟她們無異了,臣妾斷不能做這樣的禍水,還請陛下取消這樣的想法。”
“好了,”皇帝無奈,笑著道,“朕知道你一向恪守禮道,不願落人口實,只是你也要為腹中孩兒想想,你再坐以前的馬車,他可經不起顛簸。”
“那就人力抬之好了,只不用擴充大小,臣妾已經覺得很好了。”
“好,都依你。”
兩人一面說著一面向殿內走去,只留下驚訝不已的王政君,她素來聽聞班恬常伴於皇帝身邊,教導他勤儉約身,今日親眼所見,還是瞠目結舌。宮廷女子本都是為討皇帝的歡心,是否德才兼備並不重要,可班恬進宮三年,能夠這樣堅持自我,謹守禮教,著實令她刮目相看,不禁更加讚賞。
她讚嘆道,“古有樊姬,賢惠有才,輔佐楚莊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今有班婕妤德才兼備,以理制情。只不知咱們驁兒能否為第二個楚莊王,成為一個有道的明君呢?”
香蓮隨侍左右,感嘆道,“只要班婕妤能永遠陪伴在皇上左右,提點催促一二,陛下定會約束自身,勤理朝政的。”
“嗯,但願吧。”
九個月後,在一個春暖花開,草長鶯飛的季節,經過了一日一夜的陣痛,,在王政君與劉驁的心焦等待中,班恬終於在永寧殿誕下一位皇子。
聖心大悅,王政君亦是喜不自勝,劉驁喜愛孩子,但剛出生下來就這樣喜愛,抱個不停,親個不停的只有班恬的這個孩子。
對於這個皇子,劉驁顯得格外重視與疼愛,幾乎是日日前來看望,王政君更是朝來夕走,只差住在這裡了。
☆、第三十二章 下毒
班恬一時是風光無限,榮寵無人能比。皇后許言幾日後來看過一次,面上沒什麼表情,雖是賞賜不少,但王政君看得出她心裡很不是滋味。
這種心情王政君自然了解,自己的皇子公主接連夭折,卻要看著別人享受親子的喜悅,喚作哪位母親心裡都會受不了。
而許言尤其在看到劉驁臉上掩不住的笑意,她心裡又是悲涼,又是不甘。自己會永遠記得喪子的傷痛,可皇帝會嗎?帝王從來都是喜新厭舊,薄情寡義。
王政君心思縝密,將許言的細微心思看得透徹,但她卻不想讓她就此懷著痛苦與仇恨過一輩子,更不想她做出什麼不可挽回的事來,於是趁機將許言叫到一旁的偏殿,柔聲勸道
“哀家知道你心裡很不好受,身為母親,哀家理解你的心情。只是皇室子嗣凋零,傳宗接代乃是重中之重。班恬縱然生了皇子,也永遠是妃妾,你永遠是皇后,是皇上的妻子,不管後宮哪位嬪妃的孩子,將來都要叫你一聲母後,你要有容人之量,要心懷大度才是。”
許言悶聲不吭,兩個孩子的接連夭折讓她變得比以前還要沉默寡言,半晌後,她抬起頭,看向王政君,細聲細語道,“母后,兒媳知道了,兒媳只是看到班婕妤的孩子,想起了自己的孩子,心裡難過不要,除此之外並沒有其他的想法,母后無需擔心。”
王政君細細端詳了她半晌,許言臉上淡淡的,看不出什麼表情,多年來,許言一向知書達理,乖巧懂事,她還是信得過的,便笑道,“這就好,一切想開了,向前看。你是皇后,是後宮之主,不管有怎樣的大風大浪,你都要抗住,熬出頭了以後才會柳暗花明。”
“是,兒媳記住了。”
王政君又拉著她的手閒話幾句,直讓她敞開心扉,露出笑顏,才放下心來。
許言走出長寧殿,身後奉承誇讚的聲音不絕於耳。她仰頭望天,天際湛藍,雲淡風輕,她的痛苦誰會記得,誰會在意呢?
縱然已經過去三年,每每想到皇子與三歲的熹兒死時的慘狀,她都痛不欲生,直想隨之而去,她在痛苦中煎熬了三年,而皇帝,兩個孩子的父親則在溫柔鄉里痛快沉溺了三年,如今又如願生了皇子。她當然嫉妒,當然不甘,可最重要的是仇恨。如果在她喪子之後,皇帝能陪她走出這段傷痛,她都不會偏執至此。
她只想質問蒼天,為何如此不公?哪怕,只留她一個孩子也好,也好有個念想,如今她除了這個淋漓破碎的軀殼,還剩什麼呢?
“是啊,前些日子,太后勸陛下多去別的妃嬪處,陛下起先也沒照著做,婕妤不知從哪聽了消息,日日勸著陛下去別的夫人那裡,這下,自己就懷上了呢!奴婢就說班婕妤人好善良,老天爺定不會虧待她的。”
香蓮久居深宮,基本上看人是真好心還是假好心,一眼就能看出來。這些年,她對班婕妤的確是很有好感。
“嗯,”王政君笑著連連點頭,“恬兒這孩子,真是難得一見的善解人意,溫柔可人,這次不能再出任何差錯了,命太醫日日在玉堂殿候著,班恬的食物用藥都要萬般小心!恬兒這些年專寵後宮,背後還不知多少人等著她出事呢,這些腌臢事,哀家見過不少了。”
“是,太后放心,奴婢定會好好叮囑玉堂殿的人。”
“不行,哀家還是不能放心,”王政君思索半晌,從班恬的飲食到出行,甚至考慮到了皇帝在班恬有孕期間留宿玉堂殿的各種危險問題,最後一拍案道,“不如效仿當年,讓班婕妤搬來長樂宮吧,哀家日日看著,定出不了差錯。”
“啊?”
最後班恬與皇帝還是拗不過王政君的再三要求,搬到了長樂宮的永寧殿,安心養胎。
永寧殿奢華富麗不說,因為再過不久就進入冬季,王政君特意仿照溫室殿在永寧殿的牆壁上鋪上花粉末,不僅香氣宜人,且到了冬季還有保溫取暖的作用。
劉驁是與班恬一起來的,兩人依偎著輕易濃濃,王政君看著也高興,只問班恬道,“這樣裝飾你覺得可好?若是缺什麼少什麼,儘管與母后說,母后立時添置。”
班恬只覺得受寵若驚,連連道,“兒媳覺得很好,母后費心了。”
“你肚子懷著哀家的小皇孫,哀家做什麼都覺得開心。”
“母后想的真是周到,兒子都沒這樣的待遇呢!”
劉驁轉著幽黑的眼眸,想了想道,“只是,恬兒有孕,以前的馬車難免顛簸,不能再坐。不如改用人力抗之,再做的更大一點,這樣就可以與朕坐在一起,出行也方便許多。”
王政君細細想著,雖然從古至今並無嬪妃甚至皇后與皇帝同坐一輛輦車,只是與時俱進,如今班恬有孕,無需計較太多,她覺得可行,正欲點頭應下,只聽班恬板著臉道,“陛下,不可。”
“為何不可?”皇帝轉頭溫柔的看她。
班恬一板一眼,認真道,“自古聖賢之君只有名臣在側,沒有女子在側之理。只有夏、商、周三代的末主夏桀、商紂、周幽王,才有寵幸的妃子在側,最後都落到家破國亡的境地,我如果和陛下同車出進,就跟她們無異了,臣妾斷不能做這樣的禍水,還請陛下取消這樣的想法。”
“好了,”皇帝無奈,笑著道,“朕知道你一向恪守禮道,不願落人口實,只是你也要為腹中孩兒想想,你再坐以前的馬車,他可經不起顛簸。”
“那就人力抬之好了,只不用擴充大小,臣妾已經覺得很好了。”
“好,都依你。”
兩人一面說著一面向殿內走去,只留下驚訝不已的王政君,她素來聽聞班恬常伴於皇帝身邊,教導他勤儉約身,今日親眼所見,還是瞠目結舌。宮廷女子本都是為討皇帝的歡心,是否德才兼備並不重要,可班恬進宮三年,能夠這樣堅持自我,謹守禮教,著實令她刮目相看,不禁更加讚賞。
她讚嘆道,“古有樊姬,賢惠有才,輔佐楚莊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今有班婕妤德才兼備,以理制情。只不知咱們驁兒能否為第二個楚莊王,成為一個有道的明君呢?”
香蓮隨侍左右,感嘆道,“只要班婕妤能永遠陪伴在皇上左右,提點催促一二,陛下定會約束自身,勤理朝政的。”
“嗯,但願吧。”
九個月後,在一個春暖花開,草長鶯飛的季節,經過了一日一夜的陣痛,,在王政君與劉驁的心焦等待中,班恬終於在永寧殿誕下一位皇子。
聖心大悅,王政君亦是喜不自勝,劉驁喜愛孩子,但剛出生下來就這樣喜愛,抱個不停,親個不停的只有班恬的這個孩子。
對於這個皇子,劉驁顯得格外重視與疼愛,幾乎是日日前來看望,王政君更是朝來夕走,只差住在這裡了。
☆、第三十二章 下毒
班恬一時是風光無限,榮寵無人能比。皇后許言幾日後來看過一次,面上沒什麼表情,雖是賞賜不少,但王政君看得出她心裡很不是滋味。
這種心情王政君自然了解,自己的皇子公主接連夭折,卻要看著別人享受親子的喜悅,喚作哪位母親心裡都會受不了。
而許言尤其在看到劉驁臉上掩不住的笑意,她心裡又是悲涼,又是不甘。自己會永遠記得喪子的傷痛,可皇帝會嗎?帝王從來都是喜新厭舊,薄情寡義。
王政君心思縝密,將許言的細微心思看得透徹,但她卻不想讓她就此懷著痛苦與仇恨過一輩子,更不想她做出什麼不可挽回的事來,於是趁機將許言叫到一旁的偏殿,柔聲勸道
“哀家知道你心裡很不好受,身為母親,哀家理解你的心情。只是皇室子嗣凋零,傳宗接代乃是重中之重。班恬縱然生了皇子,也永遠是妃妾,你永遠是皇后,是皇上的妻子,不管後宮哪位嬪妃的孩子,將來都要叫你一聲母後,你要有容人之量,要心懷大度才是。”
許言悶聲不吭,兩個孩子的接連夭折讓她變得比以前還要沉默寡言,半晌後,她抬起頭,看向王政君,細聲細語道,“母后,兒媳知道了,兒媳只是看到班婕妤的孩子,想起了自己的孩子,心裡難過不要,除此之外並沒有其他的想法,母后無需擔心。”
王政君細細端詳了她半晌,許言臉上淡淡的,看不出什麼表情,多年來,許言一向知書達理,乖巧懂事,她還是信得過的,便笑道,“這就好,一切想開了,向前看。你是皇后,是後宮之主,不管有怎樣的大風大浪,你都要抗住,熬出頭了以後才會柳暗花明。”
“是,兒媳記住了。”
王政君又拉著她的手閒話幾句,直讓她敞開心扉,露出笑顏,才放下心來。
許言走出長寧殿,身後奉承誇讚的聲音不絕於耳。她仰頭望天,天際湛藍,雲淡風輕,她的痛苦誰會記得,誰會在意呢?
縱然已經過去三年,每每想到皇子與三歲的熹兒死時的慘狀,她都痛不欲生,直想隨之而去,她在痛苦中煎熬了三年,而皇帝,兩個孩子的父親則在溫柔鄉里痛快沉溺了三年,如今又如願生了皇子。她當然嫉妒,當然不甘,可最重要的是仇恨。如果在她喪子之後,皇帝能陪她走出這段傷痛,她都不會偏執至此。
她只想質問蒼天,為何如此不公?哪怕,只留她一個孩子也好,也好有個念想,如今她除了這個淋漓破碎的軀殼,還剩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