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皇帝嘆息道,“朕晌午得知此事,本來是氣惱不迭,不是因他愛好男色,而是在太后宮中為所欲為,只申時時分,太后命阿瀾姑姑前來,道無心懲處,而有心保太子無恙,後來朕細細想來也知是傅昭儀有心而為,加之剛才,皇后一言,點醒了朕,朕也知恭王勤奮好學,聰明有才氣,朝中勸諫朕立他為太子的也不在少數,朕為太子時憲王得勢,先帝也幾次三番想改立太子,朕明白其中苦楚,驁兒犯的並不是十惡不赦的大罪,再說,母后也極力保他,朕也不打算再計較此事了。”
史丹本還攢了一肚子的話說,若是今日無果,明日群臣長跪不起也要勸諫陛下,如今聽皇帝已然沒有了廢太子的意思,一下子放鬆下來。
“陛下英明。”
皇帝又是蒼涼的一笑,“先帝極寵愛太子,常養於殿中,榮寵甚至超過於朕,朕若只因太子一時不慎而廢了他,將來如何能與先帝交代?罷了,罷了,這件事,別再提了。”
☆、第二十六章 皇帝大限
宣室殿前是一片幽靜的櫻花林,櫻花白中透紅,如雲似霞,散發陣陣幽香。
“皇后娘娘真是命好啊,縱然太子做下這等腌臢事,還有一群衷心的臣子求情免罪。”
王政君本欲想等史丹出來,問明此事,這時卻聽到熟悉卻又令她厭惡的聲音。
“論起腌臢事,傅妹妹這背後刀子捅的更令人出乎意料啊。”
王政君慢慢的轉過身,對上傅芸那張精緻又狠厲的面孔。
“哼,”傅芸冷哼一聲,走上前來,“太子是儲君,是將來大漢朝的天子,他的一舉一動都備受矚目,難道做下還不敢承認嗎?我也是不想讓皇上這個做父皇的蒙在鼓中,何錯之有呢?”
“什麼話都讓傅昭儀說了,本宮何必再多費口舌?只是這件事恐怕要令傅昭儀失望了,看情況,陛下雖盛怒,但還不至於為了太子這點過錯而廢去儲君。”
“皇后娘娘這是什麼話?我自然也是盼著太子好,這樣一來,太子若能夠吸取教訓,改過自新,也省的皇后娘娘再因為太子的事勞心傷神,陛下也能放心了不是?”
“傅昭儀不必拐彎抹角,你的心思眾人皆知,何必把自己裝的跟個救世主一樣呢?只是,本宮奉勸傅昭儀一句,做事之前要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斤兩,就憑你的這點寵愛,吹吹枕邊風就想扳倒太子?你難不成以為陛下老糊塗了嗎?別偷雞不成蝕把米,搬起石頭砸到自己的腳!”
王政君雖為皇后,但一向寬厚仁慈,為人謹慎,極少在人前這樣厲聲嘲諷,這次也真的是動怒了。而傅芸看著皇后這副面孔,她微微一愣,王政君那凌厲逼視的眼眸只看得她心中發毛,畢竟太子還是太子,將來的皇帝,這次本就是豁出去的賭一把,只是沒想到,皇帝並沒有打算廢去太子,這讓她心中有些後怕,來日方長,將來王政君坐上太后之位,會放過她今日的陷害之仇嗎?
只傅芸自入宮起便深得皇帝寵愛,一直以來居於人上,心高氣傲,哪會低頭去向皇后認錯?此時吃了癟,只能往肚子裡咽,已經夠讓她窩囊了。便不再多言,恨恨的拂了拂聲,怒目而去了。
看著傅芸趾高氣揚的背影,王政君幽幽的嘆了口氣,身側香蓮憤恨不平道,“這次總算沒讓這賤蹄子得逞,看她那副強詞奪理,死不悔改的蠻橫樣子,倒像是咱們冤枉了她似的。”
“本宮在想,這件事的內奸究竟是出在長秋宮呢還是椒房殿呢?如果不揪出此人,以後防不勝防,定是個大禍害!”
“咱們這裡跟著去往長秋宮的宮女都是從頭到尾沒有離開過的,後娘娘回到椒房殿不久,那邊宣室殿也傳來了消息,時間上是來不及的,這樣看來,應該是太后宮裡的人搗的鬼。”
“太后多年禮佛,不問後宮之事,傅昭儀又怎麼會在長秋宮安插眼線呢?”
“這…奴婢也猜不透了。”
雖然現在太子的事已經落下,她也覺得放鬆了許多,但這件事未除,她心裡終究不安生。剛回到椒房殿,冬雪便急上來報,“太后宮裡的張嬤嬤來了。”
王政君心裡疑惑,進到內室見到張嬤嬤。張嬤嬤慈祥的臉上帶著笑意,話不多說,直道,“皇后娘娘,太后一下午對太子之事外泄,也是坐立不安,雷霆大怒,心知是長秋宮出了內奸,便命奴才召集宮女,找出此人。”
“哦?”王政君眼睛一亮,“可找出來了?”
“找出來了,向傅昭儀通風報信的是一個叫彩兒的宮女,那宮女原是長信宮的,曾與傅昭儀一同服侍上官太后,感情甚是不錯,後來上官太后崩逝,長信宮的宮女盡數分到各個宮中,彩兒就被分到了長秋宮,這次太后去後堂瞧太子時,彩兒正是跟隨在側,後來太后一急,將人都趕了出來,命不許外傳,只沒想到,這彩兒這樣膽大包天,竟去私自稟報了傅昭儀。”
王政君心下大喜,“這就好,只是母后宮裡侍女頗多,是這樣短的時間內找出告密之人呢?”
張嬤嬤一笑,“這方法啊,在太后為先帝婕妤時就用過,太后命人都在宮外候著,只她一人不在,心裡難免心虛,太后便道‘下午命宮女們都去採集玫瑰花,她對花粉,讓宮女們去明礬再去洗一遍手。’宮女們沒有採過花粉,自然都是疑惑不已,舉步不前,只有那彩兒不加猶豫,上前洗手,這樣就揪出她來了。”
王政君不禁暗道,太后英明。
“本宮以前侍奉太后時,就常聽先帝誇讚當時的母后鬼靈精怪,如今這計,當真是妙,本宮記下了,以後說不定也有用到之時。”
張嬤嬤笑道,“抓出內奸,太后也放了心,讓奴婢趕來向皇后娘娘報個信,還有呢,太后申時命阿瀾姑姑去宣室殿,將她保太子的心意告知陛下,想必陛下不會因顧及太后而再生太子的氣。”
“原是太后…”王政君又是感動,又是釋然,“怪不得本宮晌午到宣室殿陛下還是雷霆大怒,下午就好了許多,這件事發生在太后宮裡,太后不許計較,陛下也就有了台階下,不再說什麼了。”她言辭懇切的向張嬤嬤道,“本宮與太子深受太后大恩,此生定不敢忘。”
張嬤嬤嘆道,“太后與先帝爺都那樣喜愛太子,怎會眼睜睜看著他出事呢?若能幫,自然是會竭盡全力相幫的,何況,太后說了,前朝的丞相,大司馬等人還是支持太子的,有他們在,定會力保太子,讓皇后不必擔心。”
王政君忍不住眼角犯濕,哽咽的“嗯”一聲,“太后對太子的事也費心了,本宮心中歉疚,還請母后注重身體,多加休息。”
“嗯,皇后心意,奴婢定會帶到。”
送走了張嬤嬤,王政君才注意到太子不在宮裡,便問道,“太子不在宮裡嗎?”
冬雪急忙上來道,“娘娘走過沒一會兒,上林苑便差人來道,太子妃暈倒了。太子才急急忙忙的回了上林苑。”
史丹本還攢了一肚子的話說,若是今日無果,明日群臣長跪不起也要勸諫陛下,如今聽皇帝已然沒有了廢太子的意思,一下子放鬆下來。
“陛下英明。”
皇帝又是蒼涼的一笑,“先帝極寵愛太子,常養於殿中,榮寵甚至超過於朕,朕若只因太子一時不慎而廢了他,將來如何能與先帝交代?罷了,罷了,這件事,別再提了。”
☆、第二十六章 皇帝大限
宣室殿前是一片幽靜的櫻花林,櫻花白中透紅,如雲似霞,散發陣陣幽香。
“皇后娘娘真是命好啊,縱然太子做下這等腌臢事,還有一群衷心的臣子求情免罪。”
王政君本欲想等史丹出來,問明此事,這時卻聽到熟悉卻又令她厭惡的聲音。
“論起腌臢事,傅妹妹這背後刀子捅的更令人出乎意料啊。”
王政君慢慢的轉過身,對上傅芸那張精緻又狠厲的面孔。
“哼,”傅芸冷哼一聲,走上前來,“太子是儲君,是將來大漢朝的天子,他的一舉一動都備受矚目,難道做下還不敢承認嗎?我也是不想讓皇上這個做父皇的蒙在鼓中,何錯之有呢?”
“什麼話都讓傅昭儀說了,本宮何必再多費口舌?只是這件事恐怕要令傅昭儀失望了,看情況,陛下雖盛怒,但還不至於為了太子這點過錯而廢去儲君。”
“皇后娘娘這是什麼話?我自然也是盼著太子好,這樣一來,太子若能夠吸取教訓,改過自新,也省的皇后娘娘再因為太子的事勞心傷神,陛下也能放心了不是?”
“傅昭儀不必拐彎抹角,你的心思眾人皆知,何必把自己裝的跟個救世主一樣呢?只是,本宮奉勸傅昭儀一句,做事之前要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斤兩,就憑你的這點寵愛,吹吹枕邊風就想扳倒太子?你難不成以為陛下老糊塗了嗎?別偷雞不成蝕把米,搬起石頭砸到自己的腳!”
王政君雖為皇后,但一向寬厚仁慈,為人謹慎,極少在人前這樣厲聲嘲諷,這次也真的是動怒了。而傅芸看著皇后這副面孔,她微微一愣,王政君那凌厲逼視的眼眸只看得她心中發毛,畢竟太子還是太子,將來的皇帝,這次本就是豁出去的賭一把,只是沒想到,皇帝並沒有打算廢去太子,這讓她心中有些後怕,來日方長,將來王政君坐上太后之位,會放過她今日的陷害之仇嗎?
只傅芸自入宮起便深得皇帝寵愛,一直以來居於人上,心高氣傲,哪會低頭去向皇后認錯?此時吃了癟,只能往肚子裡咽,已經夠讓她窩囊了。便不再多言,恨恨的拂了拂聲,怒目而去了。
看著傅芸趾高氣揚的背影,王政君幽幽的嘆了口氣,身側香蓮憤恨不平道,“這次總算沒讓這賤蹄子得逞,看她那副強詞奪理,死不悔改的蠻橫樣子,倒像是咱們冤枉了她似的。”
“本宮在想,這件事的內奸究竟是出在長秋宮呢還是椒房殿呢?如果不揪出此人,以後防不勝防,定是個大禍害!”
“咱們這裡跟著去往長秋宮的宮女都是從頭到尾沒有離開過的,後娘娘回到椒房殿不久,那邊宣室殿也傳來了消息,時間上是來不及的,這樣看來,應該是太后宮裡的人搗的鬼。”
“太后多年禮佛,不問後宮之事,傅昭儀又怎麼會在長秋宮安插眼線呢?”
“這…奴婢也猜不透了。”
雖然現在太子的事已經落下,她也覺得放鬆了許多,但這件事未除,她心裡終究不安生。剛回到椒房殿,冬雪便急上來報,“太后宮裡的張嬤嬤來了。”
王政君心裡疑惑,進到內室見到張嬤嬤。張嬤嬤慈祥的臉上帶著笑意,話不多說,直道,“皇后娘娘,太后一下午對太子之事外泄,也是坐立不安,雷霆大怒,心知是長秋宮出了內奸,便命奴才召集宮女,找出此人。”
“哦?”王政君眼睛一亮,“可找出來了?”
“找出來了,向傅昭儀通風報信的是一個叫彩兒的宮女,那宮女原是長信宮的,曾與傅昭儀一同服侍上官太后,感情甚是不錯,後來上官太后崩逝,長信宮的宮女盡數分到各個宮中,彩兒就被分到了長秋宮,這次太后去後堂瞧太子時,彩兒正是跟隨在側,後來太后一急,將人都趕了出來,命不許外傳,只沒想到,這彩兒這樣膽大包天,竟去私自稟報了傅昭儀。”
王政君心下大喜,“這就好,只是母后宮裡侍女頗多,是這樣短的時間內找出告密之人呢?”
張嬤嬤一笑,“這方法啊,在太后為先帝婕妤時就用過,太后命人都在宮外候著,只她一人不在,心裡難免心虛,太后便道‘下午命宮女們都去採集玫瑰花,她對花粉,讓宮女們去明礬再去洗一遍手。’宮女們沒有採過花粉,自然都是疑惑不已,舉步不前,只有那彩兒不加猶豫,上前洗手,這樣就揪出她來了。”
王政君不禁暗道,太后英明。
“本宮以前侍奉太后時,就常聽先帝誇讚當時的母后鬼靈精怪,如今這計,當真是妙,本宮記下了,以後說不定也有用到之時。”
張嬤嬤笑道,“抓出內奸,太后也放了心,讓奴婢趕來向皇后娘娘報個信,還有呢,太后申時命阿瀾姑姑去宣室殿,將她保太子的心意告知陛下,想必陛下不會因顧及太后而再生太子的氣。”
“原是太后…”王政君又是感動,又是釋然,“怪不得本宮晌午到宣室殿陛下還是雷霆大怒,下午就好了許多,這件事發生在太后宮裡,太后不許計較,陛下也就有了台階下,不再說什麼了。”她言辭懇切的向張嬤嬤道,“本宮與太子深受太后大恩,此生定不敢忘。”
張嬤嬤嘆道,“太后與先帝爺都那樣喜愛太子,怎會眼睜睜看著他出事呢?若能幫,自然是會竭盡全力相幫的,何況,太后說了,前朝的丞相,大司馬等人還是支持太子的,有他們在,定會力保太子,讓皇后不必擔心。”
王政君忍不住眼角犯濕,哽咽的“嗯”一聲,“太后對太子的事也費心了,本宮心中歉疚,還請母后注重身體,多加休息。”
“嗯,皇后心意,奴婢定會帶到。”
送走了張嬤嬤,王政君才注意到太子不在宮裡,便問道,“太子不在宮裡嗎?”
冬雪急忙上來道,“娘娘走過沒一會兒,上林苑便差人來道,太子妃暈倒了。太子才急急忙忙的回了上林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