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然而董氏很快發現自己錯了,她根本是幫了倒忙!

  唐翎端了一盤雪白柔嫩的玉子糕到花園涼亭,韓朝仁卻要她留下,對妻子在桌底下拉扯他袖子的小動作就是不配合,迫得她只能無奈的向劉慧吟點個頭。

  劉慧吟從丫鬟手中拿過一罐價值不菲的好茶,煮水泡茶,這是董氏給的消息,說侯爺愛喝茶,所以,她特地學會怎麼泡茶來討侯爺歡心,董氏說了,侯爺說的話,韓元殊還會聽上幾分,所以,討好侯爺或許也能改變這幾日被韓元殊刻意忽略的待遇。

  “侯爺,喝看看,慧吟對茶相當有研究呢。”董氏笑著道。

  劉慧吟斂著袖子,將泡好的茶送到韓朝仁的面前,接著是董氏、韓元殊,最後也送一杯到唐翎身前。

  “謝謝。”她說。

  劉慧吟回以一笑,卻在心裡嘀咕:便宜你了,這麼貴的茶,你哪來的資格喝!

  “好!這杯茶水潤回甘生津,茶氣可真好。”韓朝仁喝了一口,不吝讚美。

  劉慧吟一楞,“茶氣?”

  “是啊,喝完茶後,心情愉快所感受到的氣脈舒暢。”韓朝仁笑著解釋。

  “侯爺,我娘嗜喝茶,無茶不歡,也曾經多次提及茶氣。”唐翎也跟著道。

  劉慧吟勉強維持住臉上的笑意,心裡極為不屑,唐翎根本是在拍馬屁。

  韓朝仁眼睛一亮,“是嗎?她可曾形容茶氣的感受?”

  “有啊,我娘常提到一首詩,說是叫七碗茶歌,我想想,”唐翎認真的想了一下,徐徐念道:“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唯覺兩腋習習輕風生。”

  “此乃品茶七等境界,妙啊,甚妙。”韓朝仁讚嘆不已,看著她的目光更是歡欣。

  “伯父,我再沏一壺——”劉慧吟可不想自己的光芒全讓一個廚娘遮去。

  韓朝仁手一舉,“且慢。翎兒,你娘嗜茶,你擅廚藝,想來茶藝亦不凡吧?”

  “劉姑娘泡的茶已是極好。”唐翎慢半拍的感覺到兩道微怒眸光。

  “劉姑娘與你相比,仍差一截。”

  韓元殊突然開口,不意外的,得到唐翎一記白眼,但她又不敢瞪太久,連忙收回,沒想到韓元殊又說:“父親,翎兒泡的茶,香氣撲鼻,茶湯透亮,喉韻潤滑極為順口。”

  這一聽,嗜茶的韓朝仁胃裡的饞蟲都動了,要唐翎接手泡茶,唐翎不好不從,但她真的看到董氏跟劉慧吟臉色不太好,偏偏某人又向她內力傳音道:“你手上的茶葉僅一兩就可以讓尋常百姓餬口一年,你最忌浪費,不是?”

  被拿住軟肋,她無法亂泡一通,不然,怎麼對得起栽植這種好茶的辛苦茶農?

  她暗吐一口氣兒,邊做邊在心裡默想,《茶經》所載,泡茶取二沸之水,而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緣邊如湧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三沸水已老,泡茶不適……

  一壺茶沏罷,熱氣冒出,茶香濃郁,她斂眉淺笑的端給侯爺第一杯茶。

  韓朝仁接過茶杯,聞香再輕啜,甫入口微苦,但茶香慢慢在口中迴蕩轉甘,茶氣上涌,回甘生津,他眼睛倏地一亮,大聲讚嘆,“好茶!好茶啊,翎兒,你娘嗜茶,果真傳授給你一手泡茶絕技啊!”

  茶痴遇知音,韓朝仁心情愉悅的立即要唐翎天天都為他奉上一壺好茶,直言書房裡檀香裊裊,又有好茶入喉,豈非人間一大享受?

  “父親,她是兒子的廚娘,不是父親的茶娘。”韓元殊也喝了好茶,卻是悔不當初。

  韓朝仁大眼一瞪,“父親不可一日無茶。”

  “劉姑娘泡的茶也很好。”韓元殊口是心非的推薦另一個人。

  見兒子為了搶唐翎竟然說出違心之論,讓韓朝仁是又好氣又好笑,“不成,兩者差太多,翎兒泡茶時不急不躁,香氣沉穩,讓人感到閒適寧靜,茶湯入口,茶香盈滿,入胃暖和,茶氣走遍全身,那種全身的舒暢滿足,只能意會無法言傳。”

  父子兩人言詞纏鬥,最後,當父親的略勝一籌,唐翎每天都會為侯爺泡上一壺好茶,但在看到韓元殊繃著一張俊顏,唐翎以廚房還有事得忙,先行逃走。

  韓朝仁也心滿意足的回書房,一直被忽略的董氏跟劉慧吟,相對無言。

  終於,劉慧吟輕聲開口,“夫人,真的遠遠不及嗎?”她故意裝出楚楚可憐之態,在她喝來,兩者根本沒有差異。

  董氏搖頭安慰,“我覺得還好。”她有點無力了,怎麼也沒想到反而給唐翎機會表現,收買了丈夫嗜茶的胃。

  只是她忍不住再喝一口唐翎泡的茶,真香呢。

  這一日秋高氣慡,皇上帶領幾名親信前往近郊皇家圍場,此地占地極廣,森林河流,獵物不少,足以讓皇室中人放心狩獵,練習騎射。

  這也是皇上治理國事時,一個可以排遣繁雜思緒、伸筋活骨的休閒活動。

  同樣的,能陪同的都是皇上看重的朝臣。

  這一次隨行的除了一些武將、侍從外,韓元殊、傅炆千、趙建寬及胡家兄弟都在列,他們個個高騎馬背,英姿煥發。

  這幾個人,滿朝文武見了皆是妒忌又羨慕,皇上雖有皇子、皇女等骨肉至親,宮中后妃環繞,但親信一向就只有數人,其中又數趙建寬爬升得最快,登門求教者、攀親附貴者眾,所住的府第不時有人送上厚禮。

  眾人策馬前行,馬蹄飛揚,皇上興致來,一拉韁繩,勒住馬兒,要眾人先比場,看誰射中靶心?

  幾名臣子不敢掃興,一一拉弓射箭。

  皇上策馬趨近傅炆千,看著正在射箭的趙建寬,“朕注意到,趙卿多次在皇宴上,與傅愛卿攀談,但傅卿似乎不怎麼領情?”

  “不瞞皇上,不知怎的此人令臣無法交心。”傅炆千騎在皇上身邊,注意到韓元殊騎馬與皇上保持一定的距離。

  “怎麼說?”皇上有心,他看重這五名年輕臣子,若五人能交心,對國家絕對利多於弊。

  傅炆千並未立即回答。有一回他與唐姍姍聊到趙建寬這名日漸受到皇上重視的相爺女婿,沒想到,一向不在他人背後議論批評的唐姍姍脫口就道:“那廝非良臣。”

  他再問,她才很勉強的說:“只是曾在街上看到他,神情不善的對待一名老乞婦,因為聽到別人喊他“趙大人”,所以多看他一眼,心地不慈的人無良臣之能。”

  這一席話,或許是唐姍姍說的,他便記住了,日後,在朝堂上,趙建寬雖然多次展現想交好的誠意,但他就是無法交心,不過,這話若誠實說出,皇上聽來也只會說是婦人之言,不足採信,對他聽信婦人之話也會有微詞。

  “啟稟皇上,臣只能說那是一種難言的直覺。”

  皇上沉吟一下,才道:“傅卿在戰場上征戰無數,必然磨練出過人直覺,朕會再觀察觀察趙卿,再決定是否足以交付重責大任。換卿上陣了。”

  傅炆千微笑行禮,策馬奔向前,以背後背著的弓箭進行射靶。

  皇上則回身示意韓元殊策馬上前,將他原本欲交給趙建寬處理的庫銀案,交給他。

  韓元殊行禮領命,“臣今日回府,就指派暗衛到各省去查朝廷撥至各省的庫銀,是否有大官私下挪用的情形。”

  “好,甚好。”皇上頓了一下又笑道:“聽說你帶回來的廚娘手藝非凡,朕不知是否有口福?”

  “回皇上,她忙於試食譜菜色,可能沒空。”他直覺的婉拒。

  “到御膳房替朕張羅一餐也沒空?愛卿這廚娘的架子端得可比朕這天子還要大。”皇上刻意為難,雖然天天山珍海味,但總是出自同一批御廚之手,了無新意。

  皇上如此說,當臣子的哪能再推辭?他只能一拱手,“臣有一請求,讓微臣作伴,陪皇上用膳。”不是他多想,唐翎有時笨笨的,就怕不會說話觸怒龍顏。

  皇上忍不住瞪大了眼,這是擔心他這皇上會欺壓民女嗎?

  偏偏韓元殊還一臉認真,另一旁隨侍在馬背上的老太監忍俊不住的“噗哧”笑出聲來,連忙捂住嘴。

  胡家兄弟也互看一眼,同時一笑後,策馬上前,雙雙向皇上拱手,“臣等斗膽,臣等也想伴君側共享美食。”

  韓元殊一張俊臉差點黑掉,他們三不五時就往侯府跑,直接拎了食材請唐翎煮食大快朵頤,他們以為他不知道?現在還想吃?!

  皇上哈哈大笑,“好,朕就特許今日射中紅心的都能嘗嘗那位廚娘的手藝。”

  此言一出,胡家兄弟倆愉快的翻身下馬,一一射箭,正中紅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