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是怎麼辦呢?他想要她,想要這麼個乾淨純潔的小女孩,做他的妻。

  他想離她近一些。呂嘉挑釁他的時候,他沒有還手,只是想她看見了,會跟自己說說話。她會想要挑撥自己跟呂嘉,他便好裝作不大高興的樣子,請她不要自作聰明,心裡卻在期待著下次見面的時候,她會如何用她那青稚又動聽的聲音勸說他。

  呂徹知道自己或許是不正常的,日復一日、不可自拔的,陷入了一場瘋狂的迷戀之中,在對方毫不知情的情況下。

  有什麼錯呢?他用目光將她逼退至牆角處,再用視線撫摸她光潔的額頭,小巧的鼻樑,最後停留在玲瓏的嘴唇上,這樣純潔美好的女孩,嚮往她有什麼錯。

  他其實沒怎麼聽清楚她在說什麼,但是她要的,只要他給得起,總得心甘情願地雙手奉上。

  答應得太快,小姑娘甚至怔了一下,這讓呂徹心中湧起一陣莫名的愉悅感。

  要怎麼才能克制對她的喜愛?他甚至不敢靠得太近。

  太后讓他去看看她。屋子裡沒有人,他的目光不受控地定在她的身上,從微微敞露的、小兔子一樣潔白柔軟的胸脯向下遊走,到腰間娉婷動人的曲線——她的腰又細又軟,能折成什麼樣的姿勢?

  他無限地渴求她,可是很明顯的,小姑娘並不願意見到他。她想看到誰,霍笙嗎?

  不急,在解決呂嘉之後,他自然會殺了他。

  曾有人說他行事偏激,他想自己的確是偏激的,在聽到謝駿想要燒殺她之後,呂徹幾乎是沒有思考地直接殺了謝駿,儘管心腹勸告此刻並不適宜得罪呂嘉。

  他沒有想到阿練會失憶,忘記了所有的一切,也不記得她父親其實下落不明。呂徹心裡隱隱生出些期冀來。

  此前太后封她為翁主,呂徹心裡總有些不安,他疑心太后已經知曉阿練可能跟戚夫人有關,擔憂太后會對她不利。但他確實沒有料到太后會想要為他跟阿練賜婚。

  心中的期冀更甚。他在想若是成婚之後,他該如何待她才好。他想將這女孩捧在手心,將世上一切最好的都給她。她生來就該被嬌養,被鍾愛,被他藏在深閨,一雙澄透的眼永不沾染世俗的惡。

  只要,只要她永遠都不知道他曾經做過些什麼。

  她生得溫軟的性子,應該不會喜歡這長安城裡的風波,若是他封了王,就帶她到封地上去,讓她做王后,做太后,一生順遂,一生無憂。

  他這樣想著,心愛的姑娘已經走到他面前,他第一次感到滿心的愉悅,想要對她笑一笑。

  可是她哭著求他不要娶她。

  呂徹的面容繃緊了,眼底的笑意迅速褪去,浮上了些許的不甘,還有幾分戲謔與自嘲——看,她不想要你呢。

  可他沒有辦法拒絕她的請求。

  於是將心裡的期冀收起來,埋在看不見的地方。

  馬車走得很慢,他就跟著馬車慢慢走,隔著人群看她。他不喜歡她被陌生的人群圍看,可是現在的人群於他而言卻是一個絕好的遮擋。

  百姓爭相向她的車上投擲蘭草,呂徹手中也拿著一支芍藥,裝作不經意投入她懷中。她果然沒有發現他。

  但其實在以往的每一次會面,只要她稍稍轉頭,便能瞧見他眼底潛藏的、深深淺淺的愛意。可是她沒有,一次也沒有。

  呂徹那時還沒有做好殺呂嘉的準備,可惜他百般掩飾的對阿練的情意卻被他瞧了出來。呂嘉的那句話沒有說完,那句話是——她知道你喜歡她嗎,她知道你是她的殺父仇人嗎?

  呂徹不會允許他說出來,於是乾脆扼殺了他。

  他沒有料到這件事會被太后作為對付宣平侯的藉口。呂徹看著那兩道消失在雨幕中的身影,心裡只覺得好笑。

  霍笙就很無辜嗎?霍家是因為誰被滅門的?那霍二郎當真不知道他的殺父仇人是呂氏?

  他們都一樣,都是懦夫,只會苟且的懦夫。

  走到這一步,其實一切都完了。她知不知道他殺了她全家已經不重要了。血海深仇,立場相對,果真是一丁點緣分都沒有呢。

  既然得不到,他便不要了。他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成王敗寇,他其實也料到會有什麼樣的下場,只是在這一片刀光血影之中,她就站在他身邊,呂徹仍舊想問問她,問她,如果當初在高柳城,救你的人是我,你還會這麼討厭我嗎?

  阿練冷笑了一下。他便轉過頭去,不再看她。

  兩個人距離最近的時候,應該就是現在吧。她將手中的短刀刺入他的心臟,他嘴邊的腥紅淋漓不斷,緊緊地抱住了她,將她帶到了殿門後。

  她的眼淚洶湧,在瑩白的面頰上泛起一片水光。

  他抬起手來,替她擦眼淚,擦著擦著,有些記憶慢慢就回來了。

  他曾在十七歲的時候遇見一個小姑娘,那時他剛到雁門,還只是一個小小的斥候。不打仗的閒暇時間裡,偶爾路過一處院落,會聽到一陣錚錚淙淙的琴聲,是一個父親在教他的小女兒撫琴。

  那男子低著頭,呂徹看不見他的面容,只瞧著氣質清雋。他懷中的小女孩卻時常仰起頭來,天真的臉上帶著笑意,澄透的眼底是萬事不知的純真。

  他以為這樣的女孩應當是很乖巧的,沒想到會在一棵樹上見到她。

  他不知道小姑娘是怎麼爬上去的,但是很顯然,她現在不敢自己下來了。她的表情很害怕,要哭不哭的樣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