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以,自己和女兒應該就是本時代最幸福的兩個女子。

  只不過,盧八娘的幸福是溫馨而寧靜的,明珠的幸福是快樂而張揚的。

  有一天,一向活潑得像一個小精靈的明珠從官學回來沒有像平時一樣笑著撲到母后的懷裡,與她

  嘰嘰喳喳地說著官學裡的事,而是急切地打了個招呼道:“母后,我要去看書了。”

  “剛從官學裡回來,總要休息一會兒吧。”盧八娘拉住小女兒心疼地說。

  “母后,這次算科考試我只考了第二,我要趕緊去看書,下次考回第一!”

  官學裡有很多科目,明珠都是佼佼者,但她最喜愛也是最擅長的是算學,頭腦聰穎的她從來都是第一名,而且非常重視這一科的成績。現在竟然成了第二名,她無疑很難接受。

  就連吃晚飯時明珠也是急匆匆的,幾天來她把所有的空閒時間都用到了學習算學,就連平時最喜歡的騎馬也放棄了,“我下一次一定要比齊堅考得好”。

  “齊堅?齊堅是哪家的孩子?”盧八娘對於明珠同窗的姓名還是很熟悉的,一則是明珠時常會提起,另一則是她對於官學中很多學生的家長非常了解,但是這個齊堅卻從沒聽過。

  “他是新從益州考上來的,說的話非常奇怪,但是成績特別的好。”

  “應該是益州選送的,”司馬十七郎一直在一旁聽母女的對話,聞言馬上道:“應該是出身寒門的學子。”

  明珠上的官學屬於小班,裡面基本都是皇家權貴的孩子們,但是在他們十歲這一年會升到真正的官學裡,在這裡他們就會與各地選送來的優秀學子們共同學了,齊堅應該就是這樣的來歷,所以明珠不再考第一也不奇怪。

  司馬十七郎實在捨不得心愛的女兒這樣辛苦,就又說:“明珠,你是長公主,與眾不同,天生高貴,現在已經有食邑了,所以不用太拼命學習。”

  “不,我不服氣,下一次考試我一定要贏他!”明球與父母說了幾句話就已經覺得浪費了很多時間,於是趕緊回了自己的房間,拿起書來認真地算起來。

  司馬十七郎在後面指著她離開的小身影笑道:“這孩子,還真爭強好勝呢。”

  盧八娘亦笑,“孩子有上進心亦是好事,現在女子為官經商的都不在少數,將來明珠也可能不會只在內宅呢。”

  從這一天起,北苑中時常就能聽到齊堅的名字,明珠三天兩頭地提起他,因為她已經把他當成了自己的競爭對手,“這次算科我重新回了第一名了!”

  “唉!也不知道齊堅怎麼考的,那麼難的題一道都沒錯,我還錯了一道呢。”

  “母后,齊堅不會騎馬來!”司馬明珠捂著肚子大笑著說:“他被馬從背上甩了下來,摔得走路都一瘸一拐的,我在後面笑得肚子都疼了!”

  “今晚我要練箭,明天比賽總要勝過齊堅!”

  等到明珠十七歲的時候,她再一次提起齊堅時是這樣說的,“父皇、母后,我要嫁給齊堅!”

  司馬十七郎和盧八娘相互看了對方一眼,他們早就預料到這一天的到來了。從明珠十五歲時起,他們就有意識地將適齡的優秀士家子弟帶到她的面前,但是明珠對於這些人統統無感,而是一直與齊堅非常投緣。

  對於齊堅的情況,司馬十七郎自然早就查得清清楚,他出身於益州庶族,家中只有幾百畝地,算得上最傳統的耕讀世家,同族人中亦有不少出仕的,只是都做著最低級的小官。做為齊家最為出色的子弟,也是益州最優秀的學子,齊堅被選送到京城官學讀書。

  “如果齊堅出身士族就好了。”司馬十七郎曾無數次向盧八娘這樣說,畢竟這個孩子各方面都很優秀,他也非常喜歡,但要做皇家的女婿,在出身上還是不夠。

  “士族譜早就重新排了,也不是沒有庶族升至士族,而士族中也有被從士族譜中減了下去的,出身早晚會被完全摒棄的。”盧八娘一次次地勸說十七郎,但她也承認,士族還有很多優勢,也會存在很久。

  最終,一向強硬的司馬十七郎在女兒的堅持下很快就退讓了,甚至明珠只是略略扁了扁嘴,他就心疼地說道:“別哭!別哭!父王讓人今年就重修士族譜,明年你們成親時齊家也就士族了。”

  “而且,如果齊駙馬有一點不好之處,你就與他合離,再嫁名門士族之後。”

  ☆、第百三十二章格外之喜明珠降生意料之中遂意祝壽(二)

  就在司馬十七郎與盧八娘過著半隱居的生活中,周圍的一切都在不斷地發展變化。

  名傳千古的一代帝王司馬啟明將整個國家真正統一後,又用了十年時間慢慢將各地塢堡拆除;建立了無數的學校,讓普通的庶民也能掌握過去只屬於名門貴族的知識;取消了所有奴隸、部曲從屬於主人的身份,讓他們成為真正的國家一員;他還大力地發展了很多種新技術,使國家真正富強起來。

  此後司馬啟明又親征北胡,將塞外廣袤的土地劃入華夏疆域,各族胡人融入中華血脈。在他及繼任者的很多年之內,沒有再出現胡人南下劫掠,而漢人被迫南遷的局面。

  比起征戰,司馬啟明更多被記入史冊的是廣開商路,使帝國與四面八方都建立了多層次的商業來往。絲綢、瓷器、棉布、各種手工藝品、農產品銷往各處,而帝國的首都里差不多可以看到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他們為能夠到達這樣一神秘富庶的東方國家感到無上的榮光。

  帝國國力強盛,各種文化藝術也都蓬勃發展,在這個時期湧現出無數的作家、詩人、畫家、琴師……其中最有才華,也最有傳奇色彩的當屬皇帝的同胞弟弟吳王。

  吳王不愛權勢、不愛財富,只沉迷於對藝術的追求。他的詩詞自成一家;書法雄渾而不失不飄逸;又頗通音律,有數首曲子傳世,當然他最為出色的是畫,他的畫即承襲了皇太后寫實的風格,又借鑑了傳統畫法的神韻,成為一代宗師。

  提起吳王,人們就說想到一直與吳王比翼雙飛的吳王妃,她的畫意境深遠,筆法細膩,亦是當代之大家,但是女郎們更關心的是她的神奇際遇。一個落魄如斯的再醮女竟然能嫁入皇家,而且與吳王一生相守,造就了傳奇神話。

  “我們的兒女果然都是極好的,”這一天沐休,全家人依例都到了北苑用過晚飯散去後,司馬十七郎欣慰地對盧八娘說。

  “是啊,”年紀大了,特別喜歡談兒女的事,盧八娘笑著說:“沒想到明珠這個女官還當得滿象樣,旭兒說明珠雖然也因為是長公主的原因順利了些,但是還是靠自己的實力才能升職。”

  “齊駙馬也不錯。”

  十七郎做為統治者時為了淮北的發展也曾廣為啟用庶族才俊,但在他心裡一直還是注重士庶之別的,所以在明珠成親前一定要先將齊家升入士族譜。直至明珠成親了幾年,看到齊駙馬對明珠的關愛和明珠的幸福才令他在心裡真正認同齊駙馬。

  當然再美好的生活都有會有不足之處,太上皇和皇太后也有點小小的憂思——那就是順兒。他最近帶著妻子兒女從青山城回來,要在京里住上一段時間,而司馬十七郎和盧八娘都敏銳地猜到他要出海了。

  順兒自從被丁玲瓏訓了後,反倒潛下心來,先在工部學習,然後到了青山城的船廠任職,用心琢磨了十幾年,在陳春煊的幫忙下終於造出了長十餘丈的大海船,並將青山城研製出來的燃煤蒸氣機裝在船上,現在應該是他實現理想的時候了。

  “如果順兒要出海,就讓他出吧,”司馬十七郎與盧八娘攜手在花園裡一面散步,一面緩緩勸說:“他喜歡到海外探險,我們就是硬攔住他也攔不他的心,就讓他實現他的理想去吧。”

  “不用你來勸我,我早就同意了。”盧八娘亦想開了,雖然航海有著無法想像的危險,但是現在的順兒已不是當年只憑著一股衝勁就要出海的毛頭小子了,他已經完全明白了航海的艱難,還要堅持去嘗試,父母就是再捨不得也要放手。

  所以幾天後順兒小心翼翼地向父皇和母后提出想出海時,非常意外地聽到了他們的祝福,“真沒想到你們能答應我,還以為要費很多時間勸說呢。”

  “不過,你們把孩子們都留下吧。”司馬十七郎看著小兒子,拍拍他的肩膀說:“既然要出去,就不要惦記家裡,我和你母后一直都很好,還有孩子們,也一定幫你們養好。”

  盧八娘亦向兒子兒媳叮囑,“到了外面,一切都要靠你們自己了,遇事要多想想,切忌衝動,母妃相信你們已經長大了!”

  “父王母后,你們真是最好的父親和母親。”義王妃丁玲瓏本也是來幫著丈夫勸說父王和母后的,她當年回了青山城後沒多久,義王就追了過去,而且想盡了辦法逼她嫁了自己。夫妻間又吵又鬧卻又非常甜蜜地過了這麼多年,她也由最反對航海的人變成了丈夫最強的支持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