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頁
“可是現在我覺得除了自己作的詩,其餘的一切都是虛無!”孟白神情蕭索,從北湖上吹來的風兒揚起了他的衣袍,顯得他更加地孤寂,似乎就要乘風而去。
孟白妻妾雖多,但其實並沒有真正情投意和而長相守的,他曾多次遺憾地嘆過沒有遇到在思想上和文學修養上能與他心靈相通的女人。
而他的兒子們也都不太出色,特別是他曾寄予最大希望的長子孟鶴,隨著年齡的增加,原來還能夠得上年少風流的他現在只剩下後面的兩個字了。其餘的兒子也都相差無多,即使有些才名,也都比他們父親相差甚遠,在這個不能靠寫文為生的時代將來會很尷尬。
先
皇忌孟府,並不願意孟家的人出仕,而司馬啟明登上皇位後,對於官員的選撥完全摒棄了以門第為首要條件,靠清談、名氣就能上位的陳腐習慣,而是結合官學的考試成績、個人才能以及考試等多種形勢選官和考察官員。
所以儘管孟慧娘貴為皇后,孟白也因為女兒得了侯爵,但是他的兒子們還是與司馬啟明入主京城前一樣沒有出仕的機會。
盧八娘也只能說:“兒孫自有兒孫福,你也不要想太多了。”
“盧八娘,我想你這一生應該無憾了,”孟白道:“土地、財富、地位,每一樣你都得到了,而且竟然真的成了你昔日心心念念想做的皇太后。最令人不置信的是,偏偏你這個冷心冷情的人最終獲得最美好的愛情,”
“我和十七郎在一起是很幸福,勉強稱為愛情也算可以,但是離美好的愛情還差得遠吧,”半是因為盧八娘比過去豁達了,半是為了安慰眼前的孟白,盧八娘講述了她與司馬十七郎的幾次衝突,“你看,我們曾有很多問題,就是到了現在還有很多地方並不能統一,只是學會了相互容忍而已。”
“可見你真的不懂,”孟白肯定地說:“如果你說和司馬十七郎之間的感情不算是愛情,那世上就沒有愛情了!如果說你的愛情夠不上美好,那世上就沒有美好的愛情了!”
“不食人間煙火的童話算不上真正的愛情,只有你們這樣,經歷了現實的坎坷與困境走到最後的才是愛情。愛情之所以可貴,也是因為愛情並不要求彼此完全相同,而是相互欣賞包容。”孟白又道:“其實如果你們是同一時代的人,也不能觀點都一樣的,還是會有磨合。”
盧八娘輕輕地頜首,她與孟白來自一個時代,但是思想差異竟要比與十七郎的大,想來沒有兩個想法完全的人吧。
“你想想,愛情的美好你們是不是都品嘗到了?年青時的火熱衝動,中年時的攜手拼搏,老年時的相依為命,就算你們還沒有過完最後的時光,但我已經可以肯定你們一定會將這段愛情演繹得非常完美。”
盧八娘接受了孟白的評價,一直追求愛情的孟白對於感情確實比自己要懂得多,原來所謂美好的愛情就是這樣,一點也不是那樣遙遠那樣高深難以得到,只要兩個人共同努力了,就能夠實現。
“我的一生也不能算是虛度吧,雖然我錯了不少,”孟白突然又將話題轉到自己身上,“如果我離開了,應該有很多能記住我的人。”
“你今天怎麼了,總是悲觀地說這樣的話。”
孟白認真地看著盧八娘,“並不是悲觀,而是我感覺到了。”
☆、第百二十九章孟白離世遺身後事皇帝親至斷家產(一)
幾天後,孟白離世的消息傳進了北苑,盧八娘痛哭失聲。
孟白活著的時候,並沒有覺得他是如此地重要,如此地讓她惦念,但是失去了他,卻又是這麼痛,畢竟他們是來自同一個時代的人啊,“我真的沒有想到他會就這麼突然離開我了,一點也沒想到。”
“我了解,我了解,”司馬十七郎將盧八娘緊緊地抱在懷裡,輕聲對她說:“你們雖是表兄妹,但其實比親兄妹還要親得多,你一定傷痛極了。”
“他還不到五十歲呢!”
“是的,實在是太令人痛惜了!”司馬十七郎小心翼翼地勸說:“不過聽說他一點痛苦也沒有,對家人交待完事後就離開了。”
“是啊,他說他知道的。”
“可是,就是知道了,也沒有辦法的,對不對?”
“是的,自己也沒有任何辦法,除了哭泣。”盧八娘想著,還是不住地哭著,她只能以哭聲來懷念孟白了。
聽聞噩耗,除了旭兒因為還要安慰孟慧娘兩面跑以外,捷兒和柴氏都搬到了北苑,順兒也從官學裡請假回來。司馬十七郎更是放下了手中的一切,每天都陪在盧八娘的身邊。
哭過了,盧八娘雖然還是難過,但是總能正常面對,“你們不用這樣緊張,我沒事的。”大家都擔心她再次因為受不了失去親人的打擊而神志受損,但這一次她確定自己已經足夠堅強,可以承受一切的困難了,“我要去孟府祭奠孟白。”
順兒緊緊依在母后身邊,抱住她不肯讓母后去,“別去了,母后,我替你去!”
“在北苑祭奠也是一樣的,”捷兒也勸道:“我們就在湖邊設祭吧,孟表舅肯定也能知道。”
盧八娘溫和地拍拍兩個兒子,他們不懂得自己與孟白間的淵緣,“不,我一定親自送他一程,但是母后保證什麼事都不會有。”
看著盧八娘堅決的神色,司馬十七郎與旭兒相互交換了一下目光,“也好,我們陪你去吧,”
孟白的喪禮辦得規模很宏大,整個孟府門前一片白茫茫,冠蓋雲集,京城中有誰不想來為一代文學大家送別呢?就連太上皇和皇太后的車駕也被阻住了片刻,因為孟府前面的街道已經完全堵塞住了。
在金吾衛的開路下,盧八娘越過眾多的車輛,被孟慧娘和崔六娘等人接進了孟府。
崔六娘神情憔悴,不停地用一塊帕子擦著流淚的眼睛,“他一直說自己要走了,可我怎麼也沒想到他真能這樣快就走了,只留下我們孤兒寡母,松兒還沒娶親呢。”
孟慧娘看起來還好一些,雖然傷痛,但還能挺得住,讓人給父皇母后搬來坐榻,又說道:“何需父皇母后親來呢?這裡人又多又亂。”
盧八娘坐下,命人上前祭奠,祭罷她親自起身,來到孟白的棺前,以手輕叩棺木,輕聲道:“孟白,真希望你還有有一重人生,彌補你的遺憾。”
雖然最後一面孟白一直說他的一生不算虛度,但是盧八娘分明感覺到孟白未盡之意,他那樣一個文藝而浪漫的人,並不會在意權勢而真心享受閒散的生活,但是怎麼能不遺憾感情的荒蕪呢?
他評價自己感情的時候,分明是帶了深深的羨慕,這讓擁有了愛情的盧八娘更為他痛惜。
好在,正如孟白所預料的,記住他的很多,甚至整個京城的人都在談他的離去,也給他相當高的評價。
可是,孟白離去的悲痛很快被孟府的財產糾紛沖淡了,很多人甚至又將這些傳聞做為笑話來聽,
“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這也是人之常情。
盧八娘偶然間聽到後心裡還是堵得很,命人道:“去打聽一下,事情倒底是怎麼一回事?”
事情很簡單,孟白再離去前寫下了遺囑,將他身後的財物分給各房,雖然考慮到了未婚子女的婚嫁,但是總體上就是平均分配。
以長子孟鶴為首的幾個庶子之所以鬧了出來,就是因為他們對嫡母辦理喪事之浪費很不滿意,崔六娘幾乎將孟府所存的財物全部拿出大辦喪事,甚至孟府內的戲院十二時辰免費唱戲為孟白送行,場面之宏大,比起先前的國喪都毫不遜色,真是花錢如流水啊!
孟鶴等人之所以焦急就是為此,如果再這樣花用下去,等到分家產的時候,除了早留下的弟妹們的婚嫁之資,其餘真剩不下什麼了!
有史以來,國人就有“視死者,如視生。”的理念,漢時通常將三分之一的財產用於陪葬,更有沽名者破家治喪。不過這種方式隨著亂世禮崩樂壞已經被動搖了,魏武時就曾公開設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專門盜墓取財補貼軍用,從此厚葬之風又有一定收斂。
孟鶴等人的要求其實是符合實情道理的,但是不管怎麼樣,崔六娘帶著嫡子大張旗鼓地為孟白治喪也是寄託哀思,以庶子的身份去反對,情況就有點微妙了。特別這本是一家人關上門的秘密,被外人一一道出,實在很不好看。
盧八娘想了又想,還是按住了自己想出手的心思。孟慧娘身為皇后,孟家的這些事情已經影響到她的聲譽了,要管也應該是她去管。
宮中,皇后正向哭泣著的崔六娘道:“母親,你的心思我懂得,但是孟家經此一事,哪裡還能存留點體面?弟弟將來議親也會大受影響啊!”
孟白妻妾雖多,但其實並沒有真正情投意和而長相守的,他曾多次遺憾地嘆過沒有遇到在思想上和文學修養上能與他心靈相通的女人。
而他的兒子們也都不太出色,特別是他曾寄予最大希望的長子孟鶴,隨著年齡的增加,原來還能夠得上年少風流的他現在只剩下後面的兩個字了。其餘的兒子也都相差無多,即使有些才名,也都比他們父親相差甚遠,在這個不能靠寫文為生的時代將來會很尷尬。
先
皇忌孟府,並不願意孟家的人出仕,而司馬啟明登上皇位後,對於官員的選撥完全摒棄了以門第為首要條件,靠清談、名氣就能上位的陳腐習慣,而是結合官學的考試成績、個人才能以及考試等多種形勢選官和考察官員。
所以儘管孟慧娘貴為皇后,孟白也因為女兒得了侯爵,但是他的兒子們還是與司馬啟明入主京城前一樣沒有出仕的機會。
盧八娘也只能說:“兒孫自有兒孫福,你也不要想太多了。”
“盧八娘,我想你這一生應該無憾了,”孟白道:“土地、財富、地位,每一樣你都得到了,而且竟然真的成了你昔日心心念念想做的皇太后。最令人不置信的是,偏偏你這個冷心冷情的人最終獲得最美好的愛情,”
“我和十七郎在一起是很幸福,勉強稱為愛情也算可以,但是離美好的愛情還差得遠吧,”半是因為盧八娘比過去豁達了,半是為了安慰眼前的孟白,盧八娘講述了她與司馬十七郎的幾次衝突,“你看,我們曾有很多問題,就是到了現在還有很多地方並不能統一,只是學會了相互容忍而已。”
“可見你真的不懂,”孟白肯定地說:“如果你說和司馬十七郎之間的感情不算是愛情,那世上就沒有愛情了!如果說你的愛情夠不上美好,那世上就沒有美好的愛情了!”
“不食人間煙火的童話算不上真正的愛情,只有你們這樣,經歷了現實的坎坷與困境走到最後的才是愛情。愛情之所以可貴,也是因為愛情並不要求彼此完全相同,而是相互欣賞包容。”孟白又道:“其實如果你們是同一時代的人,也不能觀點都一樣的,還是會有磨合。”
盧八娘輕輕地頜首,她與孟白來自一個時代,但是思想差異竟要比與十七郎的大,想來沒有兩個想法完全的人吧。
“你想想,愛情的美好你們是不是都品嘗到了?年青時的火熱衝動,中年時的攜手拼搏,老年時的相依為命,就算你們還沒有過完最後的時光,但我已經可以肯定你們一定會將這段愛情演繹得非常完美。”
盧八娘接受了孟白的評價,一直追求愛情的孟白對於感情確實比自己要懂得多,原來所謂美好的愛情就是這樣,一點也不是那樣遙遠那樣高深難以得到,只要兩個人共同努力了,就能夠實現。
“我的一生也不能算是虛度吧,雖然我錯了不少,”孟白突然又將話題轉到自己身上,“如果我離開了,應該有很多能記住我的人。”
“你今天怎麼了,總是悲觀地說這樣的話。”
孟白認真地看著盧八娘,“並不是悲觀,而是我感覺到了。”
☆、第百二十九章孟白離世遺身後事皇帝親至斷家產(一)
幾天後,孟白離世的消息傳進了北苑,盧八娘痛哭失聲。
孟白活著的時候,並沒有覺得他是如此地重要,如此地讓她惦念,但是失去了他,卻又是這麼痛,畢竟他們是來自同一個時代的人啊,“我真的沒有想到他會就這麼突然離開我了,一點也沒想到。”
“我了解,我了解,”司馬十七郎將盧八娘緊緊地抱在懷裡,輕聲對她說:“你們雖是表兄妹,但其實比親兄妹還要親得多,你一定傷痛極了。”
“他還不到五十歲呢!”
“是的,實在是太令人痛惜了!”司馬十七郎小心翼翼地勸說:“不過聽說他一點痛苦也沒有,對家人交待完事後就離開了。”
“是啊,他說他知道的。”
“可是,就是知道了,也沒有辦法的,對不對?”
“是的,自己也沒有任何辦法,除了哭泣。”盧八娘想著,還是不住地哭著,她只能以哭聲來懷念孟白了。
聽聞噩耗,除了旭兒因為還要安慰孟慧娘兩面跑以外,捷兒和柴氏都搬到了北苑,順兒也從官學裡請假回來。司馬十七郎更是放下了手中的一切,每天都陪在盧八娘的身邊。
哭過了,盧八娘雖然還是難過,但是總能正常面對,“你們不用這樣緊張,我沒事的。”大家都擔心她再次因為受不了失去親人的打擊而神志受損,但這一次她確定自己已經足夠堅強,可以承受一切的困難了,“我要去孟府祭奠孟白。”
順兒緊緊依在母后身邊,抱住她不肯讓母后去,“別去了,母后,我替你去!”
“在北苑祭奠也是一樣的,”捷兒也勸道:“我們就在湖邊設祭吧,孟表舅肯定也能知道。”
盧八娘溫和地拍拍兩個兒子,他們不懂得自己與孟白間的淵緣,“不,我一定親自送他一程,但是母后保證什麼事都不會有。”
看著盧八娘堅決的神色,司馬十七郎與旭兒相互交換了一下目光,“也好,我們陪你去吧,”
孟白的喪禮辦得規模很宏大,整個孟府門前一片白茫茫,冠蓋雲集,京城中有誰不想來為一代文學大家送別呢?就連太上皇和皇太后的車駕也被阻住了片刻,因為孟府前面的街道已經完全堵塞住了。
在金吾衛的開路下,盧八娘越過眾多的車輛,被孟慧娘和崔六娘等人接進了孟府。
崔六娘神情憔悴,不停地用一塊帕子擦著流淚的眼睛,“他一直說自己要走了,可我怎麼也沒想到他真能這樣快就走了,只留下我們孤兒寡母,松兒還沒娶親呢。”
孟慧娘看起來還好一些,雖然傷痛,但還能挺得住,讓人給父皇母后搬來坐榻,又說道:“何需父皇母后親來呢?這裡人又多又亂。”
盧八娘坐下,命人上前祭奠,祭罷她親自起身,來到孟白的棺前,以手輕叩棺木,輕聲道:“孟白,真希望你還有有一重人生,彌補你的遺憾。”
雖然最後一面孟白一直說他的一生不算虛度,但是盧八娘分明感覺到孟白未盡之意,他那樣一個文藝而浪漫的人,並不會在意權勢而真心享受閒散的生活,但是怎麼能不遺憾感情的荒蕪呢?
他評價自己感情的時候,分明是帶了深深的羨慕,這讓擁有了愛情的盧八娘更為他痛惜。
好在,正如孟白所預料的,記住他的很多,甚至整個京城的人都在談他的離去,也給他相當高的評價。
可是,孟白離去的悲痛很快被孟府的財產糾紛沖淡了,很多人甚至又將這些傳聞做為笑話來聽,
“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這也是人之常情。
盧八娘偶然間聽到後心裡還是堵得很,命人道:“去打聽一下,事情倒底是怎麼一回事?”
事情很簡單,孟白再離去前寫下了遺囑,將他身後的財物分給各房,雖然考慮到了未婚子女的婚嫁,但是總體上就是平均分配。
以長子孟鶴為首的幾個庶子之所以鬧了出來,就是因為他們對嫡母辦理喪事之浪費很不滿意,崔六娘幾乎將孟府所存的財物全部拿出大辦喪事,甚至孟府內的戲院十二時辰免費唱戲為孟白送行,場面之宏大,比起先前的國喪都毫不遜色,真是花錢如流水啊!
孟鶴等人之所以焦急就是為此,如果再這樣花用下去,等到分家產的時候,除了早留下的弟妹們的婚嫁之資,其餘真剩不下什麼了!
有史以來,國人就有“視死者,如視生。”的理念,漢時通常將三分之一的財產用於陪葬,更有沽名者破家治喪。不過這種方式隨著亂世禮崩樂壞已經被動搖了,魏武時就曾公開設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專門盜墓取財補貼軍用,從此厚葬之風又有一定收斂。
孟鶴等人的要求其實是符合實情道理的,但是不管怎麼樣,崔六娘帶著嫡子大張旗鼓地為孟白治喪也是寄託哀思,以庶子的身份去反對,情況就有點微妙了。特別這本是一家人關上門的秘密,被外人一一道出,實在很不好看。
盧八娘想了又想,還是按住了自己想出手的心思。孟慧娘身為皇后,孟家的這些事情已經影響到她的聲譽了,要管也應該是她去管。
宮中,皇后正向哭泣著的崔六娘道:“母親,你的心思我懂得,但是孟家經此一事,哪裡還能存留點體面?弟弟將來議親也會大受影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