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船夫說:“那走啦。”
背包客前後左右看了一圈:“啊,這不還有空位呢嘛?“
船夫說:“你趕時間嘛。”
背包客更難為情了,耳朵紅了:“那多不好啊!唉,我這……”
於戎安慰他:“沒事,沒事,他們也不是按人頭算錢的,是景區統一發工資的。”他還問船夫,“我說的沒錯吧?”
船夫笑了笑,站直了,雙手握住長長的竹蒿,向後用力一撐,小船從碼頭邊滑開了。竹蒿劃破水面的聲音在河面上傳播開來。
背包客坐在了於戎邊上,給家人打電話。他講話有北方口音,乾脆爽利,一口一個媽,一口一個爸,報完了平安,就說:“等下去廣南呀,對對,到了大理我再聯繫你們啊!”
於戎悄悄打量這背包客的登山包,背包看上去很重,撐得很脹。於戎轉過去,很小聲地和黎霄說話:“你說,萬一這也是個在琢磨自殺的呢?”
黎霄笑了,不回答,不說話,轉頭欣賞沿岸風光。
於戎轉了回去,皺皺眉頭,盤盤手節頭(手指),看看那背包客,看了好幾次,背包客終於掛了電話了,也開始看風景,看什麼都是好奇,都是讚嘆。他身上有一股清新的,洗衣皂的氣味。
猶豫再三,於戎和背包客搭話了,問他:“你一個人出來旅遊?”
“對啊。”背包客看他,又看黎霄,“你們組隊來的?”
於戎說:“我們來取材的。”
“取材?你們是電視台的?”
“我自己在拍一個紀錄片。”於戎說。
“哇,你是導演?”
“不是。”於戎道,“我是學生。”
“導演系?”
於戎笑笑,雙手攏著,拿腔拿調地說:“生活大學的學生。”
背包客哈哈笑,於戎問他:“你是大學生?”
背包客做了個攀爬的動作:“今年畢業了,現在全職登山。”
“登山?”
“我爸就是登山的,上過珠峰。”背包客說,露出個靦腆的笑,“我嘛……我還差得遠呢。”
於戎問他:“你第一次來壩美?”
“是啊,我在週遊雲南!我會從廣南去大理。”
“去洱海嗎?”
“對對,你去過嗎?”
於戎點頭,一片霧過來了,霧散開後,他們面前忽然不是阡陌交錯的田園風光了,而是青俊的山,碧波蕩漾的水,一些散落在河中的披滿綠衣的孤石。不遠處,一個黑黢黢的洞口正等待著他們。
於戎直起了腰,睜大眼睛,錯愕地說:“上次我們不是從這個山洞出去的。”
上一趟,他們急匆匆的,原路進,原路出。這是另外一條路了。這是他沒經歷過的水域,沒見過的山洞了。於戎看那船夫,船夫不知何時披上了件黑色的蓑衣,戴上了頂黑色的斗笠。他像烏鴉。
於戎忽而完全放鬆了下來,他靠在船邊,伸長了腿,坐得愜意了些。他說:“我老家是蘇州的,你知道嗎,九月份,十月份的時候,桂花開了,滿城都是桂花香。”
年輕的背包客認真地看著他,認真地聽著,說:“我還沒去過蘇州。”
於戎笑笑:“蘇州的山對你來說估計都是小土坡。”
背包客笑著,打開了背包,抓了好些麵包,薯片,火腿腸出來,他問於戎和黎霄:“吃過早飯了嗎?要吃點不?”
黎霄要了個麵包,於戎吃薯片,也吃山楂糕,鮮花餅,背包客啃餅乾,喝豆奶。
於戎抹抹嘴角,又說:“還有柚子樹,就長在路邊,樹上結了那麼大的柚子,小孩兒腦袋那麼大一顆,它就這麼長在路邊……”
“掉下來砸到人怎麼辦?”背包客問。
“對啊,砸到人怎麼辦?”於戎也問。
兩人哈哈笑。
水和風推著他們向前,眼看就要進入岩洞了,那岩洞裡透出五彩繽紛的光芒。船夫背朝著他們撐船。於戎突然很想喊一喊船夫。但是他沒喊出來,他回頭看了眼黎霄,黎霄正低著頭看手機,吃麵包。
於戎轉了回來。他在心裡默默地喊了一聲。
小船游進岩洞了,洞裡很亮,到處都是飽和度極高的彩光,他們這一船四個人,四樣行李,岩洞牆壁上投下了遠超他們人數和行李數的影子,雜亂無章,紛繁無序,遠看像一團亂麻,靠得近了,有幾個彎角,人和牆壁貼得非常近時,一個人的倒影忽地被篩成了許多道,像一片又一片花瓣,圍繞著一個圓點、一個花心,開成了一朵花。那花還會旋轉,會飄走,會散開,會和別的花組合出新的花,繼續旋轉,繼續飄散,繼續自行其是。
經過一片閃耀的明黃色的光芒時,背包客問道:“蘇州的絲綢是不是很有名?”
“是的,對,對。”於戎回道。
“那哪裡做旗袍最好?”背包客的臉上掠過了一道粉光,他身後滾過一朵很多影子湊成的小花。
“旗袍?”於戎被問住了,他坐好了,低聲說,“嗯……我得想想。”
他得好好想想。
背包客前後左右看了一圈:“啊,這不還有空位呢嘛?“
船夫說:“你趕時間嘛。”
背包客更難為情了,耳朵紅了:“那多不好啊!唉,我這……”
於戎安慰他:“沒事,沒事,他們也不是按人頭算錢的,是景區統一發工資的。”他還問船夫,“我說的沒錯吧?”
船夫笑了笑,站直了,雙手握住長長的竹蒿,向後用力一撐,小船從碼頭邊滑開了。竹蒿劃破水面的聲音在河面上傳播開來。
背包客坐在了於戎邊上,給家人打電話。他講話有北方口音,乾脆爽利,一口一個媽,一口一個爸,報完了平安,就說:“等下去廣南呀,對對,到了大理我再聯繫你們啊!”
於戎悄悄打量這背包客的登山包,背包看上去很重,撐得很脹。於戎轉過去,很小聲地和黎霄說話:“你說,萬一這也是個在琢磨自殺的呢?”
黎霄笑了,不回答,不說話,轉頭欣賞沿岸風光。
於戎轉了回去,皺皺眉頭,盤盤手節頭(手指),看看那背包客,看了好幾次,背包客終於掛了電話了,也開始看風景,看什麼都是好奇,都是讚嘆。他身上有一股清新的,洗衣皂的氣味。
猶豫再三,於戎和背包客搭話了,問他:“你一個人出來旅遊?”
“對啊。”背包客看他,又看黎霄,“你們組隊來的?”
於戎說:“我們來取材的。”
“取材?你們是電視台的?”
“我自己在拍一個紀錄片。”於戎說。
“哇,你是導演?”
“不是。”於戎道,“我是學生。”
“導演系?”
於戎笑笑,雙手攏著,拿腔拿調地說:“生活大學的學生。”
背包客哈哈笑,於戎問他:“你是大學生?”
背包客做了個攀爬的動作:“今年畢業了,現在全職登山。”
“登山?”
“我爸就是登山的,上過珠峰。”背包客說,露出個靦腆的笑,“我嘛……我還差得遠呢。”
於戎問他:“你第一次來壩美?”
“是啊,我在週遊雲南!我會從廣南去大理。”
“去洱海嗎?”
“對對,你去過嗎?”
於戎點頭,一片霧過來了,霧散開後,他們面前忽然不是阡陌交錯的田園風光了,而是青俊的山,碧波蕩漾的水,一些散落在河中的披滿綠衣的孤石。不遠處,一個黑黢黢的洞口正等待著他們。
於戎直起了腰,睜大眼睛,錯愕地說:“上次我們不是從這個山洞出去的。”
上一趟,他們急匆匆的,原路進,原路出。這是另外一條路了。這是他沒經歷過的水域,沒見過的山洞了。於戎看那船夫,船夫不知何時披上了件黑色的蓑衣,戴上了頂黑色的斗笠。他像烏鴉。
於戎忽而完全放鬆了下來,他靠在船邊,伸長了腿,坐得愜意了些。他說:“我老家是蘇州的,你知道嗎,九月份,十月份的時候,桂花開了,滿城都是桂花香。”
年輕的背包客認真地看著他,認真地聽著,說:“我還沒去過蘇州。”
於戎笑笑:“蘇州的山對你來說估計都是小土坡。”
背包客笑著,打開了背包,抓了好些麵包,薯片,火腿腸出來,他問於戎和黎霄:“吃過早飯了嗎?要吃點不?”
黎霄要了個麵包,於戎吃薯片,也吃山楂糕,鮮花餅,背包客啃餅乾,喝豆奶。
於戎抹抹嘴角,又說:“還有柚子樹,就長在路邊,樹上結了那麼大的柚子,小孩兒腦袋那麼大一顆,它就這麼長在路邊……”
“掉下來砸到人怎麼辦?”背包客問。
“對啊,砸到人怎麼辦?”於戎也問。
兩人哈哈笑。
水和風推著他們向前,眼看就要進入岩洞了,那岩洞裡透出五彩繽紛的光芒。船夫背朝著他們撐船。於戎突然很想喊一喊船夫。但是他沒喊出來,他回頭看了眼黎霄,黎霄正低著頭看手機,吃麵包。
於戎轉了回來。他在心裡默默地喊了一聲。
小船游進岩洞了,洞裡很亮,到處都是飽和度極高的彩光,他們這一船四個人,四樣行李,岩洞牆壁上投下了遠超他們人數和行李數的影子,雜亂無章,紛繁無序,遠看像一團亂麻,靠得近了,有幾個彎角,人和牆壁貼得非常近時,一個人的倒影忽地被篩成了許多道,像一片又一片花瓣,圍繞著一個圓點、一個花心,開成了一朵花。那花還會旋轉,會飄走,會散開,會和別的花組合出新的花,繼續旋轉,繼續飄散,繼續自行其是。
經過一片閃耀的明黃色的光芒時,背包客問道:“蘇州的絲綢是不是很有名?”
“是的,對,對。”於戎回道。
“那哪裡做旗袍最好?”背包客的臉上掠過了一道粉光,他身後滾過一朵很多影子湊成的小花。
“旗袍?”於戎被問住了,他坐好了,低聲說,“嗯……我得想想。”
他得好好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