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
蘇棋聽說了這件事,也沒多問,反正對他來說只要百里嵐沒向張遠塵泄密他的身份就無所謂了,這下還可以幫鋪子添一個人手,何樂而不為?更何況,最近他因為張遠塵一句“雖然你和我爹做出的燒餅味道相似,但總是差了點什麼”,憋著氣要超越自己。於是兩人商量好,張遠塵是個學武的,手勁不錯,專攻揉面,來解決蘇棋揉的麵團勁道不足的問題;而蘇棋,潛心研究配料和火候,製成的燒餅讓張遠塵品嘗點評與張大餅傳統手藝的區別,兩人搭配起來賣燒餅,省時也省力。
原本張家燒餅鋪是個小生意攤位,是沒有夥計的,自然也沒有所謂的工作服,只是如今兩大美男壓陣,總是一黑一白上場,竟叫周圍的鋪子們都規範起來了,一時之間西市里各家門前迎客夥計都穿著漿得硬挺的白衣白褲,而店內夥計則是黑衣褲上下一身,弄得西市布匹價格波盪了一陣,到最後布店的粗布幾乎不是純色就是染黑拿出來賣,而其他顏色的布料就屯在那裡了。好在西市也是京都重要的地方,天子腳下,當地官員對經濟發展重視得很,於是“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把“看不見的手”(市場需求)和“看得見的手”(官府控制)結合得絕妙,由官府下令收購彩色布。於是當時到西市口觀光的外地人看了幾乎目瞪口呆,普通店鋪夥計統一黑白服裝不說,官府衙役的制服倒是花花綠綠,各色各樣都有,生生和別的地方翻了個反,讓人不由驚嘆西市果然是別具一格獨領風騷啊,於是紛紛口耳相傳,以至於幾個月後其他地方紛紛跟風時尚潮流,讓小吏們也學大臣們的九品官服,用制服色彩的不同來區別工作職責。當然,這是外話,扯遠了。
繼續扯回來。
上回說到怡忻十二年秋,張大餅大病一場,臥床三月不起,一直挨到冬季,多年的操勞積下來的病痛讓他沒辦法好轉,哪怕蘇棋張遠塵每日好好看養著,也經不住他身子一日比一日消瘦。
等到了冬天,十一月末的時候,張遠塵學齊了做餅的所有步驟,不僅揉面,也幫著蘇棋做別的活兒,兩人也輪流照看著張大餅,絲毫沒有懈怠。
作為名義上的“師兄弟”,蘇棋和張遠塵的關係自然越來越近,彼此熟悉了許多,當然,蘇棋唯一瞞著張遠塵的,就是他的真實身份:實話說,他自己也不清楚為何不想告訴張遠塵實情,只是覺得既然已經瞞了下來,那就不如接著瞞下去更方便些。
張遠塵也曾問過蘇棋家世,蘇棋也是有口無心掰了幾句應付過去了,和對張大餅交代的一樣,半真半假,反倒叫人挑不出錯來。知道張遠塵只是無心問問,蘇棋也沒什麼好擔憂的,也告訴了他自己十幾年前年少夭折的未過門的妻子的事,低頭遺憾地笑笑,“雖然我不喜歡她,但若是那時候我娶了她,怕也不是今天的模樣了……”
兩人閒談的時候,多半是午後,張大餅喝了藥安心午睡,鋪子門前來往人不多,蘇棋拍拍圍裙上的麵粉,在陽光下細碎的粉塵金光一片,他靠在桌板上轉過頭來對坐在凳上的張遠塵笑笑。
張遠塵雖然表面上總是面無表情,但是其實還是很好相處的,難得笑一次,只是唇邊極淺的弧度,蘇棋聊的時候問他話他也會答,一五一十地把自己在西南的經歷說了,說話只是簡單敘述,看來不是個善於言談的人。
蘇棋生了二十多年全荒廢在京都了,原本兩年前有機會去一趟雲南的,也被夜添香寄去了名額,於是從未接觸過西南地帶的風土人情,聽來自然十分好奇與感興趣,連日追問下去,也不給張遠塵鬆口氣的機會。張遠塵也只好老實地回想那裡的生活,然後告訴蘇棋。
蘇棋一次偶然提到當年白行簡與他說過的“王爺遇刺事件”,隨口問了張遠塵認不認識鎮南王,畢竟雲南也屬於西南邊境。
張遠塵聽了難得一笑,“你是說鎮南王百里浮?聽說,他也有個情人,比他小十歲左右的,是個不安分的傢伙,三天兩頭往外頭跑,害得我們邊關軍隊有事沒事就到處幫忙找人,你說天長日久下來還能不熟麼?”
“情人?”蘇棋咂舌,心道果然一手資料,當年白行簡說得都還沒這麼詳細呢。
張遠塵這回顯得有些不好意思,難得一向冷麵的臉上有些尷尬的表情,“是,也是個男子,鎮南王是很疼的,甚至當眾都不隱瞞他的寵愛,那人不愛和官府的人相處,常我們聚會到一半,鎮南王都會離席去看他。”
蘇棋看他表情覺得有些好笑,笑眯眯托腮看他。冬日陽光難得好,燒餅鋪風水好,恰好午後陽光滿屋,地上碎銀般一片,空氣里漾著紛紛揚揚的粉塵,張遠塵依舊是黑衣黑褲,冬天裡也穿得單薄,和蘇棋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相比,更是消瘦挺拔。
看著看著,蘇棋忽然覺得這樣守著個燒餅鋪、過一輩子也挺好。
“哎,師兄,”蘇棋開口道,“過了冬,就開春了,怕明年師傅還是沒法抱到我兒子了,”他頓了頓,“我還是不想成親。”
張遠塵看他一眼,“我知道。”
作者有話要說:
【這兩人其實慢熱,我主要最後幾句是為了體現兩人之間稍微有些進展……扶額,不過劇情還是沒有什麼可寫,於是,下章繼續曖昧一章就轉折算了……】
原本張家燒餅鋪是個小生意攤位,是沒有夥計的,自然也沒有所謂的工作服,只是如今兩大美男壓陣,總是一黑一白上場,竟叫周圍的鋪子們都規範起來了,一時之間西市里各家門前迎客夥計都穿著漿得硬挺的白衣白褲,而店內夥計則是黑衣褲上下一身,弄得西市布匹價格波盪了一陣,到最後布店的粗布幾乎不是純色就是染黑拿出來賣,而其他顏色的布料就屯在那裡了。好在西市也是京都重要的地方,天子腳下,當地官員對經濟發展重視得很,於是“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把“看不見的手”(市場需求)和“看得見的手”(官府控制)結合得絕妙,由官府下令收購彩色布。於是當時到西市口觀光的外地人看了幾乎目瞪口呆,普通店鋪夥計統一黑白服裝不說,官府衙役的制服倒是花花綠綠,各色各樣都有,生生和別的地方翻了個反,讓人不由驚嘆西市果然是別具一格獨領風騷啊,於是紛紛口耳相傳,以至於幾個月後其他地方紛紛跟風時尚潮流,讓小吏們也學大臣們的九品官服,用制服色彩的不同來區別工作職責。當然,這是外話,扯遠了。
繼續扯回來。
上回說到怡忻十二年秋,張大餅大病一場,臥床三月不起,一直挨到冬季,多年的操勞積下來的病痛讓他沒辦法好轉,哪怕蘇棋張遠塵每日好好看養著,也經不住他身子一日比一日消瘦。
等到了冬天,十一月末的時候,張遠塵學齊了做餅的所有步驟,不僅揉面,也幫著蘇棋做別的活兒,兩人也輪流照看著張大餅,絲毫沒有懈怠。
作為名義上的“師兄弟”,蘇棋和張遠塵的關係自然越來越近,彼此熟悉了許多,當然,蘇棋唯一瞞著張遠塵的,就是他的真實身份:實話說,他自己也不清楚為何不想告訴張遠塵實情,只是覺得既然已經瞞了下來,那就不如接著瞞下去更方便些。
張遠塵也曾問過蘇棋家世,蘇棋也是有口無心掰了幾句應付過去了,和對張大餅交代的一樣,半真半假,反倒叫人挑不出錯來。知道張遠塵只是無心問問,蘇棋也沒什麼好擔憂的,也告訴了他自己十幾年前年少夭折的未過門的妻子的事,低頭遺憾地笑笑,“雖然我不喜歡她,但若是那時候我娶了她,怕也不是今天的模樣了……”
兩人閒談的時候,多半是午後,張大餅喝了藥安心午睡,鋪子門前來往人不多,蘇棋拍拍圍裙上的麵粉,在陽光下細碎的粉塵金光一片,他靠在桌板上轉過頭來對坐在凳上的張遠塵笑笑。
張遠塵雖然表面上總是面無表情,但是其實還是很好相處的,難得笑一次,只是唇邊極淺的弧度,蘇棋聊的時候問他話他也會答,一五一十地把自己在西南的經歷說了,說話只是簡單敘述,看來不是個善於言談的人。
蘇棋生了二十多年全荒廢在京都了,原本兩年前有機會去一趟雲南的,也被夜添香寄去了名額,於是從未接觸過西南地帶的風土人情,聽來自然十分好奇與感興趣,連日追問下去,也不給張遠塵鬆口氣的機會。張遠塵也只好老實地回想那裡的生活,然後告訴蘇棋。
蘇棋一次偶然提到當年白行簡與他說過的“王爺遇刺事件”,隨口問了張遠塵認不認識鎮南王,畢竟雲南也屬於西南邊境。
張遠塵聽了難得一笑,“你是說鎮南王百里浮?聽說,他也有個情人,比他小十歲左右的,是個不安分的傢伙,三天兩頭往外頭跑,害得我們邊關軍隊有事沒事就到處幫忙找人,你說天長日久下來還能不熟麼?”
“情人?”蘇棋咂舌,心道果然一手資料,當年白行簡說得都還沒這麼詳細呢。
張遠塵這回顯得有些不好意思,難得一向冷麵的臉上有些尷尬的表情,“是,也是個男子,鎮南王是很疼的,甚至當眾都不隱瞞他的寵愛,那人不愛和官府的人相處,常我們聚會到一半,鎮南王都會離席去看他。”
蘇棋看他表情覺得有些好笑,笑眯眯托腮看他。冬日陽光難得好,燒餅鋪風水好,恰好午後陽光滿屋,地上碎銀般一片,空氣里漾著紛紛揚揚的粉塵,張遠塵依舊是黑衣黑褲,冬天裡也穿得單薄,和蘇棋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相比,更是消瘦挺拔。
看著看著,蘇棋忽然覺得這樣守著個燒餅鋪、過一輩子也挺好。
“哎,師兄,”蘇棋開口道,“過了冬,就開春了,怕明年師傅還是沒法抱到我兒子了,”他頓了頓,“我還是不想成親。”
張遠塵看他一眼,“我知道。”
作者有話要說:
【這兩人其實慢熱,我主要最後幾句是為了體現兩人之間稍微有些進展……扶額,不過劇情還是沒有什麼可寫,於是,下章繼續曖昧一章就轉折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