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莫析嘆了口氣:“我只剩詩了。”
秦光昭被他的傷感觸動,也怔了半晌,隨即抱住了莫析:“不,你還有我。你只有我。”
“莫析,你是我的。”
莫析輕輕掙開他的懷抱,“秦光昭,我知道了。你就是想困住我。一直一直困下去。”
“冤枉啊!今天是約定到期之日,子郁你要是不喜歡我我立馬認輸。喏,劍給你,子郁想刺哪兒,便刺哪兒。”秦光昭拔出自己的佩劍,塞給莫析。自己攤開雙手,十分大方的表情。
“切,行刺烈帝,除非我不想活了。”莫析扔掉佩劍,輕哼了一聲。
“不不不,我很有誠意的,鴻楓小院從不許旁人進入,你殺了我,然後再跟葉賢霖走,沒有人會追到你。”秦光昭一臉必勝的笑容。
“……你知道!”莫析驚得坐直了身子。
“當然知道,你的老臣子嘛,虧得他一片忠心,還學了北方話,偽裝成一個農民。我確實是故意帶他來見你的。”秦光昭看到莫析眼裡的怒氣,輕輕一笑:“我想看自己是不是對的。要是你真的不愛我,我又何必留你。你果然愛我,子郁……”
“你卑鄙……”
“子郁……”秦光昭緊緊抱住莫析,“天下是天下的,我只有你。我真幸運。”
第23章 萬古到頭歸一死,醉鄉葬地有高原
“子郁,明日是你生辰,想要什麼?”秦光昭心情甚好。
“沒有。”莫析背對著秦光昭,頭都不抬。
秦光昭一副瞭然的表情,笑得極其欠揍:“子郁,別那麼掃興嘛。我知道你還在生昨晚的氣,可我……”
莫析漲紅了臉:“你閉嘴!”
“子郁……”堂堂烈帝拽著莫析的衣袖,委屈的像個孩子。
莫析的心又軟了:“喝酒嗎?”
秦光昭瞬間復活:“子郁,其實你脖子上的印記挺好看的,像蝴蝶——誒呦!子郁,打人是不對的!”
晚上
“侯爺,皇上說今晚有一群大臣們緊急議事,脫不開身。讓小的給您先送壇酒過來,讓您等等他,他晚點過來陪您。”王公公把一小壇精緻的美酒送過來,沒有耽擱便離去了。
生辰嗎……當年在江南,總是有歌姬萬千,滿堂賓客,填詞作賦,好不快樂。
自己已經離開江南七年了,這七年,江南還好嗎?
“葉賢霖,江南還好嗎?”莫析轉頭看著葉賢霖。
“江南仍是碧水藍天,百姓仍是安居樂業。”
“那就好。看來是我離不了江南,江南並不是離不了我。對於百姓來說,我也只是一個亡國之君吧。”莫析斟了滿滿一杯酒。
“不,您不是,整個江南都知道,您不是!”葉賢霖跪在莫析面前,朗聲否定。
“你起來,我不想回憶。”莫析搖著手裡的酒杯,“葉賢霖,你是不是有什麼想問我。”
“……您為什麼不走?”
莫析很坦然地看著葉賢霖:“我中毒了,只能留下。”
“中毒?什麼毒?”葉賢霖驚得站起來。
“情毒。”莫析勾了勾嘴角,依舊是當年那個清秀的偏偏佳公子。
“千金難買一場醉,若是醉了,也沒什麼不好。就像我深陷情毒,陷,就陷了吧。”莫析將手中的美酒一飲而盡。
白玉落地,摔了個粉碎。
這一醉,便再也沒有醒來。
葉賢霖嘶啞了嗓子也沒喊來一個人。莫析安靜的仿若睡著,葉賢霖看著莫析氣絕身亡,也喝下了桌上的毒酒。
“皇上……”
“朕就知道,一定是你們這群老臣!都給朕拖下去殺了!一個也不要留,朕不想看見你們,卑鄙小人有什麼資格做我宇國臣子!”秦光昭看到莫析冰冷的身軀,轉身就折回了朝堂,一路上沒說一句話,臉上也沒有任何表情,直到見到滿堂大臣都跪在自己面前,一個都沒走,方才爆發。
“皇上……皇上息怒,皇上當以江山社稷為重。”丞相顫巍巍地站了出來,“皇上,不殺莫析,史書上就會寫著您有斷袖之癖,不顧妃子,皇上,繁衍子嗣是您的要務!”
秦光昭慢慢下來,走到他面前:“還有呢?”
秦光昭帶著的殺氣令所有人屏息凝神,丞相鬥膽又說道:“莫析蒙蔽聖上,死不足惜!”
“去你的江山社稷!”秦光昭一腳踹倒了丞相,“都給朕滾!莫析死了,朕要你們都陪葬!”
然後秦光昭疾步走到隨行公公面前:“還有你,王福,朕白養你了!”
揪著王福的衣領把他摔在地上,又補了一腳:“來人,把這個賤人拖下去凌遲!”
“皇上……還請皇上以龍體為重……”
“你們……”氣急攻心,一向康健的烈帝竟然昏了過去。
再醒來時,已是另一幅樣子。
“把他們都放了。朕……朕自會做個明君。你們讓朕當個無心無情的行屍走肉,朕隨你們便是。”醒來的烈帝一臉木然,雙眸不再威儀豪氣,只剩空洞,活像當年的莫析。
秦光昭獨自去了鴻楓小院,親自把莫析葬在了鴻楓小院的楓樹下。然後命人吧葉賢霖的屍體帶回了江南。
“子郁,朕身不能與你同死,就讓心與你同去吧。朕對不起你,朕放不下所謂的子民百姓……等下輩子,你當成王,我當敗寇,可好?子郁,子郁,子郁你不要走啊……不要留下我孤單一個人啊!子郁……”淚水化入泥土,耳邊仿佛又想起了莫析那句 “你哭了?”
“子郁,我也是人啊……”
烈帝於七月初七賜友龍侯莫析毒酒,友龍侯薨於鴻楓小院。
——《宇史》
嘉瑞四十三年,烈帝崩於鴻楓小院,諡號“武”。
——《宇史》
據傳烈帝彌留之際命人將其移至友龍侯舊居鴻楓小院,終日遙望園中楓樹,念“子郁”二字。
市井皆流傳著烈帝皇陵中葬的只是衣物,真正的龍體埋在鴻楓小院楓樹下。
——《附氏別錄·宇國外傳》
“子郁,這賭,到底誰贏啊?”
園中,楓葉似火,燃盡離愁。
——END——
作者有話要說: 呼~終於寫完了,我會陸續改一改文中錯字,因為本來就是想寫一個短篇,所以有些情節略過處理,只寫了重要的幾件事,還希望大家看的時候不覺得過於跳躍。
秦光昭被他的傷感觸動,也怔了半晌,隨即抱住了莫析:“不,你還有我。你只有我。”
“莫析,你是我的。”
莫析輕輕掙開他的懷抱,“秦光昭,我知道了。你就是想困住我。一直一直困下去。”
“冤枉啊!今天是約定到期之日,子郁你要是不喜歡我我立馬認輸。喏,劍給你,子郁想刺哪兒,便刺哪兒。”秦光昭拔出自己的佩劍,塞給莫析。自己攤開雙手,十分大方的表情。
“切,行刺烈帝,除非我不想活了。”莫析扔掉佩劍,輕哼了一聲。
“不不不,我很有誠意的,鴻楓小院從不許旁人進入,你殺了我,然後再跟葉賢霖走,沒有人會追到你。”秦光昭一臉必勝的笑容。
“……你知道!”莫析驚得坐直了身子。
“當然知道,你的老臣子嘛,虧得他一片忠心,還學了北方話,偽裝成一個農民。我確實是故意帶他來見你的。”秦光昭看到莫析眼裡的怒氣,輕輕一笑:“我想看自己是不是對的。要是你真的不愛我,我又何必留你。你果然愛我,子郁……”
“你卑鄙……”
“子郁……”秦光昭緊緊抱住莫析,“天下是天下的,我只有你。我真幸運。”
第23章 萬古到頭歸一死,醉鄉葬地有高原
“子郁,明日是你生辰,想要什麼?”秦光昭心情甚好。
“沒有。”莫析背對著秦光昭,頭都不抬。
秦光昭一副瞭然的表情,笑得極其欠揍:“子郁,別那麼掃興嘛。我知道你還在生昨晚的氣,可我……”
莫析漲紅了臉:“你閉嘴!”
“子郁……”堂堂烈帝拽著莫析的衣袖,委屈的像個孩子。
莫析的心又軟了:“喝酒嗎?”
秦光昭瞬間復活:“子郁,其實你脖子上的印記挺好看的,像蝴蝶——誒呦!子郁,打人是不對的!”
晚上
“侯爺,皇上說今晚有一群大臣們緊急議事,脫不開身。讓小的給您先送壇酒過來,讓您等等他,他晚點過來陪您。”王公公把一小壇精緻的美酒送過來,沒有耽擱便離去了。
生辰嗎……當年在江南,總是有歌姬萬千,滿堂賓客,填詞作賦,好不快樂。
自己已經離開江南七年了,這七年,江南還好嗎?
“葉賢霖,江南還好嗎?”莫析轉頭看著葉賢霖。
“江南仍是碧水藍天,百姓仍是安居樂業。”
“那就好。看來是我離不了江南,江南並不是離不了我。對於百姓來說,我也只是一個亡國之君吧。”莫析斟了滿滿一杯酒。
“不,您不是,整個江南都知道,您不是!”葉賢霖跪在莫析面前,朗聲否定。
“你起來,我不想回憶。”莫析搖著手裡的酒杯,“葉賢霖,你是不是有什麼想問我。”
“……您為什麼不走?”
莫析很坦然地看著葉賢霖:“我中毒了,只能留下。”
“中毒?什麼毒?”葉賢霖驚得站起來。
“情毒。”莫析勾了勾嘴角,依舊是當年那個清秀的偏偏佳公子。
“千金難買一場醉,若是醉了,也沒什麼不好。就像我深陷情毒,陷,就陷了吧。”莫析將手中的美酒一飲而盡。
白玉落地,摔了個粉碎。
這一醉,便再也沒有醒來。
葉賢霖嘶啞了嗓子也沒喊來一個人。莫析安靜的仿若睡著,葉賢霖看著莫析氣絕身亡,也喝下了桌上的毒酒。
“皇上……”
“朕就知道,一定是你們這群老臣!都給朕拖下去殺了!一個也不要留,朕不想看見你們,卑鄙小人有什麼資格做我宇國臣子!”秦光昭看到莫析冰冷的身軀,轉身就折回了朝堂,一路上沒說一句話,臉上也沒有任何表情,直到見到滿堂大臣都跪在自己面前,一個都沒走,方才爆發。
“皇上……皇上息怒,皇上當以江山社稷為重。”丞相顫巍巍地站了出來,“皇上,不殺莫析,史書上就會寫著您有斷袖之癖,不顧妃子,皇上,繁衍子嗣是您的要務!”
秦光昭慢慢下來,走到他面前:“還有呢?”
秦光昭帶著的殺氣令所有人屏息凝神,丞相鬥膽又說道:“莫析蒙蔽聖上,死不足惜!”
“去你的江山社稷!”秦光昭一腳踹倒了丞相,“都給朕滾!莫析死了,朕要你們都陪葬!”
然後秦光昭疾步走到隨行公公面前:“還有你,王福,朕白養你了!”
揪著王福的衣領把他摔在地上,又補了一腳:“來人,把這個賤人拖下去凌遲!”
“皇上……還請皇上以龍體為重……”
“你們……”氣急攻心,一向康健的烈帝竟然昏了過去。
再醒來時,已是另一幅樣子。
“把他們都放了。朕……朕自會做個明君。你們讓朕當個無心無情的行屍走肉,朕隨你們便是。”醒來的烈帝一臉木然,雙眸不再威儀豪氣,只剩空洞,活像當年的莫析。
秦光昭獨自去了鴻楓小院,親自把莫析葬在了鴻楓小院的楓樹下。然後命人吧葉賢霖的屍體帶回了江南。
“子郁,朕身不能與你同死,就讓心與你同去吧。朕對不起你,朕放不下所謂的子民百姓……等下輩子,你當成王,我當敗寇,可好?子郁,子郁,子郁你不要走啊……不要留下我孤單一個人啊!子郁……”淚水化入泥土,耳邊仿佛又想起了莫析那句 “你哭了?”
“子郁,我也是人啊……”
烈帝於七月初七賜友龍侯莫析毒酒,友龍侯薨於鴻楓小院。
——《宇史》
嘉瑞四十三年,烈帝崩於鴻楓小院,諡號“武”。
——《宇史》
據傳烈帝彌留之際命人將其移至友龍侯舊居鴻楓小院,終日遙望園中楓樹,念“子郁”二字。
市井皆流傳著烈帝皇陵中葬的只是衣物,真正的龍體埋在鴻楓小院楓樹下。
——《附氏別錄·宇國外傳》
“子郁,這賭,到底誰贏啊?”
園中,楓葉似火,燃盡離愁。
——END——
作者有話要說: 呼~終於寫完了,我會陸續改一改文中錯字,因為本來就是想寫一個短篇,所以有些情節略過處理,只寫了重要的幾件事,還希望大家看的時候不覺得過於跳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