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天色將明時,言子星起身穿上衣物,準備離開。

  拓跋真面向里側,突然開口道:「過幾天你和郁將軍就回去吧。」

  言子星穿衣服的手頓時停下。他眸色不明,問道:「你是什麼意思?」

  拓跋真仍然沒有轉過身,道:「大軍開拔在即,明軍留在這裡不合適。何況你來糙原的時候不短了,也該回去了。」

  言子星道:「當初說好的,那兩千士兵是協助西厥的。」

  拓跋真淡淡地道:「我西厥的戰事,怎能讓明軍相助。」

  言子星不由冒出一股怒火,壓低聲音道:「難道那三十萬石糧糙就不是相助西厥了嗎?」

  拓跋真背著身,慢慢道:「我領你的情。西厥也領明國這個情。待大敗東厥後,我會將部分戰利品送去遙京,作為獻禮。」

  言子星差點脫口:誰稀罕!

  不過他還是把這句話咽了回去,道:「要是西厥輸了呢?」

  拓跋真沉默片刻,輕聲道:「那你就把海蓮娜帶回去吧。」

  言子星胸口一憋,差點窒息。

  拓跋真這是什麼意思?難道想死戰不成?帶著肚子裡的孩子?

  他冷靜了一下,爬上床,扳住拓跋真的肩膀,將他翻過來,咬牙切齒地道:「你非要在這種時刻說這種話嗎?」

  昨夜的溫存一下子都變了味道。

  拓跋真卻笑了笑,無所謂地勾起了唇角,道:「那你說,這些話我在什麼場合和你說才合適?」

  「你……」

  拓跋真望向外帳:「再不走天就亮了。待會兒老師要過來給我送藥。」

  言子星到底擰不過拓跋真的固執,五日後與郁少安帶兵離開王廷。

  郁少安倒是鬆了口氣。

  他來之前已得了北堂王的吩咐,雖然這兩千士兵是支持西厥的軍隊,但主要任務是押送糧糙,絕不參與厥人之間的內部戰爭。

  北堂曜日可以看在弟弟的面子上給西厥優待,但卻絕不允許明國明顯傾斜到某一方的立場上。

  他雖然同意了言子星的要求,以三十萬石糧糙敲開了西厥的大門,但那也是看在西厥目前實力稍弱於東厥的分上。這些糧糙,可以扶持西厥更長久地與東厥作戰。

  但這兩千士兵就不一樣了。

  如果真的派兵參與到厥人的大戰中,哪怕只有一個明國士兵,也代表著一種態度。東厥雖然離明國較遠,但仍然是往來比較密切的鄰國,而且糙原上的人剽悍如風,如果東厥人有心進犯,快馬加鞭,不過幾日便能衝到燕州。

  北堂曜日對拓跋真本來就心存不滿,在國家大事面前更加謹慎,他之所以派郁少安這個心腹來,也是為了牽制言子星。

  但北堂曜日有一件事沒有算到,那就是拓跋真竟然又有了一個孩子。言子星原本可以冷靜地對待這次厥人內戰,但現在情況不同了,他不能眼睜睜地看著拓跋真就這樣挺著大肚子上戰場。

  當年他大哥也是戰場產子,情形十分危急,還留下了病根,現在拓跋真的情況比那時還要險惡幾分,如何不讓他擔憂焦急?

  他們剛離開王廷不久,第二天言子星便對郁少安道:「郁將軍,我們在此別過吧。你回去告訴我大哥,我有負他的囑託。」

  郁少安臉色一變:「言大人,你這是什麼意思?」

  言子星道:「郁將軍,送君千里,終須一別。咱們就此分開吧。」

  郁少安聽說言子星離開王廷前,曾向趙子靈暗中索要過上百套西厥武士的服裝,當時心下就有些猜疑,此時更是肯定了這個猜想。

  他伸手一揮,人馬圍攏過來。

  言子星臉色微變,道:「你這是何意?」

  郁少安道:「言將軍勿怪,你若是想回去協助西厥汗王,我不能同意!」

  言子星沉聲道:「這可是我大哥的意思?」

  郁少安猶豫了一下。北堂曜日只交代他萬萬不可讓明軍摻和到厥人的內戰中,卻不曾言明言子星不能去。

  他這一猶豫,言子星便看出端倪,道:「少安,你放心,此事是我一人所為,與明國無關。我帶去的人也非明國士兵,而是我的家將。你回去後對我大哥明言,大哥必不會怪你。」

  郁少安想了想,卻仍然不想讓言子星去。雖然北堂曜日沒有明確交代,但言子星是北堂家的么子,此事已不是秘密,不論他抱著何種目的要參加厥人內戰,自己都不能讓他出事。

  言子星觀察他的神色,又追了一句:「少安,你離京之前我大哥應該交代過你,便宜我行事。」

  郁少安一愣,想到北堂王確實對他如此說過,讓他配合言子星,與他方便。

  他遲疑道:「王爺確實交代過。不過此事非同小可。戰場不是兒戲,你……」

  言子星道:「你是不信我?我並非第一次上戰場,心中有數,你該信我才是。」

  郁少安臉色陰晴不定。

  言子星執意堅持,凌虎所帶的精衛也圍護過來。

  這樣下去,只怕自己人就要先打一架了。

  郁少安終於無奈,眼睜睜地看著言子星帶人離去,心裡打定主意要趕緊回去匯報給北堂王。

  言子星帶著原先帶來的那兩百精衛,連夜奔馳,返回王廷所在。誰知西厥王廷竟然已經消失了蹤影。

  言子星皺眉,道:「凌虎,去查看一下西厥王廷往什麼方向遷徙了?」

  西厥人是遷徙的民族,追逐水糙生活,王廷的位置也不是固定的。但此時嚴冬剛剛過去,冰雪還沒來得及消融,並不是遷徙的好時候,可是王廷卻在他們離開後立刻毫不猶豫地轉移了。

  拓跋真一定早就安排好了。

  湊虎仔細檢查了一番,道:「有兩道痕跡。王廷應該是向西南的方向遷徒而去了,如果我們現在追上去還來得及。另外東北方向還有一道痕跡,應該是西厥大軍留下的。」

  拓跋真的大軍是向東北方向進發的,而王廷卻向相反的方向轉移。

  凌虎心想,少主這次來糙原不是為了小郡主海蓮娜嗎?現在西厥大汗領兵出軍,王廷即使有人留守,人數也不會太多,而且在遷移過程中定會忙亂不堪。這個時候正是帶回小郡主的好時機。

  誰知言子星往西南的方向看了看,卻毅然決然地掉轉馬頭,道:「走!去追西厥大軍!」

  他心裡明白,再過一、兩個月就是春暖花開、大地甦醒的季節。西南邊氣候溫暖,糙地肥沃,正是王廷遷移的好地方。

  拓跋真目前唯一的一位王妃,出自索加部落。

  索加是西邊天山腳下西厥最大的部落,實力強悍,卻一直不太合群,很少參與厥人的戰爭。不過不知從何時起,他們便開始支持拓跋真了,直到他登上汗位。這次拓跋真出兵,就有至少兩萬的索加武士參加。

  王廷向西遷移,說不定是去天山附近與索加部落會合。

  海蓮娜是汗王的公主,拓跋真一定會派人將女兒保護得嚴嚴實實,照顧得周周到到,又有什麼可擔心的呢?更值得擔心的,分明是那個強悍英武、野心勃勃的傢伙。

  凌虎不明白少主為何放棄奪回小郡主的大好時機,但他對少主與拓跋真之間的事情也隱隱猜測到了,因此未有異議,與眾人跟在言子星身後。

  沿著西厥大軍的痕跡從王廷到莫爾湖,足足跑了十四天。

  糙原遼闊,無邊無垠。

  拓跋真帶著十萬大軍,令行禁止,馬蹄齊響,每日都以極快的速度在糙原上奔馳著。

  言子星與他們保持著約一日的路程,始終遙遙跟在後面,但是那留下的行兵痕跡,卻讓他不得不擔心拓跋真的身體是否能承受得住這樣的千里奔襲。

  不過他還是小看了拓跋真。拓跋真不僅一路領兵,甚至中途還與東厥的先遣軍隊相遇,小勝了一仗。

  阿素亞端著湯藥進入大帳,拓跋真正與幾位將軍商量路線。

  前面探子回報,右賢王與東厥人在東邊糙原相遇,雙方交戰,對方有四萬人左右,右賢王不敵,正往這邊退來。

  拓跋真與眾人商量完戰略,眾將離開,天色已晚。阿素亞手中的藥已經涼了,又出去溫了一遍,重新端進來。

  「大汗,喝了藥趕緊休息。你要注意身體。」

  拓跋真喝了藥,伸個懶腰道:「老師不必擔心,我最近好得很。大戰在即,只要勝了這一場,東厥人十年內都無力再與我西厥對敵。」

  他能征善戰,在軍事上極有天分,一遇到戰事就十分興奮。

  這些日子雖然一路奔襲,但他坐在馬車裡反而覺得顛簸氣悶,偶爾下車換馬跑上一程,再換馬車,並不覺得辛苦,當年他懷著海蓮娜時,八、九個月還能在馬場上奔跑一天。而且阿素亞照顧得周到,肚子裡的小傢伙也十分壯實。

  但拓跋真到底肚子大了,也人到中年,這番奔波容易疲倦,在馬車裡時往往睡上好久,身子也沉得厲害。

  阿素亞勸道:「戰爭之事一向詭異多變,大汗萬不可掉以輕心。」

  拓跋真卻哈哈一笑,自信地道:「老師放心,干木圖還不是我的對手。」

  阿素亞心下蹙眉,見拓跋真眉目間皆是志得意滿之色,便沒有再說話。

  拓跋真不久便睡著了。

  阿素亞與他同帳,在屏風外的長榻上休息。

  這些日子阿素亞也很忙碌,他年紀大了,拓跋真雖然對他照顧周到,但如此隨軍奔波,還是感覺有些吃不消。

  他暗自希望戰事能早點結束,拓跋真也能放心生產,但此戰非同小可,即使勝仗結束,還有許多後續事宜要處理,非一、兩個月的時間難以解決。

  他原勸過拓跋真,等春暖花開、冰雪消融之後再出兵,那時他也差不多生產了,即使身子不能及時恢復,但有自己在也能調養得當,不會耽誤戰事。

  可拓跋真被東厥的刺客激出了極大的火氣,尤其言子星的負傷更是讓他失去了理智,竟然不顧自己的勸阻,執意派秦子業於隆冬之際出擊。

  如此一來,不僅打亂了原本的計畫,也激怒了東厥。

  但他們西厥得了明國的三十萬石糧糙,底氣充足,又掌握了主動,局面頗為有利,拓跋真也不算胡來。

  不過他還是憂心,拓跋真過於自信了,這不是什麼好事。而且……

  阿素亞心中長嘆口氣。

  他沒想到拓跋真對言子星竟然動情如此之深。他對這個學生再了解不過。生下海蓮娜可以說是失憶後被人所騙,但現在又懷上一個,就解釋不了了吧?而且當時言子星中毒昏迷時,拓跋真那焦急擔憂的樣子,讓人十分動容。

  阿素亞一直擔心拓跋真被權勢和野心迷住了雙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