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相見歡

  到了鎮上,自有守在這裡的死士來接應,君墨宸便將韁繩交與他,一個人走著。

  如今的他,對於這玲瓏古鎮實在是太熟悉了。

  他之所以慢,是因為陌惜並未在信中提及是在哪處聽得那琴音,他怕錯過,才慢慢的尋來。

  只是偏生是好事多磨,君墨宸來的這日,在鎮上走了一日,都未曾聽聞有人彈奏琴曲。

  想著,隨意找了間客棧下榻。

  亦或許是來時已經彈過了也不可知,只是若你是在,你會來見我罷。

  又尋了二三日,還是不得。

  君墨宸有些急了,想著若是明日還不遇,倒是要去問問陌惜,到底是怎樣的曲子。萬一是聽錯了,下回出來可就難了。

  ******

  這日,君墨宸特意起了一個大早。

  天公作美,日頭正暖,走在古鎮的街道上,看著來來往往的人,他的心情還是極好。

  走著,忽然就聽到了那琴音,一路尋著過去,是一個茶館。這茶館離如夢樓不遠,如何前幾日在這附近都不曾聽聞。

  “老頭,你看看,你這果真是閻王不想理的。”一旁的客人聽著打趣道。

  那老頭笑道,“是啊,病了兩三日都不曾出來,不想今日卻是好了。”他說著,捋了捋鬍子。

  “我們也算是有福嘍,難得還能聽您老彈奏,今日還彈什麼?”一旁的一個老嫗也跟著樂。

  老者不答,只是見他手指起落,琴音便傳出老遠。

  “老先生好琴,只是這曲《梨花淚》卻是沒得這般好興致,悲曲歡做,卻是壞了曲境。”君墨宸在茶館的一個角落坐下,待那老者彈奏完畢,才淡淡出聲。

  那老者聽他話語,雖是心裡承認,卻有些生氣,這一月不到竟被兩個毛孩子說教自己的琴功。

  “小子,按你這般說法,你倒是會這曲子一般。來,你給老頭我彈一曲,我看你彈得可好。”老者自然不知道這面前之人竟是九五之尊,只是氣呼呼的站起了身,擺明了要君墨宸過來彈奏。

  君墨宸見他一言把老者惹惱了,也不敢在推辭,只是緩了緩,便走過來。

  他試了試琴弦,弦起,音落,那《梨花淚》便從他的指尖滑落出來。

  這是柳逸清彈給他的第一曲琴曲,他如何不記得?彈奏時,他想起了往日種種,一時間心情變得沉重。曲終,這茶館像是靜寂了一般。

  許久,那老頭笑道,“果然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你小子彈得不差,真真一雙妙手,梨花落淚。”

  “老先生謬讚了。”他起身,略略欠了欠身。

  “不不不,倒是你謙虛了。你方才叫出這曲子的名字,可我看你卻不像是這鎮上之人。”老者一如那日,瞬間對君墨宸改了看法。

  君墨宸依著老者的意思在一旁坐下,應道,“晚生是金陵人士。”

  “那日也有一個異鄉客,說老夫錯了兩個音,後來他給老夫彈了此曲。想來你是聽過的,果真是妙吧。”老者一邊笑,一邊炫耀。

  君墨宸本想問這老人琴曲來由,見他已經說了幾分,便道,“嗯,聽過。恰是好友為余所奏,故而記得。”

  “呀,按你這麼說,莫不是你就是他要尋的友人?若是,那真是奇緣。”

  “老先生可知他如今在何處?”這話,一直到了這時才說出了口。

  “若是還未離開玲瓏古鎮,想來,如今應當是在白梨寺。”那老者應著,又興奮的開始彈奏。

  君墨宸一直待他又一曲彈奏完,這才起身道,“多謝老先生相告,多謝。告辭。”

  白梨寺啊,君墨宸看著遠處白茫茫的一片,他反而有一種塵埃落定的感覺。

  來了幾日,還未見過陌惜,不如先去看了陌惜,再到山上去吧。

  ******

  走進如夢樓時,陌惜正在櫃檯附近和小二說些什麼,見他來了,忙走了過來。

  “宸兄來了。”陌惜見他來,也知是什麼事。

  君墨宸點了點頭,含笑道,“多謝你遞了消息,我方才見到那彈琴之人。”

  “可是柳兄?”

  他搖了搖頭,“不是,是位老人,只是也知道了逸清所在。我已經來了幾日,今日想來先見見你,明日再去見他。”

  “好,那宸兄今日聽什麼曲兒?”他來,他定要為他唱上一曲的。

  君墨宸隨意的笑了笑,“還聽你唱那曲兒,今日,就《牡丹亭》罷。”

  陌惜點了點頭,忙下去喚了裝扮,不多時,那台上便換了他登場開唱。

  只聽他唱,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又聽他唱,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君墨宸一邊聽著,慢慢的往裡走去,他想著還坐在那靠窗的位置,一邊聽著這《牡丹亭》曲,一邊看著遠處的白梨。

  還未走近卻發現那位置早已有人坐著,心裡,莫名有些失落。可是周圍有還有三三兩兩的客人,只那處是一個人,還是走了過去。

  “這位兄台可是在等人?”問著,卻絲毫不抱希望。

  “無人可等。”那話音帶笑,隱隱有些熟悉。君墨宸正詫異著,只見得那人抬頭,含笑對著他喚道,“墨宸。”

  聽得這聲,他的心裡頓時只剩了震驚。這人,竟是他盼了不知多少日夜的心上人。雖說早已有了心理準備,卻還是抑制不住心裡的驚訝,他顫聲叫他,“逸清?清兒!”

  柳逸清點了點頭,含笑應道,“嗯,是我。”

  仿佛已然過了千百餘年,只是相見,那些等待,相思,便化作雲煙散去。

  君墨宸看著他,頓時紅了眼眶。三年相思,兩年尋,只是等著這朝思暮想之人站在他的面前,對他說一句,是我。

  柳逸清依舊是含笑,伸手替他倒了杯茶。他也不客氣,還和那時一樣,在他對面坐下用茶與他對飲。

  這一杯塵世茶飲下,我不再是你這一生的過客。從今以後便再也不離你而去,宸兒,終究,這孽緣也是緣。

  原來這世間,萬物終在輪迴中,兜兜轉轉,誰也莫想逃脫。

  清兒。

  嗯,是我。

  (正文完)

  作者有話要說:  以下這段話很長,看完故事的讀者大大們可以選擇無視,或者跳著看。當然,也歡迎你們跟著我回憶這個故事。

  寫給這個夢:

  忽然,夢就醒了。我不知等著這一天等了多久,只是一個意外開始的夢,忽然間就醒了,忽然有些不知所措。

  大概是14年的10月,我策劃了一個系列的歌詞。那時候為了鍛鍊自己“全面發展”,第一首寫了《禍情孤城》,第二首名喚《禍情喋血》。看名字就知道我有多後媽。

  我寫完《孤城》之後被自己的筆鋒擊傷,為了不讓自己夜夜噩夢,落筆寫下了《君心向梚》。然後想著一個系列嘛,就別偏心了,所以也開始籌備著《喋血》的故事。其實你們在這裡看到的故事,和最初歌詞裡的已經差了十萬八千里。至少故事的最後,逸清和墨宸在一起了。

  還是因為這樣,所以有了君墨宸,有了柳逸清。我還記得起名字的時候,我是多麼的挑剔,因為我知道,愛上了,便是盡心盡力的一輩子。

  我說過,《孤城》里最喜歡的是“下輩子,沒有國,只有家。”那麼今天我說出在《喋血》里,我最喜歡的是那句“紅燭換白蠟”。這句話在歌詞重做時,同樣出現在《陵安離音》裡面。對了,當你們看到這一章的時候,引子將被替換成《陵安離音》的歌詞(有劇情版,但是劇情都在文里)。

  會選擇金陵,是因為我想去一次南京,是因為我喜歡《紅樓夢》,可此金陵非彼金陵,只是我夢中的金陵。

  前後歷時7個月(包括因為無力雙開斷更的五十多天),我的《金陵夢裡憶琴音》完結了。至少正文的故事就這樣完結了。這是最初定下的結局,不會更改。

  半年多來,我跟著故事一路歡笑哭泣,在夢裡沉淪。

  夢起,其實我很迷茫,甚至不知道這會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大綱從600多豐富到兩千多,記得在數據最差的時候我還在為了故事調整情節邏輯,增加人物戲份。對我來說,我不知道在耽美這個陌生的領域,這本書是第一本會不會就是最後一本。(不是最後一本啦,隔壁的坑已經在挖了23333)所以我不想讓自己遺憾,哪怕這個故事只為我自己落筆寫就。

  夢起,是兩個人的相遇,其實是重逢。不同的身份,境遇,卻有著相同的目的。沒有壞到十惡不赦,在我心裡,他們是有血有肉的好男兒。

  在夢裡,我看著他們相逢,看著他們彼此扶持,從相知走向相愛。我不喜歡霸王硬上弓的感覺,太突兀,尤其是在逸清和墨宸之間,我覺得不合適。夢的迭起是逸清血染金鑾殿,明明我是知道結局的那個,可我卻哭的一塌糊塗。我還記得那天晚上,室友說,這人都哭虛了。別哭了,來玩飛行棋。

  我在心裡說了一千遍一萬遍的對不起,對不起清兒,對不起宸兒。那句“恕吾今生不能伴君共賞玉雨如雪,惟願君一世安好。”成了我不敢去多讀一遍的句子。再次落淚是落琴山重逢,我不知道這幾段我寫了多少遍,一遍遍修,一遍遍哭。然而我想起最近還在修文,狗帶。

  還好,夢醒,他們在一起了。真的沒有什麼比這個還能讓我覺得安慰的。

  你們今天看到的這個結局是開始寫文不久就寫好的,那個對話就是我心裡最美的結局。

  清兒。

  嗯,是我。

  我想,我真是用生命和淚水在愛著柳逸清和君墨宸。我哭,我笑,都因著他們。真的,很感謝。感謝他們給我的青春添了一筆很美的風景,感謝他們無聲的陪伴,感謝他們不曾抱怨,不曾離棄。

  全文一共四卷,三十萬左右的初稿。網絡只在晉江連載,只連載首卷,中卷,尾卷。當然,給大家的故事也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沒有爛尾的啦。(終卷也可以算是番外吧,所以不影響大家閱讀。)看著他們經歷了酸甜苦辣,看著他們苦盡甘來。

  很開心,在自己的筆下有了柳逸清和君墨宸。很開心,在今天我放開了手,讓他們自己生活。

  清兒,宸兒,這一路感謝你們陪伴我左右。

  縱使是男兒身又何妨,這一生有你,情深亦壽。

  夢醒,還好有你在我身旁。

  願許君一世夢中歡。

  關於故事中的人物/CP

  裡面的CP有好幾對,但是相互不干涉對方情感。

  先說主角,君墨宸,柳逸清。

  很多人都站錯攻受了對吧。最先知道站錯的讀者是我的CP舍渝,她為了試圖扭轉這個局面,在扣扣微信微博電話掐了我兩個晚上。然並卵。

  其實算是互攻,具體情節在個志裡面有。如果真的要分一下,那麼王爺是受。其實君墨宸真的只有在柳逸清面前弱一點,在外人面前很強勢的。為什麼還是受呢,在這裡我給出解釋,愛的太深,但是自己又缺乏自信,所以他願意選擇退讓,願意主動在愛人身下承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