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阿還,我實在不知怎麼感激你……”
“哪裡的話,我只怕你們孤兒寡母受人欺負,可惜我不能在京城多留幾日了。”傅清寒道。
“你這便要走了?沈家老宅翻修好了?”小宛驚訝。
“被燒搶得不成樣子,”傅清寒搖了搖頭,“我大哥惦記著祖宅,我陪他一道回去。”
他說著,目光便不由自主地搜尋沈晏周。隔著觥籌交錯的酒席,驀地見他獨自坐在燈影闌珊的角落,安靜地凝視著青玉酒盞中一汪銀輝搖碎的明月。
沈晏周素來是不湊熱鬧的,就像是朵向陰的花,冷處偏佳。這是種讓人嫉恨又神往的孤獨,無論和多少人在一起,都無法打破。
而就在這一刻,他抬起了頭,朝傅清寒莞爾一笑。
傅清寒瞬間覺得周圍一切都模糊了,唯有這微笑如此真實。他振衣而起,走到沈晏周的身邊,短短十餘步竟微微喘息起來,額頭也沁出了汗水。
“三弟……”沈晏周自斟自酌,略帶醺意。
“我來陪你喝。”傅清寒長袂一抖,廣袖相覆之下,悄悄握住了沈晏周微涼的手。
沈晏周一怔,旋而笑意更深。
傅清寒與他喝著酒,時不時敬賓客一杯。沈晏周手心忽然發癢,發覺傅清寒正在他手心裡寫字。一邊敬酒,一邊還偷偷寫字,沈晏周低聲笑嗔道:“三弟真頑皮。”
傅清寒寫了四個字,就再次牢牢握住了他的手,目不轉睛地凝望著他。
人和人的相識相守,經歷種種波折,卻仍不願放手,這樣的感情,需要多少的緣分。人生在世,又不過短短多少載,能執一人之手,何等幸運。
不過十指相握,卻連心都溫暖了,人類真是微妙的造物。沈晏周深黑的瞳仁中,仿佛有一束光,引著人越陷越深。他字句清晰,聲音沉靜,疊起的眼梢飽含了由衷的笑意,“……好,與子偕老。”
眾人聽不清沈晏周說了句什麼,只見傅清寒仿佛醉得厲害,白皙的面容泛了紅,一貫緊繃挺拔的脊背鬆懈下來,斜倚在沈晏周肩膀,深埋下頭去。
“三弟醉了,我送他回房吧。”沈晏周扶著傅清寒站起身,勾唇微笑道。
-
沈晏周思鄉心切,傅清寒陪他回了金匱,城中雖斷壁殘垣,但百姓業已開始修繕房舍了。
沈府在戰亂中被火燒過一番,又遭流匪搶掠,春風一吹,野糙荒蕪,破敗不堪。季節交替的時候沈晏周的咳疾最重,傅清寒忙找了城裡工匠先將他住慣了的小屋簡單修葺出來,其他日後再作計較。
過了半月有餘,細雨霏霏,江南初春已至。傅清寒已著人將沈家老宅修繕完畢,庭院幽靜宜人,一掃戰亂後的荒涼淒切。是日他從外面回來,見沈晏周親自用鐵鍬在小院中掘坑。
傅清寒嚇了一跳,丟開油紙傘衝上前一把抱住他,抽出他手裡的鐵鍬,“……哥,你做什麼呢,下雨冷,快回屋裡歇著。”
“我想趁著春雨,種一株梅花。”沈晏周過去自恃內功強橫,風裡來雨里去,向來不把天氣放在眼裡。如今淋了雨咳嗽起來,他看去有幾分懊惱。
傅清寒心裡知道,當初庭中被沈晏周一掌劈斷的梅花幾乎成了他的心病。他瞥著腳邊一棵細弱的小樹苗,撿起油紙傘遞給沈晏周,又脫下外衣披在他身上,囑咐道:“我替你植,你在一旁看著。”
他說完就挽起長袖,乾脆利落地挖起樹坑。
沈晏周替他撐著傘遮雨。細密的江南春雨拂在油紙傘上,沙沙作響宛若絮語。
挖好了樹坑,沈晏周把傘遞給傅清寒,雙手扶著樹苗放入坑中,捧起一抷泥土,灑了上去。傅清寒蹲下身,一手舉著傘,一手填土。他很快將樹坑填好,拉著沈晏周站起來,兩個人躲在雨中傘下,注視著吸足了雨水的細弱樹苗。
“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長大開花。”沈晏周嘆道。
“放心,不會太久的,”傅清寒柔聲勸慰,“等梅花開了,我陪你喝酒賞花。”
“說定了。”沈晏周神色一緩,瞥了眼傅清寒完全淋在雨中的右肩,用手指將傾向自己的油紙傘輕輕推正,微笑著說。
-
傅清寒受了皇帝密旨,這兩年奔波於漠北和江南。時已正月,北方大雪紛飛。
大漠的酒館中,傅清寒披著厚實的裘衣,啜著手中溫熱的酒。同桌的三人,一個是刀疤臉大漢,一個是娃娃臉青年,還有一個是個十歲出頭的孩童。
只聽得酒館一隅有個醉漢嘻嘻笑道:“……想知道玄金杖在哪兒,要給我這個數!”
孩童立刻回頭,望著醉漢伸出的五個手指。與醉漢攀談的那幾個江湖人士的神色看去既有些狐疑,又蠢蠢欲動。
他悄悄轉回身對無動於衷的傅清寒道:“傅叔叔,那些人也在找玄金杖?你看那個醉漢真的知道玄金杖在哪嗎?”
“玄金杖是西周時期周王御賜鳳岐國師的寶物,據說逆侯長卿曾發誓見此杖退避十里。鳳岐國師精於機關,後世傳聞玄金杖中暗藏逆侯寶藏的線索,”傅清寒低聲解釋,“那些江湖人想要玄金杖並不奇怪。”
“喂,你別老看他們,會引起注意。”娃娃臉青年不耐煩道。
孩童被斥責一番,忙低下了頭。
“善兒長大後想做什麼,我聽你娘親說,你不願意讀書,也不肯學做生意。”傅清寒問。
“我……我想闖蕩江湖!當最有名的俠客!就像倦雪刀主一樣!”善兒抬起頭興奮地說,言罷耳根通紅又忙低下頭去。
“最有名的俠客可不會偷偷鑽到馬車底下跟著我們跑出來。”刀疤臉大漢揶揄道。
善兒臉更紅了,“娘親……不讓我來……”
傅清寒一笑,“你喜歡倦雪刀主?”
“是啊,我聽說過他的故事,據說他十六歲時就孤身殺敵一百零八人,車輪戰連勝姑蘇七賢,手刃太湖連環水寨總瓢把子!”善兒說得兩眼放光。
正說著,那醉漢和幾個江湖人士便出去了。
“他們走了?傅叔叔,咱們不追上去嗎?”善兒驚詫。
傅清寒只是不徐不疾地喝著酒,坐在燒得火熱的銅盆旁安安穩穩地烤火。
入了夜,傅清寒在房中教善兒下棋。門外有人低語,片刻後娃娃臉青年和老刀帶著一個人悄聲走了進來。
善兒一見大吃一驚,那人正是白日裡酒館中的醉漢。
只聽那醉漢此刻全無醉意,一臉嚴肅,“回稟傅大人,這半月來找我打聽玄金杖的人來歷都摸清了,請您過目。”他言罷呈上來一封密書。
傅清寒又囑咐他幾句,便讓他離去。娃娃臉青年確認無人跟梢後,才引著醉漢出去。傅清寒細看密書,善兒大惑不解,“傅叔叔,你不是要找玄金杖嗎?為什麼……”
所謂逆侯長卿的寶藏,指的便是當年他銳不可當的兵器冶煉之法和所向披靡的布陣兵法,而想要得到這兩樣的人,是何居心一目了然。皇帝的密令並非找到玄金杖,而是查出暗欲謀逆之徒。傅清寒將密書在火上燒去,直到連灰渣都不剩,他才收回目光。
他揉了揉善兒的腦袋,卻不做解釋,揀起桌上一隻核桃,掰碎了挑出核桃仁餵給他。善兒鼓著腮幫子吃核桃仁,也沒工夫多問他了。
次日清晨,幾個人下樓吃飯,善兒剛拿起一個白面饃,就聽得酒館外一聲馬嘶。須臾棉布帘子被掀開,一個紅衣女子快步走了進來。
娃娃臉青年和刀疤臉男一見她都有意無意地按住了兵器,面上卻不動聲色。
“小福?”傅清寒臉色微變,“他怎麼了?”
“他讓我給你送朵花……”小福凍得鼻尖通紅,苦著臉遞上去一隻包裹嚴實的青色手袱兒,“這麼大的雪,千里送花,你們這些大少爺真會支使人啊……”她抹著眼角一臉柔弱。
善兒覺她可憐,想說些安慰的話,娃娃臉青年卻扯住他耳語道:“這丫頭可不是善茬。”
小福耳朵尖,抬眼看過來,笑容可掬,雙瞳猩紅。娃娃臉青年轉了個身,就轉到了傅清寒身後,再也不肯出來。小福似乎料到傅清寒不需要她帶信回去,向眾人告辭,裹緊棉衣就出去了。眾人只聽得酒館外又是一聲馬嘶。
傅清寒解開手袱兒,裡面未見信紙,卻斜著一枝紅梅。
他端詳著這一枝從江南寄來的梅花,嘴角銜起了一抹溫柔的微笑。
“老刀,你收拾下行李,我們這就回金匱。”他吩咐道。
“傅叔叔,怎麼突然就要回去……”善兒驚訝道。
“我和兄長回金匱那年,在庭院裡種了株梅花,看來如今已經紅梅滿枝了吧,”傅清寒道,“我答應過他,梅花開時一定回去。”
此刻的江南正是早春的好時節,沈府院中一株紅梅,花開恣意,暗香滿庭。
沈晏周溫了壺酒,坐在廊下等候。東風吹過,落英飄落到青瓷酒盞之中。
——三弟,見字如面。同歸金匱之年所手植之梅,如今已燦然滿枝。愚兄猶記當年花下共飲之約。酒已備,盼速歸。
(全文完)
作者有話要說: 最後一章真難產…完結!麼麼麼噠謝謝這段時間的支持鼓勵哈哈哈哈
================
【
“哪裡的話,我只怕你們孤兒寡母受人欺負,可惜我不能在京城多留幾日了。”傅清寒道。
“你這便要走了?沈家老宅翻修好了?”小宛驚訝。
“被燒搶得不成樣子,”傅清寒搖了搖頭,“我大哥惦記著祖宅,我陪他一道回去。”
他說著,目光便不由自主地搜尋沈晏周。隔著觥籌交錯的酒席,驀地見他獨自坐在燈影闌珊的角落,安靜地凝視著青玉酒盞中一汪銀輝搖碎的明月。
沈晏周素來是不湊熱鬧的,就像是朵向陰的花,冷處偏佳。這是種讓人嫉恨又神往的孤獨,無論和多少人在一起,都無法打破。
而就在這一刻,他抬起了頭,朝傅清寒莞爾一笑。
傅清寒瞬間覺得周圍一切都模糊了,唯有這微笑如此真實。他振衣而起,走到沈晏周的身邊,短短十餘步竟微微喘息起來,額頭也沁出了汗水。
“三弟……”沈晏周自斟自酌,略帶醺意。
“我來陪你喝。”傅清寒長袂一抖,廣袖相覆之下,悄悄握住了沈晏周微涼的手。
沈晏周一怔,旋而笑意更深。
傅清寒與他喝著酒,時不時敬賓客一杯。沈晏周手心忽然發癢,發覺傅清寒正在他手心裡寫字。一邊敬酒,一邊還偷偷寫字,沈晏周低聲笑嗔道:“三弟真頑皮。”
傅清寒寫了四個字,就再次牢牢握住了他的手,目不轉睛地凝望著他。
人和人的相識相守,經歷種種波折,卻仍不願放手,這樣的感情,需要多少的緣分。人生在世,又不過短短多少載,能執一人之手,何等幸運。
不過十指相握,卻連心都溫暖了,人類真是微妙的造物。沈晏周深黑的瞳仁中,仿佛有一束光,引著人越陷越深。他字句清晰,聲音沉靜,疊起的眼梢飽含了由衷的笑意,“……好,與子偕老。”
眾人聽不清沈晏周說了句什麼,只見傅清寒仿佛醉得厲害,白皙的面容泛了紅,一貫緊繃挺拔的脊背鬆懈下來,斜倚在沈晏周肩膀,深埋下頭去。
“三弟醉了,我送他回房吧。”沈晏周扶著傅清寒站起身,勾唇微笑道。
-
沈晏周思鄉心切,傅清寒陪他回了金匱,城中雖斷壁殘垣,但百姓業已開始修繕房舍了。
沈府在戰亂中被火燒過一番,又遭流匪搶掠,春風一吹,野糙荒蕪,破敗不堪。季節交替的時候沈晏周的咳疾最重,傅清寒忙找了城裡工匠先將他住慣了的小屋簡單修葺出來,其他日後再作計較。
過了半月有餘,細雨霏霏,江南初春已至。傅清寒已著人將沈家老宅修繕完畢,庭院幽靜宜人,一掃戰亂後的荒涼淒切。是日他從外面回來,見沈晏周親自用鐵鍬在小院中掘坑。
傅清寒嚇了一跳,丟開油紙傘衝上前一把抱住他,抽出他手裡的鐵鍬,“……哥,你做什麼呢,下雨冷,快回屋裡歇著。”
“我想趁著春雨,種一株梅花。”沈晏周過去自恃內功強橫,風裡來雨里去,向來不把天氣放在眼裡。如今淋了雨咳嗽起來,他看去有幾分懊惱。
傅清寒心裡知道,當初庭中被沈晏周一掌劈斷的梅花幾乎成了他的心病。他瞥著腳邊一棵細弱的小樹苗,撿起油紙傘遞給沈晏周,又脫下外衣披在他身上,囑咐道:“我替你植,你在一旁看著。”
他說完就挽起長袖,乾脆利落地挖起樹坑。
沈晏周替他撐著傘遮雨。細密的江南春雨拂在油紙傘上,沙沙作響宛若絮語。
挖好了樹坑,沈晏周把傘遞給傅清寒,雙手扶著樹苗放入坑中,捧起一抷泥土,灑了上去。傅清寒蹲下身,一手舉著傘,一手填土。他很快將樹坑填好,拉著沈晏周站起來,兩個人躲在雨中傘下,注視著吸足了雨水的細弱樹苗。
“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長大開花。”沈晏周嘆道。
“放心,不會太久的,”傅清寒柔聲勸慰,“等梅花開了,我陪你喝酒賞花。”
“說定了。”沈晏周神色一緩,瞥了眼傅清寒完全淋在雨中的右肩,用手指將傾向自己的油紙傘輕輕推正,微笑著說。
-
傅清寒受了皇帝密旨,這兩年奔波於漠北和江南。時已正月,北方大雪紛飛。
大漠的酒館中,傅清寒披著厚實的裘衣,啜著手中溫熱的酒。同桌的三人,一個是刀疤臉大漢,一個是娃娃臉青年,還有一個是個十歲出頭的孩童。
只聽得酒館一隅有個醉漢嘻嘻笑道:“……想知道玄金杖在哪兒,要給我這個數!”
孩童立刻回頭,望著醉漢伸出的五個手指。與醉漢攀談的那幾個江湖人士的神色看去既有些狐疑,又蠢蠢欲動。
他悄悄轉回身對無動於衷的傅清寒道:“傅叔叔,那些人也在找玄金杖?你看那個醉漢真的知道玄金杖在哪嗎?”
“玄金杖是西周時期周王御賜鳳岐國師的寶物,據說逆侯長卿曾發誓見此杖退避十里。鳳岐國師精於機關,後世傳聞玄金杖中暗藏逆侯寶藏的線索,”傅清寒低聲解釋,“那些江湖人想要玄金杖並不奇怪。”
“喂,你別老看他們,會引起注意。”娃娃臉青年不耐煩道。
孩童被斥責一番,忙低下了頭。
“善兒長大後想做什麼,我聽你娘親說,你不願意讀書,也不肯學做生意。”傅清寒問。
“我……我想闖蕩江湖!當最有名的俠客!就像倦雪刀主一樣!”善兒抬起頭興奮地說,言罷耳根通紅又忙低下頭去。
“最有名的俠客可不會偷偷鑽到馬車底下跟著我們跑出來。”刀疤臉大漢揶揄道。
善兒臉更紅了,“娘親……不讓我來……”
傅清寒一笑,“你喜歡倦雪刀主?”
“是啊,我聽說過他的故事,據說他十六歲時就孤身殺敵一百零八人,車輪戰連勝姑蘇七賢,手刃太湖連環水寨總瓢把子!”善兒說得兩眼放光。
正說著,那醉漢和幾個江湖人士便出去了。
“他們走了?傅叔叔,咱們不追上去嗎?”善兒驚詫。
傅清寒只是不徐不疾地喝著酒,坐在燒得火熱的銅盆旁安安穩穩地烤火。
入了夜,傅清寒在房中教善兒下棋。門外有人低語,片刻後娃娃臉青年和老刀帶著一個人悄聲走了進來。
善兒一見大吃一驚,那人正是白日裡酒館中的醉漢。
只聽那醉漢此刻全無醉意,一臉嚴肅,“回稟傅大人,這半月來找我打聽玄金杖的人來歷都摸清了,請您過目。”他言罷呈上來一封密書。
傅清寒又囑咐他幾句,便讓他離去。娃娃臉青年確認無人跟梢後,才引著醉漢出去。傅清寒細看密書,善兒大惑不解,“傅叔叔,你不是要找玄金杖嗎?為什麼……”
所謂逆侯長卿的寶藏,指的便是當年他銳不可當的兵器冶煉之法和所向披靡的布陣兵法,而想要得到這兩樣的人,是何居心一目了然。皇帝的密令並非找到玄金杖,而是查出暗欲謀逆之徒。傅清寒將密書在火上燒去,直到連灰渣都不剩,他才收回目光。
他揉了揉善兒的腦袋,卻不做解釋,揀起桌上一隻核桃,掰碎了挑出核桃仁餵給他。善兒鼓著腮幫子吃核桃仁,也沒工夫多問他了。
次日清晨,幾個人下樓吃飯,善兒剛拿起一個白面饃,就聽得酒館外一聲馬嘶。須臾棉布帘子被掀開,一個紅衣女子快步走了進來。
娃娃臉青年和刀疤臉男一見她都有意無意地按住了兵器,面上卻不動聲色。
“小福?”傅清寒臉色微變,“他怎麼了?”
“他讓我給你送朵花……”小福凍得鼻尖通紅,苦著臉遞上去一隻包裹嚴實的青色手袱兒,“這麼大的雪,千里送花,你們這些大少爺真會支使人啊……”她抹著眼角一臉柔弱。
善兒覺她可憐,想說些安慰的話,娃娃臉青年卻扯住他耳語道:“這丫頭可不是善茬。”
小福耳朵尖,抬眼看過來,笑容可掬,雙瞳猩紅。娃娃臉青年轉了個身,就轉到了傅清寒身後,再也不肯出來。小福似乎料到傅清寒不需要她帶信回去,向眾人告辭,裹緊棉衣就出去了。眾人只聽得酒館外又是一聲馬嘶。
傅清寒解開手袱兒,裡面未見信紙,卻斜著一枝紅梅。
他端詳著這一枝從江南寄來的梅花,嘴角銜起了一抹溫柔的微笑。
“老刀,你收拾下行李,我們這就回金匱。”他吩咐道。
“傅叔叔,怎麼突然就要回去……”善兒驚訝道。
“我和兄長回金匱那年,在庭院裡種了株梅花,看來如今已經紅梅滿枝了吧,”傅清寒道,“我答應過他,梅花開時一定回去。”
此刻的江南正是早春的好時節,沈府院中一株紅梅,花開恣意,暗香滿庭。
沈晏周溫了壺酒,坐在廊下等候。東風吹過,落英飄落到青瓷酒盞之中。
——三弟,見字如面。同歸金匱之年所手植之梅,如今已燦然滿枝。愚兄猶記當年花下共飲之約。酒已備,盼速歸。
(全文完)
作者有話要說: 最後一章真難產…完結!麼麼麼噠謝謝這段時間的支持鼓勵哈哈哈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