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看她看得久了……

  可能是因為這衣裳是他送的。

  自己送出去的東西,總得好好瞧瞧效果怎麼樣吧。

  元槿把自己身上這裙衫的來歷和楊可晴大致說過之後,楊可晴就也歇了剛才那種八卦的心思。轉而拉著元槿在小花園裡跑開了。

  兩人玩鬧一番,氣喘吁吁地停下歇著。元槿環顧四周,視線不由得就落在了石桌前的挺拔少年身上。

  這麼一小會兒的功夫,他已經插完了一半的花。原因無他,端王爺用的辦法和她們都不同。

  她們是把手頭的那一瓶插完了,再去插下一瓶。

  藺君泓卻不。

  他是把瓶子擺了滿滿當當一石桌,然後撿起花枝,隨手把它們往各個瓶子裡丟去。

  只是,他做得看似隨意,好似全然沒用心,但插的每一株花都恰到好處、正好在它最合適的瓶子裡、最適合的位置。高低錯落間,韻致頓生。

  元槿在這邊悄悄地看,卻不知,有人也在悄悄地留意她。

  藺君泓看似在緊盯著花枝,但是心思卻都用在了餘光之上。

  他目力本就極好,在軍中戰場的緊張氛圍中歷練多難後,更是眼睛毒辣。僅僅這樣用眼角餘光看著,也能辨清她在望向這邊。

  在她的凝視下,之前兩次和她肌膚相觸的感覺,就這麼騰地下出現在了他心裡,讓他忍不住一遍遍回想。

  只是,明明緊張得脊背上手心裡泛起了濕意,他依然努力強壓下去,保持著雲淡風輕的模樣。

  好在沒多久,女孩兒就調轉了視線。

  端王爺方才能夠舒一口氣,緩了緩心神。

  輕拈著指尖的水汽,藺君泓微微側過臉去,看著那花叢中一大一小兩個身影。

  發現了自己的舉動後,他驀地一頓,硬生生收回視線,蹙起了眉。

  為什麼剛剛她看他的時候,他不回望過去,偏偏她不看這邊了,自己反倒要去瞧她?

  ……真是怪事。

  藺君泓手裡的花枝所剩不多的時候,有丫鬟來稟,說是太子妃要見鄒三姑娘。

  元槿就和端王爺、小郡主道了別,按照小丫鬟所說方向而去。

  眼看著兩人將要離開,藺君泓心裡一動,將小丫鬟喚了回來,另派了人去給元槿領路。而後問那小丫鬟:“長公主是不是和太子妃在一起?”

  “沒有。葛家的老太君來了,長公主去迎接了。”

  “那鄒家的長輩可有在太子妃那邊的?”

  “鄒老太太在那裡。”

  “太子呢?”

  “婢子不知。剛剛還沒到,許是在路上。”

  藺君泓捏著花枝凝神片刻,揚聲喚來了繁英,叮囑道:“你去太子妃那邊看著。若是有什麼異動,即刻稟報。”

  丫鬟口中原本應該和太子妃在一處的鄒老太太,如今卻是正在往院子外面走。

  蔣媽媽一步三回頭地跟著,有些擔憂地道:“等下三姑娘就要過來了。這樣丟下他不管,會不會不太合適。”

  “什麼叫‘丟下她不管’?不過是讓她和旁人說會兒話罷了,有什麼可怕的。”老太太半是怨半是真的說道:“有太子妃在,槿兒會出什麼事?更何況……”

  老太太氣定神閒地道:“更何況,有寧揚在,誰都不敢亂來。”

  鄒寧揚便是元槿的父親,鄒大將軍。

  鄒大將軍威震四方,他的女兒,沒有人敢隨便亂動。

  即便是太子,也不行。

  蔣媽媽心下稍定,可,還是有些擔憂。

  她不知道三姑娘將要面對的是什麼,心裡沒底。

  老太太望見她這憂心到了極致的模樣,暗暗喟嘆。

  對於這個大半輩子都跟了自己的人,老太太素來是極其信任的,而且也不願她一把年紀了還憂心至此。考慮了下,終是提點到:“我們在的話,有些事情太子妃不好放手去做。倒不如先行離開,太子妃也好便宜行事。”

  “我們在又有什麼不方便的?難不成……”

  蔣媽媽忽地一頓,沒敢繼續往下說。

  剛才她分明聽到丫鬟來稟,說是太子來了,正從大門往裡趕。

  接著,太子妃就遣了人去叫三姑娘。而老太太,也主動提出告辭。

  太子妃並未挽留老太太。哪怕一句,都沒有。只是叮囑老人家走路的時候小心。

  蔣媽媽心中一緊,強壓下心神劇震的恐慌感,語氣平靜地用只有兩個人聽到的聲音問道:“您想的是太子府後院……”她伸出兩指比劃了個“二”字,“……的位置?”

  話一出口,她趕忙解釋:“奴婢也是怕不知情由的話會壞了老太太的大事。而且,老太太透點口風出來,奴婢往後也好配合行事。”

  兩人幾十年的情分了,她在老太太跟前,早就不用再自稱為奴、自稱為婢。

  這樣子,已經將自己放到了最低的姿態。

  老太太嘆道:“你何必如此?你以為我還信不過你嗎?”

  老太太想了想,先是頷首,而後又搖了搖頭。

  “之前是杺杺,打算的是這樣。”老太太輕聲說道:“如今換成了槿兒,倒是不必如此束手束腳,可以更進一步。”

  “可是太子妃……”

  “她想的自然是如你所想的那般。只不過,幾年後的事情,她也做不得准。”老太太話只說了一半,便閉口不言了。

  有些話,即便是對著蔣媽媽,她也不能說出口。

  可是,雖然老太太未將話說透,但蔣媽媽跟隨老太太許久,又怎會不知老太太慣常的行事習慣?

  仔細一想,蔣媽媽的脊背上就泛出了一層冷汗。

  老太太分明是想和太子妃虛與委蛇,一邊借了太子妃的手來讓三姑娘和太子接觸、讓太子對姑娘愈發上心,另一邊……

  幾年後?

  太子妃的身體很差。這半年來,愈發得不好了。說不得多久以後,她那位置就會空出來。

  三姑娘還小,等上幾年再嫁,也是使得的。

  蔣媽媽偷偷覷了眼老太太,見她氣定神閒一派的雍容華貴,心裡打了個突,半個字也不敢多提了。

  元槿到的時候,太子妃正在屋子裡喝茶。旁邊一個小男孩在抱著個布包做的球在玩耍。

  丫鬟揚聲通稟後,元槿剛要邁步前行,不知怎地,屋裡的小男生忽然發了怒。他叫喊一聲後,猛地扔下手裡的布包,突然沖了出來。

  他跑的速度很快。到了門檻的時候,想要收步跳過去。誰知腳下一個踉蹌沒站穩,跳起的也不夠高,眼看著腳尖被勾住就要面朝下地直直栽倒在地。

  屋裡一片驚呼聲。就連太子妃,都猛然站了起來。

  幸好元槿就在小男孩的身邊,伸手過去抱了他一把,讓他免於摔倒。

  小男孩顯然受到了驚嚇。被元槿放到地上站好的時候,滿臉通紅,眼睛裡聚起了霧氣。

  但是,他仍然堅持著沒有哭出來,反而朝元槿認真說了聲“多謝”。這才穩了穩心神,邁步走了出去。

  丫鬟們喊著“小殿下”,急急地跟了上去。

  元槿這才知曉,剛剛的孩子就是小皇孫。

  “真是抱歉。這孩子脾氣不太好,讓你見笑了。”太子妃憂心地看了一眼外面,與元槿說道:“我不過是告訴他,等下我和太子都有事,讓他自己過去午宴,他便生了氣。”

  元槿看到太子妃眼中無法遮掩的疲憊,心中暗驚。

  距離上一次相見,不過那麼短的時日,太子妃的病態竟然又嚴重了幾分。瞧上去,倒是有些不太好了。

  她忙垂下眼帘,遮去所有思緒。緩了心神行了禮後,這才笑著說道:“小殿下很好。只是可能想與您多待會兒,方才如此。”

  她讚揚小皇孫時說的是實話。

  小傢伙在那樣受驚了的情形下,還不忘給她這個出手相助的人道謝,說明家裡人把他教得很好。

  她是真的覺得這孩子不錯。

  太子妃聽元槿讚揚自家兒子,不由多看了她幾眼。

  不卑不亢,不驕不躁。脾性很好。

  女孩兒本就漂亮,在這樣極美衣衫的映襯下,輕靈又雅致,好看到讓人挪不開眼。

  而且,她的眼神澄澈湛然,不含絲毫雜質,所言既是心中所想。

  太子妃暗暗頷首。

  漂亮,能讓太子收心。善良,能放心讓她和兒子相處。

  這三姑娘,怕是最合適的一個了。

  太子妃心下歡喜,面上就帶出了笑意。趕緊讓人上了茶水點心,拉了元槿在她身邊坐下,握了元槿的手,親切地和她說話。

  因著鄒元鈞說過,最好和太子府保持距離。因此元槿湊著太子妃不注意的時候,不著痕跡地把手抽了出來。然後退了兩步,坐在了旁邊椅子上。

  太子妃並未多想。畢竟身份稍低的人回退到下座去,也是懂禮節的一種表現。她只當元槿是太過於重禮了。

  不過,元槿坐了會兒後,卻是覺得眼前的情形有種說不出的怪異。

  太子妃分明和她沒有任何的話題,為何還要這樣耐著性子和她閒扯?

  看似是在聊天,但看太子妃不住地望向外面的情形,更像是在等某個人……

  而且,原本說的是祖母也在這裡,可是到了之後才發現,根本不是這樣。

  元槿暗驚,心裡那種不舒服的感覺愈發強烈起來,快速地思量著,準備尋了藉口離開。

  太子妃聽了她的話後,笑問道:“是不是妹妹和我說話說累了?”她輕輕一嘆,“也是。我這人其實無趣得很,總是和小姑娘們說不到一起去。”

  “並非是您的錯。”元槿說道:“只是我找祖母還有些事情,不得不告辭了。”

  太子妃按了按她的手,笑道:“你和我不必如此客氣,在我面前也不必如此拘謹。只是我這會兒正好無事,妹妹不如陪我一會兒。”

  元槿心意已決,繼續推辭。

  太子妃的臉色便有些不好看起來。

  雖然她想找一個助力,但,那得是聽話的助力才行。

  時時處處都要與她對著幹,這樣的人,要來何用?!

  不過……

  看到身邊女孩兒那絕色的容顏,她又有些心軟了。

  也罷。就她吧。

  這等絕美之人放在後院,才能讓太子的心和行為舉止都收斂些。

  太子妃正快速思量著,門外一個丫鬟急急進了屋。被太子妃呵斥一聲後,她腳步慢了下來,臉上焦急的神色卻絲毫不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