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
顧同歸凝望著燭光中的沈均,腦海里清晰地憶起父親身邊總笑得很謙和的老臣。其實也不必傷感,在那場突如其來的翻天變故里,許多人的一生還沒展開就墜入了永久的黑暗。沈均的父親不虧,他已然登台嶄露頭角完畢。
“父親的晚年很安詳,看到我成家,他也欣慰。”
“你已娶妻了?不錯。”顧同歸語氣中有讓人古怪的悵惘:“我想我這一生是註定和常人不同,只望世間的喜悅,你和阿臨都能有。”
和常人有什麼不同?沈均一偏頭,細想他這身世經歷的確和常人迥異,但說到娶妻生子這種事,那還不都一樣?
在他們二人的久別重逢的映襯下,陸有矜越發顯出多餘的尷尬,但他已來不及注意這個,忙簡單的向顧同歸講了謝臨的事。
顧同歸看向陸有矜:“照你的話,此事是那個叫章召的做了手腳?”
“這人真沒勁。”沈均冷哼道:“他的官兒也不小了,按道理不該宵衣旰食為國盡忠麼!怎麼總盯著阿臨不放?”
陸有矜的目光停留在顧同歸臉上:“也許他想通過阿臨找尋您下落。前幾日就有人跟蹤我們,總之他們已經動了殺人的心思——他如今失寵,從前又暗自對阿臨下手,自然怕同在京城東窗事發,皇上趁機算舊帳。”
顧同歸沒設身那些驚心,只似懂非懂地獨坐沉思,燭火在他臉上流轉出憂慮的暗影。
“無趣。”沈均嘆一聲:“他們究竟在想什麼——一輩子勾心鬥角,此起彼伏,不得安寧。追求的卻是這般無味的東西。”
陸有矜沒有應聲,這誰能說得清呢?每人都有旁人不能理解的沉醉。
顧同歸凝望著燭火映照下暖黃的窗紙,欲言又止:“你……”
陸有矜看顧同歸皺眉躊躇,忙道:“您有什麼主意?”
“我是想,只要不是謝鐸的意思,就好辦。”顧同歸說的緩慢而費力,似是在戰勝某種情緒:“你能不能托人向宮裡遞句話,阿臨是他骨肉,若真走到末路,我不信他會袖手。”
“這……我倒沒想過。”燭火微閃,明暗之間總有幾分淒涼莫測。陸有矜低聲道:“但凡事涉及宮裡,總盤根錯節,說不準……會出什麼差錯。我不想把許多事寄托在所謂的人性牽念上,帝王的一念之間太深不可測了。退一步說,即使他不再縈懷往事,阿臨又該如何自處呢?還是再思量思量吧。”
顧同歸悵惘地沉默了,阿臨從小失去母親,雖說有親人疼愛,卻終究和謝鐸的關懷不能並論。從小到大,他始終惦念著讓他們父子親近。誰想突遭大變,竟就此陌路——說到底還是因為幫扶自己。顧同歸搖搖頭,只怨自己當日領了他的情。
陸有矜道:“我知你的心事,此事日後許有轉機,但不是現在!”
“關鍵之處是這個姓章的,把他除掉,危機不就迎刃而解了?”沈均眉毛猛然一挑,平靜無波的心底湧起巨浪:“這個姓章的,當年和謝家密謀奪位,這些年他在朝中殺伐,弄得人人自危——我們何不一併除掉他?”
陸有矜正胡思亂想,冷不防聽見這主意。心頭一驚,沉吟道:“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吧。”
沈均直來直去的隨口一說,並未深想,聽陸有矜拒絕,神色又再次平靜。
顧同歸卻道:“重要的還是謝鐸對章家的態度——他們如今身在京城,手中又無真正可以調動的兵權,大廈傾頹也不過眨眼功夫。”
顧同歸這話倒是對的,領銜親衛府又怎樣,不過是匍匐在最前頭的人罷了。
“這半年來,皇上對他愈加冷淡,他總想方設法挽回局面也並無起色。”陸有矜費力地回憶過往被自己忽視的一幕幕,眉頭深鎖:“不過他位居高位多年了,總不能這幾天內無緣無故就出事吧?”
“也許……等待機會的不止有我們,謝鐸他又何嘗不在觀望呢?”顧同歸的眼神幽深到遙不可及:“鷹犬只應在朝政不穩時震懾群臣,如今大局平穩,滿朝肅清,自然用不到他。而且朝中的大臣多有積怨,如果不出口惡氣,怨恨將會成為這個朝代的毒瘤,代代相傳——如今正是泄憤的最好時機。
陸有矜已經瞭然,一勾唇角冷笑地補充:“章家的位置和過往,也恰巧合適承受百官的怒火。”
室中瀰漫的殺伐和叵測讓人察覺到冷意,沈均壓住心驚,輕笑道:“哎呀哎呀,和你們一比,我真是不學無術了——就沖這點我也要把阿臨救出來,讓他給我作伴。”
顧同歸無語地笑笑:“誰讓師傅講書時,你們從不聽呢。”
陸有矜抱了雙臂:“那定是你們的師傅講得無味,我給他念書,他向來乖乖聽著。”
沈均不知深淺,忙一臉好奇地湊上去:“了不得了不得,陸兄你念什麼書能讓阿臨聽進去?我下次能旁聽不?”
陸有矜動動唇角,乾脆利落地甩出兩個字:“不能!”
“我們只需找一個讓朝臣義憤填膺的事。”顧同歸沉在自己的思緒里,還在很沉穩的布陣殺敵:“把他推到風口浪尖上,讓大家口誅筆伐——你且看,謝鐸定會嚴厲處置——他等這個契機已經很久了。”
“父親的晚年很安詳,看到我成家,他也欣慰。”
“你已娶妻了?不錯。”顧同歸語氣中有讓人古怪的悵惘:“我想我這一生是註定和常人不同,只望世間的喜悅,你和阿臨都能有。”
和常人有什麼不同?沈均一偏頭,細想他這身世經歷的確和常人迥異,但說到娶妻生子這種事,那還不都一樣?
在他們二人的久別重逢的映襯下,陸有矜越發顯出多餘的尷尬,但他已來不及注意這個,忙簡單的向顧同歸講了謝臨的事。
顧同歸看向陸有矜:“照你的話,此事是那個叫章召的做了手腳?”
“這人真沒勁。”沈均冷哼道:“他的官兒也不小了,按道理不該宵衣旰食為國盡忠麼!怎麼總盯著阿臨不放?”
陸有矜的目光停留在顧同歸臉上:“也許他想通過阿臨找尋您下落。前幾日就有人跟蹤我們,總之他們已經動了殺人的心思——他如今失寵,從前又暗自對阿臨下手,自然怕同在京城東窗事發,皇上趁機算舊帳。”
顧同歸沒設身那些驚心,只似懂非懂地獨坐沉思,燭火在他臉上流轉出憂慮的暗影。
“無趣。”沈均嘆一聲:“他們究竟在想什麼——一輩子勾心鬥角,此起彼伏,不得安寧。追求的卻是這般無味的東西。”
陸有矜沒有應聲,這誰能說得清呢?每人都有旁人不能理解的沉醉。
顧同歸凝望著燭火映照下暖黃的窗紙,欲言又止:“你……”
陸有矜看顧同歸皺眉躊躇,忙道:“您有什麼主意?”
“我是想,只要不是謝鐸的意思,就好辦。”顧同歸說的緩慢而費力,似是在戰勝某種情緒:“你能不能托人向宮裡遞句話,阿臨是他骨肉,若真走到末路,我不信他會袖手。”
“這……我倒沒想過。”燭火微閃,明暗之間總有幾分淒涼莫測。陸有矜低聲道:“但凡事涉及宮裡,總盤根錯節,說不準……會出什麼差錯。我不想把許多事寄托在所謂的人性牽念上,帝王的一念之間太深不可測了。退一步說,即使他不再縈懷往事,阿臨又該如何自處呢?還是再思量思量吧。”
顧同歸悵惘地沉默了,阿臨從小失去母親,雖說有親人疼愛,卻終究和謝鐸的關懷不能並論。從小到大,他始終惦念著讓他們父子親近。誰想突遭大變,竟就此陌路——說到底還是因為幫扶自己。顧同歸搖搖頭,只怨自己當日領了他的情。
陸有矜道:“我知你的心事,此事日後許有轉機,但不是現在!”
“關鍵之處是這個姓章的,把他除掉,危機不就迎刃而解了?”沈均眉毛猛然一挑,平靜無波的心底湧起巨浪:“這個姓章的,當年和謝家密謀奪位,這些年他在朝中殺伐,弄得人人自危——我們何不一併除掉他?”
陸有矜正胡思亂想,冷不防聽見這主意。心頭一驚,沉吟道:“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吧。”
沈均直來直去的隨口一說,並未深想,聽陸有矜拒絕,神色又再次平靜。
顧同歸卻道:“重要的還是謝鐸對章家的態度——他們如今身在京城,手中又無真正可以調動的兵權,大廈傾頹也不過眨眼功夫。”
顧同歸這話倒是對的,領銜親衛府又怎樣,不過是匍匐在最前頭的人罷了。
“這半年來,皇上對他愈加冷淡,他總想方設法挽回局面也並無起色。”陸有矜費力地回憶過往被自己忽視的一幕幕,眉頭深鎖:“不過他位居高位多年了,總不能這幾天內無緣無故就出事吧?”
“也許……等待機會的不止有我們,謝鐸他又何嘗不在觀望呢?”顧同歸的眼神幽深到遙不可及:“鷹犬只應在朝政不穩時震懾群臣,如今大局平穩,滿朝肅清,自然用不到他。而且朝中的大臣多有積怨,如果不出口惡氣,怨恨將會成為這個朝代的毒瘤,代代相傳——如今正是泄憤的最好時機。
陸有矜已經瞭然,一勾唇角冷笑地補充:“章家的位置和過往,也恰巧合適承受百官的怒火。”
室中瀰漫的殺伐和叵測讓人察覺到冷意,沈均壓住心驚,輕笑道:“哎呀哎呀,和你們一比,我真是不學無術了——就沖這點我也要把阿臨救出來,讓他給我作伴。”
顧同歸無語地笑笑:“誰讓師傅講書時,你們從不聽呢。”
陸有矜抱了雙臂:“那定是你們的師傅講得無味,我給他念書,他向來乖乖聽著。”
沈均不知深淺,忙一臉好奇地湊上去:“了不得了不得,陸兄你念什麼書能讓阿臨聽進去?我下次能旁聽不?”
陸有矜動動唇角,乾脆利落地甩出兩個字:“不能!”
“我們只需找一個讓朝臣義憤填膺的事。”顧同歸沉在自己的思緒里,還在很沉穩的布陣殺敵:“把他推到風口浪尖上,讓大家口誅筆伐——你且看,謝鐸定會嚴厲處置——他等這個契機已經很久了。”